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梦落三生 (岫泷)


  红藤听了觉得有理,就没再推辞了,她不识字没读过书,却听说过男女大防的规矩,贫苦人家不在乎这个,但富贵人家规矩尤其严重,大姑娘待她亲厚,她却没敢冒冒失失地在姑娘跟前提起此事。
  菁玉很苦恼,她救了红藤的命,跟父母提议向穷秀才约稿卖话本,一共才涨了一年的寿命,整天在家窝着去哪里寻好事来做,这遇到了做点好事倒没什么感觉,可现在为了增加寿命要做好事,菁玉总觉得落了刻意,有种虚伪的感觉。
  唉,慢慢来吧,反正现在能活到二十一岁,还有八年的时间够她做好事增寿,熬过通灵宝玉恢复本体的时间就够了。
  此时菁玉突发奇想,自家书铺卖话本,不如她也来写点报社的故事来试试?
  市面上流行的话本大都是才子佳人的风月故事,不外乎就是西厢记牡丹亭一类的换汤不换药,要么就是神仙鬼怪一类的,跟她看过的聊斋差不多,女妖女鬼也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妖娆多情,温柔如水,还有数不尽的家资,总而言之,不过就是一些书生意淫出来的春秋大梦。
  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司马相如卓文君的佳话传奇,即便是这个传奇本身,司马相如在发达后也不会顾念卓文君在微寒时的倾心相待,另有新欢,便将发妻抛之脑后,卓文君也是个没傲骨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还写什么《白头吟》来挽回司马相如。
  那首《白头吟》看着虽有决绝之意,最终却仍存了侥幸的挽留心里,司马相如看罢惭愧,息了纳妾之心,但也仅仅是惭愧了,重圆的破镜,便是如何契合,那丝裂缝始终也是无法修补了。
  《莺莺传》的作者元稹则更让人不齿,菁玉上高中语文课学到元稹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字里行间多么痴情,让当时还只有十五岁的她感动得一塌糊涂,后来知道了莺莺,知道了薛涛,才发现元稹不过就是个始乱终弃倒打一耙的渣男罢了,所谓的痴情,不过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感动他自己而已。
  亏了薛涛早早跟他分了手,不然还不知道被祸害成什么样呢。
  再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东坡,家里姬妾都能凑一桌子麻将了,还“不思量,自难忘”,男人的所谓痴情,真是要打了折扣再打折扣,或许在古人女子眼里,这打了折扣的都是难能可贵的真心,但在菁玉看来,当真是一文不值。
  怀着报社的心理,菁玉提笔写了一篇文稿,文名《天孙》。
  天孙者,织女也,牛郎织女的传说已流传了上千年,传得凄凄惨惨缠绵悱恻,牛郎织女真心相爱,强行带走织女的王母就是那狠心无情打散了鸳鸯的大棒,自古以来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秦观的《鹊桥仙》。菁玉喜欢这首词描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情,却极其厌恶那个传说中把强占女性非要说成凄美爱情的粉饰传说。
  牛郎藏起织女的天/衣剥夺了织女离开的能力,这不就是限制人生自由么!穷得一塌糊涂的男子痴心妄想天上的仙女,用尽手段让仙女不得离开,还要扯什么两情相悦的说法来当遮羞布。这传说还有一种说法,说天帝看到牛郎勤恳,便将孙女织女许配与他当做奖励。
  这个说法更让菁玉嗤之以鼻,合着女人就不是人了,只是给男人的奖品物件,被送来送去还不能有半点反抗怨言。
  于是,怀着满腔的吐槽不满,菁玉写的这个《天孙》,内容风格偏暗黑和恶意满满的揣测。牛郎藏起织女的天/衣,织女原本是不愿意嫁给他的,但失去了天/衣的织女和凡间女子无异,没了法力,她哪里是牛郎的对手,织女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被牛郎强占,被迫生下了两个孩子。
  对自由的渴望从未断过,织女对两个孩子毫无感情,总时时仰望云空万里,等待着有人能救自己脱离樊笼,牛郎一怒之下索性一把火烧了织女的天/衣,企图让她再也无法回到天庭。
  天上一天人间一年,不知多少年过去,天帝终于发觉织女私下凡间被囚禁之事,勃然大怒,牛郎一介凡人,竟敢对天帝的孙女强占囚禁,遂派遣天兵天将解救织女回天。
  牛郎带着一双儿女追赶织女,让儿女啼哭好让织女心软而回心转意,被王母娘娘发现,拔下发髻间的金钗当中一划,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白浪滔天的银色河川,隔断了牛郎追赶织女的路。
  牛郎悲戚欲绝,织女不为所动。
  “你当真不顾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咱们还有两个孩子啊!”牛郎嘶声力竭的声音回荡在银河之上。
  “你烧我天/衣,囚禁于我,生孩子时我难产几死,你何曾在意过我的性命,何曾当我是妻?你我无媒无证,夫妻名分从何说起?我留你一命照顾他们,你还嫌不足?”织女的回答漠然而嫌恶,转身拂袖,消失在祥云之后。
  菁玉老早就想吐槽这个神话传说,还有现代社会总有人把七夕当成中国的情人节。当初她也这么以为来着,穿越了才知道中国的情人节是元宵节啊,这一天夜游灯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七夕则是女儿节,又名乞巧节,是女孩子们为了向织女祈求自己心灵手巧的节日。
  当然,后来古今中外的任何节日,中国人都能过成情人节。
  转世为林菁玉后,为了不让林海贾敏发现端倪,菁玉苦练书法,终于练出了一笔和前世截然不同的笔迹,也学会了许多字体,贾敏是审稿主编,当然不能让她发现这稿子是自己女儿写的,因此菁玉写的时候用的是端端正正的楷体,和她平时的字迹迥然不同。
  这篇文稿辗转数人之手到了贾敏手里,贾敏看过这个月送来的话本稿子,退了三篇留了六篇,指着名为《天孙》的稿子道:“这故事有新意,比那文君莺莺有意思的多,只是织女也太过无情了些,孩子到底无辜。”翻到署名,见名为“沧海居士”,便交给靳掌柜拿去印刷了。
  菁玉派人去打听过,得知这一期的林家书铺的话本子都很畅销,《天孙》的销量虽不是最好,引起的争论却是最多。世人看惯了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故事,听惯了牛郎织女感天动地的爱情传说,《天孙》反其道而行之,牛郎不是情深义重的郎君,而是强占女子的下作之人,织女也不是那等温顺贞静的贤妻良母,生了孩子还不肯收心相夫教子,走得毫不犹豫,实在是让世人惊掉了下巴。
  流传了上千年的神话传说被扭曲成这样,作者沧海居士收获了无数口水,织女的无情无义也被骂得体无完肤,什么女子应当从一而终,身为人母却不顾孩子之类云云。
  菁玉听罢冷哼了一声,牛郎说白了就是个强/奸犯,对强/奸犯从一而终?明明是犯罪行为,为什么要求女人忍受屈辱摧残委身下嫁?有孩子又怎样,对这种情况下生出来的孩子,有怜惜之意或者毫无感情,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指责她无情无义。
  任你是天上的仙女,世人也可以随意意淫指责,说到底,还只是把女人当物件罢了,这个物件敢于反抗主人,真是大逆不道。
  牛郎偷藏织女天/衣强占织女和花钱买媳妇的人别无二致,当世人口买卖合法,花钱买女人者不计其数,谁在乎那被卖的女人的意愿想法,女人的作用不外乎就是传宗接代干活暖床,再有多余的心思,那就一顿好打,打安分了为止。
  菁玉上一世的母亲王春,认识的好友白露,她们自是冰山一角,没有几个能像《天孙》的织女那般幸运等到解救她们的人,更多的是像王春那样被压榨直到最后一分价值。如果白露没有杀人,只怕她早就被折磨死了吧。
  写完了《天孙》,菁玉意犹未尽,又写下了《涅盘》二字,一段以女子为主角的传奇故事在笔下徐徐展开。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章纯吐槽发泄怨气。

