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简不管怎样近了远了地扯,小皇帝总是一双眼睛眨呀眨地,似乎时刻在提醒苏简不要忘记提供答案。最后苏简实在堵得慌,突然双掌一击,大声道:“我知道了——这是身为统帅之人应有的直觉!”
一语出而惊四座,小皇帝固然惊讶不已,原老尚书险些没拈断一根胡子,而原征背过身去,肩膀微微抽动,不知是笑还是哭。
当然苏简还得把自己说的再给圆回来。她便说,刚才讲了这么多,都是身为统帅之人应有的品质与应考虑的因素。而在战况紧急,需要决策之际,统帅的职责就是将各种因素统筹兼顾,其实也就是各种算计啦,以便最终做出决断。当然也有可能这身为统帅之人想得更为高远,思维更加快捷,那决定就似一瞬之间做出的,就如一种感觉一样,意识之中就是认为——就是这样的,就应该这般决断。这看起来便是一种直觉。
至于苏越为什么能猜中永熙的意图,并且确凿地断言边疆无虞,大抵是因为苏越与永熙二人阅历相似,对西北战局又都了如指掌,因此想法也相似。此次天钧部犯边,苏越在京中,心中早有御敌之策,各种细节,无一不想到,而且恰恰与永熙之策类同。因此苏越只听傅菁的军报中的只言片语,就推断出了永熙的御敌之道。苏简说了这么长一串之后,以一句俗语做结尾,“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
苏简说完,口干舌燥,文衍赶紧示意黄立,立刻就有下人送上一盏清茶到苏简手里。苏简一边大口大口喝茶,一边想,这个长篇大论,居然没有让自家老爹听见,也让他自豪一下,转念一想,有一就有二,这回帮老爹圆得这么好,下回不知道还有什么难题要出给自己。不行不行,幸亏老爹今日在偏殿招呼礼部那些人开会呢,否则真亏大发了。
这时候,原老尚书上前,对小皇帝说:“苏侯固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太傅也是虎父无犬女,老臣听了苏太傅一席话,亦觉得茅塞顿开,胜读十年书啊!”
苏简心中偷偷骂着:“老狐狸,拍马屁!”她何尝不知原峄此时对苏家颇为关注,有意交好,因而一顶顶高帽轮番送上。
然而小皇帝文衍却极是认真,将苏简所讲细细想了一遍,挑了一些紧要的,自己取了笔记了,又从头至尾读一遍,挑了几处苏简没讲透的细细问了。可怜苏简,那些她匆匆带过的部分大多是她自己也不熟悉或者不懂的东西,这时原老尚书和原侍郎就能帮上忙,两人在旁一搭腔,苏简再自己举一反三发挥一下,三人一起应对小皇帝,就绰绰有余了。
这一天天气很好,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小皇帝心情极好,待原家祖孙告退以后,小皇帝就向苏简提出,想出宫去看看。这可吓坏了苏简与黄立,上回在宫外,连番受了这许多惊吓,回到宫中却赶上太后薨逝,绝对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可是皇帝金口玉言,而且还指明了要微服出宫,去天京街市上转转。苏简无奈,只得与黄立二人,私下安排了很多便装的侍卫。苏简又暗暗通知了自家老爹,希望他能够暗中照应。
于是小皇帝就打扮成了个世家少年,苏简干脆也换了男装,一行人从皇城一侧一闪偏僻的小门出宫,来到天京城中原本最繁华的街市上。
天京的街市,多多少少受国丧的影响,颇有些萧条。但是太后过世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按旧俗,不少人家已经换下了大门口缠在柱上的白布。街市上也开始恢复往日的升平气象,除了不能宰牲影响了一部分行业以外,不少小商小贩此时也已经在城中活跃起来。小皇帝文衍左看右看,似乎处处新奇,看不够一般。苏简冷眼瞧他脚步轻快的样子,心想,小皇帝还真是个孩子呢!
一行人没走出几步,突然听街市上一人敲着锣过来,大声嚷嚷道:“西北有消息了!西北有消息了!大家赶紧去神庙!”旁边一名小贩就抓住他得衣服问:“西北怎么样了?”那人一拉那小贩的手,激动无比地道:“大胜啊!大胜啊!天钧部都滚回老家了,西北之围解了啊!”
那小贩在旁边拍着胸口道:“谢天谢地!天佑我天元朝啊!”
文衍听得胸中极为舒畅,面上露出笑容,岂料那小贩身边的一名老妇人突然对那小贩说:“谢啥老天呢?依我看,都是上国天女的功劳!”
文衍一下子就黑了脸,低声问苏简:“上国天女?”
