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深山小农家(美食)(申行)


满满当当全是今个准备的年货。
有这些,他们定能过个好年。
“不对不对,婶婶,还有一样没有买!”怀雪晃着秋妧的手,小声喊道。
“?还有落下的?”秋妧可是按照早早列出的图画清单,挨个去买的。
怀雪抬手指了指对面路边的小摊,笑着道:“那个!对联没有买。”
还真是,秋妧还真没把对联列在清单中。
她揉揉怀雪的小脑袋,“还真忘了这事,走,咱们过去买对联。”
新年新气象,家门前就得贴上红艳艳的对联才合适。
还有福字!一个都不能少。
卖对联的摊主瞧着年岁不大,但字写的却格外漂亮。
秋妧大手一挥,把他剩下那些全都买了。
“婶婶,是不是太多啦!”
“不多,咱们到时候把家里每个门都贴上。”
秋妧付了银钱,拿上东西上了板车。
摊位上那个手都生了冻疮的少年呆呆看着眼前那五钱碎银。
太多了!
可等他反应过来,那辆骡车早已消失在街上。
他捧着银钱一时红了眼。
三人赶在晚饭前回了家。
宗安吉颠颠跑来给他们开门,等秋妧离开后,他这才小声询问:“二哥,你给嫂子买了啥?”
他不信自己暗示的那么直白了,他二哥能听不懂他的意思。
“你猜。”
“!!!二哥,你变坏了。你咋这样。”宗骁越不说宗安吉越好奇。
只可惜宗骁的嘴太硬,宗安吉在他身边唠叨了半个时辰,他还是只字未提。
最后宗安吉口干舌燥实在说不下去了。
却听宗骁淡淡开口:“明个你就知道了。”
宗安吉:...
晚饭吃的米粥和咸食。
宗母在面糊中加了四个鸡蛋,那咸食又软又好吃。
连怀雪都吃了两大块。
宗安吉边吃边道:“这咸食也能当主食卖,不过价肯定贵多了吧。”
如今冬日,一个鸡蛋能卖到七文钱!
若不是他们后院养了鸡,他们也舍不得这般吃。
“等蛋价便宜了可以试一试,大不了一张切成几份,一份几文钱。”
提起赚钱,大家就有说不完的话。
这一叨叨外面天都黑了。
等秋妧回到屋梳洗好已经到了亥时。
往日这个时辰她早就睡了,此刻她正用木梳一点点梳着头发。
突然一个冰凉的东西划过她的发梢。
她扭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支雕着梅花的银簪。
“你买的?”烛光下,秋妧眸子亮亮的。
“喜欢吗?我给你簪上。”宗骁手笨,弄了好几次都没能将头发卷起来。
秋妧抬手覆在他的手背,手把手用银簪将头发卷了起来。
“好看吗?”她侧过身,面对面看向宗骁。
宗骁喉结滚动,哑声道:“好看。”

年三十那日,牙人总算给秋妧带回了消息。
这院子主家确实有卖的打算,不过价钱高,加上里面所有东西,下来得一百五十两。
秋妧可没那么多钱,就算一百两她都拿不出来。
“这样吧,我们先赁着,这次直接赁两年如何。”秋妧问牙人。
牙人原以为这次能拿下这桩大买卖,可一听她还是不买,心那叫一个疼。
不过赁两年就是二十四两,牙人能赚二两。也不算少。
送走牙人,秋妧想着去院子外面瞧瞧。
那边种了菜,一会摘一把晌午炒了吃。
她刚摘完,就见宗骁抱着一只黄色小狗走了过来。
那小狗小小一只还哼唧哼唧着。
“你从哪抱来的?”秋妧喜欢这种毛茸茸的小东西,她抬手揉了揉狗头。
宗骁接过她手上的菜,把小狗塞给了她。
“还是上次那家,当时那大爷不是说用豆腐换兔子嘛,这次他用小狗换的。”
秋妧疑惑的抬起头,“咱们上次去他家,也没瞧见狗啊。”
“分家了。”宗骁道。
“竟然分家了?”秋妧脚下步子都慢了些。
那大爷瞧着和宗母差不多,那孩子比怀雪还小,一老一少怎么过日子。
宗骁给她解释道:“听村里人说,大爷把地和老宅要了回来,如今一人带着孙子生活,天暖和了会去打打杂。”
虽说赚的不多,但至少自己兜里有钱就可以不再看儿子眼神办事。
这不小狗一下子崽,大爷就赶紧来问宗骁,能不能用狗崽换一只兔子。
寻常狗崽也几十个铜板,这东西能看家护院,值这个钱。
宗骁当即同意,这不立马把狗崽抱了回来。
秋妧护着狗崽,生怕寒风吹着它。
“这狗崽就是太小了,咱们得仔细养着,我瞧还没三个月吧。”
一般三个月的狗崽才离开母狗,太小的体弱不好养活。
“嗯,才两个来月。”宗骁同她一起进了院,他道:“咱们到时候把他养在屋里,好生养着应该没什么事。”
家里不缺吃不缺喝,还能少了狗崽一口饭?
