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沐雪焚香)


几人听后,对于沈乐妮来负责这件种
粮食一事倒是并不怎么介意,反正陛下极为宠信国师,就算是陛下要革了他们的官职让沈乐妮来接手他们也无可奈何。
他们在意的,是陛下前几句话。
只是普通的播种育粮一事,竟让他们四个都放下手里的所有事务,来种这箱子里的稻种,还要精心料养?
那么只能说明,这口箱子里的稻种,比现下的所有粮种都要好,而且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好,才令陛下如此重视。
“朕要说的都说完了,诸卿可记住朕的话了?”
刘彻平静却又带着无形威压的目光扫过底下四人,巨大压力令四人额角冒汗,不由躬低了背脊,连忙作出了回应。
可几人心里却存了疑惑,这箱子里的稻种,到底有何神圣之处?
刘彻最后警告完后,让他们去旁边的配殿讨论出一个有关播种所有事宜的结果,再呈给他。
于是沈乐妮同四人,带上那口箱子,一道去了这温室殿的配殿商议事情。
甫一进入配殿,沈乐妮就把宫人都叫了出去,然后治粟内史就等不及向沈乐妮探问道:“请问国师,这箱子里的稻种,究竟有何特别之处,需要国师和下官们来负责播种培育事宜?”
另外三人虽未说话,却也是拿一双眼睛望着沈乐妮。
沈乐妮把箱子打了开,然后把杂交水稻的不同之处对他们说来:“这稻种,名为杂交水稻,之所以陛下会如此重视这稻种,是因为它的产量比当下所有粮种的产量都要多。”
治粟内史和大司农等人对视一眼,治粟内史问道:“这杂交水稻的产量能有多少?”
沈乐妮与他对视,“若精心料养,亩产或可在五至八石。”
治粟内史等四人皆是眼睛一瞪,俨然被这个产量惊住。
五至八石!八石!这……这还是粮种吗?这简直是神物啊!
大司农激动到呼吸急促,他再顾不得什么,急忙向沈乐妮求证:“国师此言可有凭证?”
沈乐妮看向他,神色很是从容,却只道:“是与不是,种出来便可得知。只是影响亩产的因素有太多,田地是否肥沃、环境温度与湿度、阳光是否充足,以及虫害等等问题,都关乎水稻产量。因此这亩产究竟是五石还是八石,更少或者更多,都需要在场诸位大人共同用心研讨和培育。”
她将那几个因素一说,在场几人便有些微讶。看来陛下所言非虚,国师的确是懂得一点种粮之事的。
只是……这个女流未免也懂得太多东西了吧!
一个来自边境之地的人,究竟为何会懂得这么多?
四人中除了大司农以外,心中都各有所思,而大司农此前早已与沈乐妮有过两次短暂交谈,他倒是很佩服此女子,学识过人,懂得也多,还颇为关心粮食之事。
只要知道她是个好官就行,至于其它的,就不关他的事了。
治粟内史上前去捧了一把稻种细细研究了会儿,而后转头挂着一个微笑问沈乐妮道:“不知这稻种可是国师寻得的?”
沈乐妮也微笑着打太极道:“内史大人不妨去问问陛下。”
治粟内史闻言,赶紧解释道:“下官没有别的意思,下官只是不曾见过此等高产粮种,有些好奇罢了。”
大司农适时开口道:“国师大人,不知您对这稻种的播种之地,可有了想法?”
