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娴手一松,指上或多或少沾了些血迹。她随后溢出几下喘息,身体还没彻底复原,胸口有些喘不上来气,做这样的事难免吃力。
秦如凉方才本想帮她,可是她反应极快,先一步把秦如凉往边上推了推,使得秦如凉反倒没有机会插手。
秦如凉抿唇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不忘记逞强吗?”
沈娴云淡风轻道:“你也没好全,我也没好全,谁来不是一样。总归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能应付的,就自己应付。”
死胡同里一片死寂。黑衣杀手个个放轻了呼吸,手里的剑还淌着血。
方才还活生生的线人,眼下全都变成了死尸躺在地上。那为首的黑衣杀手,蒙面巾外面的一双鹰眼直直看向沈娴,方才不小心漏掉了一个线人,原以为会伤害到雇主,没想到却被她给处理掉了。
沈娴抬眼平淡地直视着他,道:“做事要做到底,把尸体处理干净,一丝血迹都不要留。”
这种靠杀人卖命的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能驱使他们,才不会管这些刀下亡魂是什么身份。这种交易相当直接,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想来比皇帝苦心培养一批大内高手要简单好使。
应雇主的要求,毁尸灭迹自然也是这些杀手的拿手好戏,不然不仅会给雇主带来麻烦,也可能会给自己惹上灾祸。
沈娴和秦如凉先行离开这死胡同,留下杀手迅速地处理尸体、清理现场。
她一边往前走,头顶像一层薄纱一样铺下惨淡的月色,今夜难得天晴。她一边想,以后可不能再和苏折在这死胡同里约会了。
这里死过人。
身后再无人阴魂不散地跟着她和秦如凉。两人便目的明确地朝贺府走去。
秦如凉沉声道:“沈娴,那些人虽不是大内高手,却也是大内的密探。而今你把他们全杀了,皇上迟早会发现。”
沈娴若无其事道:“他是迟早会发现这些人失踪了,可他永远不会知道他们为什么失踪不是吗?今晚的所有人,一个都没留下,也不可能会有活口跑回宫里向皇帝告密,说是我干的。”
“可这一批探子失踪了,皇上很快也会派下一批探子。”
“他派一批,我就杀一批。我想看看是他人多,还是我钱多。”沈娴幽幽道,“如不这样做,我无法去见朝中的任何一个人,我也救不了苏折。”
沈娴吁了一口气,轻声道:“我也是没有办法了,被他逼得没有办法了。先是拿小腿逼我,现在又是拿苏折在逼我。我无所谓,大不了一死,等南境大军挥师北上的时候,他也别想好过。”
一个人因为拥有得越多才会在乎得越多。可一旦她失去了,不再拥有时,便也不会再在乎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哪怕地上满是荆棘,她也得一步一步往前走。
秦如凉无言。
或许应了苏折的初衷,他唯今能做的,就是守在沈娴的身边,陪着她共同进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她,成全她想要做的事。
到了贺府,沈娴留守在暗处,秦如凉先进贺府去找贺相,要贺相愿意主动见沈娴才好。
不然贸然进去,也是平添麻烦。
秦如凉没走大门,翻墙进去的。这对于他来说十分轻松。
这偌大的贺府后院里,始终如一安静。
后来一扇后门才悄然打开,溢出些油黄的灯火。有人出来把沈娴接进了府中去。
沈娴戴着兜帽,穿过贺府的庭院,来到一处院子里。
刚一走进,贺相便迎了上来,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可既然沈娴已经来了,他还是不得不请她入内。
那是贺相的书房,书房里十分宽敞明亮。
沈娴脚踏了进去,房中暖炉热茶无不舒适惬意,与她满身的寒气格格不入。她抬手揭下了兜帽,露出一张干净白皙的脸。
贺相冲她揖道:“老臣见过公主,不知公主深夜前来,有失周到。”
沈娴开口却道:“相爷这里可有水容我洗一洗手?”
“有的。”
书房的架子旁常备干净的水盆,以供贺相看书拿笔过后洗手所用。
眼下沈娴把她的双手泡进了水盆里,清水被染得微微红。
贺相这才变了变脸色,发现沈娴的手上尽是血,“这……”
沈娴淡然自若道:“相爷不必担心,这不是我的血。”
“那这是谁的血?”贺相张口就问。
沈娴悠悠道:“路上遇到一个酒鬼,不小心拿酒罐划伤了手臂,我顺手扶他一把的时候不慎沾上的。”
贺相没再多问,只道:“不知公主前来,有何要事?”
