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女上青云(吃吃汤圆呀)


如果说之前同意这门婚事是出于权衡条件,此时却有一半是发自内心想促成这门婚事了。
然而这件事并未结束,先前是十九弟,之后顾家女眷只要跟阚元驹出门就会遇到大哥、二哥……,几乎将阚元驹的二十个结拜兄弟见了个遍!
有人是趁着街面上偶遇,有人是在二楼的高处窥探,有人是在他们吃饭时特意坐在隔壁的雅间,有人是在银楼的走廊里。
总之避无可避,都想看看小兄弟找的妻室。
阚公子一脸抱歉:“当初几位兄弟们成亲时我也是这么好奇窥探过,谁知道今日我遭了报应。”
饶是四姨娘性子再好,此时都有几分动气,但看在女儿面上还是压制着:“这样吧,若事情说定,我们顾家出面设一桌席面,好好请诸位兄弟一桌,也算是全了礼数,互相认识一下,免得今后对面不相识。”
你若是好奇,大大方方见面不成吗?非但跟个老鼠一样窥探?虽然乡下人没什么讲究,可你们也t要考虑到你们兄弟娶的可是大家小姐!
她带着气,阚元驹没听出来,只一味感激:“多谢夫人替我着想。”,这是发自真心,他跟个孤儿也没什么区别,忽然有家长出面帮他应酬他视为家人的兄弟们,自然很是感激。
等他走后,五娘子就劝姨娘:“他是打仗的人,说到底战场残酷刀枪无眼,哪里会顾惜他是阚家子孙?只有出生入死的兄弟或许还能救他一命。”
“是啊。”四娘子也劝,“他虽有个阚家的血脉,但阚家军还是更认可嫡出血脉,他也尴尬,动用不了阚家护卫,一切都要靠自己闯荡,自然是看重了各种兄弟。”
四姨娘只好叹口气:“也罢。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自己说服自己。
只不过她没到第二天就又恼怒了:“怎么说好去爬山,人呢?”
阚元驹的小厮面露尴尬:“回禀夫人,昨夜里,西宁侯的十三少爷,也就是我家少爷的义兄半夜旧伤发作,少爷陪着去医馆了,叫小的来招呼一声,说他随后就到。”
要是放到以前四姨娘早骂街了,可如今富贵意象见多了也跟着沾染了几分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眉眼一抬:“知道了,我们走。”
只不过总没学到位,不似别的贵妇声音和悦,语调带着怒意,面上也有遮不住的愠怒。
她车帘子一甩,坐了进来,六娘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敢搭话,五娘子则还是无所谓的样子,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四娘子见状,只好叹口气出来打圆场:“西宁侯手握军权,不比别的空有花架子的勋贵,再说是义兄,关照着也是有的。”
四姨娘才算神色才有点雪后初霁的样子,松动了些:“也罢,没了大粪也能种白菜!”
想想还不解气,又嘀咕了一声:“使唤狗不如自己走!”
到底还是四姨娘,骂起人来一个俗语接着一个,顾一昭“噗嗤”一笑,几个姐妹也跟着笑起来,总算将气氛搞得活络了些。
不得不说阚公子很是殷勤,虽然本人要迟到,但差遣了仆从端着茶饮、果子、点心上了山,甚至爬到半山腰,眼看该吃午饭了,居然还有厨子上前,起灶做饭。
一会功夫就端上来了花雕煮海螺、瑶柱排骨汤、红菇烧章鱼、烩八素,甚至饭后甜点还端上了冰糖燕窝。
章鱼柔韧入味,海螺酒香四溢,排骨软嫩,烩八素里头八种素菜木耳脆爽、蘑菇鲜美、黄针吸满汤汁,各有各的特色。

第89章
一水摆在巴掌大的青花瓷盘里,组成一幅海棠花图案,旁边配着清冽鲜甜的果酒和果子露,适合女眷们享用。
在这样的半山腰亭子中,云海翻腾,檀木小桌几上摆着几道海棠花盘的精致小菜,还能配上甜滋滋的果子露,就算心头有什么怒意,都消失殆尽了。
这红菇烧章鱼是福建菜,花雕煮海螺是江浙菜,都是顾家人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可见这阚公子还是认真做了功课的。
四姨娘咬着调羹叹口气,这阚公子若是没有那么多义兄异弟,还真是个好女婿。
吃完饭,她们爬到了山顶阚公子才喘着粗气赶了过来,一口茶都顾不上喝就赶紧来给四姨娘请罪:“夫人宽恕则个,实在他管着后方的粮草调度,又是我结拜过的义兄。”