要想粮食产量好,首先就得选对地方。
沈乐妮便与他们开始了长时间的商讨,她来时尚且在清早,可出宫时却已过了午时。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几人将育苗地选在了离长安百里远的一处气候比较适宜之地,然后栽种地则选在了长江平原处,至于具体选在哪一块,还得之后去当地查看一番再作最后决定。
沈乐妮将讨论出的结果呈给了刘彻,刘彻看了后颔首表示同意,又安排了两支禁军先行前往育苗地将其保护起来,此后这两支禁军便会一直守在那里,直到稻苗移栽。
出了宫后,沈乐妮先是回了一趟家,然后拿上东西,便去了陈府。
她送了一些东西给卫少儿,包括卫生巾、止痛药、精盐等等,卫少儿听完这些东西的用处后既惊讶又喜欢,却没向沈乐妮打听是从何而来。
“对了,我那里还有一些,是送给大将军的,只是我不便去大将军府上,劳烦夫人替我送去吧。”沈乐妮拜托卫少儿道。
卫青帮助了她很多,又在军训一事上替她分担了很大一部分,感谢一下是应该的。
但她非必要还是少往大将军府上跑,不然她这个身份,另外卫青又是有着节制天下兵马之权的大将军,背后又是皇后母族卫家,担心给两方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此事还是拜托卫少儿为好。
送给卫青的,除了几包精盐、一些止痛药,便是一套马具、一把唐刀等物。
卫少儿爽快地一口应下,“没问题,你且放心,稍后我便替你送过去,亲手交到阿弟手上,再替你解释清楚。”
沈乐妮笑着道谢:“多谢夫人。里面也有止痛药和精盐,虽然我留了作解释的竹简在其中,但还是请夫人替我给大将军讲解一二,也替我告诉大将军一声,若是他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之后可以问我。”
卫少儿还是笑着应下,“没问题,都交给我!”
事情交代完以后,两人便聊起了别的事情,沈乐妮分享起她军训以及女医堂的事情,卫少儿同她讲起近日来长安高门内发生的趣事。
说着说着,卫少儿便似忽然想起般,随口问她道:“乐妮啊,你看你如今都来长安快两年了,不知……你可有遇上心仪之人?”
如今的沈乐妮,对于这种问题,已经不知道听到过多少次了,从最初的无奈,到后来的麻木,再到如今的心如止水。
其中许多人,无非是想同她通过姻亲上的关系,寻求一个靠山,或者有实力的‘同谋’,但也有部分人是真正关心她。
比如卫少儿。
即便没有血缘以及姻亲上的关系,沈乐妮也已经将她当作了在这个时代的亲人,不忍与她产生隔阂,便摇了摇头,如实回她道:“夫人,我如今这般身份,注定了不能与任何勋贵士族有着任何姻亲上的关系,孤身一人,对谁都好。所以……即便我以后真的遇上心仪之人,我也不能与他成亲。”
卫少儿也明白这个道理,叹息了一声,眉眼带着疼惜之色:“我知道,可我就是怜惜你,你是个好姑娘,也是个强大的女子,但女子没个归宿,以后老了可怎么办……”

第138章 太坏了
沈乐妮安慰似地将自己的手放在卫少儿的手背上,对她温言道:“夫人不必担心,即使是孤身一人,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的。”说到这里,她唇边扬起一抹狡黠的笑意,又道:“何况我是国师,有着那般大的国师府,那么多仆人,还有那么多陛下赐予的钱财,更有陛下的宠信,以后老了过得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卫少儿掩唇一笑,提醒般的嗔道:“你呀,这些话只能在我面前说说,以后当着别人,可万不能这样说了。”
“乐妮知道,多谢夫人的关心。”沈乐妮点了头,最后宽慰她道:“再不济,我还有个弟弟,以后他也能给我养老。”
卫少儿又是一笑,无奈道:“罢了,说不过你。”话音落下,她复而又认真地叮嘱沈乐妮道:“不过乐妮啊,你以后一定要谨言慎行,我虽为后宅妇人,却也懂得一些朝堂之事,想和你攀关系的多,可外面也有许多人想要把你拉下来啊。”
沈乐妮颔首:“我记住了,夫人。”
虽然卫少儿早已预料到了沈乐妮的那番回答,可她还是有些不死心。她相信只要两人两情相悦,总是有办法可以在一起的。
那小子不必说,如今最重要的便是要看眼前人对她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卫少儿想替霍去病试探一下她。
哎,那臭小子真是没用!她倒是听说他常常去找乐妮,可这么久了,什么作用也没起。
榆木脑袋呀!
卫少儿忽而眉含愁绪,轻叹一声道:“话说,我家去病也老大不小了,他却还没有成亲的想法。不是我这做母亲的说话言过其实,我家去病生的确实一副好相貌,又年轻有为,这长安高门中的贵女们,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想嫁给他,可他就是不愿成亲,我这都急得不行。”
沈乐妮只安静听她讲着,似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谁料卫少儿忽然开口询问起了她的看法:“乐妮呀,你时常与去病一处,你可知道那小子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啊?”
