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妇贵 (衣布衣出)


  之前,赵氏不断埋怨,眼看就要过年,汪桥还是那么忙绿,甚至更忙碌了,都没时间帮着家里做活儿。
  可是,这时汪桥歇下了,却没别的事情可做,只是留在屋子里陪赵氏说话,不断的宽慰她。
  说起来也真够可以的,赵氏亲手把他们母子平静无忧的生活打乱,甚至毁了汪桥的前程,可是如今,却反过来需要汪桥不断的安慰她这个始作俑者。
  大年二十九晚间,赵氏神色恹恹的坐在炕上,把秀芹端来的那碗药喝尽,空碗递还给秀芹,说道:“剩下那副药可不能再熬了,大过年的喝药可不好,咱还盼着明年有个好兆头呢。”
  秀芹迟疑一瞬,瞄了汪桥一眼。请郎中是表哥坚持的,熬药也是表哥坚持的,三副药喝了两副,大姑的病情也有了起色,这断不断药的,到底听谁的?
  汪桥坐在赵氏旁边的炕沿上,劝赵氏道:“我觉得这药还是挺管用的,您今日的气色就好多了,还是把剩下的那副药喝了。明天才是大年三十,也不算正经过年。”
  赵氏不耐烦的挥挥手,说道:“不用,原本我就没什么大事,这不是好好的嘛。人家郎中都说了,我没大毛病,就是有点着急,心情郁结。你这样和我拧着劲儿来,我这心情能好吗?就是吃再多药也没用。”
  汪桥无奈只得对秀芹说道:“那就听我娘的,你早些去歇着吧,这里有小翠照看。”
  秀芹只得答应一声,收了药碗出去。她虽然不用做多少活儿,可是每天一步不落的陪着赵氏,很不自在,好在她懂得顺从,日子倒也不算难过。这两天表哥在,她能有很多空闲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情。
  她一边往外走,心里还在怅然。本来好好的日子,结果大姑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直闹到表哥不能在齐家做事。让人咋舌的是,外人不过几句闲话,大姑居然就听进去了,而且还上了心,这不就病了吗?
  早知道这样,表哥岂不是也能花几个钱雇人,给大姑絮叨絮叨,也许他们就不用回乡了。
  唉,现在,她只盼大姑以后依然小家小业的过日子,还能看得上她,让她嫁给表哥,留在汪家才好。总好过回自家,被爹娘嫁给不知什么样的人家。
  认真说起来,若是有选择,她还是希望能留在齐家,不管用什么样的身份都行。之前伺候大小姐的碧凝姑娘,不过是个丫鬟,可她出嫁时,就是自己挑了一个年轻的工匠做丈夫,不但脱了籍,而且大小姐还给了不菲的嫁妆。如今,两口子都在清河村桃林做事,那日子过的,可随意的多。
  她当然不敢和碧凝相比,人家终究是王府过来的,虽然王府把身契给了大小姐,可大小姐也得另眼相看。但她觉得,只要好好给齐家做事,结果一定比给大姑当儿媳强得多。
  汪桥见天色已晚,对赵氏说道:“娘您早些歇着,明日一早,我陪你出去走走,郎中不是说了,多活动活动,精神能好些。”
  赵氏很没心情,不甚热心的说道:“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子,在家闲话,准备晚间的饭食。外面的店铺也都关门收摊,冷清的很,还是不去了。”
  汪桥站起身,笑道:“咱们不过是出去走一走,又不买什么东西,管他街上是否热闹。”
  赵氏依然摇头,沉默了好一会儿,问汪桥道:“你可有记恨娘?你原本好好的在齐家做事,没准儿以后还能在京城做个风光的大管事。若是和娘一起回合州,就得重新做回普通工匠,挣那份劳碌的辛苦钱,你可怨娘?”
  赵氏说着,紧盯着汪桥的脸色,生怕错过一点儿汪桥的神色变换。他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拼着一己之力,又当爹又当娘的把他养大。他若是为这么一点点事情就嫉恨她这个当娘的,那她可就太命苦了,这么多年的辛苦也是白费了。

