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局败光八个亿(幻如空)


地都买下来了,设计部的总监必须定了。
林若妍挑来挑去选了一位赵姓女士。相对于其他几名男性候选人,林若妍觉得女性更容易沟通,容易接受她给灌输的愿景。
这位赵星星女士本科并不是清北这种知名的学校,却也是建筑学院里所谓的老八校出身,硕士是去d国读的,也不是众所周知那种m国的名牌藤校。这样的人通常更务实一些,也不会有那种顶级名校生那种傲气。
赵星星毕业后在d国某大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又来到那家事务所在京市开办的分支机构担任项目建筑师,在住宅设计方面也算是有一定实践经验。
这种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国外留学,又在外资设计事务所工作过的专业人士,在一众设计总监候选人之中,履历算是相当漂亮了。短板就是并没有国内的一级注册建筑师证书。那种证书含金量高,却也需要本科毕业五年,硕士毕业两年以上能考,一共考九门成就有效期是八年,快的话两三年能考下来,还有更多人八年都考不下来。
按照林若妍现实中的工作经验判断,赵女士没拿下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证书,或许会对国内设计规范、市场需求、审美偏好以及报批报建各环节了解不多。
在国内做住宅类的项目,被许多传统逻辑限制着。如果完全按照国外那些审美,肯定要碰壁吃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景观,国人肯定接受不了窗外一片墓园这种墓景房,而某些西方国家这反而是卖点。毕竟墓地未来百年恐怕都不会再造高大的建筑物,窗外视线毫无遮挡,鲜花绿草一片静谧自然,多适合休养生息?
再有国外的许多住宅造型奇特,追求个性,东西向、多边形、圆弧形,自由浪漫。而国内,尤其京市这种北方地区,肯定讲究住宅户型四四方方正南正北,所有空间最好都朝南,还要南北通透。
这些偏好,林若妍自己心里清楚,因此也就不强求设计总监必须掌握。毕竟最后项目设计方案是她拍板来定。那些自认为对国内住宅设计思路很熟悉的人往往有成见,就不容易接受林若妍这个“不专业”领导的意见了。
另外赵星星的优势是熟悉国际设计潮流趋势,将来林若妍为了多花钱,肯定要引入境外知名设计公司,有赵星星这样背景的设计总监,对接起来或许更容易。
人力总监温尔雅以前并不是做地产的,也并不是全知全能,她的认知中,做房地产设计施工什么的不都是尽量选男性,下工地监督也更有威慑力么?但是看赵星星履历和形象都不错,就放在几位男候选人后面凑个数吧。
没想到林总第一个约面试的居然是这位赵星星。这让温尔雅不禁怀疑,难道林总是打算从最不看好的人开始约见,都面过之后综合比较了再确定一个么?
温尔雅哪里晓得林若妍才没打算将每个候选人都面试一下,觉得最合适的第一个就面试了,早点确定,省下的时间不就可以继续吃喝玩乐了么?
面试其实是双向选择,老板选员工,员工选老板和公司。双方都看对眼,未来才能合作愉快。否则强扭的瓜不甜,勉强凑合,早晚还是要分。
林若妍觉得赵星星不错,但人家国外留学、外资设计事务所工作好几年,见过大世面的赵星星未必肯来她这种没有名气的小地产公司屈就。
所以,见面聊什么,当然是聊福利待遇了。
薪酬待遇比照赵星星此前的水平翻倍,奖金无上限不用等年底,月月发,还有一大堆带薪休假名目,总能打动这种见识过外资奢华待遇的赵星星。
林若妍心想一般在国外和外资企业工作过的人,肯定会沿袭国外那种给钱也不加班的悠闲宽松工作氛围,为她的公司开个好头。本着这样的思路,林若妍与赵星星相谈甚欢。
尤其在参观完办公室的环境后,赵星星越发满意了。
林氏地产公司独占一整层。每个总监都有独立的格子间,就算普通员工的工位都很宽大,转角大桌面合计三四平米,非常利于看图和画图。关键是有免费咖啡提供,水吧台冰箱微波炉,旁边还有跑步机杠铃等等健身器材,连去餐厅和健身房的时间都可以省出来,能专心做设计,加班熬夜后顾无忧。比她在外资设计公司的条件好多了。
现在外资企业在国内的设计事务所也已经入乡随俗了,国内设计院那么卷,画施工图的单位天天追着他们要方案图,他们不抓紧画完哪行呢?
