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女上青云(吃吃汤圆呀)


豆蔻手里的水壶都差点没端稳,心中惊涛骇浪掀过。
老爷非但送了獐绒,隔天休沐时居然直接来了别院。
顾一昭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自己亲爹顾介甫:一袭玄色潞绸长衫,腰间简单挂个玉佩,长身玉立,脸非常帅气。
顾一昭:!
没想到亲爹这么帅,简直比许多男明星都好看,而且气质儒雅,多了书卷气的加成比那些男明星更出众。
按道理亲爹也四十多了,可岁月和阅历反而给他身上增添了成熟魅力,举手投足更让人眼睛都挪不开。
一直以为亲爹肥头大耳,跟刻板印象里老登政客差不多,更没想到帅气儒雅和善于钻营并不对立。
回想起来有迹可循:自家几个姐妹生得都不错,原先还以为是遗传自母系,这么看来父系也出力更多。
她发着呆,被顾介甫敏锐捕捉到,上下打量她,笑问:“小五怎得与往日不同?”
顾一昭便老老实实答:“小五觉得爹爹更显潇洒。”。
全家人就大笑,崔氏更是笑道:“你爹当年可是金銮殿上钦点的探花郎。”,容貌自然是一等一的。
顾介甫虽然听惯了恭维,但还是心情大好,笑道:“小五送来的洞庭饐爹吃过了,你有心了。”
“爹偏心!”二娘子曦宁嘟着嘴站到前头,“爹怎么不记得我?”
“你还说呢,你叫爹喝西北风?”顾介甫摇摇头,见二娘子不解便又挑眉道,“不是送清风明月吗?”
家人笑起来,屋里活跃着温馨的气氛,顾介甫就留下跟儿女们一起用餐。
期间六娘子给爹爹念书,说新近在读《楚辞》,得了赞赏;三娘子叫丫鬟呈了一份自己亲手腌的小菜,也露了脸。
顾一昭则老老实实低头干饭。
顾介甫能爬这么高,说明也是个人精,自己与其智斗不如扮个老实人。
等吃完饭喝茶漱口后,才期期艾艾上前说:“爹,小五先前推四姐姐错了。”
听得见身后有人嗤了一声,不用说,是四娘子。
三娘子看在眼里不吱声:这个老四只一心跟着生母追寻太太,却忘了后宅再怎么也大不过老爷去,真是傻。
五娘子置若罔闻,只恭顺垂首。
崔氏看在眼里,便也笑着说话:“这丫头在别院住了三个月倒一夜之间长大了,又是给我缝手围子,又是给我送艾叶,我倒偏了她不少好东西。”
“你们母亲得了贿赂,倒要我送人情。官场哪有这样的道理?”顾介甫心情似乎不错,笑着跟孩子们开玩笑。
到底还是松了口:“既然你们母亲开口,那就不罚了。”
顾一昭松了口气,总算不会被留在别院了。
不过还没完,她还得给崔氏投桃报李,谢过父母后又道:“是母亲教导得好。前几天还给我们念《公羊传》来着。”
妻子待庶女慈爱,顾介甫很是欣慰,看崔氏的目光多了些柔情:“难为太太。”
顺势又提:“说起来如今阖家团圆,孩子们的功课也很该认真学起来了……”
看样子是要把她们接回城里了。
大人们商量正事,小孩子们有眼色的退下。
这几天横亘在二娘子眉梢的那一抹似有似无的愁意荡然无存,看着五娘子的眼睛也多了丝善意。
等几人从院里退出来后,她便走得离顾一昭近些,没头没脑说了句“多谢。”,不过含含糊糊吞音严重,要不是顾一昭耳力好还真听不见。
顾一昭就做讶异状:“二姐姐说什么我听不懂。”
“哼。”二娘子也不解释,又说了一句,“反正我承你的情一次。”
说完就昂着头,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这个二姐姐,还真是好玩。
【作者有话说】
明天中午十二点见![星星眼]

青苔铺地,砖痕苍绿,江南的雨是停了,但绿意却到处蔓延。
白墙黛瓦下,四姨娘正候在朱红漆院门口摩拳擦掌:“老爷来了!我要去见老爷!”
