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进行简单处理,避免之后伤口因脏物而感染,溃烂脓肿。”
这么一解释,他倒是懂了,若换做他们来也是同样如此,可抹的那些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黄色的水是什么?真的不是污秽之物?
医官盯着李知琴手下半晌,还是没忍住,向她询问道:“不知抹于伤口的是何物?从何而来?”
李知琴边忙边回道:“回大人,这是一种药水,乃是国师给的。”
沈乐妮早就跟她们说过了,若是有人问起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就说是她给的,其它问题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果然,那医官一听是沈乐妮给的,就没有再问了,毕竟他可不敢向沈乐妮打听。
等一切就绪后,李知琴拿过一块布包递给军士,对他道:“若疼的厉害,就咬着。”
军士点点头,接过布包攥在手里。其实他也是有些害怕的,毕竟他没有昏迷,生缝伤口,说不怕是假的,但这里这么多妇人,他不想丢脸。
李知琴拿着穿好线的针,看着那伤口。
沈乐妮知道她有些紧张,便出言鼓励又引导道:“集中注意力,不要分心,已经练了许多次了,没问题。”
李知琴没有说话,而是暗自深吸了口气,开始缝合起来。
刚开始是有些手抖,但随着慢慢下针,肌肉记忆被触发,手逐渐平稳下来,动作也愈发娴熟流畅。
那军士开始还能忍,后来就咬住了布包,疼的直冒汗,却不肯发出一声。沈乐妮看着皱了皱眉,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麻沸散,所以要想让伤者感受不到疼痛或者没那么疼,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在他昏迷的时候缝合伤口。但伤者若没昏迷,她总不能把人敲晕吧?那太缺德了。
只期盼系统早点给她能用来麻醉的东西吧。
好在李知琴速度很快,小半刻就缝好了伤口。
她用的是沈乐妮弄来的羊肠线,这是一种可以被身体吸收的东西,所以最后也就不用取线。
李知琴剪下多余的线,一边为他做简单的包扎防止感染,一边嘱咐那军士道:“好好休息不要乱动,伤处不要碰水,保持干燥,不要去扯动缝合的线,这是羊肠线,不用取出来,它会慢慢被你的身体吸收。之后我会按时来为你换新的纱布。”
那军士疑惑地问:“被身体吸收是何意?”
“就是会慢慢消失在你的身体里。”
军士闻言一惊,有些害怕地问:“那、那不会对身体有损吧?”
一根线进入身体里啊!想想都令人感到不适!
李知琴耐心解释道:“放心,这羊肠线被身体吸收,就相当于你吃下去的东西被身体吸收,不会有什么事。”
军士这才放下心来。
旁边的医官也在听着,他那颗好奇心蠢蠢欲动着,虽然他不想问,但最终医者的本能还是促使他问了出来:“不知这羊肠线,可是用羊肠做的?”
“是。”李知琴道。
“这羊肠线,可是国师做的?”医官转头求问沈乐妮道。
沈乐妮道:“不是我做的,但我知道该如何做。”她看着几个医官医吏道:“你们若有谁想学,都可以找我,或者找她们,她们也知道方法。”
几人连忙应下。
沈乐妮想起一个问题,询问医官道:“不知而今,有没有像这羊肠线一样的,能够被身体吸收进去的缝合线?”
医官回道:“有的,有一种叫桑皮线的,便如同这羊肠线一样。只是桑皮线做工复杂,这军营里数量也不多。”
沈乐妮自然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便是说桑皮线很珍贵,他不想拿给她们来练手。
这时李知琴已经包扎完,也收拾到了东西,沈乐妮再次嘱咐了一下那军士一些注意事项,便带着人离开了营帐。
接下来的日子,沈乐妮陪着女医们在军营里做着各种实践训练,军营里毕竟人多,隔一两日便有伤病的人,但终究机会有限,沈乐妮只能让她们轮着来。
除了练习之外,女医们还要进行体能锻炼,军营里装备齐全,一个个每日累得险些爬不起来。
而沈乐妮还要去给刘据上上课,还要参加朝会,她不在的时候,就把队伍交给了李知琴等人管理,让她们有什么情况就去找路博德。
前段日子倒是什么也没发生,就是后来某一日,沈乐妮刚参加完朝会不久,就有人来找她,说女医队出事了。
给沈乐妮吓的,都没听那人后面说了什么,径直就奔向军营。
等到了军营,发现她的女医们都完好无损,沈乐妮这才松了口气。
此时路博德也在这里,他旁边立着两个军士,纷纷把头埋着,想来就是搞事情的人。
沈乐妮询问李知琴道:“发生了何事?”