另外还有个时差问题,d国那边是白天,老外设计师干完活传了工作成果给国内设计事务所,那边下班,国内这边正好就上班了,有的时候还要加班到夜里等d国那边上班,沟通概念。一天24个小时,恨不得能当25个小时用,效率这不就提上来了。
所以公司给提供咖啡、能自己做饭还可以健身,这些体贴关照,深深打动了赵星星。
工作环境好,二环内的金融街有地铁直通,薪酬比之前翻倍,女生每月还有两天带薪休假,又是总监岗位,赵星星当下就决定签约入职。
而后林若妍让温尔雅把设计类候选人简历都给到赵星星,让她自己组建团队。部门内人员的薪酬不是问题,唯一要遵循的就是设计口各种专业一定要配置齐全。
赵星星是建筑学专业的,部门其他专业结构、水暖电、室内和景观全都要有。赵星星没想到老板这么信任自己,让自己组团队,顿时全身充满干劲,办完入职手续之后立刻上岗,着手老板交代的工作。
虽然温尔雅觉得未婚未育的赵星星不如几个已婚的男候选人,但是老板喜欢,又只是管设计的,设计费未来能花几百万?姑且就从了。
成本部和工程部那才是花钱的大头,为了让项目能少投入多赚钱,温尔雅决定在那两个关键部门要坚持一下自己的意见,为公司的人员构成奠定坚实基础。

第33章 各路神仙汇聚
温尔雅通过朋友关系,从大国企挖了一个工程部的总监,先期谈过一轮,这人参与过京市很多一级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工民建出身有真才实干。这一次温尔雅不敢由着林总自己挑,强烈给推荐这位候选人。
林若妍也不好每次都驳人力总监的面子,从善如流,就先面试这位。
林若妍答应见人,主要还是看这位候选人的年龄,已经是五十开外了。很多地产公司选择员工都卡三十五岁以下,还要有十多年同岗位工作经验,学历恨不得都是硕士起步。十八岁上大学,建筑和结构专业都是五年本科三年硕士,就算不延期毕业也至少二十六岁了,三十五岁以下这是去哪里混出来的十多年工作经验?就有点矛盾。
他们不喜欢要年纪大的,觉得上岁数了有家有口肯定追求安逸,当年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更新换代也快,像如今这位五十开外的老人家恐怕连计算机都不会用,又倔又杠,不听指挥沟通困难。
林若妍在现实中与这样的老工程师打过交道,真的是心力交瘁憔悴。因此她并不太看好这位候选人。不过,这人年龄放在这里,想卷也卷不动,或许符合她的公司需求,大不了给他配点年轻人用计算机干活呗。
当看到这位焦正贵焦总进来的时候,林若妍的心也放下一大半。只见这人衣着朴素,手里拿着个磨损严重的保温杯,杯子外边还是自己缝的棉布套,头发花白却面带和善笑容,就比那种一脸严肃的倔老头好打交道。
聊了几句,林若妍发现焦正贵关注的就是薪酬和工作地点。一听说薪酬翻倍,项目用地就在京市北四环,怎么也能干两三年不用跑外地,焦正贵顿时喜笑颜开。
焦正贵之所以从国企离开,是五十岁了还没混到领导层,技术太过硬人又太负责,一线离不开他,常年被安排在外地的项目上。如今老婆生病住院,独生女面临中考需要他照顾,家就在北四环那边,因此要找个离家近的工作地点。
一开始听说公司在西二环边还有点犹豫了,现在确定了项目在北四环外,作为一个工程总监,开工基本就是常年在工地上驻扎。现在不用到外地出差,工地离家近,随便骑自行车就能溜达回家,兼顾照料家人,就特别合适。
一看人家确实有困难,又是顾家的好父亲,林若妍顿时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决定录用焦正贵。
温尔雅当然是高兴了,别看老焦外表慈眉善目,实际上人称“笑面虎”,常年在工地泡着,火眼金睛说一不二,对施工队管理非常严格,绝不容忍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还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做工程多快好省这几条在他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林若妍如法炮制,把工程部候选人的简历也都丢给老焦,让他自己挑人组建工程部。