秋妧轻戳小狗脑袋,眉眼弯弯道:“你也是只有福气的小狗,以后就叫你大福好了。”
“大福。”秋妧其实还想给它起名叫旺财。
可她又觉得这样显得她有些爱财,若有人使坏故意害她的狗崽怎么办。
这么一琢磨,大福就成了最好的名。
秋妧抱着狗崽去了正厅,那屋里暖和,虽不住人但大家平日吃饭都在那。
秋妧把狗崽放到地上,去木箱中寻了一个旧褥子。
她在屋里的墙角处给它搭了个狗窝,暖暖活活也不至于冻着。
“二婶,这哪里来的狗崽!”怀雪攥着帕子躲在门边。
“进来吧,它小不咬人。”
怀雪贴着门边进了屋,那狗崽似乎故意的一样,谁越怕它,它就越贴着谁玩。
不过它小腿也短,追了怀雪两圈就跑不动了。
怀雪坐在凳上,终于松了口气。
“你怕小狗?婶婶怎么从没听你说过。”秋妧还真不知道怀雪怕狗这事,若是知道她就把狗崽关自己那边的小屋里了。
帕子拿给秋妧看,这帕子真是那日她绣好准备给秋妧的。
荷花在青布角落处,淡雅脱俗。
她夸道:“真好看,婶婶喜欢。”
得了夸怀雪整张小脸都红红的,她害羞道:“婶婶喜欢就好!”
“对了婶婶,我不是怕狗,我是怕它们追我!大鹅也追我,我也怕。”
小狗老实窝在地上不动了,怀雪大胆的摸了摸。
秋妧笑笑,不是真的害怕就好。
等晌午大家伙来这屋吃饭时,众人都发现了这只狗崽。
宗母倒是不嫌弃狗崽,不过养在屋子里她有些不适应。
可一瞧那狗崽那么小,可怜巴巴的,她也就同意了。
至于月阳,她喜欢的不要不要的,像抱孩子一样抱着狗崽玩了好一会儿。
她娘家就养着狗,她自小就喜欢,只可惜嫁来宗家后,这边没养这东西。
如今家里有了,她可得好好稀罕稀罕。
“给它取了名,叫大福。”秋妧把干馍弄成小块,全都放进了狗碗里。
小狗还小,吃不得太咸的东西,秋妧只往里面倒了些米汤。
“瞧瞧它多机灵,吃的真香。”
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就没断过。
这边挨着镇上,基本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
秋妧早早就醒了,她窝在被子里懒得动。
“你再睡会,我去放一下爆竹。”宗骁给她掖掖被角,起身下了床。
秋妧又迷瞪了一会儿,等宗骁再回屋时,她已经梳洗好了。
“怎么起来了?”宗骁洗净手,接过她递过来的银簪,帮着插在了发髻旁。
“醒了就睡不着了,一会儿咱们还得包饺子。”
说起饺子,秋妧就想到了去年那一锅的铜板饺子。
她笑道:“你说娘今年还会弄那么多铜板饺子吗?”
宗骁摇摇头,“不知道,可能吧。”
宗母想一出是一出,没准为了好兆头还会这般。
灶房里,正被二人议论的宗母正在瓷盆中揉着面。
往年他们都是糙面里加一点精面,今年日子好宗母直接用的精面。
还有馅,今年宗母准备了三个,一个韭菜肉的,一个韭菜鸡蛋的还有一个黄韭猪油渣的。
日子越好这吃食就越好。
宗母干着起劲,等秋妧她们来到灶房时,她已经把饺子包的差不多了。
三竹盖的饺子,每一个都像小元宝。
秋妧挽起衣袖帮着搭把手,“娘,今年准备铜板了吗?”