她身边几个丫鬟一左一右的劝,看见了五娘子过来都松了口气:“见过五娘子。”,还是五娘子有先见之明,一听说老爷回来了就勒令她们“服侍好”姨娘,不许姨娘出门。
五娘子点点头。这些太太派来的新丫鬟倒是能干。
不是她为难四姨娘,实在是今天老爷和太太和解,自然不想见到小妾,要不适才全家吃团圆饭时也不会不叫四姨娘过来。
作为一个还在禁足的姨娘,此时就不要主动向前晃太太的眼了。
谁跟丈夫怄气想被小妾看见啊?太太觉得丢脸之际再罚四姨娘怎么办?恰逢老爷为了主动跟太太求和向着太太帮腔怎么办?
两大巨头都下令惩罚,顾一昭不能保证自己还有本事再免除一次惩罚。
她吩咐丫鬟们退下:“你们辛苦了,各自寻木兰领赏钱。”
丫鬟们行礼,面露喜色,都说五娘子这里是冷衙门没什么油水,可来了之后却发现三五不时就有赏赐,跟下去也有些盼头。
四姨娘这才知道是女儿拦住了自己,气鼓鼓瘪嘴:“好容易你爹来,怎得拦住我?”她要找老爷求情,还要告状,都是正事!
“爹已经当众解除了对我们惩罚,姨娘和我可以一起回城了。”顾一昭简单明了。
“真的?”四姨娘原本拧过去跟女儿赌气的身子迅速转了过来,噘着的嘴也长成了个圆。
她是个简单一根筋的,注意力直接转移到新话题上:“老爷不罚我们了?太太也不生气了?”
“对。”顾一昭点点头,“还是太太帮忙说了几句好话,老爷便让我们也跟着一起回去。”
“太太?”四姨娘不可置信,连着问了两遍。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面露惊讶:“我还当大妇必妒……”
顾一昭心中一动:“娘,是谁告诉你这句话的?”
“是……”四姨娘思虑起来,“三姨娘说过,大姨娘身边的绿依也说过。”
就知道这几位姨娘不安好心,眼看要从无拘无束的福建搬到苏州太太麾下,便先挑动头脑简单的四姨娘出头,自己好坐收渔利。
顾一昭便将这道理掰碎了讲给四姨娘听。
“不会罢?”四姨娘蹙眉惊讶,“不会这么坏吧?大姨娘身边的绿依还被她训斥了一顿呢。”
“大姨娘素来有贤惠的美名,听娘说绿依跟着她多年想来耳濡目染也能学几份贤惠,又为何开口挑唆?”顾一昭说话犀利,"就如戏台子似的,做白脸扮红脸,横竖姨娘是被挑唆起来了。"
四姨娘慢慢咀嚼着这些话。
不过要走总归是高兴,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她又欢天喜地起来,兴致勃勃搬运起了东西,一会要在肚t兜上缝暗袋装银两一会要打包走自己晒的笋干。
顾一昭就任由她忙,有点事做总归是好事,省得她满脑子宅斗还斗不明白。
或许是太太对四姨娘的乖觉很满意,等晚饭时就派人叫了四姨娘一起吃团圆宴。
四姨娘这回聪明了,问过女儿后婉拒:“其他几个姨娘不在,妾身去了还得单开一席,就不麻烦太太了。”
拒绝得很生硬,但也符合她一贯不会说话的秉性,所以太太非但没恼火,还叫当归又送了一碗梅干菜炖肉以示安抚。
所以这桌团圆宴就摆了一桌,一家人团团坐满一桌。
可能今天太太心情好,厨房也要卖力讨好老爷,所以这一桌菜格外丰盛:烧笋鹅、清蒸糟鱼、风猪肉、油炸小河虾、甘草荼蘼花羹、黍米凉糕、木香叶拌着油盐做的凉菜……
鹅是庄子上养了几年的,风鱼是庄头自己捕来腌制的,小河虾是庄户孩子们现捕捞的,荼蘼和甘草黍米都是庄子上的特产,对于久居城里的顾家上下来说,这些特产都算是新奇有趣。
顾介甫看着这桌餐就笑:“莫笑农家腊酒浑。” ,饶有兴致,还赋诗了一首,崔氏叫六娘子写下来回去装裱:“难为你们爹爹有雅兴。”
三娘子不甘示弱:“爹爹治下风和日丽,才有百姓富足。”,惹得顾介甫大为开怀,被二娘子翻了个白眼。
顾一昭则安静吃饭。这几天被四姨娘熏陶,她倒对美食也多了几份兴致:笋干红烧配鹅块,红油赤酱是甜咸口味。
风猪肉是腊肉切块后蒸煮过,看上去晶莹剔透,更绝的是垫在腊肉下的芋头,吸满了腊肉的油脂后又软又香,而且还带着微微的甜,吃起来恨不得连那点烫都顾不上了。
小河虾被油炸后酥皮脆脆,本来惹人厌的外壳此时变成了食物本身,也能直接咬碎咽下去,毫不费力,外壳上沾染着的胡椒孜然粒也满口生香,里头的虾肉更是细嫩紧致,让人吃得格外过瘾。
崔氏还特意吩咐了厨下给老爷再烫一壶黄酒:“这小河虾配酒肯定香。”
黍米凉糕是新鲜黄米加糖加红枣煮熟,用勺子挖一勺后黏黏的小黄米送进嘴里又软又糯又甜,搭配上红枣鲜甜,堪称完美的饭后甜点。
顾一昭吃着吃着就拿了一盏放在手边,想着一会散席了给四姨娘送过去,反正这是冷食,不用担心放凉。
想想四姨娘又觉好笑,她肯定这会在屋里眉飞色舞吃扣肉呢,也不知道太太还会不会再赏赐给她旁的菜?
