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大唐荣耀,每一位大唐子民的心中,尽皆坚定确信大唐必胜!
行至城门,房遗玉和房遗爱远远就瞧见了卢氏和大兄房遗直,便是平日深居简出的长嫂也抱着四岁的侄儿,在旁侧为小叔小姑送行。
兄妹二人并未近前叙话,只因害怕离别的伤感使卢氏掉泪,二人皆是扬了扬手,做出个让家人放心的动作。
于长街两侧的人群中,房遗玉竟意外发现一个熟识身影。
武珝!她似在找寻什么,一对凤眸于人群中快速扫动。
当四目相对时,二女尽皆盯着对方。
房遗玉先挥了挥手,对武珝笑笑,透着好久不见的意味。
武珝也报之甜美笑容,宛若彩虹一般,炫目,多彩。
她的目光不再扫动,而是于房遗玉的面庞停住。
莫非武珝先前是在找寻自己?房遗玉正这般想着,忽觉后心发凉,一道寒气从远处投来。
回身望去,竟见李元嘉和李月婉那叔侄二人,站于城楼之上望着自己,眼神极度不善。
这二位什么时候过来的?
房遗玉挥手跟叔侄二人打着招呼,但那二人似如达成约定一般,对房遗玉的招呼,熟视无睹。
莫非是在吃醋?房遗玉心头暗笑,不再多想,随着大部队策马奔去。
概出长安不足五里,房遗玉忽得李勣召见。
房遗玉命伍元和吕敬威领兵前行,而自己则快马向前军奔去。
“叔父!”房遗玉由后方奔至李勣马侧。
李勣身挂赤铜狮子铠,手抚长须,笑道:“军营生活侄女可还习惯?对于此番出征可有不适?”
房遗玉从容作答:“遗玉天性不羁,说实话,与平日无二!”
李勣闻言仰天长笑,称赞道:“好一个与平日无二,凡成大事者,理应如此,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知侄女可有兴趣随叔父同行?”
房遗玉心虽疑惑,却是并未拒绝。
李勣与房遗玉并骑,每至兵家必争之地,定谈军事,何地适合埋伏,何地适合后撤,何地适合围歼,何地适合强攻。
房遗玉这才恍然明悟,原来李勣是在指点她如何沙场用兵。
虽说房遗玉近日读了些兵书兵法,可在实际经验上,却仍旧是个纸上谈兵的门外汉。
要知李勣平生经历何止百战,被后世誉为唐朝的万里长城,论才能谋略仅次于军神李靖,房遗玉能得李勣指点,毫无疑问,这是她的福气。
房遗玉于旁侧听他教导,虚心接受,但碰到不敢苟同之处,也会直言不讳,李勣或是为房遗玉解答疑惑,或是与之辩驳。
叔侄二人有时或因意见不同,而争吵到不可开交,谁都不认可对方观点,导致不欢而散。
然而用不了小半时辰,二人便又会凑至一处,针对先前观点发表感想。
半月下来,房遗玉在李勣的教导下,她对沙场用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李勣亦是发自内心的感慨,虽说他起先是抱着教导房遗玉的态度,为她讲解战场之事,可每当他睡前沉想之际,都会察觉房遗玉那些古怪想法为他带来的全新启发,故而对于‘教导’房遗玉,更是热衷。
大军马不停蹄,一路疾行,当众人抵达岷山之际,便收到了松赞干布大破松州的消息。
此时他们距吐蕃军队不足百里,李勣并未选择挥师直入,而是与另外三路大军会师,在岷山之外安营扎寨。
李勣于第一时间召集四军统帅商议。
李勣坐于上首,在他身侧最上方的是左骁骑卫将军郭孝恪,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以及左卫中郎将苏定方,接着才是李业诩、李玄之、房遗玉这些小将。
契苾何力本是铁勒可汗,后率部归顺唐朝,授任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随军大败吐谷浑,因功娶临洮县主为妻。
契苾何力也因此一飞冲天,凭借出众的军事才华,在大唐崭露头角。后随阿史那社尔出征西突厥,屡立战功,升任左骁骑卫大将军,封郕国公。
郭孝恪、苏定方于后世或不是声名远播,但于这个时代,却也是一等一的悍将,皆是能征善战之辈。
契苾何力有着铁勒人的特征,披着满头的麻花辫,额上光秃,极显彪悍。
苏定方也是位悍猛将军,魁壮如狗熊一般。
至于郭孝恪则像是位老弱儒生,更有几分儒将气质,与李勣颇为雷同。
第121章 战前商议
正在房遗玉打量他三人之际,李勣沉声说道:“斥候已得消息,半日前,吐蕃已攻破松州,各位对此,可有什么看法?”
契苾何力率先说道:“自当大军直入松州,给吐蕃些颜色瞧瞧。”
顿了顿,契苾何力又道:“本将认为我军应兵分二处,一部迎击松赞干布,一部袭扰吐蕃粮道,此地乃我大唐国境,我军极具优势!”