沈娴道:“你知道我为了谁来的。今日主审苏大人的人是你的儿子贺放,前些日秦如凉在大理寺便吃过他的苦头。”
贺相叹息一声,道:“有折子弹劾苏大人,谁也不知道折子是谁递的。况且这件事又是皇上亲下命令严审,贺放虽是主审,恐怕老臣也无法说服他网开一面,老臣爱莫能助啊。”
沈娴慢条斯理地用巾子拭干了手,淡淡道:“有人一心要他死,真要是能网开一面,还能有今天这样的场面吗?”
“那公主此番到底是何意呀?”
“我不避讳贺放是相爷的儿子,便实话实说了,他手段毒辣,惯会用屈打成招。之前秦如凉进大理寺,便被他打得内伤重创。而今苏大人在他手上,想来他更加不会留情。”
贺相看了看秦如凉,心中了然。
沈娴道:“贺放是主审,但他也只是大理寺少卿,他上头还有一位大理寺卿。如若贺放对苏大人严刑逼供,有大理寺卿出面,能让他收敛一点。我别无所求,只希望能靠相爷活络一下,请大理寺卿出面,使苏大人少受刑。”
大理寺卿与贺相同是老臣,如若由沈娴出面,大理寺卿考虑到利害关系不一定会帮她,甚至于连见也见不到。贺相又是当朝丞相,由他出面的话,事情定然会好办许多。
☆、第412章 应该有的立场
沈娴又道:“我不奢求相爷能和朝臣出面救苏大人于水火,我只有这一个请求。苏大人是文臣,不比当初秦将军那身子骨,重刑之下他必定受不住。”
秦如凉在一边听着,知道沈娴是信口胡诌。苏折那身子骨,丝毫不比自己差到哪里去,沈娴这么做,也只是心疼他罢了。
当初秦如凉在大理寺里就受了一顿苦,那还是皇帝没打算要他命的前提下。现在皇帝是铁了心要苏折的命,贺放肯定不会手下留情,说不定还会比上次更狠。
贺相迟疑着,许久没答话。书房里的气氛有些凝滞。
沈娴安静地等着,她比贺相还要心平气和。
后来贺相总算开口了,道:“静娴公主托老臣去与大理寺卿活络,何须多此一举,公主直接去找大理寺卿不就行了,老臣倒可以从中牵线。”
沈娴闻言笑了笑,道:“实不相瞒,这还真要非拜托相爷不可。”
“为何?”
“因为相爷是贺放的父亲。”沈娴道,“光拿大理寺卿压他,他可能反倒会去皇帝面前参奏一本,可若是他知道是相爷给大理寺卿示意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应该不会兜到皇帝面前去让相爷遭难。”
贺相叹了一声,道:“老臣早已与那逆子划清了界限,只当是此生没生养过这个儿子,他又如何能顾及佛面。”
“可贺家总归是贺放的本家,”沈娴眯了眯眼,“他还不会狂妄到要刨自家祖坟的份儿上吧。”
她看向贺相,又道:“相爷中庸了大半辈子,事到如今还想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吗?别说从苏大人被抄家开始便不可能了,现在我进了你这家门,就更不可能了。”
沈娴云淡风轻道:“相爷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不然今晚也不会见我。相爷就是不为自己想想,也该为贺悠想想。”
贺相脸色变了变,贺悠可是他的命根子,是贺家传宗接代的香火,绝对不能有事。
贺相直言不讳道:“我若帮了静娴公主,被皇上知道了,那才是于我们贺家大不利。”
沈娴直勾勾地盯着他,似有似无地勾起嘴角,道:“可你若不帮我,这一次是苏折,下一次就是你们这些旧臣。相爷以为自己还能够独善其身吗?”
沈娴说到了他的心窝里去,这正是两难的局面。
沈娴又幽幽道:“你若不帮我,来日大楚政权再变,新仇旧账我会与相爷满门一并清算。”
她逼视着贺相,这时眼里的桀骜和满身锐气才隐隐流露了出来。
那丝毫不是她平时温婉平和的模样,让贺相暗暗吃惊。
难怪,苏折再艰难也要帮她。不仅仅是要帮她自保和自立,还要帮她争回本属于她的东西。
沈娴勾唇而笑,道:“我可没忘记当年相爷投靠新政抛弃旧主的事,我也没忘记贺悠下毒害我走了一趟鬼门关的事,相爷若肯帮我,这些都可以一笔勾销。
眼下贺悠贺放都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我若是相爷,就该有一个自己的立场。如此也不至于将来我得势,贺家满门都跟着遭殃。我要是失败了,皇帝跟前还有你两个儿子,也能尽力保你无虞,这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对持片刻,贺相道:“公主条理清晰,字字珠玑,实在让老臣大开眼界。”
沈娴说的这些,贺相何尝不明白,要想保住贺家最为保险的办法,确实是他的儿子继续为皇上效力,而他为公主效力。
无论将来是哪一方得势,起码都不会祸及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