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影视之明月夜 (子非鱼)


本朝男女之防不大,更何况是像这样多人的马球会,往往是促进一段好婚姻的桥梁。
老太太让人将明兰请出来,几日未见,明兰长开了许多,端的是一派沉稳清媚的模样。
“这孩子难道还拿不出手?”
盛紘都吃了一惊,“明儿都长这么大了,果然是老太太养的好。”在他记忆里,明兰一直是那个小小的、没什么存在感的孩子。
但他还是不敢替老太太和明兰开这个口。要只是大娘子一人反对,他还能说道说道,可要是连霜儿也不赞成,那老太太和明兰真要反思反思,为什么家里人都不愿意带她们出门了。
这个待遇以前林噙霜和墨兰也体会过。只是林噙霜深知作为妾室,脸面最是无用,会用尽各种手段把女儿塞进去。
哪怕事后,别人更加瞧不起她的做派。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只要能达成目的,脸面算什么。
可现在她是贵人之母,就非常需要找回曾经被她抛弃的脸面、自尊。
“老太太把六姑娘养的这么好,不如就由老太太带六姑娘去吧。”林噙霜一双笑靥似喜非喜。
老太太当然可以用王府太妃的身份带孙女赴宴,吴大娘子肯定不会拦着的。只是大家都有帖子,就她们祖孙没有帖子,老太太这个脸又该往哪儿处放?
林噙霜肯定是不会把自己的帖子给她们的。
至于大娘子哪儿……林噙霜目光流转过去。
就看她能不能反应过来,六姑娘要是真上场,那才真是把她女儿比的没边了。

如兰引以为傲的嫡出身上,在庶姐当上圣人后就没那么值钱了。
而容貌这些一望即知的,她更没有竞争力。
大娘子哪里不知道,这个女儿就是生得太像自己了才不好。年轻的郎君还是多看重外表的。
华兰劝她看开一点,“五妹妹的性子是无忧无虑惯了的,您叫她嫁进高门大户,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束缚着,再有婆婆磋磨着、妾室不听话,那不是要她的命吗?”
她一回家,先是去老太太哪里请安,再是来葳蕤轩见母亲。关于金明池带谁去的问题,她已经都了解。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王若弗就是不服,“如儿就不说了。可你也是从小养在她身边的,你在的时候可有那些鲍参翅肚、朱钗环翠?还不是吃素吃斋!偏偏明兰一去就什么都有了。”
“她厚此薄彼就可以,我厚此薄彼就不行?”
亲妈为自己抱不平,这下华兰也说不出话来了。
作为成熟懂事的长女,她若想说,其实有很多话能说。
比如“正因女儿是长女,所有弟弟妹妹的表率,才更改以身作则孝顺祖母。岂能为外物而与祖母离心”、再比如“祖母的体己,祖母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们做晚辈怎可觊觎。”
可这些好听的话骗不了自己,甚至于华兰也很想知道,祖母为什么如此偏疼六妹妹。是因为自己不比六妹妹贴心?还是六妹妹无依无靠,祖母才格外照拂?
但大家都是体面人,华兰指定是不能直接问的。
于是这个疑惑越埋越深。
不过最后大娘子还是同意带上明兰。因为老太太自觉要是再这么下去,自己跟明儿恐怕要被所有人排挤。
先一步请了自己另一位闺蜜——贺老太太上门,为华兰调理身体。
贺老夫人的娘家三代都任御医,贺老太太受家学影响,于妇人内症也很有一套。不过她是闺阁女子,不如男儿家可行医济世,也不好张扬,嫁人后更无人知道她还有这身本事。
华兰的孩子比墨兰的孩子早出生,虽然是个女儿,但袁家很重视,怎么说都是皇长子的表姐。
只有华兰的嫂嫂在哪儿不平衡,围着还在坐月子的华兰,不停说着:“女人还是要生个儿子才完整”、“没有儿子,皇后这么多赏赐将来还不是要给别家去。”
所以才出月子不久,华兰就着急养好身体拼二胎。
老太太这时出来劝了,“你才生下孩子没多久,身体都没恢复好,就要在怀上。你不怕生不下来么。”
看华兰脸色不好,又说:“我有一老姐妹,最擅长看妇人内症。我把她请来,先为你调理。等调理好了,你再怀也不迟。到时候生个健健康康的儿子。”
老太太都用上了自己的人脉,华兰也不好再僵持着,便跟王若弗重新说了一番道理,让她把小六带上。