四姨娘经过女儿开导也不生气了,只笑道:“先前你那二十个结拜兄弟我家可是挨个送过节礼的,里头可没有这位义兄。”
阚公子不由得讪讪:“夫人见谅,军中厮杀,四处认了许多义兄异弟。”
四姨娘要端着长辈架子,不会当面责备他,但也不说话来表达对自家女儿轻慢的报复。
顾一昭则琢磨着:这位阚公子不会是个基佬吧???,她赶紧唤来山茶和麦花两个,这般那般吩咐一二。
两人都不理会阚公子,四娘子身为顾家人,只好肩负起出面交际的职责,时不时“嗯嗯啊啊”两句,很捧场问“那边山下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让现场不至于冷场。
阚公子就说起各处的风景,还穿插着各地的防卫,从罕东卫点评到镇番城,点评到赤斤蒙古卫,当然与此相伴的是他在各处都有结拜兄弟或挚友。
从山上下来回家,山茶和麦花没多久就来回禀:“没听说过阚公子有什么龙阳之好,只是那帮人自来孟不离焦焦不离孟,阚公子还曾经有个一位青梅竹马,差点走到说亲那一步。”
仔细打听了才知道,这位阚公子自小就喜欢跟男孩子在一起玩,虽然是外室子但丝毫没有羞怯,反而交友甚广,时常跟一群少年拉帮结派悠游城中,佩剑骑马行侠仗义,很得百姓好评,要是在古人诗句里高低也是个“游侠儿”。
只不过问题就出在这里,“兄弟”在他的生命里占据的空间太大了:吃饭要跟兄弟一大桌子,喝酒要聚一大帮人,出行更是浩浩荡荡左拥右簇,似乎不具备独自生存的能力,本来有位邻居家的青梅,两人在情窦初开时也互有好感,可是每次小娘子约他他都要一大帮兄弟挤在一起。
去逛庙会兄弟们必然跟着,三月三踏青本是男女相看的日子,那帮兄弟也跟着喝酒,根本没有半点二人世界的空间。
那位小娘子也是西北军政人家出身,受不了这个苦,狠心斩断了情根另嫁他人。
没见阚公子多伤心,反而打着疗愈情伤的借口又跟兄弟们结结实实喝了好几场大酒。
“这样的男子……还能嫁吗?”麦花嘴快,倒豆子一般说完这些事就赶紧问起自家姑娘。
山茶在旁边茫然摇摇头,又赶紧点点头。
“山茶的意思是?”顾一昭问她。
山茶就答:“若是他是与我家境一般的家生子,我自然不愿意嫁,可若是他家家境比我家强好几倍,是个得力管事或良家秀才,那我咬咬牙能嫁。”
一句话,相同家境下这阚公子没有不可替代性。
顾一昭失笑:“也对,他这毛病在许多人眼里也不算毛病。”,即使在现代这样的男人都要被称赞为搞事业楷模,朋友遍天下四处钻营攀爬,这算什么缺点?又不是在外面跟兄弟们嫖赌,纯粹是吃饭喝酒,而且这些兄弟们都是对丈夫事业有助力的因素,这简直就是另一种“加班”!
“想必阚公子自小身世坎坷,所以不知何谓家庭。唯一的快乐都来自兄弟们,所以才会长成这样。”
想想就明白了:这位阚公子孤苦伶仃,无父无母,但结识了一帮兄弟,里头的兄长们给他做“爹”,弟弟们则做“家人”,大家凑在一起无忧无虑说说笑笑,让他在友情之余又多了亲情,结义让他们之间多了类似爱情的“排他性”,所以这几种感情混合在一起,才能让阚公子将兄弟们视为此生挚爱。
“只不过这么一来,这丈夫嫁得就挺没意思的,跟嫁了一堆人有什么区别?只怕兄弟家和家里同时出什么事,他第一个就帮兄弟家。”
别的不提,某位功夫巨星和歌中皇帝就是这样性格,据说吃饭时永远是一大桌,顾一昭前世也见过不少这类将兄弟之情视作真爱的男子,说实话真的很没有恋爱体验感:他后面有一帮兄弟给他出谋划策,生怕自己兄弟吃亏,从追你开始到谈恋爱期间你们所有的互动都明白清楚敞露在外人跟前。也只有没有自我有所图或是顶级恋爱脑的女人才能忍受这样跟一大堆人谈恋爱的生活
答案呼之欲出,顾一昭苦笑:“怎么跟爹交待?”,阚家这婚事算是很完美了,顾介甫肯定不会将阚公子的这个缺点当缺点,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她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理由。
“我去跟他说。”四姨娘猛地站起来了,她才不想让女儿吃这亏呢,“要打要骂我认了,只不能这么糟践我女儿。”
“五妹可是不愿意?”四娘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门口,她眼神坚定,“我愿意。”
顾一昭半天才找到自己的声音:“他的缺陷……四姐可听见了?”
