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美人当前,难道就真的不想?”
也是酒喝的高了点,李继伟顺嘴问了一句:
“想又能怎样?”
“只要兄弟想,哥哥就有办法让兄弟得手。”
十六七岁的少年,哪里会不想女人。刘立春不提,李继伟自然不会对主母有想法。此时听刘立春如此说,在酒精在作用下,李继伟眼前顿时出现主母窈窕的身姿。刘立春是何等人,不用李继伟开口,只从他的表情和眼神中,就知道李继伟动心了。
“兄弟,我教你个法子。”
“刘哥,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有美人,有家财,将来兄弟可就是富甲一方的员外了。到时候,只要还记得哥哥就成。”
李继伟被刘立春几句话说动了心思,当即点点头。
“记得兄弟和我说过,每天晚上你们主母都会到你房里看看?”
李继伟又点点头。
于是刘立春伏身到李继伟耳边,如此这般教给李继伟一个计策。
☆、132.第132章 左迁知州华州城
李继伟和刘立春分手后,回到李府,因为喝多了点,便早早回房睡了。
晚上,掌灯十分,魏氏带着丫鬟小桃,习惯性地到李府四下巡查一番。当来到李继伟房中时,魏氏和小桃登时被床上的李继伟弄了个大红脸。原来,李继伟正身无寸缕仰躺在床上,腿间的伟健,高高耸立着。这便是刘立春交给李继伟的计策。
“呸,看来该找时间把小李子赶出府去了。”
魏氏和丫鬟小桃急忙扭身走出来,路上还对小桃如此说道。
只是,魏氏正是妙龄,当初一时决意守节,并不知道守活寡的滋味。自从得到朝廷表彰,并修建了贞节牌坊后,魏氏虽然已经知道守寡不易,却已不能回头。今晚看到了小斯李继伟的身体后,回到房间不由脸红心跳,整夜都难以入眠。
第二天,魏氏故意支开小桃,独自来到李继伟的房间,盯着依然不着寸缕的身体,怔怔地看了半天。一连三天下来,魏氏早已难以忍耐。李继伟并没有睡着,只是按照刘立春的计策装睡而已。
“千万记住,主母不动,你切不可主动。”
这是当初刘立春最后嘱咐李继伟的话。李继伟一直牢牢记在心里。又过了两天,装睡的李继伟,不仅感觉到主母越来越靠近自己,甚至感觉到主母真正伸手抚摸自己的下体。李继伟还是忍住没有动。终于,忍耐不住的魏氏,主动脱衣解带,骑在李继伟身上。至此,李继伟才猛然翻身,把魏氏压在身下。
一番云雨之后,魏氏娇喘吁吁地说道:
“便宜你了,此事万不可告诉他人。”
只是李继伟是个老实人,再次见到刘立春后,本就心里在感激刘立春,所以,不等刘立春问,李继伟早就一五一十讲了事情的经过。刘立春此时,并没有马上露出原形,恭维了李继伟一番后,还主动掏钱,又请李继伟喝了场酒。如此举动,让李继伟更是感激这为大哥。
自从有了第一次,魏氏便再也无需忍耐。只是担心小桃知道了,会把实情讲出去,便动员小桃,一起委身于李继伟。如此以来,一主两仆便****宿在一起。没多久,魏氏便发现怀了身孕。当李继伟把卫士怀孕的事情告诉刘立春后,刘立春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本来李继伟找刘立春,是听从魏氏的嘱咐,想要买堕胎药的。刘立春大包大揽下来,主动为李继伟寻来堕胎药。
让李继伟和魏氏都没想到的是,刘立春给李继伟的根本不是堕胎药,而是保胎药。俗话说十月怀胎,终于魏氏产下来一名男婴。三个人都知道不能哺育,只能溺死在水缸中。交给李继伟出去掩埋掉。心怀忐忑的李继伟再次找到刘立春帮忙,刘立春便接过死婴,对李继伟说:
“兄弟,此事就由大哥待办吧。如今兄弟可是富甲一方的员外了,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
刘立春把死婴带回家去,用生石灰保存好,才开始了对魏氏的敲诈。一而再,再而三之后,魏氏也知道事情不会善终,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和小桃自寻了短见。
刘立春听李继伟说,魏氏自缢身亡后,怕事情败露牵连到自己,便偷偷把死婴掩埋到江边的荒野之中,不想当夜便被野狗给刨了出来。
于是才发生了李三才和赵雄到县衙报案的事情。
案情至此大白,当即判道:
奸徒刘立春怂恿挑唆李府小斯李继伟,挑动魏氏春心,以致主仆间发生奸情。刘立春居心不良,实为三条人命的始作俑者,故判刘立春死刑。李继伟虽无害主母之心,主母却因其而死,判流放三千里,到沧州服劳役。魏氏沽名钓誉,骗取朝廷表彰,只是人已死,不再追究。令地方拆毁贞节牌坊,李府家产充公,以抵当初修建贞节牌坊之费。
萧国良让衙役把刘立春和李继伟押解到县衙,打入大牢。待判决文书送达刑部,得到刑部批文后,再行执行。
萧逸然在这桩命案中起到的作用,萧国良夫妻是心知肚明,从此,对自己这位女儿更加的爱惜起来。