老焦笑眯眯应了,心里却想,项目方案都还没有呢,入场怎么也要三个月之后,他前期这些事自己一个人都能干,先慢慢挑人,宁缺毋滥赶在开工前后陆续补全工程部的人手就好。人力开销不小,能省则省。
前面几位总监都确定的很快,到了成本部的候选人时,林若妍与温尔雅产生了较大分歧。
集团那边给推荐了一个候选人,温尔雅没看上,又找了几个对比。偏偏林若妍看上了这个候选人,见名字叫李嘉,就是原书中记载过的。
方玥拍地成功的话,本该是李嘉在项目上做成本总监,他给方玥提了不少专业建议,将有限的资金全用在了刀刃上。先别管他地产行业的专业能力如何,光是用钱这方面就挺有道行的。
林若妍为了未来每个月都能稳定花掉一个亿,项目成本上的精细化管控肯定少不了这样的精兵强将。
温尔雅看不上这个人,是因为这人居然在简历上写着,每天下午要在工作时间离岗接送孩子放学。他家孩子就没有别的人管接送么?一个男人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对得起公司给的行业内最高薪酬么?这一看就不是正经打工人的态度啊!
书中的时代,幼儿园和小学放学时间基本都是下午三点多,并没有二十年后那种人性化的课后服务,能等到孩子爸妈正常下班来接娃。如果家里没有老人或者其他亲戚、保姆帮忙接送孩子,那么父母肯定就要找时间翘班将孩子从校园带回来。
这种事通常都是孩子的母亲请假,领导们对这种有娃的妇女也一般没有太高的指望。
一个女强人无论在外工作多么风光,常常会被指责或怀疑不顾家,所以她们下班后还会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照顾老公孩子,牺牲自己的娱乐休闲时间洗衣做饭给娃辅导功课,免得落人口实。
而一个男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回到家啥也不干是常态,偶尔做一下家务做一顿饭,打个替补接娃放学送去培训班,这都足够被视为是顾家典范。
无论书中世界还是现实,林若妍见识过太多这样的不公。
所以每天请假接娃放学的男人,只能说明是他家大概真的有困难,标注在求职简历中代表他是诚实的人,是否顾家不顾工作这事不能单纯凭此就一锤子定论了。
再者顾家又能承担工作的人难道真没有么?大多数职场女人不都是这样么。
林若妍心想反正自己目前就这一个项目还在京市,这人每天定时接娃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有这样的能兼顾生活弹性工作的例子摆在大家眼前,公司的氛围更显得宽松自由。
李嘉被邀请来面试的时候,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身为有一定工作经验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男人,他往往比同样资历的女人更容易得到面试的机会。无论甲方还是他都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很认可也很有信心,只不过一提到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三点多要消失一小时接娃这种事,往往就不可能有后续了。
所以在简单介绍完自己的学历、履历和工作能力之后,他特意先提了一下接娃的事情,免得大家互相浪费时间。
没想到林老板眼睛都没眨,很爽快就答应了。与国企不同,私企基本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老板同意,哪怕人力总监一脸不情愿,还是给签了合同,甚至合同上备注了这个问题,不算在考勤内。
李嘉为了争取这个权益,愿意每天晚下班一小时,或者薪酬上有降低都无所谓,毕竟挣钱也是为了孩子。他不信找不到能兼顾接娃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不就让他找到了么。

第34章 真不是故意卷
原来李嘉和老婆分居多年,自己父母已经过世,除了孩子再没有牵挂。每周就工作日接孩子放学的这个空,他能与自己的儿子相处短短一小时,为此他愿意付出其他一切牺牲,如今又岂能不珍惜这样完美的工作机会呢?