宴席上还有城里很少吃到的凉拌木香叶和甘草荼蘼花羹,一个香油盐粒简单凉拌都能极其美味,一个甘草淡香荼蘼花嫩,别有一番风味。
太太就吩咐:“做两道菜的厨子带走,回头老爷宴请同僚时用,既有野趣又开胃。”
也不知道是哪个厨子要出头。顾一昭想,这小小的庭院里每日每刻都在上演职场升职记,也是,以顾家的体量,放到现代多少也算个世界五百强,员工们明争暗斗才是正经。
像这会,抓住这小小的机会就能从别院直接到府上大厨房做事,算是飞黄腾达。
顾介甫点点头:“正好,我还想着赵同知那里也该宴请一回。”
同知是五品官,相当于是副市长,虽然顾介甫作为市长,但他初来乍到也不能直接以权凌人,还是需要私下有点私交恩威并施才更有助于开展工作。
太太出主意:“听说赵同知夫人是陇上人氏,我倒有个堂妹嫁到了那边,到时候看能不能攀上亲……”
两人就小声聊起了公事,顾介甫看崔氏的眼里多了丝柔情。
顾一昭默默想,政治联姻应当就是这样的,就算情爱不再也有许多共同利益绑定,这种情形下四姨娘所谓的情啊爱啊就统统靠边站了。
吃完饭喝着茶,顾介甫满意看着膝下女儿们各个绕膝的天伦之乐,闲闲开口:“先前的独孤信也不过如此了吧。”
独孤信是南北朝时大将军,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献皇后、唐元贞皇后,被称为一门三皇后。
顾一昭警铃大作,看来顾介甫虽然有意跟崔氏修复关系,但并未完全放弃跟王芜联姻。
她瞥了一眼崔氏。
崔氏果然脸色不好,刚才还是恬淡安逸的少妇,现在脸上已经多了紧张,握着茶杯的手骨关节也微微发白。
三娘子目光微闪:“爹说的是,说不定我们家以后也是《满床笏》呢。”,言语间有挡不住的野心勃勃。
二娘子则看了一眼母亲,急急回答:“一门三皇后固然尊贵,可改朝换代时儿女厮杀,独孤信难免被世人指指点点,颜面难存。”
不愧是母女连心,即使得罪亲爹也要维护太太。
顾介甫的脸色就一下变得有点阴晴不定。
几个小娘子你看我我看你,大气都有点不敢喘。
眼看气氛就要崩坏,顾一昭想一想,开口:“前些天女儿读史书,看见了‘国’二字,不知爹爹可听说过?”
顾介甫面色一顿,原本想发火也止住了。
“我听说过!”六娘子答,“窦怀贞本就出身高官士族,为更进一步攀附权势依附于韦皇后,改名为窦从一,迎娶韦皇后乳母,时人讥讽为‘国’。”
窦怀贞等韦皇后失势后最终自缢身亡。
顾介甫就陷入了沉思。
顾一昭并未再多说,作为政客顾介甫应该会明白自己会面临什么。
顾家世代官宦,财富人脉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顾介甫就算稳打稳扎也能靠自己谋求个高位,何必再多此一举?
攀附上宦官飞升得快,可也掉下来得快,要是像窦怀贞一样被政治斗争连累又何必?
