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将月去)


宅子是不知是几手的,能立马就住人,只要收拾打扫就行,来京城后在客栈住了好些天,林秋然盼着搬家。
林秋然打算月底搬家,这两日先把别的东西用马车给拉过去,月底早上简单一搬就行了。
搬家搬过这么多次了,林秋然是不在乎搬家了。不过汤圆是第一次搬,前一天晚上根本睡不着觉。
汤圆躺在床上,两条腿跟折扇似的打开合上打开合上,语气也满是欢喜,“娘,明儿就搬家啦!”
林秋然都有点困了,自从上床后,两刻钟了汤圆还不睡。“嗯。”
汤圆:“我以前以为搬家是把家搬过去,还想房子都长地里怎么搬,现在才知道,就是人搬过去就行啦!”
林秋然:“嗯,汤圆你还不睡吗?”
孙氏没搭话,要是以前,她可能说,孩子不想睡非逼他睡干啥,但现在,孙氏想,这么大的孩子,晚上不睡觉一个劲儿说话干啥。
汤圆睁大眼睛看看林秋然,又看看孙氏,“可是明儿搬家哎,以后都不住客栈了,我不舍得睡呀。”
林秋然忍不住笑了笑,“你现在不睡以后就没精神,快睡吧。”
本来林秋然是打算分院子,但现在是冬日,汤圆还小,还是个孩子,现在就自己睡还是小了点,等到满三周岁再说,也正好暖和了。
而且丫鬟太少,带来的就林夏几人,林春林莺是要做菜的,分到几个院子不够用。
林秋然就不放心了,因为冬日要生炉子用炭火,哪怕有人守夜,留汤圆自己睡也不安全。
汤圆嘿嘿一笑,刚闭上眼一会儿,又睁开眼睛,他往被窝里钻了钻,“对了娘,我看有的屋子里是平面的床,怎么那么大呀!”
孙氏也没见过,竖起耳朵听。
林秋然以前看见过,她道:“那是北方人常用的炕,烧上炉子,炕就会很暖和。”
能搬家和这也有关的,新宅子院子多屋子多,可是没床。打床需要时间,就先在炕上睡几日,有了再睡床。
汤圆不禁想,那么大的床,可太舒服了。这会儿他是真的睡不着了,“娘,那炕是靠着炉子那边暖和吗,我能不能睡那边?而且比床高,我滚下来怎么办?还有还有……”
汤圆是自己睡一床被子,他的被子小,现在不老实,从被子里一会儿去孙氏那边,一会儿来林秋然这边。
林秋然大多数时间都是很喜欢汤圆,可也有被烦得不成的时候。
她道:“暖和,太热也不成,你要是不睡就起来站着,别烦我们。”
孙氏默不作声,这小子,晚上不睡觉干啥。
汤圆这回安静了,“娘,我睡啦,你记得梦里想我。”
林秋然把汤圆按床上,“快睡吧。”
次日,冬天的京城冷得骇人。
一早,天还没亮呢,林明跟客栈伙计说退房。伙计检查一遍,痛快把押金退了,林秋然带着孙氏汤圆坐上马车,其余人随车走着,慢慢朝新家驶去。
这回搬家有些匆忙,家里家具都没置办呢,门口虽然宽敞开阔,可是没有牌匾,林秋然也没打算安。
冷风呼啸,一群人赶紧进了屋。
林明这两日就买了些必须用的东西,柴火炭火、米面粮食、锅碗瓢盆、肉菜吃食。
有些从余安带了,有些没有,其他的安顿下来慢慢置办。
林秋然选了个院子,汤圆看看,也给自己选了一个。孙氏选了那个带佛堂的,那个院子安静,离哪里都近,等开春她也搬过来。
现在天冷,东西也不齐全,就一块儿住。
林秋然拿着锅在厨房简单开了个火,做了点吃食吃过就算搬家了。
宅子大,她把林夏几人的住处也给安排了。
林春林莺日后要去铺子干活,所以不安排守夜的活,守夜就芸娘柳娘林夏三人轮流来,白日照顾汤圆。
林秋然选的院子最大,正屋三间,东边是炕,西边是放床的屋子,中间可以待客用,还有间小小的耳房,丫鬟可以在里面守夜。
几个丫鬟住在靠后的院子里,白日干活,晚上除了守夜的人就回去睡,三人一间屋子,日后再买其他丫鬟也是如此。
现在林春林莺就在厨房干活,林明就管跑腿采买,林秋然还有个徒弟,这个不算下人,但也不能什么活都不干。
白日练厨艺,中午管帮忙,和林明住在前院,日后家里再进小厮,也住在那边,依旧三人一间屋子。
这样住,还空着三座院子呢。
林秋然觉得宽敞极了,不似从前那般,一看家里都是人。孙氏进来就觉得好了,还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了自己院子。
她看院门还有三字,问林秋然写的是啥,汤圆凑上来道:“祖母,写的是寿安堂,长寿安定的地方,您住就是积福气。”
孙氏乐呵呵地点点头,“好,好,秋然,给你爹写封信吧,告诉这好消息。”
林秋然点点头,牙纪说铺子在找着,得几日,她林秋然算了算,若顺利地找到铺子,装潢就按一个月算,期间请到伙计,年前金鼎楼应该能开业。
京城这么多饭馆酒楼,希望有金鼎楼的一席之地。

第八十九章 筹谋
汤圆也想给自己的院子起名字, 但是他还没读过书,想的就是大黄大黑小狗兔子这些,“老虎院?娘, 这个成吗?”
