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山桃绒绒)


范迎这才抬起头。“陛下要选举百姓代表开会……”
“真假的?”
“报纸上说的吗?”
“快给我看看!”
安京大学堂里有各种家庭里走出来的学生,其中平民、寒门以及商人的孩子感触最深。
商人不被允许科举,平民没钱读书,寒门读了书但是却被看不起。
这些孩子是能真真切切体会到治国与律法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的人。
但是如今,普通的百姓,各行各业的工人,种地的农户,都能选举出代表去开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问题。
范迎一下子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次的百姓公议大会,场地和布置一事,林肆还是交给礼部去办。
礼部尚书都快哭了,过了这么久礼部终于又有活干了。
陛下登基以来,已经五年没有祭祖也没有祭天了,他又不敢问,只得每日如履薄冰地过着。
如今这百姓公议大会一听就是个很重要的事,只要他这次办得好,那么礼部还是可以继续存在的,他这个尚书还是能继续当的。
比报纸先发行的,是传到各州县的政令,县令和知州需将各行各业都选出代表才是。
许多百姓看了报纸,整个人跃跃欲试地想要去报名。
甚至黎县的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咱们黎县的代表需得好好选才是,可不能让安京的那群人轻看了。”
“就是就是!得让安京明白,要不是黎县,可没有他们的今天。”
康竹青是个多年的老工人了,她看了报纸,兴奋得坐立难安。
她对石土说:“这个百姓代表,我想去试试。”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别的州县。
很多人看到报纸上的消息,都想去试一试。
能不能选上是一回事,若是选上了,那真是以后能吹嘘一辈子,这定是要记录下来流传下去的。
于是各州的县衙和知州忙得不可开交,代表的人数有限,提交的申请却又这么多。
而且乍一看,提出的问题还都很有意义。
各行各业各地代表到达安京后,礼部安排住处,并且发放入场函,一函一人,不得带无关紧要的人员入场。
自然还少不了调用士兵维持秩序,更要有人全程记录。
会议时间长且繁琐,林肆手头堆积了一堆公文和决策要批改。因得前段时间往西平派了不少人去,收复西平的演练进行得很频繁,火药与武器训练也在进行当中。
故而百姓公议大会由梁年主持。
林肆不止一次感谢梁年和左莜这两名能干且高精力的母女,不然她迟早累死。
开会的第一日,梁年简短宣读了一个开场词,便抽取了左下方的第一个代表发言。
那代表是个女工,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场合,更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被抽中第一个发言。
女工紧张得嘴巴都在抖,她缓缓开口:“草民每日在作坊劳作八个小时,草民的丈夫也在工厂做工,父母在寒灾那年走了,如今婴孩只能托付给邻家阿婆照顾,朝廷能否开设一个专门的机构,请人统一照看年幼的孩童?我们愿从工钱中扣除费用。”
女工仍记得,当时自己去递交申请的时候,聂知州只说让她不要想什么国家大事,就说出自己和周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便好了。
女工思来想去,觉得如今有工作有工钱,同其他女工的烦恼大概只有这个了。
这位女工说完,剩下的便是自由发言时间。
康竹青第一个举手。“草民觉得此提议非常有必要,寒潮那年很多年长的人去世,没有父母的夫妻确实没有人帮忙带孩子,年幼的孩童放在别人家处,总归是不放心的。”
第一个人发言后,后头的人便不那么紧张,放松了许多。
一女农户深呼吸了好几次,才终于又说道:“草民村中有一寡居娘子,前几年丈夫去世,家里留下薄田几亩,但是她并未有孩子,那薄田几亩便如数被公婆夺了去!恳请陛下明鉴,准许寡妇继承家业!”
