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谨慎重视的模样,让他想到了家中老父,就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本该直接拒绝的,无意识地就把篮子留下来,现在更是猪油蒙了心一般,竟然真的送到仙人面前。
侍卫脸上懊恼之色更重,手立刻缩回来,俯身请罪:“卑职失职,当去领罚,还请仙师勿要为此烦劳。”说着就要把那篮子给处理了。
微生雪拦住他,“给我吧。”
篮子不大,里面垫了荷叶,上面还残留着水意,显然是在使用前被细心清洗过,篮子上面也盖了荷叶,能看出送来的人在尽最大的努力保持里面物品的洁净。
微生雪用灵力一探,发现是一把豆芽、几块豆腐。
“原来是他啊。”
她不知该如何描述自己的心情,就,只是举手之劳,却得到了别人的郑重感谢。
-----
一段时间前。
嬴政在单父县召见县令、三老等人,微生雪闲来无事就到处跑。
她仗着灵力,来去迅速,天天围观墨戈开课进展,也起了兴致。
她自感不是当老师的料,也知道自己的认知与这个世界差别较大,不敢教授正经的东西,便包了一小袋饴糖,看到大树就停下来,坐在树下给小孩发。
现在甜味是奢侈品,得了糖的小孩都赖着不走,她就带着他们制造彩虹、做小风车、竹蜻蜓,也听了小孩子们都一些抱怨。
“我家每年九月都要吃豆饭,吃完涨肚子,可难受了。”
“你家还好,我家八月就开始吃了,我阿母还会把豆叶混进去煮成糊糊。”另一个小孩皱着小眉头,做出呕吐的表情。
菽豆味道不好,大量吃还会引起腹胀和消化不良,严重的还会中毒。
当年张仪为秦连横游说韩王都嘲讽过他:“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这就是在说,你们韩国地方垃圾,平民只能吃豆饭,喝豆叶汤。
可见菽豆在众多主食中一直是鄙视链的最底端。
但没办法,种植豆类能肥地,而且黔首们为了保证最低收成,通常会在一亩地里混着种不同的作物,种种因素加起来,每年总有一段时间要吃这不讨喜的豆饭。
微生雪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便道:“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就叫‘如何把难吃的菽变得好吃’,要不要一起来?”
有小孩舔了一口手里捏着的饴糖,目露向往:“如果能在豆饭里加糖,我肯定爱吃。”
“二蛋,你犯什么蠢,还在豆饭里加糖,你怎么不做梦天上下糖雨呢。”
“要是顿顿加糖,我连屎都能吃!”
“!!!”众人齐刷刷看向这个言出惊人的勇士。
微生雪也是哭笑不得。
她拍拍手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我们先来试试第一种方法:发豆芽。”
这一天每个小孩回家时手里都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上面还盖了一块不透光的布,长辈问起来,就说是老师留的作业,碰都不让碰。
“菽要种土里,用水泡着会烂。”长辈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一旁叨叨。
“仙人说这样能让菽变好吃。”小孩子接触到新奇的事物,怎么说都不愿意撒手。
几天后,长出来的豆芽将遮盖的布顶起来,小孩们兴奋地带着豆芽聚过来。
成功发出豆芽的人抱着盒子炫耀,失败的人站在一旁垂头丧气的,嚷嚷着回家再试一次,肯定能成。
“你的好白,我的豆芽有点发绿。”
微生雪一看就明白了,“你没忍住掀开来看了。”
“好了各位,现在我宣布:‘把难吃的菽变得好吃’第一种方法,成功!”
这只是寻常的口头流程,但对这些小孩来说,却是经历过的最正式的场面。
简直让人成就感爆表!
“仙人仙人,我能把这种方法教给家里人吗?”
“当然可以。”
“仙人仙人,我能带我家里人来学‘把难吃的菽变得好吃’的第二种方法吗?”