林秋然:“……你还没来住呢, 等你启蒙之后再起。”
一日忙碌不停, 把各自带来的东西摆摆, 看看缺什么东西,好让林明林夏出去采买。
宅子大, 从老家带回来只占了小角落。汤圆又把喜欢的小狗小鸟拿了出来,住客栈的时候他也抱着, 到了家也是抱着。
新家新奇, 汤圆把小狗小鸟安顿好,就自己出门了,他想在湖里溜冰, 但是被林秋然严厉禁止了, “想溜冰舀些水撒地上,等着冻结实,还得在没人过的地方。”
京城冬日来得早,可是满打满算也才入冬一个月。湖中泉眼那边还没冻上, 有的冰层很薄, 万一这个时节掉冰窟窿里,能不能爬上来都是个事。儿
林秋然让丫鬟好好看着他,汤圆再三保证自己不会去湖里溜冰, 林秋然才放他出去。
孙氏看着蹦蹦跳跳的孙儿,不由道:“家里大,玩的地方是多了。”
林秋然:“我想着在他院子里打个秋千,然后在花园旁边找个空地方做演武场, 日后萧寻回来了,还能教他功夫。”
孙氏点点头,“挺好。”
一日很快就过去了,次日一早,林明带回来几个人,分在各处伺候。人是早几日就让牙纪留意的,今日给送了过去。
门房是要紧的地方,得常有人看守才行。轮值的小厮有两人,还有两个善于侍弄花草的,就给安排在了暖房。
孙氏觉得暖房种花草可惜,倒不如种些菜,冬日还能吃。花有啥用,看能看饱?
林秋然可不想漂亮的暖房全是菜,她告诉孙氏,“日后有钱了在寿安堂给您盖一个小棚子,您想种菜就种菜。”
林秋然不会逼着孙氏种花,那是孙氏的院子。
如今还未分开住,但林秋然也挺知足的。
既然她来管家,那宅子弄成什么样就听她的,孙氏也有自己的院子,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在自己的院子弄,她也不管的。
林秋然就算不喜欢也不会置喙,反正关上院门她看不见。
还新来了几个丫鬟,其中两个在孙氏身边做事,林秋然把二人的卖身契也给孙氏了,这二人以后听她使唤。
林秋然寻常不会交代二人做事,大事小事上二人都是听孙氏的。
林秋然这边也多了两个,平时就看着汤圆。而柳娘云娘,还继续做自己擅长的绣活。
萧家也有绣房了,不过就她们两个人。
林秋然拨了银子给二人买布料针线,还有从余安带过来的料子,暂且定了丫鬟小厮每人每季两身衣裳,春秋算一季。
林秋然几人的,旧衣都是好料子,还能穿,看需要再让做就是。
林明成了府里管事,安顿好这些人,让护卫守在门外。护卫是雇来的,会功夫的小厮不好找,但雇人能雇得到。这很有必要,宅子大人也多,护卫得定期巡视看护。
丫鬟这边就林夏管着,等金鼎楼开了,家里依然如此。
林明跑前跑后,把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安顿好,然后下人们就各司其职做自己的事。林明几人甚至没用林秋然提醒,就变得有分寸,有规矩了。
以前还在一块儿吃饭,现在祖孙三人吃,他们抓空闲时间吃。
大厨房也重新安排了人,毕竟以后金鼎楼要做生意,林春几个不能总在厨房。等她们一走厨房就缺了人,这是万万不成的。
林明找了两个年纪大的厨娘,二人擅做京城菜,短短一日,家里就多了好些人。
林明看着越来越有序的宅院,心里莫名高兴。从前在钱家做下人,后来又到了萧家。如今萧家家境已隐隐超过钱家了,他是做下人,可林秋然待他不错,林明自然希望府里日子越过越好,他能一世安稳,不要再辗转被卖。