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沈乐妮的脸,悄然观察着她的神情。
沈乐妮一愣,俨然没想到卫少儿居然会问她。
她摇了摇头:“夫人,我不知道霍公子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闻言,卫少儿又是一声轻叹,眼珠子却是一转,开口拜托她道:“乐妮,以后你也替我劝劝去病,他都快到及冠之年了,再不相看个姑娘,以后可没人要他了。”
沈乐妮顿了顿,有些为难地笑着:“夫人,由我去劝霍公子会不会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的,他与你熟悉,你们年龄也差不了多少,更能说到一起去,想必你来劝比我这个母亲劝效果更好。”卫少儿不甚在意地罢罢手。
“那……我记住了,有机会,我劝劝霍公子。”沈乐妮应了下来。
卫少儿舒展开眉眼,像是解决了一件心事般,唇畔含笑着向她道谢:“多谢你了,乐妮。”
沈乐妮摇摇头,见时间差不多了,她便起身告辞而去。
卫少儿望着她的背影,却是替那小子叹息了一声。
方才她几番试探,不放过乐妮脸上任何一丝神情,可却并没有抓住她想看到的。
看来啊,自始至终都是那臭小子一厢情愿罢了。
乐妮这姑娘,不像是轻易被困于情爱之事上的人。
她到底是该让去病再加把劲,还是该劝他放弃……
沈乐妮出了陈府,她望着阴沉的天际,唇角却浮出一丝略微苦涩无力的笑。
一转眼,又迎来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
深冬时节,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天地之间成了一色。
屋外虽寒风凛冽,街头却依然人头攒动,叫卖吆喝声不绝,烟火气盈满人间,热闹非凡。
到了晚上,泼墨般的大地上繁星闪烁,大街小巷挂满灯笼,万人空巷,共庆佳节。
戌时初,沈乐妮收拾妥当,乘坐马车前往未央宫参加宫宴。
进了宫后,自有宫人引路。沈乐妮在宫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沧池渐台处。宫人告诉沈乐妮办宴之处后,便躬身告退。
眼下还未到宫宴时间,因此沈乐妮就地转了转。
这沧池附近建了好几处阁楼,高矮不一,外形不同,眼下阁楼内外都点起了明黄宫灯,华丽巍峨又大气,在夜色下仿佛是座座金楼,由金砖堆砌而成。
整个沧池也是处处挂满了宫灯,柔和灯光映在沧池湖面,像是把晨曦的金芒揉碎,洒落于其上,金光粼粼一片。
若是白日,便可见得沧池满目青苍色的湖水,‘沧池’一名也是因这水色而得名。
而渐台,则建于沧池中央,是一处大型的台式建筑,供皇室观景游乐,有时帝王也会在此举办宫宴。
沈乐妮正安静欣赏着独属于皇宫的夜景,背后响起霍去病的声音:“来的挺早啊。”
“你不也挺早。”沈乐妮头也没回,继续欣赏。
霍去病走到她身边,随口问:“在看什么?”
“欣赏夜景。”
霍去病也随她的视线望过去,嗯了声道:“景色是不错。”
沈乐妮瞥他一眼,“怎么,你以前没来看过?”
霍去病背起手,感慨着道:“自然是看过,只是逐渐长大,眼前所见、心中所感,皆有不同罢了。”
沈乐妮简直不想理他。
毛头小子一个,还在这感悟人生哲理上了。
霍去病却侧过头看她,往她身边挪近一步,小声问道:“你……你还记得你答应过我的事情吗?”
沈乐妮眼眸一动,立马就知道了他说的是什么,不过她却故作一副疑惑的样子反问道:“我答应你?什么事?”
见她这样,霍去病一副难以置信又有些心碎的表情:“你忘了?”
沈乐妮摸着下巴,仰天想了会儿,最终嘶了一声:“我好像确实想不起来了。”说完,她又对他眨巴着眼睛道:“究竟是什么事,你不如再提醒我一下?”