李知琴这才把事情经过道来。
事情发生在昨晚。她们十几人分开睡在了两顶营帐里,半夜时分,这两人趁着众人睡得沉,竟然偷偷跑来偷看,还潜进了帐子里,幸而有人觉浅发现了他们。
见被发现以后,那两人转身就跑,但女医们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不仅跑步速度变快了,体力也在变好,没几下就逮住了那两人。
当夜就惊动了不少人,但考虑到女医们要休息,路博德就让她们先回去睡觉,第二日一定给她们个交代。
听完后,沈乐妮走到那两人身前,冷着脸问:“你们两个昨晚想做什么?”
两人吓得赶忙跪到地上,不住磕头求饶道:“国师大人恕罪!小的知道错了!小的再也不敢了!求大人饶恕!”
这时那个第一个发现他们的妇人对沈乐妮愤愤道:“国师,昨夜我听到这两人在说话,他们……他们言语间提到了未出阁和小姑娘几个字,说想看那姑娘的模样是不是真的好看,似乎、似乎讨论的是秋云!”
“幸亏咱们发现的及时,不然这两个贼不知道要对秋云做什么!”
“就是就是,国师大人不要放过他们!”
“呸!不要脸!”
地上两人一听,吓得脸色一白,磕头磕的更用力了。
沈乐妮看着他们的背,冷声斥道:“站在这里的女子,将来是要去战场上救你们的命!你们却如此不尊重她们!你们两人,身为军士,却不尊军令,行为恶劣,实不配为大汉将士!”
那两人被劈头盖脸骂一通,连话都不敢冒一句。
路博德带着歉意对沈乐妮道:“是下官管教不严,才险些令姑娘失了清白。下官已决定,将这二人各打三十军棍,赶出军营,此生不得再参军。”
沈乐妮无权处置将士,但这个惩处已是算重罚,对秋云已是有了交代。
两人被拉了下去,路博德又道:“下官会增一些巡卫,确保不会再出现此等之事。”
沈乐妮颔首:“如此便多谢路大人了。”
处理完这件事后,沈乐妮带着人回到营帐,先是关切了一下秋云,见她无事才放下心来,然后再次叮嘱了下众人,言道若有谁敢冒犯她们,不仅是言语肢体,包括眼神,直接去找那些将领就是。
这时候,有人来报宫里来了人,说陛下让国师进宫
沈乐妮嘱咐完后,便随黄门离开了军营,又向未央宫而去。
一看见沈乐妮,刘彻就道:“你要寻的方士,朕给你找到了。”
闻言,沈乐妮方才因军营的事而不怎么好的心情登时就烟消云散。找了几个月,总算是找到了。她激动问道:“陛下找到几人?”
“不多,三四个。”刘彻问:“如今人有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自然是开始研究火药了!”沈乐妮道:“陛下且先为他们安排一处地方,让他们先开始研究。不过,三四人怕是不够,陛下还是要再继续找。”
对于她的要求,刘彻没有拒绝,颔首应了下来。他又道:“军营的事,朕听说了。以后若再发生此等事,国师可以自行处理。朕既赐予你特权,一些小事,你便有权力处理,不用请示他人。”
沈乐妮应了下来,只是她却不觉得这种是小事。
-----------------------
作者有话说:现代缝合很复杂,不同部位用不同的线,有可吸收与不可吸收,缝合手法根据伤处也不太一样,大家可别照着书里学啊
第128章 如何让她喜欢我
“陛下,早在初进军营时,路卫尉就已告诫过南军将士,可依然发生了此等之事。这还是天子脚下,京城重地,可想而知,若以后随军出征,臣不敢想象那些女医会遇到什么样的事。”
“培养一个女医并不容易,若真发生意外,臣不愿她们是因自家军队,而不是因战场混乱。臣与她们信誓旦旦地保证会护她们的安全和清誉,臣不想让她们对臣失望,对大汉将士失望。若是大汉没有能够保证她们清誉与安全的律法,以后便再无女子敢为大汉分忧。”沈乐妮拱手道:“是以,臣请陛下,为这些女医,颁布相应律法。”
刘彻顿了顿,开口应下来:“朕知晓了。”
沈乐妮松了口气,幸好陛下还挺好说话的。她正要告退,却听刘彻道:“此前你所说的扶持技术一事,朕颇觉有理,因此朕打算试一试。”
沈乐妮眼睛一亮,刘彻看着她又道:“国师认为第一步先如何做?”
