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西平皇帝张阳舒方才杀了一头猪,但是他仍不觉得累,此刻正在用从大安买来的精铁菜刀将猪肉做区分。各个部位的肉有不同的分法,他杀猪多年,了然于心。
张阳舒心道:今日这豚便很不错,五花儿肥而不腻,肋骨肉也紧致,在他的集市上定是被争先抢购的对象。
这样好的肉,不若邀请大臣来一同购买好了,第二日再将用这肉做了什么食物告诉他。
张阳舒想着想着,嘴角都微微上扬了几分。
小太监和宫女们正在擦拭这殿内的血迹。
这里是专供张阳舒杀猪取乐的地方,小太监和宫女们已很有擦拭和处理的经验。
一般杀完猪后,过两日味道散去,他们就要将这里装扮成集市模样,供张阳舒游玩。
虽然已经用大安的刀杀过很多次猪了,但是张阳舒还是忍不住感叹。大安的东西为何都这么好用呢,这刀到底是如何制成的,他始终搞不明白,还有那些个精巧的玩意。
张阳舒的眼睛是狭长的单眼皮,脸也是一张窄脸,身板也是小小的,整个人看起来并不高大,反而给人一种小鸡崽的感觉。
故而他再故作高深地眯起眼睛时,眼睛都没有了,看起来更是奇怪。
将猪肉按部位拆分好,张阳舒放下刀,将手洗干净,准备去正殿议事。
他身上的杀猪带血的衣裳都还未换,小太监捧着衣裳上来,他摆摆手意思不用,穿着沾满血污的衣裳议政,在他看来别有一番趣味。
张阳舒登基数年,最引以为傲的便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探子机构,每一个探子他都是精心培养,并且经过严格训练的。
这些探子的表现也非常好,在南诏潜伏多年从未失手,情报总是会按时传回来。
唯一吃的亏便是在大安上了,去了大安没多久,自己精心培养的探子就被识破了,识破了不说,还被大安传书问话。
张阳舒当然不可能承认,便将此事推给了西平的商人,说是西平商人想要谋取私利派的。
张阳舒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派去的可都是精锐,到底是怎么被识破的?
那些探子他培养了数年,如今留在大安回不来,也是极大的损失。
张阳舒当然不知道,这些探子如今正在矿区卖力挖矿呢。
不过还好南诏的探子暂时没事。
结果他的好几个臣子一上来表情十分难看,他们斟酌着说:“陛下.....探子被南诏发现了。”
张阳舒:?
“南诏那群蠢货怎么会发现?”张阳舒简直不敢相信,都潜伏了这么多年,为何如今才被发现?
臣子低着头。“这...臣也不知,逃出来的探子说,他们那条线全都被端了,想来是传递留学那条消息太明显,被南诏察觉了。”
张阳舒气的小眼睛眨啊眨。“就算南诏有所察觉,最多也就抓到一两个,怎会一条线全被端了!一个大安,一个南诏,真是挑战朕的底线!”
本来今天杀了猪,张阳舒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如今他哪里还有心情逛过两日的集市。
他光是想想自己损失了多少人,就又气又恼。
被大安发现他尚且还能淡定,但是被南诏发现,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臣子也知道这事不是个好消息,故而一直低着头。“如今我们失去了对南诏的掌控,是否还要再派人?”
张阳舒指尖敲击着桌面。“南诏如今也是出息了,竟还有这般本事。人自然还是要派的,不过先缓缓吧,免得他们起疑心。”
张阳舒一直不满足西平的现状,西平的纺织业手工业不如南诏,农耕业不如大安,若不是占了个西北草场,早就被大安纳入版图了。
所以他,以及他的父辈,一直都在加强西平的军事力量。
张阳舒一直认为西平的骑兵一定比南诏的象兵厉害,但是大安,他便不是很清楚。
不过没关系,他知道大安的马很是稀缺,就连日常生活所用的都是牛车。
张阳舒从来就不满足只做一个西平的皇帝,他不光要灭了南诏,也想进攻大安。
如今他的探子已被这两个国家发现,他觉得自己需要做足准备了。
他自认为西平的铁骑可以踏平任何地方。

自橡胶问世以后, 眼镜这一物事便彻底有了完整体。
于是,安京第一家眼镜店也就这样开了起来。
商部开设这家店的初衷倒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主要还是为那些因近视而看不清的人而服务, 避免近视患者看不清东西的问题日益严重。
当然, 还有老花的人。
辛临就是这家眼镜店的受益者。
他如今年纪大了,看东西越发不清楚,后来一次去太医署检查身体, 才得知他这种症状叫做老花。
辛临当时便问:“那这老花可能医治?”