继承一事,林肆在登基之时是立了法准许女儿也可继承农田和财产的,寡妇这一事,确实属于律法的灰色地带。
自由发言阶段,女商人和女工人们多数都支持这女农户的言论,至于其他人也有人有异议。
你一言我一语的,当即都快吵起来了。
而后官员让他们肃静。
这一场会议从清晨开到晚上,所有人都脑子嗡嗡作响。
不光是百姓代表如此,就连官员们都自觉头晕脑胀,准备将文书往衙门一放就回去休息。
梁年却觉得这般强度还好,甚至隐隐还有点想点电石灯将这些记录整理出重点,好明日给林肆过目。
其他人震惊!
“梁相,万万不可啊,下官恳请您回去休息吧!”
“对啊,下官今日脑瓜子都被吵成浆糊了,您也快些回去休息吧。”
“梁相您都不会觉得累吗?”
对此梁年不以为然,只自顾自地坐下,让其他人回去休息,她自己走时会落锁大门。
其他官员见劝不住,只得一再叮嘱梁年早些休息,这才转身离去。
梁年刚刚坐下,准备加水点电石灯。衙门的窗外就窜进来一个人。
“梁相,您该休息了。”唐多思从窗户跳进来,言语恭敬道。
梁年刚想用方才那套话糊弄过去,却听见唐多思补充,“陛下早就预测您会擅自加班,故而让我们来盯着您回家休息。”
梁年:……竟然被她预判了。
行吧,那还是回去休息吧

第175章
第一届百姓公议大会圆满结束, 林肆与众尚书开了个会,将百姓们提出的诸多问题做了讨论,讨论完毕后, 修订律法。
即将与百姓公议大会决议一同被修正的还有一条。
废除奴隶制。
这件事是林肆登基之时, 自己默默在小本子上写好的计划。如今登基快六年,她才终于有底气将这件事公之于众。
登基这些年来,她与梁年也一直在暗暗推进, 赦免小部分表现良好的官奴婢, 严格控制新生奴隶的数量,严厉打击私人牙行,并且对奴隶主对待奴隶的待遇也作了细致规定。
政策是一步一步收紧的。
而且如今粮食危机解除, 并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卖身为奴,新增奴隶的人数一直增长得很慢。
再加上如今百姓的待遇这样好, 更让奴隶们心生向往。
大宸的奴隶制度延续上个朝代的世袭制,即奴籍生下的孩子也是奴隶,并且法律规定奴籍只能与奴籍通婚,良贱通婚是重罪,所生子女身份随奴籍一方。
他们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不能担任官职, 被排斥在主流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之外。
这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压榨制度。
林肆登基以后,奴隶的日子比原来好了很多, 但他们一想到自己的后代依旧是奴隶,也觉得不胜其苦。
废除奴隶制当然不是一纸诏书下去, 任由地方官员乱搞, 故而朝廷作了诸多详细规定。
首先是牙行禁止人口买卖,所有牙行全部关闭或转型为其他铺子,有意转型的可去府衙登记。
其次是奴隶的卖身契在雇主手中的, 不管是死契还是活契,都需按规定缴纳赎金。若钱不够,则可折算为工钱,以做工抵偿。
若双方想继续合作关系,则由卖身契转为劳动契书,需双方签字画押才作数。
赎身成功的奴隶想种地的,也可去府衙交钱申请农田。
奴隶制废除生效之日起,自我称呼不可再用“奴”“奴家”等贬低性自称。
对于在宅院中的奴隶来说,若他们仍愿继续为主家做活,区别其实并不大,无非是将卖身契换成了劳动契约书。
但这对他们的孩子来说,是很不一样的!
