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宅斗]浮霜 [封推] (照烧茄子)



“可不能这么说!”一旁蔷薇拿过一副金镶玉的头面和另一幅翡翠头面比较,“即便是垂着帘子,那也是了不得的大事!王爷能交由郡主您主事,郡主就不该怠慢了,穿着打扮、一举一动,都不能随意啊!”

“是啊是啊!衣服也得选件最华丽的,寻常的颜色都压不住阵,我想找件玄色的,可您的衣服里哪里会有玄色啊?真是愁死了,赶明儿还的尽快赶一套出来才是。”鸠尾一边挑衣服,一边纠结。

浮霜目瞪口呆:“用不着这么夸张吧?照你们这样,还不如给我改一套王爷的朝服算了。”

“那哪里成!”几个丫鬟齐声道。

浮霜闭上了嘴巴,暗自翻了个白眼。对于上朝这事,她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原本照她的意思,让各部将折子都送到两仪居来就成了,可卫东鋆偏强调说一定要上朝,说这样那些老家伙才会真正信服她。

所以她才勉为其难,每天这么早爬起来的啊!现在还要盛装打扮、戴着重死人的首饰,涂着厚厚的粉坐一上午,早知如此,她当初就不该心软答应那二货的!

众丫鬟一通忙活下,浮霜用了点早膳,便出了两仪居。院外,十二人抬的蓝呢轿子早已准备停当。她跨入轿内,芍药随行轿旁,一路便来了前院的太和堂。

进了朝堂内,在明黄色的帘幕后坐定。浮霜朝外望去,只见外间人影憧憧,却也分不清谁是谁。润州小朝廷内的官员,她原本认识的就不多,再隔了个帘子,便几乎连宋卿书都瞧不出来了。

她觉得有些无趣,今后天天要这么朦朦胧胧的打哑谜,听汇报的时候,都瞧不起臣下的表情态度,又有什么意思?浮霜整了整衣襟,抬手扶住宝座的扶手,却突然感觉到有些异样。

她转过脸,竟然发现身侧的芍药在微微的发抖!

至于么?浮霜瞪圆了眼睛,她头一天特意带了最稳重的芍药来,却没想到她还是紧张了……

站在帘幕外面的元吉撩起帘子,冲里面问道:“可以开始了吗?王妃。”

浮霜点了点头,端起案几上的茶抿了一口。

元吉放下帘子,转身高呼道:“上朝!”随着他的话音,人影纷乱,不一会便排成了左右两列。

浮霜心中好笑,她怎么突然感觉这有点像是在演皮影戏呢?

正当她神游天外的时候,突然有人越众道:“臣礼部尚书徐淮逸,臣有本奏。”

徐淮逸是续原礼部尚书王荣发之后上位的,不过他之前就是礼部的老臣,干了二十多年的侍郎,终于在毛尚书倒台后扶了正。浮霜垂帘听政的事,他是头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当时被卫东鋆东拉西扯,辩驳的体无完肤,还因为语出不慎遭了同僚谴责,此刻浮霜当面,他首当其冲的站出来非难,已尽在众人意料之中了。

“准奏。”浮霜轻声说道。

“十日之后,便是老王爷的周年忌,微臣想请王妃示下,该如何安排?”

浮霜闻言一愣,随即明白了,礼部尚书在这儿等着她呢!长辈忌日,按礼得子嗣进香,通常都安排在城郊的法轮寺。可如今卫东鋆南下了,卫东淳也不知被藏到了何处去,剩下的两个庶子是没有资格进香的。礼部尚书当堂提出此事,就是要让她作难!

混蛋卫东鋆!也太不像话了!十多天后就是老爹的忌日,他怎么就不能祭完了再南下啊?虽然知道卫东鋆最不在意虚礼,可此时浮霜还是气得要死。

浮霜咬牙切齿的暗恨时,却听帘幕外徐尚书再度催道:“请王妃示下!”

PS:

三更到!!!求打赏!!求表扬!!!

推荐朋友的文《田园闺事》穿越到农家,母亲重男轻女,大嫂极品,只有她,众人眼中一根草,哪怕困境多,也要园中当自强,觅良婿,进财宝,草根变金窑。

第两百一十四章 听政(一更)



大堂内静若寒蝉,所有人都在等待王妃的答案。宋卿书等人几度想站出来打圆场,可偏偏老王爷祭日事宜,他一个臣下却不好越俎代庖的表态。

突然帘幕内,浮霜笑了:“礼部许是无事可做了?这事也拿到朝堂上来说?老王爷的祭日自然是要操办的,但这是卫氏家事,好似没有必要对外大肆宣扬吧?”

