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局败光八个亿(幻如空)


可是这点钱算什么呢?林若妍就为了这个选在靠近边界的地方么?肯定还有别的考虑。
林若妍此时没有一下子抛大道理解释自己更深的想法,而是启发地说道:“我看从京市方向来咱们这座酒店,应该也都是走那条高速公路过来。过了收费站又下了村道,再颠簸好一段才能到达。虽说是已经在镇上吧,可镇上除了农民房子还有农田,又没有象样的旅游景点。
正像姜老师说的,从京市来酒店的客人,无非是冲着这酒店比京市城里便宜,设施也算齐全,进来酒店就不出去了,吃喝玩乐开会泡温泉都在酒店解决,也感觉不出这里是京市之外,对不对?”
“对啊。”老姜点点头,要不是为了王民的项目,他才不会来这里住呢。放着周边山清水秀的休闲胜地不去住,谁没事开车一路吃土,到这里廉价消费?图便宜图方便,总要图一样。
“距离京市边界更近,就在高速路边的土地展示性也更强。那边虽然没有直接临河,可是能望见断流的大河床,平地上有了起伏,河底还种着庄稼,景色很开阔。再远一些有蓄水大坝,波光粼粼,稍加修缮就是不错的景观公园。临近河边的地方更适合做酒店,我挑这里还真就是图着离高速公路近一些的,交通方便,能让京市的人来住。”
她现在用的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分析新城大势,而是以晚辈后来者的身份顺着王民的话,所谓选一块地造房子而已。好地段留给王民盖酒店,她借着说清楚为什么选这边造房子,再引出未来这里怎么建设的一些思路才更容易被接受。
她现在要给这些人一个思考的时间,他们也一定想知道除了省点过路费,她还想要什么。
听着林若妍现在说要将房子卖给京市的人,还让京市的人更方便来这里住,如果真能做到,的确可以多卖点钱。他们就是想不通那种愿意来这个地方买房子的京市人,会被什么吸引。
难道也像东边那三个县一样,盖一些小户型低总价的房子么?这里可没有公交车能方便通勤到cbd。
大家不由得精神更集中,带着好奇听林若妍接下来怎么说。

第131章 稀缺才会贵
林若妍继续说:“按照王总的计划,产业新城一开始要做好配套,我很赞同。做一个更高端的酒店只是开始,还要聚拢人气。看图上有这么一大片地造新城,不可能全都荒着等升值了再造房子。
姜老师也说,上面同意让先建酒店,后续肯定要推出商品房。王总请了诸位过来,是要将一级开发做好,市政设施铺到位,每个地块规划好做什么,将来这些地才能有的放矢地卖给别人获取最大价值。”
同样的意思,都是买地等升值了卖二手赚差价,林若妍这种说法格调立刻就高了。他们这些人拿了地,做所谓一级开发,修桥铺路搞好市政贯通,把生地做成熟地,然后卖给其他人继续二级开发。
这个概念在更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很普遍了。不过眼下这些人并没有那种系统性地接触过专业词汇,直到林若妍说起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做的竟然是这样高大上的事情呢,做好了名利双收,不禁纷纷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可是,高档酒店建设周期长,经营运营一段时间后才能见到钱,一开始还是要造住宅卖,快点卖了回款才行。”王民皱眉道,“这里的容积率要求住宅也是1.0,还限高,盖不了高层,盖别墅要搭着小高层卖,否则做不满容积率就亏了。”
林若妍听众人意思,就知道他们脑子里的别墅还是传统大别墅的概念,接下来就要她来给他们说说她要做什么产品了。
容积率就是地上建筑面积除以占地,这个数越大,同一块地能盖的房子面积也越多,可售面积也越多。不过容积率越高意味着盖别墅的可能越低。书中时代,正经被称为别墅的都是独门独院的大户型,地面一两层带个地下室。那种房子容积率也就是0.6左右,再高,院子就小了。
