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虽然不说把匈奴都攻下,但至少把匈奴打怕了。
算是个好消息。
张骞等人暗暗松了神色。
到这里,也没有人再向沈乐妮询问。卫青等人前后向沈乐妮告辞,起身离开。
卫少儿走在最后,在沈乐妮送她出府的路上,卫少儿不知在踌躇什么,最终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欲动,轻轻拉过沈乐妮,向她道:“其实……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
“夫人想问什么?尽管问便是。”
卫少儿望着她,低声道:“我想替去病问问,他以后可好?”
沈乐妮心中一怔。
霍去病的未来吗……
若是两日前,她还觉得或许有真正改变的可能。可是现在……她不敢回答,也不知怎么回答。
因为她很迷茫……
但即便心里情绪翻涌,但沈乐妮面上神情丝毫未变。见卫少儿一双眼期盼又紧张地望着她,她实在不忍让卫少儿伤心难过,便回以明媚一笑,宽慰道:“夫人放心,我早已替霍公子看过。他呀,此后一定平安顺遂,前途明亮!”
她既已来到这里,接下这个任务,那她就一定努力让这个时空的霍去病,活的久一点,再久一点。
做过,存在过,便不算虚无。
听她这样说,卫少儿才大松口气。连连点头:“如此,我就放心了。”
她的去病,年纪轻轻就征战沙场,她实在是担忧不已。若是他有个万一,可让她怎么办才好。
如今有沈乐妮的话,她总算可以把心搁肚子里了。
送走客人后,沈乐妮便回书房忙了。
她伏案提笔,正在竹简上不停书写。而案上的两边,以及地面上,都堆放了许多竹卷,若是随意打开一卷,便发现上面已经都写满了内容。
烛火燃了半截,沈乐妮才暂时搁下了笔。
她揉着酸疼的手腕,垂眸瞧着竹简,脑中却想到了另一边。
到今日,答应她参加军训的新人总共才十一个,刚好超出任务要求人数一个。
但这样沈乐妮还是觉得不太保险,毕竟这些人可不像普通军士那样好训的。但凡有两个人不合格或是中途退出,那她的一半任务就不算完成,评分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她打算再拉一个,可是要找谁又把她难住了。
沈乐妮在自己的记忆里翻找着,但她知道的人拢共也就那么几个,而且基本上已经在培训名单里了。
唉,若是让她选的话,她宁可全部从仪仗队里选,也不想找什么新人……等等!
沈乐妮不知想到了谁,眼睛倏而一亮。
她不由问系统:“系统,此次任务里的新人,有年龄要求吗?”
“并无年龄要求。”系统回道。
“那……参加过试训的人能不能算作新人?”
之前得到第一次军训任务后她都忘了问,但她也挺庆幸那时没问。不然若是真和她想的一样,上次她就说不定把人用了。
把人放到现在刚好,她也不用出去找了,身边就有现成的。
沈乐妮提心吊胆地等着,很快系统就回了她:“试训不算是正式军训任务,因此参加过试训的人也可以作为新人来培训。”
闻言,沈乐妮呼出口气。
真是太好了!