“这人没有见识过什么是正常的夫君,正常的家庭,所以不会在家庭中扮演丈夫和家庭,给他快乐的源泉是兄弟,所以他一生都会追求兄弟间的快乐,情爱沤珠槿艳后他难免会忽略妻子和家人。” 她极为诚恳给四娘子讲解。
“不就是不懂家庭不懂夫君的概念么?”四娘子大大方方承认,“可我又懂得吗?”
她自嘲一笑:“我娘是个拿来固宠的通房丫鬟,自小就只会教导我要讨好太太和二娘子,我爹……不提也罢。”
“正好,他不懂什么叫家庭,我也不懂什么叫家庭,他一心顾着他兄弟没关系,只要有钱有官职我又怕什么?”
“是啊,姨娘,五娘子,你们就同t意了吧。”四娘子的丫鬟也跟了进来,噗通跪在地上,磕头帮自家姑娘说话,“这位阚公子有家势有才干,本人虽然跟兄弟们走得近但这几天也极为尊重顾家,不会闹得太出格,何况他也不好色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风流事,这还不算好婚事么?”
的确,这位阚公子刨除这个毛病的确是个难得的乘龙快婿,而且他结交兄弟们也是为了事业,可以预见不过十年他必然能在西北崭露头角,这样的人终非池中物。
“就算结交兄弟算什么?且不说戏文里的刘关张,刘邦当初做亭长时还不是广招贤士?唐太宗结交尉迟恭在内的诸多兄弟,要不玄武门之变里哪里来许多忠义之士?赵匡胤黄袍加身前结交的义社十兄弟虽然后面被杯酒释兵权,但也是陈桥兵变中拱卫他上位的主力。”四娘子昂着脖子开口。
倒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顾一昭苦笑,半响点点头:“你既想好了,我自然没有道理拦着。”
她回答得这么快,让屋里的四姨娘和丫鬟们惊讶,也让问询赶来的六娘子惊在原地。
四娘子也是讶然。
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收起大张的嘴巴,转而傲气抬起头。
“我知道你一贯怜悯我,可这怜悯就是一种看不起。”四娘子硬邦邦开口,“是,我是没本事,连夫婿都要捡你挑剩的,可你看着,我定要好好把日子过出个样子!”,说罢就扬长而去。
顾一昭看着她决绝的背影,摇头苦笑:“何苦来哉。”
六娘子则转而安慰她:“若不攀着这门婚事,只怕爹爹还会给四姐姐指个更差的。”,她们几个都心知肚明,二姨娘失了太太欢心后就更不得老爷关爱,再加上还用了那一招逼迫老爷,只怕老爷对四娘子早就心生芥蒂。
再者姐妹中论学问论才干论长相,她都不及五娘子,家里给她筹谋的婚配对象自然是不及阚公子,这么一来,握住阚家这根救命稻草倒是上策。
四姨娘也可怜四娘子,之后几天就尽量带着四娘子露面,顾一昭原本购置好的衣裳首饰也尽数让给四娘子,务必让她光彩照人,顾一昭则告病躲在屋里,将这些露面的机会都让给四娘子。
四娘子果然很看重这个机会,谈吐文雅、跟阚家上下交好、跟阚公子本人更是进展飞速。
等几人启程回家时,阚公子骑着马陪在马车外护送时已经会特意给四娘子专门送一份点心了。
四娘子捂嘴笑,顾一昭也放下心来:不管对这门婚事有什么功利目的,至少四娘子能在婚姻初期跟未婚夫产生感情,不至于彻底的盲婚哑嫁。
人生太短,婚姻又太苦,对古代女子而言,若不能嫁给真爱,恐怕太难捱了。

四娘子出嫁得轰轰烈烈。
两家定下亲之后,六礼里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每一步骤都极其讲究,甚至比前面几位姐妹都更甚。