“没问题。”
于是第二天,大树下的小课堂就多了好几个蹭课的大人。
相对于发豆芽这种有手就行、每家每户都有现成工具的简单方法,豆腐就明显麻烦很多了。
不说那些要另外准备的豆腐模具、过滤的布、煮豆浆的大锅,仅仅是磨豆浆的石磨就足够为难了。
大部分人都打退堂鼓,只有寥寥几人还在认真听。
“有位大人教了我们做石磨,现在整个乡的石匠都在造石磨。”
原来是墨戈那边。
也是巧了。
有人听了课回去,就急忙忙往村中一户人家赶。
“三叔公,叔公,在不在!”
“这件事得先问问仙人。”
须发皆白的老人磕了磕拐杖,“明天我跟你一起去。”
答案自然是:可以。
微生雪正愁豆腐推广不出去,没办法刷到更多的功德。
她在树下嘚啵嘚啵这么久,总算是有能干活的人来了!
还是个熟人。
这里户籍管理严格,进出都得要验传,就是一种类似身份证和介绍信的东西。
老叟作为附近数得上年纪的老人,辈分高,资格老,连里正都得喊他叔公,验传自然难不倒他。
微生雪道:“若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这事是我交给你的。而且得了闲钱,你给邻里乡亲搭把手。”
说完她就走了。
身后,老叟老泪纵横。
老叟得仙人亲授制豆腐之法,从亭长到地下的小吏,就没有敢为难的。
自他回到村中,就闭门钻研豆腐的配方。
虽然仙人教授了方法,但许多实操中的困难还是要自己一一克服。
微生雪告诉他磨豆浆费力,可以套上牛,让牛去磨。但老叟不敢这么做,现在牛是祖宗,除了耕地其他时候都要好好供着,连伙食都比人精细。
正好现在不是农忙的时节,村中多的是有把子力气又没成丁的少年人。
老叟回家琢磨了一天,发现自己一家人搞不定,得拉上几个邻居一起。
一群人来来回回折腾了两三天,总算做出了几板豆腐。
“怎么样?”
“好吃!”
“呸,仙人教的,当然好吃,老夫是问你能不能卖!”
“让他们用东西换吧。”
铜钱贵重,许多人不愿意拿出去,但以物易物就好多了。
“还能让他们用菽换,我们几户的菽加起来也用不了多久。”
“柴火、菽、葛麻……不拘什么,咱们都收。”
这些都是日常能用到的东西,而且价值不高,大部分人都能拿出来,也舍得拿出来。
他们商量好,就挑了豆腐到集市上卖,短短两三个时辰就售罄了。
刚开始还没人敢尝试,还是有人灵活,喊出“仙人所授”的名头,没多久就来了许多来看新鲜的人。
这一日他们卖出了所有的豆腐,用所得之物换了盐和肉,几家分一分,还能顶得上小半月所得!
被留在家中忙活动的女人迎出来,看着他们拿出一包又一包东西,还有一大筐的菽,喜得来来回回数了一遍又一遍。
“这,这也太多了吧。”
“哎呦喂,祖宗保佑,这可真是,可这是……”
老叟拄着拐杖在木墩子上坐下,催着大小伙子去通知村里的老人,一起到最年长的老翁家碰头。
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要出力,赚了钱大家一起分,谁家出力多谁家拿得多。
这个时代,一个村就是一个群体,是自己人,也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
力气大的磨豆浆,厨艺好的煮豆浆,手巧的做豆腐,赶车叫卖就交给年轻人,分工合作,一起参与。
现在还只是个雏形,但可以想见,假以时日定会长成一棵遮天蔽日、惠及四方的大树。