太医署的医者答道:“等那安京眼镜店开业, 到时候给辛御史您配一副老花镜片就好了。”
辛临一下子想起上次见到林绛时,他说自己眼镜上戴的东西叫做眼镜,只要戴上, 视力便和常人无异。
于是辛临便回家等着这眼镜店开业。
他也托自己的儿子去商部问了,如今一切都在准备, 最快下个月便能开业。这眼镜店不光开设在安京,陵州等几个如今发展较好的地区也都会开设。
因此自家孙子孙女给他写的信,都是旁人代读,然后辛临再口述,由他人代写回信。
如今有了大安物流, 不管是寄信还是寄物都很方便。
辛临最疼爱的就是这两个孩子, 当初正是他们力排众议,将他带到陵州, 才保住了这条命。
如今两个孩子都已做到了知州,辛临很是欣慰, 每月都要寄信过去。
至于他的儿子辛代亦, 根本比不上两个孙儿在他心中的地位。
对辛临来说,如今辛代亦的作用只剩下给他写信读信罢了。
当初他阑尾炎的时候,自己这个好儿子就只会在家急得团团转, 根本不如自己的孙子和孙女尽心尽力。
辛临此刻躺在躺椅上,吩咐道:“你记得写,让问香多注意身体,切记不要熬夜工作。上个月太医署的太医才和我说,熬夜最伤身体,尤其是现在有了电石灯以后,许多人都熬夜工作,让她千万切记不可。”
说完,辛临又顿了顿,补充道:“记得让她也将自己的个人问题提上日程,但是语气一定不能像催促!切记。”随后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你就写是你说的,莫要写是我说的,不然问香该生我的气了。”
辛代亦一边写信,一边一脸无奈道:“知道了,阿父。”
辛临看辛代亦越看越不顺眼,又说:“你也是,一个当父亲的,也不说替他们物色。”
辛代亦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阿父,如今这些读了书的孩子都崇尚新思想,崇尚自由。哪里像以前那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都说那是封建糟粕。”
辛临拍了拍桌子:“我说的是让他们去接触,就像如今流行的相亲一样,这个看不上,还可以看下一个!实在不行,不是还可以自由恋爱!又不是像以前那般,怎么就不愿意了!”
辛代亦索性不与父亲争辩,收起笔便说自己出去寄信。
行至大安物流寄信后,辛代亦发现几家食肆都推出了新菜品,便叫了个外送,算是晚上加餐。
如今外送非常流行,毕竟自己做饭实在繁琐,不如花几个钱外送方便省事。
晚饭时,辛临对于外送的菜品十分满意,打听着是哪家食肆,说是明日还要吃。
辛临一边吃着,一边念叨:“我现在就等着眼镜店开业了。”
一月后,眼镜店正式开业。
眼镜店的店长以及员工最低需要中学毕业的文凭,或者夜校结业证书。
毕竟还是要稍微学过一点物理的,才能理解眼镜的核心原理。凸透镜放大物体,可以矫正老花眼;凹透镜缩小物体,可以矫正近视眼。
并且判断度数、看视力表,也是要专门学习和培训的。
辛临便在当日迫不及待地去了眼镜店。
店员非常专业,全程微笑服务不说,还问辛临喜欢什么样的镜框。正好辛临的度数有现成的老花镜片,不用等着预定。
辛临左看看右看看,选了个深色的。
他原本看东西要隔得很远才看得清,如今将那老花眼镜一戴,顿时欢喜起来:“此物甚好,此物甚好啊!”