转眼又是三年过去,已经是太平兴国五年年底,连任两界太仓知县的萧国良,终于接到吏部的文书。
在太仓县的这七年多,特别是当知县的这六年,萧国良一直兢兢业业,办学劝农之余,把一个太仓县治理的真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特别是魏氏自缢的案子,虽然因为最初是萧国良报上去魏氏守节,并督造贞节牌坊,案破后,朝廷既没有表彰,也没有追击萧国良的责任。不过,萧国良堪破无头案的名声还是传了出去。所以,这次吏部行文,直接升迁萧国良为华州五品知州,并没有让一家人有过多的惊讶。
萧逸然虽然也替父母高兴,只是有些舍不得太仓这里的环境。最初住过的两进的小院子,一直没有卖掉。那是萧逸然最喜欢的地方。如今要到华州去,就不得不卖掉了。
萧国良先是要到吏部领取官凭,之后再折而西行。前往华州,势必要经过洛阳城,一家三口难免会回忆起,七八年前去洛阳城的事情。当初的落魄,和如今的风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初萧逸然才刚刚三个月,被孙氏抱在怀里。路费都是从村里私塾预支的一年束修。住的是最便宜的客栈。不想,还碰到四书母子,以至于大部分银钱都用来接济他们,差点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
现在萧国良已经是四品的官身。家里不仅有小喜、萧庆、绣娘、李才最初到太仓时的四位家人,这几年又请了管家蔡旭,买了两个小斯萧文、萧武。两个丫鬟,小杏、小莲。四个长随,无非是赵庆、钱军、孙明、李旺。萧国良不耐烦坐轿,便骑了匹建马。孙氏和萧逸然乘坐一辆马车。三个丫头,以及绣娘乘坐一辆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华州城而去。
越是向西北行,看着满眼尽是裸露的旷野,耳听马车外凛冽的风声,萧逸然越是怀念江边的小城太仓。
☆、133.第133章 游览华山梦天机
华州,州治在华阴县,属永兴军路。下辖下邦,华阴,渭南等县。华阴,顾名思义,水之南,山之北,谓之阴,即西岳华山之北麓。
萧逸然一家,到知州衙门的官宅安顿下时,已经是腊月二十,紧接着便是新年。新年之后,则是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岁的萧逸然已经很少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而是找来一本《华州州志》仔细研读起来。
地方志,一般是记录该地的山川形胜,以及历史人物等等。华州辖区内,有一山一河。山为西岳华山,河为黄河。至于历史人物,较有名气的,只有白居易与张仁愿,两人都是下邦县人,人称下邦二贤。另外,州志还记载了一名叫“寇湘”的人,祖上姓苏,先祖苏岔生曾任西周武王司寇,因缕立大功,被以官职赐姓,改姓为寇。并有太原迁居冯诩,最后迁到华州下邦。萧逸然的记忆中,北宋时期寇姓较著名的只有一个寇准,又称寇老西,不知这个寇湘和寇准是什么关系。
萧逸然又记起林晨来,林晨也是下邦人。不知道他跟随王知府前往沧州后,过得怎么样?四年未见,按林晨的学问,该已经考中秀才了吧?
春去夏来,在长江边住久了,北方的酷暑,让萧逸然感觉很不适应。七月初,萧逸然对母亲孙氏说:
“娘,来华州半年多了,现在刚好是盛夏,我想去华山游览一番。”
“然儿,听你爹爹说起过,华山陡峭难攀,如果然儿真的想去,还是等你爹爹沐休之时,我们一起去吧。”
“也好。不过,这两天闲来无事,我只到山口转转。那里应该比府里凉爽。”
“也好,多带些人,娘也陪然儿去走走。”
七月初六一大早,母女二人告诉萧国良后,带领小喜,以及萧庆,还有两名长随,赵庆和钱军,让萧庆驾车,一行人开始游览华山。
先是来到华山入口处的陈抟老祖庙,上香叩拜一番,沿着蜿蜒的山溪边登山的道路,迤逦前行。走着走着,萧逸然忽然想起唐朝诗人常建的诗句: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括疏幽风。
相似小说推荐
-
刹王魅妃 (若冰姑娘) 潇湘书院VIP2016-09-02完结她,一个顶级的特工杀手——魅!在二十一实际让人闻之丧胆,却因一场地震丧...
-
萌逗医妃:相公,你就从了嘛 (糖紫芯) 云起书院VIP2016-08-06完结天才主刀医师穿越成农家小傻女。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救了个天仙花美男。虽然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