“卫氏主江淮,卫氏家事便是江淮大事,岂可怠慢?”老尚书还不肯罢休,“如今王爷南下,不知道对于祭祀,王妃是如何筹划的,究竟是招王爷回来,还是另有安排?”

众臣见王妃称祭日为家事,避而不谈,都觉得她是在推脱。也是,王爷走的匆忙,没留下个话,此刻赶回来根本不现实。可老王爷的周年祭,没有个正经儿子上香烧纸,却如何使得?

却听浮霜不紧不慢的道:“好!既然老尚书一定要大肆操办,那我安排的事,你可做得到呢?”

老尚书不妨被她回将了一军,忙斟酌道:“王妃尽管吩咐,只要是情理之中的事,微臣定当竭尽所能,只怕……”

“尚书大人不必怕,都是情理之中的要求,老王爷周年祭自然不能轻慢了。首先得上折子去上京,邀皇帝陛下给写道祭词,其次在江淮广招僧侣,老王爷去世的时候,就招了三百僧侣和九十九位道士做法,此番头一年周祭,也不能少于这个数。最后,最重要的是得由尚书大人发函广陵,请广陵留守卫大人回润州拜祭。老王爷怎么也是他亲兄长,所谓长兄如父,无论届时王爷赶不赶的回来,二姥爷都是必须到的……”

好么!一句话将皮球踢了回来。长兄如父?所以要请二老爷回来拜祭?当然,原本老王爷祭日二老爷就是该来的,可如今这情势,二老爷能来吗?

宋卿书等知道内情的人,都不由自主的以同情的目光望向礼部尚书,尚书大人自己却毫不知晓,他撵着胡须道:“王妃的安排甚为妥当,微臣,定当招办,不过希望如王妃所言。届时王爷能亲临,否则众人皆至,独王爷不在。今后说出去这名声可不怎么好呢!”

浮霜翻了个白眼,卫东鋆那货还有名声吗?她嘴上笑着道:“这我自然知晓,无须老尚书操心。”

这厢礼部尚书刚退了回去,那边新任的户部尚书李翼又站出了列。

“启禀王妃,臣户部李翼有本奏。”

“准。”浮霜缓声道。

“近期北地战乱频繁。不少流民都逃至江淮。据我部统计,连续数月来,江淮共计收纳有流民十万余众。这些人有些携带薄产,来了江淮后,置地操业,倒也无妨。可大多数人却是一穷二白的。如今江淮各地乞丐匪类激增,户户难以安枕,恐与流民激增有关。长此以往。江淮必乱,所以还请王妃下旨,驱逐这些无产流民,维护江淮稳定。”

浮霜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这货是怎么当上户部尚书的?走后门的吧?她好不容易从北地弄来的人口。他却一句话就要驱逐,这脑子该是如何长的?

于是她说出的话不免有些语气不善:“李尚书此言差矣!北地流民也是我天朝子民。正是因为北地民不聊生,他们才迁至江淮的。我们怎么能轻易驱逐他们?又能将他们赶到哪里去呢?如今我江淮也战事频频,正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流民只要善加管理,便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何不征召入伍,或者安排到运送南下物资的队伍中去?”

“王妃恐怕有所不知。”李翼款款而谈,“如今南下的物资并不是官家派人运送,都是包给商队承办的。接下这单生意的不是旁人,就是润州大名鼎鼎的白家商队。所以根本无需再另行招人了。而征召入伍也行不通,这些流民体制不良,青壮年也在少数,倒是一堆拖家带口的,实在是难以解决啊!”

白家商队就是白羽名下的商队,如今白羽白少爷的名头在润州可响了,他是润州瓷器行的大股东,麾下还有数只规模颇大的商队,除此之外,还兼着王妃名下码头的总管事,可以说脚跨官商两界,在润州那是跺跺脚便能震天动地的大人物。

当然,谁也不知道其实白氏的产业中,八九成都是属于浮霜的。

浮霜沉默了片刻,又道:“那就让工部看看有什么工程需要人手,或者干脆迁他们去南郊开荒。我记得江淮南面,临界桓城附近还有不少无主荒地,若是能开垦出来,将来未必不能养活这许多人。”

工部尚书仿佛是商量好似得,立刻站出列道:“回禀王妃,近期由于对越战事,一应工程都停了,却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人手。”

李翼李尚书又补充道:“南下开荒是不错,可是王妃,您可知晓调度数万人南下需要多少银子?打造开荒的工具需要银子,一路上的花销需要银子,这粮食得明年开春才能下种,明年秋收才能有产出,这近一年的时间,开荒的人都需要我们朝廷白养着,等有了收成才能抽税,这么大笔开销如何来?我们江淮算不上富裕,这两年多亏了外洋贸易,户部才有了些结余,如今王爷在南面一应事宜都需要银子,怎能耗费在什么开荒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