崔氏大喜,看顾一昭的神情更为和蔼:“回城还要收拾行李,你们姐妹几个先下去收拾吧。”
姐妹们乖乖行礼退下。
顾一昭也跟着退下,她没有再画蛇添足,再说多了只怕顾介甫又要怀疑到崔氏身上。
顾介甫的确没有怀疑崔氏。五娘子跟着四姨娘,又是被崔氏罚到庄子上的,顾介甫再怎么也想不到顾一昭是有心帮崔氏带话,只觉得是女儿聪慧。

第14章
王芜押宝成功,如今做了御前第一人,得了皇帝信任,又比普通太监有学问,还能放下面子,随时舍弃读书人尊严,只怕是个狠角色,可这样的人也极容易在权势斗争中翻车。
背后没有功勋显著的世家,没有一步一个脚印的业绩,到时候清算起来连个依傍都没有。
将女儿嫁给他的养侄,必然会背上“奸佞”的印记,得利不得利两说,可顾家几代清白书香门第明摆着会化为乌有。
顾老爷并未在别院久留,当天就坐船又回了苏州城,他并未说什么,可从第二天请安时崔氏脸上明显的喜色就知道这件事是不成了。
顾一昭松口气。
崔氏肯定舍不得亲生的二娘子,又不会推前头夫人生的大娘子,否则一个“歹毒后母”的名号就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根据她跟大姨娘的争斗史也不会推三娘子和六娘子,否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来来去去,就只剩下了四娘子和自己。
万一二姨娘受了太太影响也不愿四娘子嫁过去,那岂不是最后倒霉嫁过去的是自己?
虽说现在还小只不过顶个名头,而且还能狐假虎威让自己日子好过些,但日后真嫁过去了,只怕抄家灭族起来也跑不掉。
说服顾老爷让他放弃这门亲事才是上上选。
此时顾一昭还不知道,她跟四姨娘偷偷推开船舱里的窗扇,往外张望。
姑苏人烟阜盛,百姓枕河而眠。
顾一昭讶然,她还从未见过古代水乡呢。
十步一水港,五步一小桥,石桥朱塔处处相望,纵横城中到处是水路,细雨垂杨系着各式小船,有卖菱藕的,还有卖唱花船。
看见花船后四姨娘吓得赶紧捂女儿眼睛,想了想又松开:“看看也罢,万一走丢了还知道不能上那种船求救。”
接着正色教育顾一昭那种船不是好东西,不得靠近云云。
顾一昭忍不住偷笑。
原来四姨娘教育理念还挺先进,知道疏不如导的道理。
从阊门进城后四姨娘就给顾一昭讲解:“那是乌鹊桥,还有阖闾城,老爷说南浦春天里一川烟草俱绿,是极好的景色呢。”
又指点风光:“听你爹说从苏州城一路往西北上,就能到金陵府,再沿着京杭大运河,还能到更远的地方。”
她这点见识都源自老爷,但也让顾一昭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古代就已有这么发达的水上城市,比威尼斯都繁华许多。
沿河进了城,又在一处码头停下来,过了许久,顾一昭才听见仆从在外面说:“请姨娘、娘子们落轿。”
下了船,偷偷打量看见这里是个小码头,落在河边,朴素石头不显,也不知是特意清场了还是t自家仆妇多,居然没看见顾家仆妇之外的人。
后来坐了轿往码头后头走,看见码头靠岸这一侧都圈了以来,顾一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私家码头。
即使知道顾家有钱,也没想到能这么有钱。
坐了轿子又走了半盏茶功夫才到顾家大门口。
四姨娘旅途劳顿,不满嘀咕:“怎得刚才下船不直接进府啊?非得绕这么一圈累死人?老娘都快憋不住了,急煞人。”
顾一昭赶紧扯扯她袖子,仔细询问,才知下船地方是顾宅后侧的一处码头,太太偏要坐着轿子进大门,所以才绕了这么一圈。
旁边服侍的小丫鬟不明所以,倒豆子一般说出来:“实在是不巧,原本我们家大门挨着的那块河道淤堵清河,所以只能委屈太太从后门进来。”
顾一昭摇摇头,顾介甫是一城长官,在封建皇权下哪个清河道的不长眼,敢专挑知府夫人进门时清河道?想必一般都会跟府上打招呼,和管事询问核定过日期后再动工。
崔氏不在家,那对接的管事想必就是两位姨娘的人……
崔氏也没接这茬,而是让人又抬轿子到正门,怪不得先前在码头耽搁了那么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