时间一日日过去,他们卖豆腐也卖出了点名气,人脉消息也比之前多了点。
这日,村中的年轻人正要收摊,就看到有人过来给他递消息。
仙人要与陛下一同离开了。
“大恩不言谢,这个人情我们记下了。”
几个年轻人慌忙往村中跑。
之前第一次卖出豆腐后,就想给仙人送点回礼,但之前的那棵大树下早就没了人,他们也不能到处去找,只得在心中惦记着。
但这回再赶不上,就再也没机会了。
“去找墨戈大人吧。”村中年纪最长的老翁听完,沉默良久,才喊来了老叟,“三儿,这件事就你去吧。”
这种主动去找官吏的事,他们是不敢的。但为了报答仙人的大恩,少不得要走这一遭了。
老叟丢开拐杖在院子里走了几步,拍拍胸口:“叔,你放心,我身子好着呢。”
好在一切顺利,墨戈听到他们的来意之后,同意带人过去。
“仙师你们肯定是见不到的,就连东西,也得看门口的侍卫会不会留下。”
确定好时间,几个年轻人交替背着老叟跑回村,村中老少立刻就动起来。
眼神儿最好的人去村边的池塘里挑选了几张最完整最鲜亮的荷叶,又打了井水反复洗了好几遍,说起来,这打水的辘轳也是仙人命人传授的。
他们现在就能用上,都要记着仙人的大恩大德。
“我家豆芽发得好,白白嫩嫩的,也给仙人带一份。”
翻出村中最好最新的一个篮子,用新摘的荷叶细细裹了,多的他们也不敢送。
一捆豆芽,是一根一根挑出来的;几块豆腐,是选的一板豆腐中间最嫩最白的部分。
踩过村间小道,淌过一条小河,又坐了一段牛车,走过城中大道,最后将篮子交给门口的守卫,说是献给仙人与陛下。
------
微生雪提着篮子去了膳房,把东西交给他们。
“今日晚上就用它们,给陛下也送一份。”
厨师打开荷叶包,里面是有些泛黄的豆腐,边边角角还有破损,另外一个,是有些蔫巴的豆芽,细细瘦瘦的,可以看出用的豆不够好。
“仙师,这……”
微生雪珍而视之地看着它们,轻轻一笑:“你可别看不起它,它们代表的东西可比你重要多了。”
这不仅仅是豆腐和豆芽,更是多少帝王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
——民心。
第29章
车队离开的那天,万里无云,清晨的曦光穿过叶梢的露珠,折射出剔透多彩的波光,仿佛为沿途的草木都披上一层薄纱。
单父县县令领着一众大小官吏前来送行,另外还有一些黔首远远地跟在后面。
“这是近段时间受到墨戈大人教导的木匠及家眷,还有受到仙人赐福的黔首,感念陛下与仙师的恩德,特来送行。”县令解释道。
本来按照规定,这么多人的出行是很难被批准的,但这不是前不久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他想赚回点印象分,就准了他们的送行。
那些黔首也不靠近,只远远站着,冲着御驾所在,俯首作揖。
昔日齐王投降秦国,却被骗到荒林中活活饿死,消息一出,齐地黔首怨恨滋生,是以一直都不那么服管教。
嬴政此次东巡,出了封禅泰山,也有震慑之意。
没想到只是随口一句话,随便一个举动,竟然让这么多黔首放下怨恨,对他心生敬仰。
饶是始皇从不在乎外界评价,见此场景,也忍不住露出明显的笑容。
车队缓缓启动,直到所有送行的人都渐渐缩小成一个黑点,又慢慢消失在视线尽头,嬴政才收回视线。
“这便是道友所言的‘民心’?”
微生雪趴在车窗上看风景,闻言回头,头上的玉石流苏发出轻微的脆响,清澈的双眼中盈满笑意:“是不是很开心?”