宗母指着旁边水盆,“娘咋能忘了那个,不过今年没弄那么多,到时候纯看大家运气了,看看谁能吃到。”
圆桌上,白滚滚的饺子一盘接着一盘。
刚两个月的书蕴被月阳抱在怀里,他黑溜溜的眼珠直勾勾瞧着桌上东西。
他虽不知道那是什么,但瞧着上面冒热气,就觉得新奇。
“来,让我瞅瞅咱们家蕴哥。”秋妧把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塞进蕴哥的襁褓中。
钱不多,主要是图个吉利。
“快,谢谢婶婶。”月阳捏着他的小手,朝秋妧晃了晃。
有孩子在,今年这个年过的格外热闹。
宗母包的那些饺子,最后全都吃完了。
一共只有九个饺子里面包了铜板,但大家都吃出来了。
秋妧吃出来的最多,有三个铜板。
怀雪次之,有两个。
剩下的大家全都是一个。
宗安吉起哄,非说宗骁把带铜板的给了秋妧。
他咋咋呼呼,突然视线落在了秋妧发髻旁。
秋妧以前不怎么用簪子,今个却多了个银簪。
宗安吉哦了一声~拍着宗骁肩膀问道:“二哥那天该不会是给嫂子买簪子去了吧。”
他这话一出,全屋人齐刷刷都看了过来。
那银簪一瞧就是新的,在日光下还有些闪。
“嗯。”宗骁面上仍淡淡的,但他心里想把宗安吉直接扔出家。
“二哥真有心。”月阳招手把宗安吉叫了回来,她在桌下拧着宗安吉的大腿道:“以后学学二哥。”
宗安吉有苦说不出。
明明是他先说的嘛!早知道他也买簪子了!
宗家如今没什么亲戚,过年也就往冯婶家去了一趟。
冯婶的儿子儿媳都回来了,二人跑商带回来了不少本地没有的好东西。
他们在外跑商一年,回来才知道自家闺女大病一场。
二人心中害怕,打算年后不出去了。
听冯婶说宗家在镇上开了铺子做买卖,也能赚钱。
二人一商量,也打算试一试。
正好宗母去了,他们就多打听了些,临了给了宗母好些东西。
“娘,你这是拜年去了还是打劫去了。”宗安吉接过沉甸甸的竹篓,小声吐槽着。
“大过年的别让娘揍你。”宗母瞪了他一眼,转身上了板车。
眨眼到了年初六。
秋妧她们的饭馆又开张了。
自从去年生意好后,秋妧觉得一个饭馆若想长久干下去就得学会雇人。
如今宗母和月阳都得在家中,铺子那边就三水一人帮忙招呼,根本不够用。
只是如何雇人,去哪里雇人又成了新的问题。
但是三水是原主家留下的,她只后面续了契。
现在要找新的,她得好好打听打听。
三水听她一提,立马道:“这啥有难的,掌柜的您不如直接买两个回来,以后这铺子越来越红火,难免有眼热使坏的,用自己人最放心。”
买两个?秋妧从未有过这个打算。
买了人就得安排住处,和不熟悉的人住在一起,秋妧也不放心。
可三水说的又很有道理,秋妧一琢磨觉得买两个奴仆回来也不错。
不过这奴仆什么价她就不知道了。
但这好打听,秋妧去问了牙人,那边说几两的都有,小孩二两多,成年人壮实能干能看家护院的那种就得七八两。
秋妧只是让他们在饭馆帮忙,倒也用不上那样的。
她跟着去挑了挑,最后选了两个。
一个十四的瘦弱男娃,说是爹娘没了,为了混口饭这才把自己卖了。
另外一个是三十多的妇人,她死了丈夫,又没孩子,便没婆家撵了出来。
秋妧觉得这二人不错,至少面上干活利索。
她直接交了钱,得了二人的卖身契。
当日她就把人带回了饭馆。
那二人没在饭馆干过活,但有三水指点着,二人上手很快。
男娃叫四旗,主要在前面跑堂端菜,妇人叫元姑,她主要在后院洗菜择菜。
秋妧将他们买了回来,但也会每月给二人工钱。
不过那钱自然就少多了,但饭馆管吃管住,他们平日也花不上什么钱。
秋妧买人这事,还是夜里吃饭时大家伙才知道的。
宗母一辈子住在山里,哪听说过村里人买人回家伺候。
“娘,那二人我先让他们在饭馆住着。”秋妧给大家解释道:“咱们以后肯定买卖要做起来,到时候得用人,我想着与其雇人不如直接用自己家的。买回来的至少能和咱们一条心。”