这下都能看清了,他可以亲自看两个孙儿寄回来的信了。
辛临买到眼镜以后没有着急走,而是在门口张望了一下。
上月《黎县月报》才科普了眼镜与眼保健操的重要性,今日倒是有许多人带着孩子来。
当然还有几个老者像他一般来配老花镜。
辛临戴上眼镜,便在门口对着看热闹的人说这眼镜有多么多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眼镜店请的气氛组。
辛临十分享受戴上眼镜后的清晰感,在门口左右张望,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辛临与林绛互相对上目光。
他瞧着林绛这番打扮,便知他今日是低调出行,因此只称呼他为郎君。“郎君怎在此处?莫不是也要更换眼镜?”
林绛摇摇头:“辛老误会了,只是想来看看有多少人都和我一样得了这近视眼。从前安京只有我一人戴眼镜,这下眼镜店一开,戴眼镜的人也会多起来。”
辛临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确实确实,方才就瞧见几个老者戴着老花镜呢。”
林绛并没进去,而是选择和辛临一样站在门口。
不知道的,还以为眼镜店请了一老一小来迎宾了。
林绛如今不愧是戴了眼镜的人,他发现门口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女郎,似乎正在犹豫。
“这眼镜好像很贵唉,就算是检查度数也要钱吧。”
“可是你不是说你觉得这段时间看东西变模糊了吗?你没看报纸上说,若是放任不管,以后视力会越来越差的。”
小女郎还是有几分犹豫,毕竟她家中就是普通百姓,光是让她读书就已是一笔开销。这笔钱她不敢和家里人说。
若是说了,阿娘和阿父一定会说他们挣钱很不容易,一个什么眼镜就要这么多钱。
她不想要听这样的话。
于是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算了吧,我多做做眼保健操就是了。”
“几位小女郎且慢。”林绛出声道。
小女郎们眨了眨眼睛,疑惑又好奇地看着林绛。
“原来这就是眼镜啊,戴在眼睛上竟是这样的。”
“中间的镜片果然是玻璃所制的呢。”
林绛方才已听清了这个小女郎的犹豫,便指了指那个近视的小女郎:
“小女郎可是因为钱的事情所以不愿意配眼镜?”
近视的那个孩子捏着斜挎包,颇为不好意思地点头:“配眼镜,很贵的。”
林绛笑了笑:“无妨,你进去配眼镜便是,这账,记在我头上。”
小女郎与几个同行的孩子因为惊讶瞪大了双眼:“啊?”
近视的小孩先是惊讶了几秒,随后非常迅速地拒绝了:
“不行不行,这笔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我还是个学生,无力偿还。谢谢郎君的心意,但是我不能接受。”
林绛想了想,又说:“你们是安京小学堂几年级哪个班的?你先进去配眼镜。这钱我会告诉你们班主任和校长,以后你有了能力赚钱了再还给我,算作是借的。”
“算借的唉,阿惜,要不要考虑考虑?”
“对啊,你若是不戴眼镜,以后会越来越近视的,到时候眼睛看不见了怎么办啊。”
被唤做阿惜的小女孩纠结思考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班级和年级:“多谢郎君好意,我将来一定加倍偿还!”