平安这孩子虽然年纪小了些,但是很听她的话,加上本身就受过训练,培训他总比培训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容易些。
而且早些让他成为合格教官,也对他未来有好处。
沈乐妮立马起身出了书房,在
学堂找到点灯夜读的何平安,询问了他的意见,何平安听后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
“那你学字就要暂停一个月了哦,晚上也要训练的,不能让你离开校场。”
何平安点头道:“没关系姐姐,这一个月里我可以自学。”
沈乐妮笑着揉了揉他的发顶。
新人一事解决,沈乐妮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深夜,沈乐妮躺在床上,深吸两口气,平复着心绪。即便这算是第三次开启军训任务,她心里也依旧有些紧张。
片刻后,她对系统道:“系统,后日开始第二次军训。”
她的竹卷还没写完,得再耽搁一日。
“宿主是否确定?”系统向她确认。
“是。”
“正在提交申请……申请成功,请宿主后日开始第二次军训。”
-----------------------
作者有话说:脑筋急转弯题目取自百度。
历史上对于卫青第一任妻子并没有详细记载。
第71章 毁画风
次日,沈乐妮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忙碌,先是让人去把参加第二次军训的人都告知了一遍,然后把此次军训的内容顺序确定下来后,她就一头扎进书房,笔下不停。
到了晚上,霍去病来找沈乐妮时,书房内的灯还亮着。
霍去病抬脚跨进门内,见书房的案上、地上全堆满了竹卷,而沈乐妮本人伏在案上……竟睡着了。
他轻脚上前,走近书案。
这还是他第一次瞧见她睡觉的样子,与她平日里嬉笑和严肃的样子不同,此刻的她安安静静的,恬静的睡颜让人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她的容貌。
沈乐妮无疑是长得很美的,她不习惯施粉黛,即便风吹日晒了这么久,她的皮肤也丝毫未变,依旧白皙而细嫩。
连霍去病自己也没察觉,他原本正常跳动的心脏,不知因何滞慢了一瞬。
他细瞧着她的五官,只是看着看着,他的视线忽然挪到了沈乐妮的……鼻孔处。
因为她鬓边有一缕细发耷拉到了她脸上,而发尖弯曲着……戳在了她的鼻孔边。
霍去病无语了一瞬,旋即想笑。
这女子真是……多美的画面,生生被她自己给毁了。
霍去病怕她不舒服,便俯下背脊,轻轻伸出手去,想要替她把脸颊上的鬓发拨回去。
只是才触碰到那缕发,沈乐妮瞬间惊醒。她倏然睁开眼,出于自我保护地一把攥住了霍去病伸到她脸边的手腕。
她的劲儿大的好似要捏断霍去病的手,令他忍不住嘶了一声,下意识就往后欲把自己的手从她指下扯出来。
这时候沈乐妮才看清面前的人,见他龇牙咧嘴,这才反应过来,忙松开了他。
霍去病握住自己的手腕,一边吸气一边幽怨道:“你使那么大劲儿做什么?我的手腕都要被你捏断了。”
沈乐妮自知理亏,低咳一声,给自己找台阶下,“谁让你靠那么近的。”
“我是看你头发粘在脸上怕你睡得不舒服,这才想帮你捋一下的。”霍去病委屈地替自己申诉。
被他一提醒,沈乐妮才感觉到脸颊和鼻间的异样,脸罕见地一红,赶忙抬手把头发捋到了鬓边。
霍去病还在揉手腕,他心里直腹诽:难不成是因为她平日饭吃得多,力气才一下爆发地这么大?
他想着,随口问道:“你平时睡觉都这么警惕?”
下次他再也不敢靠近了。
说到这个,沈乐妮沉默了下,而后回道:“之前不是,如今……是因为有心理阴影。”
“心理阴影?”霍去病疑惑地望着她。
沈乐妮垂着眼睫,“安顺镇那晚,平安母亲死在我面前的一幕,已经刻在了我脑子里,无法忘掉。”
霍去病闻言,也沉默下来。
他见沈乐妮抬手按着额角,想了想,拍了下胸膛安慰她道:“放心,这仇我替你报了。你告诉我那些人长什么模样,以后我把他们都活捉过来,让你杀个痛快!”
听着少年清朗的嗓音,沈乐妮低迷的心情忽然一扫而去,她低眸一笑,开口道:“好啊,等你下次出征我便告诉你。”
见她心情好些,霍去病这才转移话题:“你写什么要如此多的竹卷?”
沈乐妮望着案上摊开的字迹已干的一份竹卷,回他道:“军训的所有内容。”
她已经问过系统,书籍上的内容是可以给别人看的。
等此次军训结束后,合格的人都可以送他一份,以后他们独自带队时,也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
“这些……都是你亲自书写?”霍去病环望一圈,惊讶道。
沈乐妮点头。
霍去病问:“为何这次不让人抄录?”