“臣认为……先把基础打好,也就是说,先辟一处地方建设一座专门用于研究技术的研究院,再制定有关律法,毕竟要想工匠全心全意扑于钻研之上,首先等保证他们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要满足他们吃喝、住所、工钱等方面。”沈乐妮思考道:“这些工匠可以没有官职,但即便是三公九卿,也不能随意欺辱,需给予工匠应有的尊重。”
不给工匠官职,其一是避免一些人被权势所腐败,进而不思钻研,反而与官员相勾结,净想一些谄媚升官之事;其二,是为了避免那些世家贵族为了捞好处而塞一些废物进去。
她继续道:“这座研究院必须要够大,因为要设立不同的研究方向。且需要建设在环境安静之地,所以臣看来,长安东北或者东南之地较为适合。这所研究院陛下可以交予信任之人代为管理,但必须是直属于陛下,旁人不得染指。”
刘彻听完沉吟了会儿,嗯了声算作同意,然后问道:“还有呢?”
“研究院修建完毕尚且需要一段时间,剩下的臣也还需细细思考,不如等研究院修建完毕臣再告知陛下。”
刘彻颔首:“准。”
沈乐妮与刘彻谈话过后的第三日,刘彻就为女医队颁布了一些律法,所有内容就是大汉所有将领与将士不得冒犯欺辱女医等等。
这下沈乐妮就算没在女医队身边,也可以稍微放心了。
卫少儿有许久不曾与霍去病一起吃饭了,这日下午便把他叫到了府里。
一家人用过饭后,卫少儿又把霍去病单独叫到一处,同他说起悄悄话。
“娘,您有何事吩咐?”霍去病说着,坐到椅子上端起桌上的茶啜了一口。
卫少儿把下人都叫了出去,坐到他旁边,轻轻拧着眉问他道:“去病,你究竟有没有想好?”
霍去病没明白这没头没尾的一句,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己的母亲。
卫少儿见状,也懒得跟这小子打哑谜,直接道:“你的亲事!你也不小了,该考虑考虑了。你问过乐妮没有?”
霍去病眼睛陡然瞪了瞪,他以为娘早就忘了这事,谁曾想她还惦记着!
他下意识望了望四周,见屋里没有人才松了口气。可旋即他不知想到了什么,神情有些萎靡失落,垂着眸道:“娘你别说了,沈姑娘说她此生不会与任何人成亲。”
这句话倒是令卫少儿很惊讶,她询问道:“她告诉你的?”
“她同陛下说的。”
之前有一次,陛下私底下与他谈事,闲聊时陛下就说起了此事。
卫少儿温言蹙了蹙眉,“这……”
其实她之前听皇后说过她和乐妮的谈话,她还不当回事,谁知乐妮还同陛下说了。看来乐妮是真的没有成亲的意思,否则她此番言论就是欺君啊。
卫少儿复而看向霍去病,见这小子情绪不太好,不由挑了下眉,问道:“去病啊,你是有意于乐妮的吧?”
这小子之前还同她嘴硬,看他这副样子,没有才有鬼。
霍去病闷着不说话。
卫少儿有些傲娇地松了松眉眼。臭小子,跟你娘比经验,你还嫩着。
她温声安慰霍去病道:“你先告诉娘,你究竟喜不喜欢乐妮?娘好给你出主意。”
霍去病闻言一下抬头看向卫少儿,又垂下眼眸:“还出什么主意,她都跟陛下那般说了。”
“别急,还有机会。”
霍去病又抬眼:“什么机会?”