  第六百六十七章 节礼

  汪桥没让赵氏失望,一点儿不犹豫的说道:“娘您说的什么话,咱们是回乡做事,又不是进鬼门关,哪里说得上怨恨。娘您就放心好了,我手艺好着呢,就算自己做不来,也能轻易依附大的营造行,不愁那份养家的工钱。”
  赵氏为着汪桥不记恨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情也更是低落。
  这两天,她前前后后,想了又想,盘算了又盘算,又回忆了钱太太说的话。若是回乡之后,汪桥只能召集几个小工匠揽些小活计,这样子肯定又操心又费力。大的活儿不敢揽,而小活儿不但赚的少,也不长久。
  零散工匠一直都是这样的,揽上活儿就赚一次的工钱,揽不上就吃老本,虽然日子比寻常贫苦百姓好一些,可也要算计着度日,绝比不上大富大贵的人家。
  就算汪桥的手艺好,活计不断,一年最多也就一百两银子的进项,甚至连一百两银子的收入都没有。
  一百两银子对于前几天心怀抱怨的赵氏来说,哪里能看得上眼,可对于普通百姓人家,一年能挣百十两银子的,那就是殷实的好人家了。是有积蓄,能买房子置地的人家,慢慢积累,过个十几年、二三十年,就能积累成偏居一方的小乡绅地主。
  而赵氏现在一想到慢慢积累这个词,就觉得因为喝药稍稍松快一些的心头,瞬间又压上了沉重的大石。
  他想想缝在里衣的七千多两银票,再想想一年能赚百十两人银子的殷实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赵氏感觉欲哭无泪,似乎她的病情又重了几分。
  要知道,这一年百十两银子的收入里面,并没去掉日常的生活用度。如果照着这一年多在齐家过的日子,厨房有专门的厨娘和烧火丫头,屋里屋外的事情有小翠和秀芹伺候,院子里的杂物有粗使婆子来做。
  还有她们一家的衣食穿戴,不能说非常讲究,却也不是村里有田产的地主家舍得花银子置办的。
  她们汪家,以后要和这样的生活告别了。
  赵氏百转千回的想着,依然不肯死心,她问汪桥道:“如果是你自己领着人做事,一年可能赚一百两银子?”
  汪桥想了想,点头道:“如果做好了应该可以。”
  赵氏觉得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又重了几分。儿子说做好了应该可以。也就是说做不好的话,一年连这一百两银子都没有。这样,家里还养的什么奴仆?自己过日子都要算计着过呢。
  赵氏用力的拔着气,长长的出了两口。
  不行,她不能认命,她不能放着好日子不过,继续过那种每年百十两银子的进项,还得节俭算计着花每一文大钱的日子。
  赵氏对汪桥说道:“阿桥,你说,叶大小姐一个女子都能和禹王爷合伙开作坊,你若是找个有权势的合伙人,也合伙开作坊或者营造行成不?”
  汪桥愕然的看着赵氏,他娘这是还不死心吧?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不甚感兴趣的说道:“只怕不行。”只四个字,多一个字也懒得说了。
  赵氏坐直了身体,急道:“你瞧瞧你这没出息样,怎么就不行了?你十岁出头就跟着营造行做事,那时你还是小孩子呢,哪个师傅不夸你有灵气、有天分?叶欣颜一个女子都能和人合伙做生意,你怎么就不行了?”
  汪桥淡淡说道:“我的确有天分,无论拿给我什么器具,只要我看过一眼,就能做出来。或者有人告诉我,他想做个什么东西,要达到什么效果。就像叶子那样,给我说她想做个什么东西,甚至商量着提点我,用什么样的结构可以达到目的。这些,我都能试着做出来。”
  “这不就行了。”赵氏道。
  汪桥笑了笑,“娘,我到哪里找那能想出新点子的人去?若是做平常的物件和建筑,人家有权有势的人家雇人做就可以,顶多多用几个人,多用些时间而已,用得着和我合伙吗?”
  赵氏上下打量着汪桥,心里掂量着这话的真实度,是否她这个儿子已经和她离心,拿这种话敷衍她。
  “嗯,我知道。阿桥,不早了,你也去歇息吧。”
  汪桥离开,赵氏在小翠的服侍下洗漱完毕。
  她躺在黑暗之中,心里想着,也许她可以再找找客栈的钱太太,也许钱太太见多识广,在工部又有亲戚,会有个好推荐呢。
  …………
  江一凡和叶欣颜再议的亲事果然顺利,年前全部商议妥当,除了没定下成亲的确定日子,其它全部商定。
  大年三十这天,江一凡母亲秦氏身边的洪嬷嬷、和主理江一凡事务的崔成一起来到安国公府,给叶家送节礼。
  那整整装了一马车的年礼里面,除了秦氏从云中州带来的地方特产和过年的各样礼品,还有一个箱子是专门给叶欣颜的。
  这个箱子抬进尹氏的屋子,放在地当间,尹氏则眉开眼笑的接待了洪嬷嬷,不要钱的好话不知道说了几箩筐,临走时,洪嬷嬷和两个抬箱子的婆子每人得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拿在手里的触感,竟然是年节用来封赏的小银锭子,不少呢。
  黄嬷嬷送洪嬷嬷出门的时候,还另外包了红封,给二门外没进来的江家下人。
  打理国公府宅子的赵姨娘很会做事,亲自把江家送来的礼品单子拿到尹氏房里,询问如何处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