理论上一块1.0容积率的地,是盖不了传统独栋大别墅的。
这里的总体大规划当然不会让远离县城还造那么多高层的,同样也不能浪费土地弄一堆大别墅,前后都堵死了,让开发商就在容积率1.0这里做文章,造一些精致的小洋房,有国外那种小型城镇卫星城之类的感觉。
所以控制容积率和限高是很正确的。林若妍能充分理解这些,不过花园洋房多层单元楼卖不了太贵的价格。盖别墅类的才能吸引京市城里人,回款是慢了一些,单价却可以更高,卖毛坯建安成本比多层和高层也便宜。盖起来便宜卖的贵,哪个开发商不喜欢呢?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别墅类型根本撑不满1.0的容积率。
一般开发商会想着,拉高拍低,也就是顶着限高造一些高的住宅,剩余土地尽可能多造别墅。别墅建筑面积占比尽量最大化,高层住宅沿着地块最北边盖一排两排,好的资源全留给别墅。那些高层住宅其实并不好卖,还居高临下看着别墅,导致别墅的私密性会受到干扰。
这样的混合小区,再怎么砌筑围墙隔离,也还是互相影响,别墅不会是传统高档别墅的价格了。不过好歹凑够了容积率,做了一些能卖的贵的产品。总之损失容积率就是损失销售面积,这些人肯定接受不了。
凌老六脾气更爆一些,他能感觉到林若妍话里有话,却不是很清楚这丫头要干什么,就直白问:“林总,你是打算守着高速出口盖别墅么?来往倒是方便,可是容积率凑不够,盖别墅也要搭着一些多层卖,这里多层卖不上价。”
林若妍突然问道:“你们知道现在京市和周边城市的大别墅多少钱么?我前段时间在津市买的大别墅才七八十万一套。京市不是传统别墅区的地方,别墅也就是三百多万。”
凌老六不明所以道:“那当然,没有个二三百万,在京市那都不叫别墅。”
“那你们想过两三年之后,你们认为的那种正经的郊区大别墅会卖多少钱么?”林若妍继续问。
“按照这几年的市场行情,两三年后,郊区别墅能卖五百万?而且还有可能会跌吧。有钱人毕竟是很少的,前几年买了别墅,难道还会去更远的地方买别墅么?而面积小质量不高的别墅,价格不上不下的,老百姓买不起,真正有钱人也看不上。”
王民对住宅方面的研究不如酒店,他是从福利分房那个时代过来的,自己也建造了一些房子,建安成本摆在那里呢,他总觉得京市的房价现在已经很高了,两三年后在原材料和地价都没突变的情况下,商品房的价格涨涨跌跌才符合市场规律。
“那么如果将来,政策不允许做容积率1.0以下的住宅,京市范围内所有住宅用地的容积率都必须超过1.0,鼓励多盖高层解决人民群众刚性居住需求,当别墅产品变得越来越稀缺,别墅会不会涨价?物以稀为贵。”
老姜想起了他退休前参加的一些高层会议,知道上面有一种倾向,就是同样的土地要多造房子,大别墅那种用地要逐渐减少。尤其京市这样大大城市,以后五环外恐怕都很难见到别墅用地了。
林若妍刚才说的那种假设,再结合她与京市相关部门那么好的关系,大略能推测出京市乃至全国未来政策也是这个倾向。现在觉得1.0的容积率很高,未来这可能就是住宅最低的容积率。1.0想全盖成别墅都很困难了,未来真正的大别墅是不是会越来越少?
林若妍说道:“卖地的收益给各地财政带来明显的增幅,资本闻风而入炒作,房地产发展起来能带动了上下产业链,繁荣经济,这是支柱产业的一个作用……地价会越来越贵,再不会像今天这样便宜。
另外我哥做实业的,他说国际形势变化对国内原材料影响也挺大的,比如钢铁等原材料一直在上涨。以前不起眼的建筑材料也随着国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价格增长的特别快,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
所以,我听闻您这里一亩地这么便宜,肯定是动心的。而且容积率1.0,或许在未来看,已经是非常低,能做出别墅的宜居地块了。”
老刘好奇道:“听林总的意思,是打算盖容积率1.0的那种……别墅?”