“你先回答娘,娘再告诉你。”
“……”他说不说那两个字有那么重要吗?她不是都看出来了嘛。
可霍去病还是有些羞于吐露,半晌闷闷地嗯了一声算作回答。
卫少儿像是赢了什么一样浅浅扬了扬唇角,她说道:“其实就算乐妮跟陛下保证过也没什么,日子还长,人的想法总不会是一成不变。而且乐妮很得陛下宠信,就算她以后改口说想嫁人,相信陛下也不会降罪的。”
既然母亲已经知晓了他的心意,那霍去病也就不用再在她面前遮掩。于是他向母亲征求道:“可……怎样才能让她改变想法?”
卫少儿微微笑着道:“自然是要先让她也喜欢你,那样她自然就会有成亲的意思了。”
“如何……才能让她喜欢我?”
“真是笨,你要是把打仗的心思放一半在这上面就好了。”卫少儿伸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恨铁不成钢道。
这小子如此不开窍,定是随了他那爹。
霍去病挠了挠后脑。
卫少儿叹了口气,与他倾囊相授道:“简单,你多想办法和乐妮待在一起,和她多说话,多走动,逢年过节给她送些东西,记住要送姑娘家喜欢的。时间长了,她自然对你有不一样的感觉。”
霍去病眼底倏而一亮,他站起身来,对卫少儿道:“娘,去病知道了!娘若无事,去病这便走了!”
见他振作起来,卫少儿也打心底高兴。
她浅笑着朝他挥了挥手,“去吧。”
女医队在南军军营里待了半个月便回了女医堂,沈乐妮打算过两日又带着她们去北军军营里历练。
毕竟北军人更多,而且中央军要出征的话一般是先调北军的军队,提前让她们融入进去也好。
这时候系统的任务又下来了。
沈乐妮调取出任务查看,系统道:“第五次军训任务人数要求为新人三千,训练项目包括队列训练、内务整理、思想教育、卫生与救护以及体能训练。时间为五个月,综合评分满分为一百,达到六十五即为合格,可获得积分一百七十分。第五次军训最高可获二百五十积分。”
果真如她猜测,此次人数就增为了数千,估计下一次得在五六千甚至更多。
虽然及格分数有所下降,可人一多,管理起来也没那么容易。这次军训,总共得有三十个连队,怕是得把驻守在地方郡的将领都给叫过来。倘若这次他们单独带队也能合格,下次就不用把人大老远叫来长安了。
而有关于沈乐妮为什么不一次性多训一些兵,刘彻以及卫青等人也发出过同样的疑问,沈乐妮的回答是练兵在精不在多,她宁愿多训几次,也不愿训了跟没训一样。
这才打消了那些人的疑惑。
收到任务以后,沈乐妮想了想,打算从这次开始从北军里选人,原因还是那句话,打仗要从中央军调军队的话一般是先调北军。
而且霍去病的骑兵也是从北军里挑选的,正好先把他的人训出来。历史上的下一次战争在后年,时间上来说是绰绰有余的。
想好以后,沈乐妮就让人把消息给不在长安的教官送了去,然后准备开始选人。至于女医队那边,既然即将开始军训,那便让她们同她一起住进校场。
吃过晚饭后,沈乐妮找来何平安,询问他一些情况。
如今何平安已经学了快一年的字,已经能够独自阅读完内容简单的书籍,也能够独自写出一封书信。
而沈乐妮自己虽然忙,但也隔几日抽出时间去找赵破奴学匈奴话,如今也会说许多匈奴话、会写许多字了。
沈乐妮示意何平安坐到她身边,等他坐下后她温言询问道:“平安,上次你待在大将军的连队里,可有收获?”
何平安垂着眼睛想了想,而后点了点头道:“大将军很厉害,训兵自有一套方法。在他的手下,军容肃整,无人犯错。”
“那,姐姐若是这次让你独立带队,你能不能做到?”
何平安抿着唇,半晌还是望着沈乐妮的眼睛道:“我想试试。我已经快十四岁了,我想为姐姐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