既然公司能准许他这样“任性”,薪酬还满足了他提的上限并未因此少给他钱,他肯定要努力工作回报老板的知遇之恩。
反正娃也是住在孩子妈那边,从学校接完送过去,孩子姥姥给看着,其他时间都不用他管,平时晚点下班周六日到单位加班什么的都不是事。
不过以上私人问题,老板没问,他自己是不会再啰嗦的。顺利办理完入职手续,就到了接娃的时间,他立刻拎着包走人了。
与入职后马上开始工作的赵星星一比,温尔雅不禁私下吐槽道:“林总,这个成本部的李总监真的能行么?”
林若妍有书中情节背书,对李嘉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笑道:“专业能力强就行,何必执着于固定的工作时间呢?”
被李嘉启发,林若妍意识到林梦溪幼儿园放学时间也快到了,她今天敲定了三个关键部门的总监,营销总监那边的面试还在约,所以自己的工作也很饱和了,那就不如以身作则早退一下?
“我家里有事先走了。你们也别累到,工作总有时间做,到点下班,劳逸结合,千万别加班。”林若妍叮嘱一句,喊上自己豪车的司机溜了。
虽然老板那样关照,曾经自己创业的温尔雅哪里会当真。
公司的地都拍了钱都交了,项目要赶紧推进。入职的人薪酬从办理手续当天开始算,这都是成本啊。况且公司的人员按照老板给的架构都还没凑齐,人力部这边肯定要加班加点筛查简历了。
各部门的人员一看人力总监都没下班,他们刚入职的真敢一下班就拎包走人?
财务部那边更是千头万绪,公司一开始各种花销支出都要罗列清楚入账,光是装修办公室买这买那,又招聘了这么多新人,还要求月底前就把这些人本月的工资都发了。财务部这会儿不把账目理顺,未来积压的事务会越来越多。他们也不敢懈怠,闷头加班干活。
设计部总监赵星星那里也是,地都拿下了,设计部肯定正是最忙的时候。
项目的设计任务书都没有拟好,怎么去安排设计院干活?另外各专业的负责人都没找齐呢,她约的面试基本都排到了晚上八九点。毕竟很多在职有经验的人员,想跳槽的,那肯定下班才有空来面试。
所以赵星星叫了一份外卖,直接给送到楼上的,做好了今晚鏖战的准备。
秦爽身为总裁助理,总裁可以不在岗,助理岂能偷懒?以前当中介也没有严格的下班时间,往往越是下班时间,看房子的客户越多,被其他人氛围一感染,她完全没想过下班的事。
秦爽作为公司头号员工,拍地前就去看过项目的,深得老板器重,经手了八千万的买地合同,老板的喜好肯定清楚。冯强陪着cy区委员会的领导们吃喝,探了不少口风,很了解委员会对这块地的期许。
所以在等着面试专业负责人的时候,赵星星拉上了秦爽、冯强和工程总监老焦一起,开始研究项目设计方面的问题。
工程总监焦正贵在北四环那一带住了快十年了,什么情况都了解,项目方案还没出来的时候,他都已经琢磨好围挡怎么弄,未来施工上下料的路径,甚至还对那一带现有的房地产项目了如指掌。
另外焦正贵是学工民建的大学本科生,他读书的时候没有把建筑学单分出来,工民建是建筑设计、结构水暖电都学的。他又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在赵星星看来这就像是设计院里的老总工一样,简直是百宝箱。大家对方案上有什么想法,只要说出来,老焦能给的意见就特别专业,让赵星星获益匪浅。
这两人一个做设计一个做工程的,从来没有啥正常下班的概念。就连下午三点多消失接娃的李嘉,也赶在五点前又回到了公司,还自带了泡面和干粮,一看这架势就是要加班工作的。大家讨论方案,提什么概念,这位成本总监立刻能给个大概的工程造价估算,就特别给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