“他们是最淳朴的人,只要你对他们一点点好,给一口饭吃,他们就会一直任劳任怨,一直追随你。”
秦国奉行法家思想,自商鞅变法开始,就采用驭民五术,即“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主要目的就是愚民。不把人当人,而是当做国家强大的工具。
而工具,不需要思想;作为至尊至贵的君王,他也不需要黔首的感谢。
不过……嬴政摸摸胸膛,心脏有力地跳动中,鼓胀出肆意滋长的喜悦。
这感觉,似乎还不错。
车队缓缓前进,车轮扬起浅浅的尘土,又被一闪而过的灵力压下,是微生雪贴在马车上的符箓在起作用。
六乘的马车相当宽敞,足够放下两张桌子。
两人相错而坐,各自忙着手里的事。
微生雪拿出厚厚一打白纸,叹气,接着叹气。
‘啊啊啊我为什么要答应抄写医书给夏医师啊!好多字啊。’
‘统儿,有没有字少一点的?七十多万字,我抄到天荒地老去啵。’
【《赤脚医生手册》经过无数系统与宿主认证,根据各位宿主使用反馈,是本系统运算分析后,最适合大秦现状的医书。】
【其他的不是没它全面,就是比它复杂难懂,综合来讲,它的性价比最高。】系统顿了下,补充道,【抄书也是。】
抄一本,还是抄很多本,这不用选吧。
微生雪又叹了口气,任命般地拿起笔,把第一页作为封面写上书名,又留了几页作为目录,开始抄录一章[怎样预防疾病]。
刚写了标题就停下笔,思索片刻,重新取了一张纸,写下[八章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
不知过了多久,微生雪放下笔,从系统空间取出来的白纸都已经消耗完毕,端庄工整的字体横列其上,横平竖直清晰明了。
她大大地舒了口气,总算是抄完了三小节,按照进度,三四天就能把这一章抄录完毕,对夏医师也有交代了。
“这是你故乡的文字?倒是清晰简洁。”
微生雪:???
微生雪:!!!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她像一架生锈的机器,一卡一卡地低头看了眼自己抄好的医书,又嘎吱嘎吱地转头看了眼嬴政手中的竹简。
一个字形方正、棱角分明,一个曲笔弧线、体正势圆,两者肉眼可见的差别。
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飞鸟与鱼,也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用宋体,你用小篆。
呵呵呵呵呵呵……
微生雪缓缓、缓缓地裂开。
“啊!”
她发出一声哀嚎,“咚”地一声把脑袋砸在案桌上。
她为了防止看错,特地弃了习惯的日常字体,改用清晰明了的宋体,结果,结果……
她忘了这里用的是小篆啊!
这消息,无异于开学前一天一支笔一盏灯创造完一个奇迹,第二天却得知放假时拿错作业本了,你写的不是要交的假期作业。
我没疯!我精神很好!
(尖叫)(扭曲)(阴暗地爬行)(创飞所有人)(嘶吼)(蠕动)(发出怪笑)
其精神状态,让嬴政战术性后仰。
良久,他看着仿佛要在角落里长蘑菇的人,试探性发言:“道友所书文字,看起来与秦篆颇有相似之处。”
相似=学得快
微生雪猛地抬起头,其速度之快,不免让人担心她的脖子。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嬴政,满脸堆笑:“夏医师醉心医学,想来不会介意克服一点点小困难吧。”她伸出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缝隙。
一点点~
嬴政捡起一张刚才被她甩飞的纸,上面字勉强可以辨认,对照着隶书甚至能磕磕巴巴地看下来,他刚才说的话并不是在哄骗她。
这方正端庄的字体,看起来倒像是隶书进一步发展的变体。
从周王室与诸侯国流行的大篆,到他命李斯整理创造的小篆,再到私下使用却极为盛行的隶书。
整体趋势就是从曲到直,从圆到方,或许进一步发展,真的会变成仙人所写的这样。
想到这里,嬴政小幅度地撇撇嘴。
还是朕的小篆好看。
不过写起来倒是快很多,不如让官吏都学习这种字体,这样他回复奏折也能快很多,就能处理更多的政务了。
嬴政漫无边际地放飞思绪,又很快绕回到政务上打转。
等微生雪终于抄录出几十页,凑够拿得出手的量;
等夏无且对着随赠的字体对照表磕磕巴巴地读完那几章节内容;
等随行的文武大臣都把新字体学了个七七八八;
车队终于抵达彭城。
嬴政带着微生雪踏上龙舟。
“这里是泗水。”
“九鼎之一的豫州鼎,就在泗水河下。”
“昔年九鼎归秦,其一落于水中。天下皆道,秦欲取天下,不合天理。现在天下尽归秦土,这九鼎,也当如此。”
整个车队的人都很忙,忙着设立保卫圈,忙着准备祭祀事宜,忙着探查彭城的情况。
大家都忙,倒显得微生雪无所事事。
嬴政怕她无聊,派了博士和郎官给她讲史。
大禹治水铸九鼎,秦数十代人的奋斗,秦灭六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