老太太罕见地亲热道:“可算把你盼来了,快请坐。”
贺老夫人红润圆胖的脸蛋,花白的头发整齐的挽了个攥儿,用一根白玉吉祥四钱的扁方簪住。虽不比盛老太太富贵,但那股活络的精气神,是盛老太太比不了的。
谁让一个家中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儿孙又孝顺。一个也只有表面富贵了,最有出息的孙女不在乎她、连带她在家中的地位也节节下坠。
这次到东京来, 贺老太太的孙儿护着她来。
那是个名为贺弘文的年轻人,比明兰大三岁。白净面庞,修眉俊眼,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双方一阵寒暄后,老太太让明兰带着贺家哥哥到院子里转转,屋里聊起正事。
初秋的凉意红透了枫叶半边。
明兰也是难得见外男,还是祖母友人的孙子,倍觉亲切。
“六妹妹都读过什么书?”贺弘文问道。
明兰掩着袖子含蓄道:“不过认得几个字,不做那睁眼瞎罢了。”
贺弘文挑了挑眉,不可置否,只把眼光往右一转,定定的看向书案上一摞练字用的宣纸,墨迹斑斑,显然字写了不少。
“…家母想我科举出仕,无奈我不争气,只喜欢摆弄药草针典。”贺弘文赧颜。
“贺哥哥菲薄自己了。读圣贤书,不过是上为辅佐明君匡扶社稷,下为光宗耀祖泽及子孙,可万流归宗,行医济世一样可以惠及百姓光耀门楣。哥哥外曾祖父,当年何等医术医德,执掌太医院令,颁布医典令。世人何等景仰!”明兰十分真诚。
贺弘文眼睛都亮了,笑语晏晏的看着对面容颜姣好的女孩。
“是,我也预备着考太医署,成为像外曾祖父一样的医官。治天下各种顽疾。”
随后他一叹:“做大夫不容易呀。”
“何必呢?大大方方瞧了不成吗?”明兰也呼出一口气。
“自来就有讳疾忌医的,何况于女子,‘恶疾’二字最是伤人,你大姐姐也是无奈。”
明兰静静看着他,道:“你也觉得女子不易?”
贺弘文眉眼温厚,认真道:“若祖母生而为男儿身,她这一身医术定然天下皆知,可叹她只能在闺中操持家务,老来教教我这个不成器的孙子。”
明兰笑了:“没有呀,哪能不成器呢,我听说你已开堂坐诊了,不过既然是医馆药铺,我就不祝你生意兴隆,恭喜发财了。”
贺弘文心里好笑,瞥了一眼明兰晕红的有些异常的双颊,计上心头,便板起面孔道:“既然蒙谬赞在下成器,在下便要说一句了。”
“请说。”明兰不在意。
“不要喝冷酒,尤其睡前。”
“呃——”明兰反射性的捂着双颊,有种被当场戳穿的恼怒,含糊道:“你——”正想抵赖,看见贺弘文笑意盈盈的望着自己,一副笃定的样子。
贺弘文故作叹息:“没法子,谁叫我这么成器呢。”
明兰捧着袖子轻轻闷笑,贺弘文看着对面的明兰,弯曲着嘴角,笑弯的翠眉映在白净几乎透明的皮肤上,便如孔雀蓝一般的好颜色。
他心头一热,低下头去,不敢再看了。