为了让小女孩放心,林绛还特地说道:“明日你大可去找你的班主任和校长问问,看看这钱我是不是通知他们了。”
说完就让自己身边跟着的小厮带着几个小女孩进眼镜店了。
辛临这时才上前,见周围没人,低声道:“世子心善。”
林绛推了推眼镜:“我从之前高度近视这么多年,深知近视没有眼镜的痛苦。若是我小时候便有了眼镜,能够加以干预,也不会变成如今这样。这些孩子年纪尚小,他们还有干预的机会。”
辛临理了理自己的胡子:“幸好陛下登基了,一切都还不算晚啊。”
林绛回到家中后,过了好一会,那小厮才回来。
“世子,那小女郎的眼镜已然预定了,过几日就能拿到。那眼镜店的人说孩童每年都要去检查度数,若是度数涨了就得换。奴已告知眼镜店,这小女郎的费用以后都由您承担。方才也去拜访了小学堂的校长说明此事。”
林绛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如今技术发达了些,他的镜片也稍微变薄了一些,不似开始那么厚,框架也更轻薄。
再加上橡胶的鼻托,比他刚戴眼镜的时候不知要舒适多少倍。
然后林绛就开始着手准备画画。
林绛如今觉得自己画技已大成,也想同慕容博博一样去大学堂当个美术西席。
故而他最近都在画各种画作,就等着到时让教育部尚书以及林肆观摩。
只要他们同意,他就能去大学堂教他们画各种花花草草了。
真是想想就令人兴奋呢。

范迎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这样快, 她竟已经是个大二的学生了。
物理系和化学系就如同医学科一般,在大一的时候就去工部的科学司参观过,有时实操课也是直接去科学司上的。
科学司的两位技术员似乎对范迎颇为满意, 问她毕业了愿不愿意到科学司来。
对此范迎还未想好, 如今大学毕业的出路很多,能当西席、能从基层做起当小吏、物理科和化学科的学生也能留在工部。
范迎只回复自己再考虑考虑。
如今大二,科学司那边便交给物理科和化学科一个简单的科研课题。
需要两个学科的学子各自分组, 然后两两组队完成。
至于课题, 则是根据操作流程制作出一支简易的竹制硬笔。
材料上课时会发放,到时会看哪个组做出来的竹制硬笔最好。
范迎看了看操作流程,很快就搞清楚这个简易竹制硬笔的原理是什么。一个中空的笔杆作为墨水仓, 通过毛细作用将墨水从笔杆持续输送到金属笔尖。
需要制作的步骤也不少,分别有笔尖、笔舌、笔身与笔帽这四样。
最后将这四样组装起来, 再灌入调制好的墨水即可。
看起来好似简单,其中笔尖的制作非常繁琐。不光要将金属片剪成一个小铲形或菱形,还要用工具轻轻敲打,使其形成适合书写的弧形。
随后便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笔尖正中凿出一条细缝,它负责将墨水一分为二, 稳定导向纸面。
范迎担任了小组长。
这是她第一次体验到科学司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最终简易竹制硬笔被制作出来, 范迎作为组长,先是握住这支竹制硬笔感受触感。
竹管的大小是他们特地丈量过的, 握在手上的尺寸刚好。
这支简易竹制硬笔堪称成功,但就是写字时还是有些挂纸, 不过挂得并不严重, 能写。
小组的其他同学纷纷反思,应当是开缝那一步做得还不够细致,下次可以改进一些工艺。
这是范迎第一次靠着学到的知识制作出实物。
她心中被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所填满, 看着那只不算完美的简易钢笔更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原来科学司平时的工作是这样的。
范迎开始思考,过两日要不要再去科学司看看吧,感觉这里似乎也是个好去处。她本来就喜欢物理,对基层小吏也并没有那么感兴趣。
科研课题做完,范迎的日子便回到了平静的大学生活,每日吃饭、上课、睡觉,闲暇时去图书馆看书,和室友们出门吃吃食肆里的新菜品。
如今的《黎县月报》虽叫《黎县月报》,但也不止在黎县一处印刷。
安京也有个印刷的地方。
每月也就黎县和安京人看上报纸的速度最快,其余州县的人都得等上两日才看得到。
这也是黎县百姓抬起头走路的底气之一。
安京大学堂每月都有人订购报纸,范迎在门口付了钱,拿起一张边走边看。
然后她的眼睛就一直保持睁大的状态!她目不转睛的盯着报纸上的内容。
陛下竟要召开一次百姓公议大会!
范迎第一次听到这几个字,继续往下看了才知道这是推选百姓代表来到安京开会,由百姓代表提出建议和问题,由代表记录,随后呈给陛下。
范迎拿着报纸站在门口的样子十分奇怪,便有几个师弟师妹以及同学问:
“师姐怎么在这站着不动啊?这期报纸是有什么劲爆的消息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