这却不是顾介甫偏爱她,而是先前他做着苏州府知府要低调,此时是个归家的田园翁,必须铺张高调让四野的官府、地头蛇知道顾家余威犹在,不得当成软柿子捏。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阚家也讲究,阚总督觉得小儿子要成婚,想法子将他从六品的千总调到五品的守备,这样成婚时有面子。
他到底心里还是有小儿子一席之地,又特意给小儿子塞了两万两的财产,估计他也知道小儿子没有娘的嫁妆,成婚前帮衬又难免被其他儿子发现所以索性借着成婚的由头给小儿子添补一回。
因着怕郡主嫡系有意见,这钱就是从四娘子的嫁妆里走的。也就是说四娘子日后和离还能带走这两万两,阚公子以后要待四娘子不好也要掂量下这两万两的份量。顾介甫也很上道,私下里给阚总督保证以后若有什么情形他必归还这笔银子。
于是四娘子的嫁妆单子一下就丰厚起来:田庄、铺子、药材、珠宝、银票,每日里来对账的管事就能有七八个。
她只好别别扭扭来寻五娘子:“五妹,那个账册……”
顾一昭噗嗤一笑:“四姐那天那般硬气,我还当不来求我呢。”
偏八娘子九娘子嘻嘻哈哈拿着一个湘妃竹挠背路过,俗称“不求人”,惹得五娘子越发笑得灿烂。
四娘子瞪了顾一昭一眼,可自己也没憋住,跟着笑了起来。
这下两姐妹相视而笑,那对双胞胎虽然不明白姐姐们在笑什么,但也跟着附和着笑,四娘子和五娘子于是也跟着越发哈哈大笑起来。
五娘子就帮四娘子看起了账册,太太到底还是顾惜二姨娘当日的小心谨慎,又特意将自己陪嫁的管事派过去帮四娘子理账,就是她自己也把四娘子带到身边悉心教导起来:“早知道你要掌管这么大家业,早就该教你学更多本事。”
她先前教授庶女也都都是教导她们寻常中等官宦门户的理家道理,再往高就没有了,所以这些天忙着给四娘子教授知识,顺带也叫其余几个跟着学。
顾一昭也跟着蹭了一波高门往来、人情世故与官场相联系的道理,当然对她而言不过是复习,四娘子也酸溜溜说“五妹早就知道这些。”,倒没有嫉妒之心,因为她也清楚五娘子天生聪颖,这些都是靠她自己悟性和自己争取而来。
阚元驹与四娘子定亲后也能顺理成章以未婚夫婿的名义给四娘子送起了节礼,他在榆林值守没法子常来常往,就打发了仆从时常送些边疆的小玩意儿:什么阿瑞卫的羊毛挂毯、罕东卫的红玛瑙、红宝石、赤斤蒙古卫的羊毛毡鞋,杏干、小刀,甚至将人家畏兀儿的馕饼都给府里捎了来。
那红宝石颜色纯净,色泽温润,红丝绒一般,就连见多识广的太太也惊讶:“看来阚家打仗是攒了不少好东西。”
古代打仗大部分都能肥军,若是心黑贪婪些,扮成土匪劫掠一波百姓,再杀了百姓人头充作匪首冒领军功,手里能搜刮不少好东西。
四娘子听了往心里去了,将首饰原样不变退了回去,去了太原府的大相国寺给阚元驹祈福,自己吃斋念佛求了平安符,还给阚元驹捎话说以后莫要沾染罪孽钱。
阚元驹写信解释说那些都是自己购买的,所用资财也都是薪俸和祖产里的分红,一副从善如流的样子。
惹得四姨娘跟太太笑:“这小儿女们倒是要做圣人哩。”
顾一昭则很是欣慰:看来两人感情日渐甜蜜,这是好事。
等到成婚时阚家提前送来了凤冠霞帔还有五品夫人的仪服,那凤冠是赤金,上面镶嵌着拇指大的雪白珍珠和明红宝石,四娘子看着五品夫人的衣裳脸激动得红彤彤,谁能想到庶女还能有今天?
她也因此特意给太太磕了个头:“多谢母亲这么多年照顾我。”,这个头磕得真情实意,再抬起头来已经隐约有了泪意。
太太也抹眼泪:“好孩子,这里是你娘家,崔家是你舅家,以后有事自有我给你撑腰。”,看着四娘子她想起了二姨娘,又是欣慰四娘子长大成人又惋惜二姨娘歪了性子不能亲眼看见女儿出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