他们的孩子脱了奴籍,可以去读书,有机会出人头地,不用当一辈子奴隶。这是一件充满希望的事。
不少奴隶得知这个消息,哭天喊地对着上天磕头,直呼林肆是个好皇帝。
林肆深知这个律法实施起来相当有难度,因为这会让奴隶主的利益受损,不过对此她与梁年也早有对策。
废除奴隶制的消息一出,瞬间成为全民热议,所有人都在激烈讨论。
风头甚至盖过了百姓公议大会。
熙河路是最先响应的。关于林肆的政策,他们全都无条件支持。政策尚在预告阶段,还未正式实施,就有商人将家中奴隶的卖身契如数上交府衙,一并附上的还有一张标注清晰的表格。
上头将奴隶的男女、年龄、做工时间标注得一清二楚。
丁恒面上带笑,十分自豪:“这表格是我家中小女儿所制,她如今正在中学堂读下学期呢!若是将来能考进陵州州衙就好了。”
丁恒的大儿子已入了仕途,如今做到知州的位置,小女儿学习也好。他如今满面春风,见谁都是笑眯眯的。
哪怕是见到昔日因孩子读书未互相告知而差点翻脸的陈以,气氛也十分和谐。
两个人在食肆吃饭,吃着吃着,最后都化为一句:“陛下圣明啊,没有陛下哪有我们今日。”
其余家中有奴隶的人见状,急得直跺脚!
“这丁家速度怎得如此之快?报纸不过早上发售,他下午竟就将东西全部整理好。若是此刻我们再去,岂不显得他还是领头人了!”
“就是就是,咱们都是无条件支持陛下政策的,这下搞得好像我们落后于人似的。”
“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快了,没想到还有比我更快的,这次响应政策的第一又没抢到。”
“那还不是得去交?行了行了,咱们整理好,也给其他路一点见识!”
“也是,其他路定有那与陛下对着干、不愿交出卖身契的人,这样的人就该严惩。”
“竟不支持陛下的政策,自然要严惩!”
“唉,你们与原来的奴……啊不,佣人续约吗?我家中的佣人都是用惯了的,他们也很乐意与我续约呢。”
“续啊,若不续,如今没有奴隶了,又要去别处雇人来做活,还不如原来这些人做得好,而且还不熟悉。”
熙河路的百姓们抢着交自家奴隶的卖身契,交了之后还喜笑颜开地逢人就说自己积极响应政策。
但其他路的进展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做官的自不必说,他们若是敢反抗,岂不是上赶着被清算吗?
所以官员们自觉清理家中奴隶,问清楚奴隶们的去向后,将卖身契如数上交。
麻烦一些的是商户。
有一群人极其不满,因为原本律法规定奴隶全是主人家的财产,且奴隶身份会一直继承下去。只要奴隶能生孩子,那么这个家族的世世代代就不会缺奴隶。
现在奴隶恢复自由身,就算继续在自家从事劳务工作,奴隶的孩子也不再是奴隶,他们有了更多选择,便不会再做奴隶。
几个商人聚在一起,发泄心中不满,一边说一边左顾右盼,生怕被传说中的暗卫监听了去。
“这政策当真是要了我的命根子!我家那么多地,这些奴隶若是自由身走了,我去哪儿找人种地?”
“可不是吗?原本想着那些家生子从小知根知底,可以做很多事,如今来这一出,哪里还有人用?”
“就是啊,这些奴隶我们那时候也是花钱买的,有的是祖上传下来的!怎得交些赎金就放人了呢?那点钱哪里够。”
“武兄,那你说如何是好?我们可都听你的啊?”
姓武的商人故作高深道:“之前陛下不是开了那百姓公议大会吗?那咱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啊!比如说让老一辈的奴隶按卖身契的契约来,他们生的孩子咱们就放过不管了,这很人道了吧!”
“此言有理,可我们要怎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府衙如今很忙,想必不会听我们的意见……”
“要不……咱们就在府衙门口表达自己的意见吧?知州和白直们上班的时候不就能听到了?”
“能行吗?”
“不管行不行,都得试试啊,不然白白损失这么多奴隶?!”
“真是,我一想到以后都只有良民没有奴隶了,心头就不舒服。那些奴籍的人凭什么和我们一样被称为良民?”
“是啊,以后也不准用奴自称了,难道他们还要在我们面前自称我吗?真是岂有此理!”