“自然是为了避免内容被无关之人知晓,拿去做文章。”
“可是若你军训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情况以后定然无法避免。”
沈乐妮收起面前的竹卷,回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先保证目前。”
说着,她又从旁边拿过一卷干干净净什么都没写的竹卷,将其翻开,提笔蘸墨。
霍去病看着她的动作,问道:“为什么这次不用布了?”
沈乐妮眼都没空抬一下,“因为教官以后都要独立带队,为方便他们以后可以时常拿出来记背,我就把布换成了可以保存许久的竹卷。”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之前把钱都用在别的地方了,虽然竹卷不算太贵,但数量不少,她确实买不起……
不过现在好了,她有钱了,随便买!
霍去病点点头,站在一边看着她写。
沈乐妮买的这些每卷的竹片都很多,一卷能写个几百字,但即便如此,这些堆积的竹卷还是说明了内容并不少。
他不由询问道:“每一份内容需要用到多少卷?”
“十几卷。”
“这么多?”霍去病一惊。乖乖,这得背到什么时候?
他忽然不太想参加这次军训了,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吗?
见沈乐妮拿起笔就没停过,霍去病不由开口道:“要不要我帮你抄些?”
“你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日可要打起精神,不然你这个当仪仗队执旗手的都比不得那些老将的话,让我的脸往哪儿搁。”沈乐妮抬起头,戏谑他道。
见她不仅不领情,还调侃他,霍去病哼了一声,不想再同她说,道了声告辞便转身离开。
她说得对,他作为仪仗队执旗手,可不能让仪仗队在老将们面前丢脸!
翌日,第二次军训正式开始。
新建好的巨大的校场内,等人都到齐以后,沈乐妮带着总共四十一人来到了其中一个训练场。
李敢看着李广的背影:……我要死了。
沈乐妮,我恨你。
好在这里一部分是已经受过严格训练的仪仗队成员,另一部分也不是毛头小子,加上自恃身份,来到这里后也没有多吵闹,都安静地立着。
比上次好了很多。
着装干练的沈乐妮站在他们面前的那处一米高的高台上,对众人微笑道:“首先,诸位能够暂时搁下繁多的事务来参加此次军训,我沈乐妮很是感谢。”
站在最前头的李广低哼了一声。
她继续道:“从今日起,就要开始为期一月的训练。我先说一下基本要求。其一,在军训期间,没有允许不得私自离开;其二,这一个月里,你们须称我为教官,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服从我的命令;其三,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须得友好相处,不得以权势欺人。以上三点,希望诸位都能做到。”
对于这些,众人都没什么意见,平静地从头听到尾。
沈乐妮望着那些将领,虽然他们不闹腾,但往往这种是最不好训的,寻常体罚对他们没什么用,不仅起不了教育作用,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
若想让他们用心投入训练,还得想别的法子。
而至于用什么办法,沈乐妮早已想好。但就在她准
备开口之时,人群里有人说话了。
公孙贺问道:“沈国师,难不成这个小孩子,也要参加此次军训?”