☆、第三世(三十七)

  《涅盘》以孟丽君、冯素贞和花木兰为原型,一对双女主,二人出身显赫,为侯门千金,姐姐饱读诗书文采非凡,妹妹擅长骑射活泼好动。
  姐妹俩十岁之时,侯府得罪了权倾朝野的相国,相国百般构陷,侯府获罪抄家,姐妹俩被提前送出去才躲过一劫。姐姐在乳母的保护之下得以藏身,隐姓埋名女扮男装,苦读诗书考取功名,待将来考中状元好为家族沉冤昭雪。妹妹则在逃亡途中被盗匪所劫,清白不保之际被江湖侠女所救,收其为徒,带回山门传授武艺。
  匆匆数年过去,姐姐连中三元,名震帝京;与此同时妹妹出师,恰逢边境动乱,邻国大军压境,妹妹遂女扮男装投身军中,屡立奇功大破敌军,被封为西北大将军。
  太子钦佩姐姐的学识智慧,相处时久,察觉状元公实为女子,不禁暗生情愫,未表白之时,太子被派遣至边疆代帝王巡视,在西北军营中结识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妹妹。
  此时帝京朝堂有变,皇三子发动宫变,妹妹护送太子归京勤王,姐妹相认,姐姐出谋划策,妹妹身手不凡,姐妹设计合作擒获反贼,成功解救皇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