秋妧这么一说,宗母瞬间理解了。
“娘就是没想到,娘都这么一把岁数了,还能见到家里过上有奴仆的日子。”
“娘,那二人先不住咱们家,不过有他们在,饭馆里能清闲不少。”
宗母应道:“娘晓得,晓得。娘就是高兴。”
说着宗母竟然红了眼。
众人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一出。
宗母从他们摆摆手,“娘没事,娘真是高兴的。”
宗家几辈人靠
山吃山,从未下过山。
可自从秋妧进了家门,他们不仅搬下了山还住上了大院子。
如今都买了奴仆。
这可是宗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娘,这些日子您就甭去饭馆帮忙了,那边人手够。”秋妧道,“您啊就在家歇歇,看着您的孙子孙女就成。”
家中离不开人,宗母在这是最合适的。
宗母也晓得,只是以前她不知如何开口。
现在一切都顺理成章。
她抹去眼角渗出的泪,笑着道:“好好好,娘以后留家里。”

秋妧把银钱又取来出一部分,她打算扩大一下买卖。
现在家里只有一个饭馆进项就如此可观,若是多弄几个呢。
不过她的财力不允许赁很多个,但再开一个却没问题。
“你说咱们再开一个什么铺子呢。”秋妧拿不定主意,她问宗骁。
“面馆?”想到他们发家小摊,宗骁想了想觉得面馆不错。
若是饭馆,那秋妧又得亲自炒菜,可若是面馆,她只需把卤料准备好就可以。
毕竟擀面煮面这种活,都会干!
秋妧脸上堆着笑,“行,那咱们去看看可有合适的铺子,也不用多大,能坐下两三桌就可以。”
吃面的人基本上一炷香功夫就能腾桌子,面上的快,人吃的也快。
这么一琢磨,秋妧觉得这面馆可以开。
不过都是面馆了,那里面就不能只有肉酱面一种,她想多弄些出来,比如炒刀削面,水扯面...
种类越多,吸引的食客就越多。
隔日,秋妧又去了牙人那里。
她最近一年去了好几趟,牙人早就眼熟了她。
见她一来,忙问这次需要什么。
一听想再赁一个铺子,牙人笑的嘴巴就没合上过。
“有有有,秋掌柜想要的那种铺子确实有,不过地段没有您现在这家好,在书院对面,您看成吗?”
“书院对面还不算好?”书院里多少书生啊,开在书院附近这是赚钱的大买卖。
牙人解释道:“那铺子去年转手了三波人,大家都说风水不好。”
牙人先把消息告诉秋妧,至于她听后还赁不赁那就是她的事。
换了三波人,中邪了不成。
秋妧道:“先过去看一眼吧。”
那间铺子在书院,离他们现在这家饭馆隔了三条街。
秋妧走过去时正是下学的时候,街上来来往往皆是书生。
那些书生结伴而行,有的去饭馆有的去小摊。
反正一眼望去,这附近就没有空摊位。
是个摊,前面就有人站着。
“那铺子在哪?”秋妧收回视线,问牙人。
“就前面那间,您瞧。”牙人给秋妧指了指,这一看果真瞧见了。
怪不得铺子买卖不好,原来是户型不好!
旁的铺子除门外至少有两张窗户,可这间铺子只有一张窗户,还仅仅贴着门。
牙人打开锁,带着秋妧走了进去。
铺子里面更是昏暗的不成样子,整个铺子是长条状,很长,直通做饭的小灶房。
“这铺子以前竟买过什么?”秋妧问。
牙人摸摸鼻子,只好实话实说:“面馆,饭馆,馄饨馆,那些赁铺子的人都干过。”
只可惜赚的太少了,还不如在外面摆摊赚得多!
户型确实不行,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用。
秋妧心里有了主意,她继续问道:“那这铺子应该很便宜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