因为奴隶制的废除,他们没办法从奴隶身上获取优越感和满足感,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想放过这些奴隶。
几人越说越气,便谋划着过两日在府衙门口呐喊出自己的需求。
他们没想到的是,林肆早有预谋,等的就是抓典型杀鸡儆猴。
情节一般者,处罚金,从事三十日义务体力劳动,如挖矿等。
情节严重者,处罚金,服一年义务重度体力劳动,并且记录在册,影响下一代政审。
这群商人还想着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呐喊,让事情有回转余地。
此处正是的知州正是石头。
石头知道肯定会有人不满闹事,但是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快,甚至还生怕他不知道似的,特地在府衙门口,当真是方便他了。
于是这群人还未喊两句,就被白直带进了府衙。
石头与白直开门见山地问:“诸位可是对奴隶制废除一事有疑?”
几个商人还以为知州要倾听他们的不满与苦难,便如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的想法全说了。
“可否请知州大人替我们发声?”
“就是就是,知州大人替我们做主啊!”
“我们并不是不支持,只是想让陛下知道,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
“是啊,这一下子废除了,我们当真是很难做的!”
石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白直,白直立刻心领神会。
直接念起闹事者的处罚条款。
几人瞬间脸都白了:“我们没有闹事啊!我们只是说出我们的诉求。”
“对啊,这怎么算闹事呢?”
白直解释道:“所有影响和推进废除奴隶制进度的,都算做闹事,诸位觉得自己算吗?”
石头苦口婆心地劝:“陛下已给了你们各种补偿方式,你们却还不知足,试图在府衙门口全所有人都看到,这不是闹事是什么?幸好你们还未将这事闹大,否则情节严重的,这后果你们更是承担不起!”
几人这才回转过来,脸瞬间惨白。自己的孩子不能做官,那家族还有什么兴起的希望!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直接当场内讧。
最后见互相推脱责任也推脱不掉,便也老老实实的接受处罚,先交钱后去义务劳动了。
只要不影响孩子,他们很愿意挖一个月的矿。

第176章
废除奴隶制让府衙的基层官吏一度忙得脚不沾地。那些响应政策的奴隶主倒还好, 与家中原本的奴隶之间没什么扯皮和纠纷,甚至有不少奴隶自愿继续留在原主家中做活,只需签署劳动契约书即可。
至于那些心中不满、不怎么愿意配合的, 要处理的麻烦事便多了, 白直和县令从中调解判定,也是件十分累人的差事。
双方动不动就下跪哭诉,说什么请求大人给他们做主, 白直和县令是日日去府衙都头疼。
事情虽有险阻, 但总算赶在林肆登基第七年的时候办妥了。
连草原是潼川路一商户家中的奴婢。
她是家生子,父母都是奴隶,因此自打生下来, 长到能走路时,便已开始帮主家做事了, 自打记事起,连草就知道奴隶和百姓的区别。
奴隶的名字都是没有姓的,就像她娘叫佩兰,她爹叫进宝。
因为父母为主家做了一辈子活,得到了主家的赏识, 主家仁慈, 将连草许配给了一个人品以及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家丁。
两个人继续重复着奴隶的命运,生儿育女, 养出小奴隶。
连草虽身在后院,却也晓得新帝登基后, 外头的世界大不一样。
她时常替主家拿外送、出门跑腿购物。每次出门, 连草都会听到许多新鲜事,诸如修建学堂、铺设水泥路、助学贷款、减免赋税等等。
连草每每听到,只能在心中默默哀叹。
政策再好, 也与她们这些奴隶毫无关系。因为她们是主家的私人财产,严格来说,都算不得是人。
她知道,就算新帝再仁德,也管不到他们这些奴隶头上,那些新世界,不是属于她们的。
不过她的主家是极为和善的一户人家,她安慰自己,就这样过一辈子,也算不错了。有的奴隶若是遇上不好的主家,免不了挨打受累,吃不饱穿不暖。
只是在连草怀孕后,有时总会忍不住沉思。让自己的孩子出生继续做奴隶,真的好吗?到时他知道了外面的百姓过的这样好,他会不会觉得伤心和不甘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连草便不敢再往深处想。一旦想得太深,她便觉得作为奴隶活着都没什么意思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