阳光明灿如金,这是一个极好的秋日,车马一辆辆驶向金明池。
金明池是皇家御园,每年只有三四月间开放,今年还是皇后说要与民同乐,才在九月又开了一次。
也能让赴宴的郎君、娇娘们饱览秋光。
盛家的席位靠前,按规矩入座后,明兰悄悄抬眼顾盼一番,满座只有余老太师家的嫣然姐姐是她所熟识的。
和大娘子说了一声后,她便寻上余嫣然。
一方面她们的祖母较好、另一方面她们都是没娘的孩子,对于彼此在家里受到的孩子很能感同身受。
明兰在盛家最多是不受重视,余嫣然比她可怜多了。
虽然是原配之女,奈何爹不疼后娘不爱,后娘生得妹妹还时常抢她东西,给她气受。
眼下她继母所生的妹妹余嫣红,就拿着她娘的遗物当彩头,逼着本不善骑射的余嫣然陪她比马球。
明兰有意帮她夺回生母遗物,请齐衡、三哥哥帮忙,几人组成一队,打出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也为余嫣然拿回了她生母的遗物。
连宫里的娘娘都听说了。
“六姑娘往日不显山露水,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手。”秋江感叹道。
墨兰不在意道:“老太太养出来的人,有什么可稀奇的。”
齐衡喜欢明兰什么?不就是明兰外柔内刚的反差美么。总不能真喜欢平庸、蠢笨。
“难怪娘说,老太太怎么都要让六妹赴金明池的马球会了。扮猪扮久了,也怕自己养的孩子变成真猪。”
秋江垂目,“再有主意有什么用,又没哪个富贵命。”
皇后对老太太祖孙的冷淡肉眼可见,女使们肯定顺着皇后的心意说话。再说这话也不假,不被皇后所喜,能有什么远大前程。
这点,平宁郡主也感受到了。所以从儿子下场开始,就一直在强颜欢笑。
同样赴宴的嘉成县主瞧见了,眯起眼问:“那是谁家姑娘?与小公爷那般亲近?”她看着二人形影相依,眼中的火光都快要喷出来了。
“那位姑娘仿佛是清河郡王的女儿,听说是个庶出。”围在嘉成县主身边的人,有认出明兰身份的。
“那不就是皇后的妹子了。”
一团富贵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嘉成县主有没有胆子,跟皇后的妹妹抢人。
毕竟她家可无缘大位了,盛家却冉冉升起。
嘉成县主就算是皇室宗女,也要避一避人家的光彩。
嘉成县主脸色铁青,拳头紧握,却未置一词。
她母亲邕王妃生的白净富态,一身大红金团压花妆花褙子,“怪哉!生得如此曼妙,原来是圣人的妹妹,难怪看着眼熟。”瞧着蛮和气的。
但心里冒出一条条毒计。他们家因为皇后诞子,失了储位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妹妹还想抢自己女儿看中的郎君,是不是太欺负人了一些。
虽然齐国公府与王府并无婚嫁约定,但她们家想要的,要是一件都弄不到手,岂不是太无能了些。

第441章
明兰正高兴的和小公爷分享赢得比赛、帮助好友的喜悦,并不知自己已被一条难缠的毒蛇盯上了。
一道被盯上的还有她的好友余嫣然。
顾廷烨对她产生了极大兴趣,向身边依偎着的魏行首询问过后,得知余嫣然的身世。
余嫣然出身颇为显赫,虽说她父亲只是个侍郎,但她祖父却是一代首辅,清誉满天下,先帝曾亲题“克勤慎勉”四字以示嘉奖。
由于她从小没了生母,祖父祖母怕她被后母苛待了,就一直养在身边。不过余阁老、余老太太年事已高,指不定那天人就没了,所以想在闭眼前为孙女寻一户好人家托付。
相似的处境、温文柔弱的性格,很吸引顾廷烨。他现在急需为自己寻个家世好、脾气好、能容人的妻子。便将这个想法说与老子听。
他老子顾偃开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作为武将和余家这样文官清流的门第联姻,对下一代从转型很有帮助。
只是余家愿不愿意和顾家结亲,就是个问题了。
顾廷烨一无功名、二又是个眠花宿柳的浪荡子。但凡疼女儿的人家都知道,这不是一门好亲事。
可余家老大却为了那一箱箱的聘礼,将女儿嫣然许了出去。
明兰皱着眉头望向窗外,余嫣然无人可诉苦,便三五天请明兰过府一叙,谈谈余阁老打听来的消息和自己的心情。
不知是不是否极泰来,情况逐渐好转,据说那顾廷烨十分诚意的亲自拜访了余阁老,并当面求亲,老侯爷的态度也非常恳切。
世道对男子总是宽容的,不管以往如何眠花宿柳、浪荡无形,只要肯改过肯回头,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美事。
余阁老和老夫人看了之后也有些动摇,毕竟是贵胄子弟,若是本人肯悔改,未尝不是桩好亲事。他们这样和孙女说。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父亲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合理合法。
余阁老当然可以用父权、孝道压制,让老大否了这门婚事。可嫣然以后还要不要做人了,她爹本来就没什么心肝,要是为这事厌弃了嫣然,嫣然难道就能有好日子过!
他老了,护不住嫣然一辈子。
最厉害的祖父都如此,余嫣然也只能劝自己认命接受这一桩婚事。
明兰干巴巴的安慰道:“男子未定性,难免受花花世界引诱。成了家就好。”她隐隐明白,余嫣然为什么会找自己吐苦水。
估计是觉得顾廷烨在自己家读过几年书,自己作为同窗好歹知一二根底。
目前明兰对顾二郎停留在,家中富庶、本人心中也有一番想要顶天立地的沟壑,却还没走上正途,这个印象上。
多的就没有了,她也怕说得多了好像是在刻意破坏人家感情一样。