众人随着他的视线,看向了另一堆人群里站在第一排的何平安。
“这未免……有些儿戏。”张次公道。
程不识等人皱着眉,虽不语,但沉默的表情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态。
唯有李广神情较为平淡。
因为在上次军训的选人考验的时候看见过这个小少年,年纪是小了些,可训练起来丝毫不输壮年男子。
沈乐妮猜到会有人因何平安的年龄而有质疑,她对公孙贺道:“刚才我说过,在军训期间,你们要称我为教官。”说完这个,她顿了顿,朝那些站到一堆的将领微微一笑道:“我知道诸位将军会有疑问,也有人即便到现在也不看好我的训练方法。那么,在训练之前,不妨让我用行动给诸位一个回答。”
说罢,她微侧身面向另一群人,正了神色,声色有力地下令:“何平安,以及仪仗队成员听令!”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片整齐的并脚声。
“三秒之内迅速散开,站好军姿,没有口令不得停止!”沈乐妮说完,便立刻下了口令。
只见这些仪仗队成员加上何平安共三十个人迅速散了开,相互之间保持住一定距离,而后又迅速调整动作,然后便一动不动地开始站军姿。
将领们望去,只见这群人个个站得笔直如松,神情肃穆而坚毅。
气势瞬间不同。
其实在汇演那日,他们就看见过仪仗队如此站立,但他们不明白沈乐妮这么做的意思,便静静观望着。
只有李广亲眼见过,他知道,这个站军姿的意思。
他忽然把视线放到人群里的李敢身上,紧紧盯着他,大有一种只要这小子敢动一下丢他的脸,他就冲上去狠狠给他一脚的架势。
如今正值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日,头顶太阳如火,烤得新人团不免开始皱眉。
但那些在站军姿的人,却丝毫不被外界任务事物所影响,无论过去多久,都保持着原本模样。
站姿不动,神情不变。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将领们的神情从平淡,惊讶,诧异再到钦佩,赞赏。
李广看着自己的幼子,嘴角露出了满意欣慰的弧度。
而李息、公孙敖等人看着卫青,即便知道他也是仪仗队的人,但在亲眼看见他这个堂堂大将军也在一个女子手下乖乖受训后,内心不免生出一种怪异之感。
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将领们本以为快要结束了,但谁知沈乐妮却并没有喊停的征兆。而且他们发现,立在台上的沈乐妮竟也在陪着他们站这军姿。
时至正午,大地上热浪滚滚,泥土地被烤得开裂、蜷曲。
将士们被晒得满面通红,汗水如雨,浑身衣物已被浸透。
但即使如此,他们也分毫未动,全身都是一股天塌下来也要站得笔直的气势和决心。
其实将士们之前训练之时天气尚没有这么热,这也是第一次在这么热的天站这么久的军姿。他们也很痛苦,有的人甚至险些被热晕,但最后还是咬牙挺了过来。
毕竟他们可是仪仗队的人,不能让沈教官没面子。而且如今大汉厉害的将领基本上都在这里了,他们要是没站稳或是晕过去,那以后可就没脸见他们了。
将士们各有各的想法,但还好劲儿都是往一处使的。
程不识、张骞等人眼里流露出毫不掩藏的敬佩。
不得不承认,他们都被晒得快站不住,而这些受过沈乐妮训练的将士,包括那个孩子,还有沈乐妮本人,也没有任何退缩之意。
终于在又一刻钟后,沈乐妮下了口令。
将士们暗暗松了快要僵硬的背脊。呼,好热,要是再让站半个时辰,他们也不知还能不能坚持得了。
“诸位将军,你们觉得如何?”沈乐妮微笑着问他们。
将领们互看一眼,一时没什么话可说。
沈乐妮看了眼训练场高台边配置的用来看时间的古代计时之物,对众人道:“以后上午的训练时间都先到这里,然后去吃个午饭,饭后回宿舍休息半个时辰。之后听到钟声,须立刻起床,到训练场——也就是此地集合。钟声会响两次,若第二次响完还没到的……体罚方式任意选。”
说到这里,她嘴角忽然勾了勾,但仪仗队成员立刻明白了,不由后怕地颤了一下。
唯有新人团不知道她指的是什么。
不,赵破奴是知道的,虽然他没有做过,但是曾经每日都能看见仪仗队的人被惩罚的龇牙咧嘴,心下也不免微怵。
“诸位随我走吧。”沈乐妮走下台,对众人道。
古代版食堂建在了离宿舍区不远的地方,为的就是给将士们节省出更多时间来休息。
沈乐妮带着一众人一路来到食堂,途中还简单给他们介绍了一下校场内各类建筑的所在位置,以及名称的意思。
众人走在路上,只觉这个校场非常大,怕是上万人在这里训练也绰绰有余。
“既然你们参加了此次培训教官的军训,那么你们都要清楚,若成为合格教官,以后都有独立带队的可能。那么从今日开始,我说的每一点内容你们都要记住。在这里,不论你们以前有什么样的训兵方法,统统都放到心里,暂时忘掉,一切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