霍去病不开心了。他转过头去,撇着嘴道:“没什么,记不得就算了。”
“喂,生气了?”沈乐妮忍着笑,轻轻戳了下他的胳膊,问道。
“没有。”
沈乐妮继续逗他,“真没生气?”
“……”
见他神色真有些失落,沈乐妮才收起了逗他的心思,安慰他道:“好了好了,我没忘,行了吧?”
霍去病不太信,“那你说说,你答应过我什么?”
“答应今年为你准备压胜钱。”
闻言,霍去病的眼睛果真亮了亮,方才的情绪立马消散,他眼含期待、迫不及待地询问:“那你准备的是什么样的?有何特别之处?”
好家伙,他还真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她说的话一个字也没漏。
幸好她提前准备好了,不然这次怕是不好哄啊。
“在马车上,等宫宴结束后给你。”
“那你可以先告诉我你准备的是何物吧?”霍去病不死心地继续问。
沈乐妮就喜欢吊他胃口:“嗯……总之很特别,你没见过。”
她越这样说,霍去病越是心急想知道,可她就是不告诉他,他也没办法,气得哼了声,当着面发她牢骚:“你这人,也太坏了。”
沈乐妮险些哈哈笑出声来,好容易憋了下去,回他一句:“还说我,哪有人像你一样主动找人要压胜钱的?”
霍去病抱着手把头偏向一边,不说话。
说闹完了,沈乐妮看了看举办宫宴的那阁楼,对他道:“你那压胜钱等宫宴结束我就给你。时间差不多了,该过去了。”

第139章 就这一次
宫宴办在了一座叫飞燕楼的阁楼里,只不过今年的宫宴规模不大,不比去岁邀请了诸多大臣,倒像是一场家宴。
只是这次宫宴上,除了卫家人,还有一些后宫的嫔妃。
已经六岁的刘据也在此,他的桌子摆在卫子夫的侧下方,正端端正正坐着,乖巧而安静。
依旧是那个流程,刘彻简单讲了几句话以后,宴席就正式开始。
管弦丝竹,曼妙舞姿,山珍海味,一场听觉、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宴席开始不久,由大皇子刘据先行起头,对上首的帝后献出了自己的祝词,接着便是宫妃,再是沈乐妮和卫家诸人。
而后,就是吃吃喝喝,看看表演。
沈乐妮一边兀自品尝着桌上又是她不曾见过的菜肴,一边拿视线偷偷瞄着宫妃那边。
除了卫子夫,其她的宫妃沈乐妮是一个也没见过,她好奇地挨个打量着,心中不禁感叹真是美得各有千秋。
尤其是那位王夫人,天生丽质,眼含秋波,难怪会得到刘彻的宠爱。
宫宴过半时,沈乐妮忽然觉得自己头有些发晕。她一手支住额头,看向那壶已经被自己喝的只剩一点的酒。
这酒是她未曾喝过的味道,还挺好喝,就贪了杯,没想到喝着不怎么烈,后劲还挺足啊。
卫子夫先发现了沈乐妮的异常,出声关切道:“国师怎么了?”
听见卫子夫的话,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看了过来。
沈乐妮摇摇头,回道:“回皇后娘娘,臣无事,臣就是有些醉了。”
看她有些强撑着,卫子夫道:“既然醉了,那便去歇息会儿吧。”
沈乐妮也有此意,闻言便应了下来,在宫人的带领下向着一处供臣子休息的宫殿而去。
沈乐妮揉着昏沉沉的脑袋,跟在宫女的后头。她并未去过供官员休憩的地方,因此也不知道那处宫殿在什么位置。
或许是她喝醉了的缘故,扰乱了她的神思,又许是她从未在宫里栽过跟头,所以警惕心没那么高。起初她并未察觉出什么异常,只心道这地方还有点远,随着路越走越远,周遭环境也愈发黑暗,她才觉出了不对劲之处。
像是兜头被泼下一盆冷水,瞬间令她头脑清醒。
但她不敢轻举妄动,拿着因喝醉了而有些有气无力的语气问身前的宫女道:“怎么这么远,我有些撑不住了。”
一边问着,一边悄悄拿视线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路况。遗憾的是,这个地方她没有来过,不知道该怎么走!
那宫女侧首低着眸回道:“就要到了,国师再随奴婢走几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