凌老六是盖过住宅的,知道别墅和住宅容积率常规情况都是多少,摇头说:“老刘,那个容积率就算真能做出别墅,也比正经大别墅差远了,有钱人能看上么?”
这位凌老六看来很关心房子盖出来能不能卖贵一点。而林若妍要提的产品创新点就是现实世界里见过的一种院墅产品,用1.0的容积率实现了类别墅的居住质量。
不过首先,她要回答在场众人,这样的类别墅要卖给谁。

答案不用林若妍自己想,原书就写了。
她之前卖了那么久关子,大家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她也该认真作答了:“这么偏的地方就算造出别墅,太贵的那种肯定卖的慢。但是不卖别墅,只是建一批1.0容积率那种洋房板楼,比县城又能好到哪里去?生活居住也不如县城,各种不方便。所以还是要卖别墅,才能少点建造成本,多赚钱。”
众人也知道卖别墅的利润高,王民问:“如果是卖别墅,就像是老凌说的,总要搭着一些板楼吧?这附近肯定没人买,要来买的都是京市的。我们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让京市那边的人来买,能有什么吸引力。林总,赶紧给我们解惑吧。”
“既然王总发话,我就不再藏私。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想法,哪里说的不对,大家及时纠偏。”林若妍客气完,就结合原书,把类似的郊区大盘xx新城的客户描摹搬了出来,
“真有钱能买几百万传统大别墅的人,的确不会瞧上这地方。但是有那么一批城市新贵,挣的钱不够买三五百万的大别墅,也不想在城里住一辈子高楼大厦鸽子笼。他们现在要实现这个梦想,就是攒钱回乡自己宅基地上盖小楼,或者是去家乡的省城买大房子,一套不够就多买几套。
可是这些人还年轻,事业也都在京市,家乡置办了房子,一年也未必能有机会回老家去住几天,父母双亲就算住在那样的大房子里,也还是远离子女。”
在场几位都算是事业有成的男人了,他们当初背井离乡打拼,挣了钱回家翻修宅基地,然后去省城买房,把双亲安置在省城,心态和林若妍说的差不多。最终期待,是自己通过奋斗,能在更好的地方买更大的房子,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他们是混出来了,能够实现这个梦,但有更多所谓城市新贵,可能一直给别人打工,一辈子也买不起大别墅。
莫非林若妍要造一些便宜的小别墅,让买不起大别墅的人,也有机会实现类似的梦想么?想法是挺好,不过这种小别墅会不会卖不了太贵,高不成低不就的,还不如盖成廉价板楼赚钱呢?
“这些城市新贵,追求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有审美,看不上普通楼房大户型。平时又因为工作和子女的教育不得不住在京市城区内。他们在节假日返乡,路途遥远的可能也就春节能回去一趟。周末则开车去周边玩耍,体验田园牧歌短暂度假。
这些人肯定喜欢有天有地的别墅,也希望投资的房子能继续升值,不会像真正有钱人那样,只把房子看成居所,涨跌都不会卖。他们会卖,在房子价格涨到预期后,果断出手。
我的目标客户,是没有购买或者住过真正大别墅的那些新贵。他们来京市打拼,渴望更上一层的生活模式。城里有房,郊区有别墅。自己不住,还能把家乡的父母接过来安置在有天有地的地方,他们周末开车来这个第二居所与亲人团聚岂不是很好?
样子上看得过去像别墅的,有天有地的,哪怕面积稍微小一些,他们都能接受。关键是将来这房子能高于买入的价格卖掉,算是一种过度,让他们实现买真正大别墅的梦。
现在京市郊区,或者范围更大一些高速沿线,哪个项目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要实现这个梦,上车的门坎是多少钱?”