换句话说,这么大的院子,哪怕不是自己的,他也在这儿住着。
林秋然高兴了,他的日子便也好过。
刚搬来只买了人,林明打算把这些人安顿好,然后让人把府里府外好好打扫,尤其是花园。虽是冬日,可花园却有些四季常青的树,还有几株梅花,好好收拾还是值得一观的。
这院子比钱府的大得多,以前谁能想到在宅院里有山有水有亭子,林明不希望这样的宅子最后荒废了。
他把人安顿好,就又出门了,还有要紧事做,那就是定制家具。
下人忙碌,林秋然躲清闲。
府里很热闹,但正院是最早收拾好的,府内又大,所以外面打扫的声音林秋然听不见,汤圆也听不见,这会儿还在炕上睡着。
孙氏躺不住,大早就出去了,在这边走走转转,这么大的地方,够她转许久的。
林秋然也醒了,但是无事做,她就炕上躺着。炕比床硬,不过铺了几条褥子之后也挺舒服的。赶路劳累,她还没缓过来。
汤圆早晨醒了一次,不过不想起,就把被子围成一圈,假装自己是兔子。
林秋然觉得他有点幼稚,转念一想他还没满三岁,幼稚些好像也无妨。
汤圆在窝里装了会儿兔子,就又睡着了。
他脸颊上带着点粉,林秋然看着不禁笑了笑。
这孩子,现在睡得还挺踏实,不是昨晚闹腾的时候了。
昨天晚上烧了炕,汤圆惊喜炕竟然会变热,他觉得暖和极了,非要睡在炕头。
炕头是最热的地方,林秋然摸着都烫手,就算铺上褥子那也热,林秋然打算把这边直接空出来,但汤圆非要睡,孙氏也劝,“太热了,晚上你受不了。”
汤圆道:“我不怕热!”
林秋然无法,就直接把他的被褥放那边了,“好,你就睡那边,夜里再热都不许喊。”
汤圆如愿钻进被子,美滋滋地想,这么暖和他才不喊热呢,这样的好东西,余安怎么没有。
只不过待了一会儿,就感觉后背着火,就好像在灶膛烧火,哪面躺着,哪面就烫得慌。
汤圆也要面子,咬牙忍了一会儿,可又怕孙氏和林秋然真的睡着了,他在黑夜里动了几下,也没人问他,最后急着问道:“娘,祖母,我有点热。”
林秋然:“说了不许喊热。”
汤圆吸吸鼻子,想把胳膊腿伸出去,林秋然只听动静,就道:“不许晾着,晚上都睡觉,谁给你盖被子?”
汤圆:“,我错了,我以后肯定不这样了。”
林秋然就把他挪到了自己和孙氏之间,靠炕头的那边空了出来,孙氏年纪大,睡在炕头那边,林秋然就睡在了炕尾。
汤圆还好奇,“娘,你是怎么知道炕头热得睡不着?”
林秋然道:“因为我是大人,知道的事情多,你还小,大多数时候听话些,不然今儿我们早就睡着了。不许说话了,睡觉。”
一个晚上,三人睡得都不错,孙氏早早就醒了,悄悄出去也没打扰母子睡觉。
府宅被雪覆盖,这是前几日下的,但这边天气冷,一直都没化。
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宅子又大又漂亮。京城的雪比余安大,余安也下雪,但小许多。孙氏没出门,在宅子转来转去,两个丫鬟就在一旁跟着,也不打扰。
这么好的景色,这么大的宅院,是孙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要是他爹和萧寻也在就好了。
孙氏逛完花园,又去自己的院子待了会儿。
这院子不小,有正房有厢房,厢房一间做了厨房,还有几棵年纪大的树,但不知是什么树。她去佛堂转了一圈,只不过有屋子却没佛像。
孙氏回正院,问丫鬟林秋然醒了才进去,林秋然看她精神抖擞,似乎还年轻了两岁,“娘,外面冷不冷?”