房遗玉闻言不禁颔首称赞,契苾何力无愧名将,若以他之策略,足可轻取吐蕃,但缺点是,吐蕃并不会因此伤筋动骨。
“下官倒是有个提议,既然吐蕃至今未尝一败,想来对我唐军已生轻视之心,防守必是松懈,若是我军趁夜突袭——”苏定方粗犷的大脸上露出丝丝奸笑。
房遗玉闻言会心一笑,苏定方粗中有细,名不虚传。
其于史上曾灭西突厥、平葱岭之乱、夷平百济、伐高句丽、安定吐蕃,前后灭去三国,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的将大唐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国境与波斯相接,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臻于极致,为中华历代之最。
“苏中郎将的提议不错,本将赞同。”郭孝恪颔首认同,余下诸将尽皆应声附和。
房遗玉则看的心头焦急,唐太宗为何没将诱敌围歼的对策告予诸将?反倒是让他们胡乱商议起来?
房遗玉当下也顾及不了别的,赶忙出列:“与其强攻退敌,不如固步自守!”
李勣似在等着房遗玉发言,此时略有深意的问道:“房中郎将何意?”
“回禀元帅!”于此等军事会议,身为将领,房遗玉自知不能再如往日一般随性,正襟道:“孙子有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吐蕃军队长驱入我国境,战线绵长,几无补给。我军只需固守之余,派兵袭其粮道,令其粮草缺失。相信不过半月,敌军粮草殆尽之日,便会不战而后撤。此时我军再全线跟进,以我以逸待劳之军,攻其饥疲后撤之敌,若还不可轻取,我等不如找根麻绳上吊算了!”
诸将听闻房遗玉言之有趣,也纷纷笑起,先前他们对房遗玉这位女将也有所耳闻,对其的出现并不惊讶。
契苾何力闻言颔首称赞:“这位女将的谋策,我虽不喜,但得赞叹一句,实在高明!”
郭孝恪也是抚须点头道:“的确,房中郎将此策虽与苏中郎将的意见相左,却是减少许多风险,倒可一试。”
苏定方对此也没意见。
文臣与武官的区别便在于,武官性子直爽,常以大局为重,鲜有同僚倾轧之事。
虽说房遗玉身为女流,还只是名微不足道的中郎将,可郭孝恪和契苾何力却没因她提出反对意见而心生不爽,反倒是纷纷认可下来。
李勣见状笑道:“何力将军的计策可行,房中郎将的谋略则更为保险!”
继而起身喝道:“众将士听令——”
牙帐内诸将闻声尽皆起身。
“便由契苾何力将军亲率军士袭扰敌军粮道,而后进军松州城下,只守不攻!众将军各司其职,勿要懈怠!”
“遵命!”众将领命退出,而房遗玉则被李勣叫停。
“元帅?”房遗玉恭敬称呼。
“此处只你我叔侄二人,侄女莫要多礼。”李勣看着房遗玉若有所指笑道:“那诱敌围歼之策是你所出吧!”
“啊?”房遗玉一双桃眸瞪的溜圆。
李勣见她俏脸错愕,笑着解释道:“陛下遣将出征,从不过问统帅意见,只由统帅战时自行抉择。然而此番却是意外定计,明显是有旁人献策。”
“然而陛下却说是他自身所想,唯一解释便是为其谋划者身份低微,难以服众。叔父我纵观全军,也就只有侄女有这般本事,先前稍微试探,果真让你露出马脚!”
房遗玉闻言恍然明悟,拱手拜道:“叔父慧眼识珠,实在了得,此策确是侄女所出。”
“过来,咱们坐着谈!”李勣对着身侧座位点了点,问道:“既然此策乃你所出,后面你准备如何去打?我想了解下你的想法。”
“侄女本欲于沙场直接败退,然而近日受叔父教导,使侄女思维拓展,大有茅塞顿开之意!这几日夜中,侄女概是在分析吐蕃的目的。”
“我大唐富足昌盛,但吐蕃凭什么有胆量进犯?往日我当是松赞干布妄自尊大,故而才打算诈败诱其深入,然而近日再想,侄女却觉自己错了!”
“既然松赞干布能在短短八年间创下这般基业,那就证明其绝非是个妄自尊大的人,故而他此番并非目空一切,想来是另作他想。”
“其目的便在于逼我大唐权衡,而后妥协,便于将其大相芒布杰尚囊迎回。因其清楚知晓,我大唐之目的是制霸北地、西域,故而不会与他纠缠,更不可能动用大军对付吐蕃。况且吐蕃自有青藏险地,并不畏惧我大唐的百万铁骑。”
相似小说推荐
-
保温杯里泡枸杞(穿书) (殊荼同归) 2019-08-10完结249 744作为穿书界的苟赢大佬方枸杞表示就没有她苟不了的书!然后——她连跪了,痛哭...
-
赐我金嫁衣 (粟西米) 2020-05-12完结187 754晏随少年得志,一战封神,帝急诏入京封赏。老父亲苦苦告诫,进了京要戒骄戒躁,多相看几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