目前一般工薪阶层家庭年收入有二十万的已经是属于成功人士了。王民开酒店的,圈子也比较广,若有所思点点头:“林总说的这样一类人确实存在。平时来我这个酒店的京市人,在京市大多都买了商品房,一套二三十万的电梯高层小洋房什么的,也还算繁华地段。他们全家年收入十万二十万,努力工作攒钱三五年,就能全款买了。
而且听说能贷款买房,首付很少的钱,往后慢慢还月供。一大家子凑个几万首付并不难,每月工资也可以轻松还贷款。但是他们买正经大别墅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如果是不到一百万的一套有天有地上下楼的小别墅呢?他们会不会买?”林若妍说,“我的产品就要做成这样的,一百万一套的一百平米小别墅。”
“先不说质量如何,这个总价还是有点贵的,尤其这里已经是冀省了。”王民蹙眉,“京市人会来买么?生活不方便又那么贵。”
林若妍说:“要让这些人相信,房子现在便宜,未来会涨价,现在能买,未来会很稀缺。哪怕现在住着不方便,他们也会克服困难,等几年房子涨价卖出,定然可以获得收益。”
“他们为什么会信?”老姜很好奇,他过去的工作就是和各种人打交道,能从林若妍的神色上看出她对自己的说法非常有信心。
这种荒凉地方,光有漂亮的规划,恐怕很难让人信服这里的房子未来能涨价。这可是平地造新城,没有三五年时间没有真金白银投入,怕是卖出房子了也不会有人来住。
林若妍这样有信心,是因为原书就这样写的。她也不觉得明年盖出房子,马上再卖出就会升值,这个地方与津市成熟的梅江完全不同。新城需要循序渐进开发,掌握好开发的节奏才行。
如果是王民和其他几位做工程的,都是希望快速回款急功近利,卖点便宜楼房,那未来这个区域只能是另外的一个县城,而非产业新城,更不可能吸引京市那些新贵光顾。
林若妍加入这个项目,就是要持续不断投入,一来是自己每月能有个支出项目,二来是未来三五年之后区域是真的能成熟的,比其他书中没有描写过的新城靠谱。
她想让客户相信这里能升值,首先要找到更充足的理由说服眼前这几位:
“房子能涨价,是周围的地贵了,有人买地盖楼,新盖的楼盘比这个价格高,别墅这种稀缺产品才会涨价。这就需要区域真的可持续能发展起来。
我看图纸上这片新城的规划面积很大,诸位前辈在研究的是选哪里当起步区,就像我在大x区生物医药基地做的那几栋楼打样。里面放什么内容才足够吸引人,让我说的那种客群关注,恐怕光靠一个高端的酒店还不够。
省里、县里希望地价能涨起来,无论怎样的名目,能吸引更多开发商介入,引入产业,带动上下游,这地方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道理说的简单,可是大家还是要赚钱吃饭,难道林总这是打算自己长期不断投入新城建设中了。她为什么如此看好这里?

第133章 画一张大饼
老姜在机关工作那么久,林若妍这些说法一听就是懂得上面意思的。开发商只看自己能不能赚钱,而出让土地的地方上却希望能够带动经济,不只是卖地这一锤子买卖。所以这里才叫产业新城,是真的希望能引入一些产业,哪怕是承接京市看不上的产业。
怪不得大x区的那位推荐了林若妍来,这姑娘看到的层面比在场这几个老兄弟更高一些,充满了前瞻性,不是只做房地产开发个酒店住宅区,是知道要真的导入产业,用房地产作为支柱或驱动力,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迎合了上面的这些期待,往后的事情才能真地推进下去,才会受到支持。
如果只想着什么赚钱做什么,干一票就走,土地低买高卖,就辜负了领导们的期盼。上面选择王民,看重的恐怕不止是他目前经营的项目,也是因为他出身本地,是对这片土地有感情的,不会乱来搞臭了名声。
“能说的再简单一点么?拿了地之后还干不干酒店?”王民诚心求教,其实并不是真听不懂,而是更关注这事该怎么走出第一步。
无论未来多么美妙,眼下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荒地。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前期成本投入,根本看不到效果。再说开发商又不是做慈善的,肯定是有利可图才能下本。就算这里是他的家乡,他少赚一些,却不可能赔钱赚吆喝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