第442章
但这些话显然安慰不到余嫣然,自从两家放出要结亲的风声后,类似的话她已经听了太多。
余嫣然强撑起笑容,“但愿如此吧。”
但很快,她就没这个担心了。
——顾廷烨的外室直接找上门来了。
原来顾廷烨如此苦心孤诣求娶名门淑女,不是因为他长大懂事了,想先成家再立业。而是他那个外室等不起了,迫不及待的想要进侯府大门。
“他跟那外室在一起都那么久了?!”墨兰满脸惊愕,“连孩子都生了两个!”
而且算算那两个孩子的年龄,合着当年顾廷烨第一次到他们家,和她哥比投壶的时候,就已经有娃了。
现在他为了给那个外室一个名分,所以才急需娶妻。
“余姑娘也真是可怜。”云栽很同情,“宁远侯府娶妻不诚,根本是想先把人娶进门,到时候木已成舟,再逼她认下妾室庶子。”
正常人都会这么猜测,那么大个孩子立在哪里,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要说她们怎么会这么清楚别人家的阴私,这还要多亏了明兰。她跟余嫣然是好姐妹,朱曼娘带一双儿女上门强求要给余嫣然敬茶时,她也在,还帮着余家把人给打发走了。
事情到此为止的话,到也可以说是做好事不留名。
偏偏有条宛如毒蛇一样暗中盯着的邕王妃母女。嘉成县主手段比较简单粗暴,她想的是找人绑架盛明兰,然后再散布盛明兰已失贞洁的谣言,断了盛明兰跟小公爷在一起的可能。
可这个想法被她母亲拦了下来。
自家王府不具备一手遮天的权利。她的这个法子或许可以毁了盛明兰,可同样也会毁了邕王府。到时候天子问罪,大祸临头,难道成了罪臣之女,她就可以和齐小公爷在一起了?
邕王妃是个成年人,不会看不清自家已无多少权势可用、能让官家忌惮。
犯了错,就一定会被罚。

第443章 (会员加更)
“那能怎么办?就看着他们成亲么!”嘉成县主扭着帕子。如果说原本对齐衡的喜爱只有七分,那么有了求而不得后,就立马上升到了十分。
邕王妃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抚,“放心,母亲会为你筹谋的。”
于是,邕王妃让人盯着盛明兰的一举一动。手下的人见到朱曼娘带着一双儿女哭着跑出余府,随后盛明兰也从余府出来,本来只是出于谨慎多问了几句。
结果没想到朱曼娘是一点也没隐瞒,把盛明兰伪装成余家人,代余家人驱赶自己一事全都交代了。
朱曼娘是戏子出身,看惯了人的眉眼。
听王府下人一问,心里立马就明白这人是冲着盛明兰来的,想捉盛明兰的把柄。不过朱曼娘并不在意这人的目的,将余府里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并且着重描述盛明兰当时的盛气凌人。
谁让她多事阻碍自己的青云路。
邕王妃将消息整合后,就让人把情况传了出去。
本来是姐妹情深、闺中女子互帮互助的故事。但在邕王妃所引导的舆论下,变成了盛家女儿跑到人家里越俎代庖,教养堪忧。
还有盛明兰喜欢顾廷烨,所以才对人家的外室赶尽杀绝,保不齐下一步就是劝余家退婚,自己好取而代之的恶意揣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