苏简无法,知道没人跟这位小皇帝说过李银笙近来的动向,但是皇帝问起,当下她只能略略将李银笙的神庙和她在神庙之中的一番做作说与文衍知道。而那边厢,老妇人还在叨叨:“……上国天女日日夜夜为我朝祈祷,一定是她老人家诚心感动上天,派下天兵天将,才解了西北之围……否则怎么会快,你想想,那会儿南征,打了那老多个月呢……”
好在文衍沉住了气,对苏简轻声说:“太傅,陪朕去看看……那神庙……”
苏简听了老妇人的那番话心中也是无明火起,分明是永熙奔袭千里,孤军深入,又历了奇险,才这么快就解了西北之围,怎么在天京百姓心中,就都成了李银笙的功绩了呢!她心中那叫一个憋屈啊——
文衍也看出她面上神色不善,担心地扯了扯苏简的衣袖,低声道:“太傅,带朕去看……那神庙吧!”苏简低头看了他一眼,文衍便又说:“知己知彼么!她能想出这样的道道来,朕也一定能想出克制的法子!”言语之间,颇为坚定。
苏简哪里敢不应,心知神庙前面人多杂乱,将随侍的几名侍卫叫过来,细细叮嘱了,又嘱咐文衍到了神庙一定要待在自己身前,不要四处乱走。文衍笑道:“什么时候太傅说话跟宫中的老嬷嬷似的?”苏简极为无奈,但是仍然打起十二分精神,护在文衍身后,朝神庙的方向走去。
神庙之前的百姓越聚越多,大多是听说西北解围的消息赶来的。这时,神庙外的栅栏上已经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心愿帖”,不同于十几天前的普通纸封,现在的心愿帖绝大多数已经改成是烫金的纸封,不少纸封上还寄了缎带,只是现在值着国丧,百姓还不敢拿大红纸封和缎带出来用。栅栏上还被钻了不少孔,钉上了不少铜锁铁锁。苏简见了又好气又好笑,心想,是谁将这挂“同心锁”的风俗也介绍到这个时空来了。
正想着,苏简耳廓微微一动,她耳力好,听见身后远处一个书生悄悄地在与身边人说着什么,她看了看文衍,文衍正仔细打量那神庙,没有听见身后人们的议论。苏简的眉头于是终于拧了起来,刚才那书生的话,苏简听过也就算了,只有四个字,她听在耳中,只觉得心中一凛。
这四个字是——“女主当朝”。
一百三十章 流言(下)
更新时间2013-11-2 9:03:37 字数:3072
从市井小民口中传出“女主当朝”四个字,苏简听了一惊,定下心神,觉得自己大约是听错了——没头没脑地只听了这四个字,不能妄加揣测。她扭头看了看文衍,确认小皇帝没有显出任何异状。
聚在神庙前的人群,先是静默着,见到李银笙从神庙中缓步走出,人群便爆发出一阵欢呼,更有人尖叫着,而不少年长之人已经深深跪拜下去。
李银笙一双玉足缓缓踏上神庙前那座小小的高台,她将手中的一小捧火焰高高举起,微微笑着对神庙前的众百姓说:“——幸不辱命!”
“幸不辱命!”这四个字撞在人们心上——这是传言中能够与上天对话的上国天女给百姓们的交待。
人们为了这四个字,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拜倒。国之安稳,自然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害,李银笙固然是应了百姓所求,向天祈愿,这一点上她和一般神棍没什么大区别,只是人美,外加谱摆得高高的,令人一面心生爱怜,另一面心生敬畏。此外她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此前似乎还未曾有人,能够想起百姓们也是国之主人,在天元朝转危为安之际,要向百姓们交待一声。
难怪乎百姓在她面前痛哭流涕——
小皇帝文衍见到了这番景象,若有所思,竟而微微点了点头。苏简大奇,而她正暗自气愤不已,明明此次永熙的功劳大过天,可是百姓们仍然只知道感谢天,还有感谢为他们代言向天祈愿的上国天女。
只不过,百姓依旧是百姓,此刻跪拜在神庙跟前,他们心中有无数朴素的愿望,都想在李银笙面前一一倾吐。因而神庙之前嘈杂不堪,百姓们都自顾自说着,还有不少闭目合十许愿的。而李银笙此刻,将手中的火焰交给了身边的一名“神女”,她自己则在高台之上,盘腿坐了下来,右手比了一个火焰的形状,左手坐托举状,低声吟诵着什么。她身后转出八名翩翩白衣“神女”,在李银笙身周的八个方位围坐了,都面向着李银笙,手中比出与李银笙一样的手势,也跟着李银笙低声唱诵。
百姓们开始被这种仪式感所震动,神庙之前终于安静了一些。
苏简与文衍装作看热闹的人,站得远了一些,在人群的最外缘,免得靠得太近了显得鹤立鸡群。他们身侧也立着一些仅仅是在看热闹的人,人群中一名锦衣华服的青年少年,一直对苏简侧目,他的一名从人见苏简的目光也挪了过来,连忙拉拉他的衣袖。然而那锦衣少年却似没有察觉一般。苏简当然也不是好惹的,顺着他的目光狠狠地瞪了回去。那少年冲她嘻嘻一笑,露出两排整整齐齐雪白的牙齿,接着便移开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嫡女谋,一品商女 (凤琳琳) 潇湘VIP2014-02-06 完结 因着婚事,庶妹陷害,姨娘动杀心,当她是好欺负的吗? 她只是想享受这一世难得的清闲,这...
-
侯门亡妃 (柠檬笑) 潇湘书院VIP2014.2.9完结穿越!重生!侯门庶女,卑贱之躯,生死相搏,终助得夫君登基称帝,本以为苦尽甘来,便可一朝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