孙氏道:“走起来就不冷了,秋然,等搬过去了你也给我弄个佛像。”
汤圆只听见前面,“娘,我要出去。”
昨日汤圆泼了水,应该已经冻得很结实了,
林秋然让丫鬟跟着,然后和孙氏道:“成,我改日让人请尊来。”
林秋然把这事交代给林明,这简单,找个寺庙请尊佛像来,日日上香供奉,求个心安。
孙氏打算以后常常拜佛,家中有今日,肯定也有佛祖保佑的缘故,有钱的得上香火才是。
孙氏点点头,“也不急,等搬过去请来就是,不然放在那边,哪日忘了就是对佛祖不敬。”
林秋然嗯了一声,这也有理。
她起得晚,起来收拾一会儿便也到中午了,因为没人水土不服,在家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入乡随俗,所以中午吃饭还是以常吃的菜为主。
林春做了红烧肉、白切肉、酸辣土豆丝……因为刚到京城,来的路上除了方便吃的酱、少许调料其他的都没带,这些日子要一边找铺子,一边酿米酒做做生意要用的腌菜蘸料。
牙纪那边一直没消息,林秋然急了两日,就不急了。就像她劝孙氏的话,她们不是把余安的金鼎楼关了才来京城的,再说还有香料生意,每月都有钱赚。哪怕在京城什么都不干,也能维持生计,铺子慢慢找就是了。
当然,余安离得远,寄钱不方便,还是做生意赚些银子好。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肯定是能赚钱好。
这般又过了两日,初六下午林秋然终于带着汤圆出门了,这是她搬家后第一次出门,以前家里小人还多,总是要干活,林秋然不常在在家里待着,现在有大宅子,大院子,里里外外都新奇。
在家里更自在,西边的屋子林秋然也喜欢,就是没家具,等打些好的家具,住着肯定更舒心。
若非汤圆,林秋然今日也不出去,盖因她上月月底答应了汤圆,第二天还去吃铜锅涮肉。
这事汤圆很快忘了,林秋然就没提。但在家几日,今日中午林秋然做了焖羊肉,余安的肉好吃,但不及老金涮肉鲜嫩,汤圆就又想了起来。
虽然是许久之前答应的事,但说话算话,这么大的孩子,教他最忌讳言而无信,不然他以后就能有样学样。
况且只是去吃热个锅子,对于林秋然来说只是小事。
晚上天上又飘了雪花,孙氏嫌冷,不乐意出门,家里有丫鬟伺候,饭菜都是现成的,林秋然也没劝,就带着汤圆出来了。
马车到了涮肉店门口,林秋然和汤圆下车。
夜里景色也好,京城的夜晚灯火如昼,上次的雪还没化干净,新雪又覆上了,不过很热闹,哪怕是晚上又下着雪,出来的人也多。
进去有位子,两个人林秋然就没点那么多,只要了一斤冻肉,再加一些白菜粉条冻豆腐,这回没要杂面,只要了半斤面条。
汤圆很喜欢吃冻豆腐,豆腐冻过之后满着孔洞,然后用煮过肉的汤煮,特别入味,还有肉香,再裹上满满的麻酱,吃起来可香了。
汤圆不用人喂,自己拿着长筷子慢慢吃,想要什么和林秋然说,林秋然煮好给他夹过去。当然只是吃这个这样,因为铜锅高,又开着,汤圆自己来容易烫到。
母子吃到一半,林秋然听旁边有人说话,“这是那日的小公子是吧。”
是个男人在说话,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林秋然就没以为是和她说,直到那人说了第二遍,她眼前还落下一片阴影,林秋然才抬起头,来人面熟,是那日出门遇见的老人。
汤圆也抬起头,“老爷爷,今日下雪,你怎么出来了,可得当心点。”
汤圆嘴边沾着芝麻酱,林秋然咳了一声,他立刻拿帕子把嘴擦干净。
吕郑道:“我出来的时候还没下雪呢,刚下的,打算一会儿就回去了啦,可真巧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