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言伸手拉着她道,“没关系,刚开始的水是热的,给晒的。”
“那也别冲太久了。”花半枝看着周光明赶紧说道。
“不冲了。”周光明站直身体,潇洒的甩甩脑袋,细碎的水滴在夕阳下折射出耀眼的光。
“你看看你衣服都弄湿了。”花半枝看着他的前胸道。
“没关系,一会儿就干了,这样凉快。”周光明走过来道。
“赶紧擦擦,水淋淋的。”花半枝将手绢递给他道。
“不擦了。”周光明看着她微微摇头道,笑着又道,“咱们走吧!今儿吃少什么?”
“烧鹅!一鹅多吃。”林希言唇角微微勾起笑着说道,“以前总吃不过瘾,这次咱们吃到够。”
“太棒了。”周光明高兴地蹦了起来道。
来的时间太短,还没有来得及欣赏美食,就实行了计划了,现在想吃必须计算着来。
“走。”花半枝拉着他的右手道。
林希言拉着周光明的左手,一家三口朝外走去。
三人溜达着去了烧鹅最有名的饭馆。
既然吃烧鹅,那么就以烧鹅为主,林希言直接点了两只。
“这里的烧鹅每天都是定量的,不超过五只。”林希言给他们两人洗洗了茶杯,倒了三杯茶水。
“哦!”花半枝端着杯子哆了一口道,看着他问道,“对了,成绩下来了,卢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我是摆谢师宴还是送礼好呢?这边有什么规矩没有?”
“我觉得还是送些实惠的好。”林希言端着茶杯斟酌了一下道。
“那就五斤精米,五斤花生油如何?”花半枝看着他征求意见道。
“行!”林希言看着她轻点了下头道。
“那明儿星期天我送过去。”花半枝看着他说道,又抿了一口茶水。
“烧鹅来了。”周光明看着服务员说道。
两只切好的烧鹅及蘸酱,鹅肠、鹅翼、鹅肝、鹅肾用卤水浸制,这些美味菜肴!一起端了上来。
林希言看着他们说道,“咱们就吃吧!”
“新鲜出炉闻着都香。”周光明吸吸鼻子说道。
烧鹅不但外表色泽鲜亮吸引人,更多的是它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这蘸料是什么?”周光明食指指着小碟子道。
“酸梅酱!酸酸甜甜,可以很好地中和烧鹅的肥腻感,让咱们尽情吃个痛快!”林希言看着他们两个笑着说道,说着拿着筷子夹两块肉蘸酱后,分别放在他们俩的碟子里,“背脊上的肉,是整只烧鹅最好吃的地方。肉质最脆最为鲜美的。”
“别光顾着我们,你也吃。”花半枝咽下烧鹅肉,轻抿了下嘴边的酱汁。
“还有好多,不着急。”林希言看着他们笑着说道,这手中筷子不停地蘸酱后夹给他们,嘴上又道,“这其次吃的最多的就是鹅腿啦!粤语是鹅髀,肉多且有韧劲!小时候在家过年的时候,就喜欢一手一个拿着吃了!”
“在外面就免了,以后买烧鹅回去,咱们手拿着吃。”林希言看着他们笑着说道,“喝酒吗?”
“你是在问我吗?”花半枝指指自己说道。
第771章 人各有志(二更)
“对啊!来杯啤酒,吮着鹅头;鹅掌肉肥厚,质地柔韧,咬起来有一种咀嚼动物皮肤胶质的感。”林希言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说道,“我不喝,你也可以啊!不用顾及我的。”
“免了,我喝茶就好。”花半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酒的味道我不喜欢。”
“那好吧!”林希言拿着茶壶给她的茶杯又倒了些。
“这些被鹅肠、鹅肝被卤过的,味道也好,肉质鲜嫩爽滑,汤汁经过特殊的调配,鲜香好吃。”林希言夹到他们碟子里。
“你也吃,你到现在还没动嘴呢?”花半枝看着他催促道,“我们自己会夹。”
“那好吧!”林希言抄起筷子愉快的吃了起来,“味道一如既往的好。”压低声音道,“我还怕公私合营后手艺就大不如前了。”
花半枝抬眼看着他小声地说道,“不管如何改造,饭馆离不开厨房的大师傅,只要大师傅不走,味道就不会变。”
“嗯!”林希言轻点了下头道。
三人慢条斯理地吃完饭,时间不多不少刚刚好,踏出了饭馆儿。
“怎么样?吃饱了吗?”林希言看着他们俩道,“只吃了烧鹅,也没吃主食。”
“饱了,饱了。”花半枝和周光明齐声道。
三人漫步回了家,周光明跟着大丫他们直接去了江边练琴。
花半枝换了鞋径直朝实验室走去,边走边说道,“不要打扰我。”
“我倒杯水给你。”林希言看着她的背影说道。
“谢了。”花半枝回头看了他一眼道,推开门进了实验室。
林希言倒了杯敲开了实验室的门,看着桌上的实验用品,“有进展吗?”
“我还没开始呢?天气还不太热。”花半枝扭过身子看着他道,“我想等到最潮热的季节,在自然环境中做实验。”
现如今实验条件不能模拟环境,只能等。
“那你在干什么?”林希言看着玻璃缸里活蹦乱跳的小白鼠道。
“喂!我又不是只钻研盘尼西林,这世上的病症千千万万,药方也多的是。”花半枝微微仰着头看着他说道。
“那我不打扰你了。”林希言看着她说道,说着将茶杯放在她身后的茶几上,“我走了,一会儿大力该来了。”
“嗯!”花半枝朝他点点头。
林希言走到门口道,“给你拉开灯吧!”
“嗯!”花半枝轻点了下头,屋内一下子亮如白昼。
林希言出去体贴地关上了房门,走到客厅的时候就看见陈大力站在门口。
“来了,也不进来。”林希言看着他走过去道。
“天气暖和了,咱们在外面吧!”陈大力看着他指指走廊上的竹椅和竹桌道。
“行!”林希言看着他说道,“你先看书,我倒两杯水就来。”
林希言端着两杯坐在了竹椅上,将杯子放在了桌子上。
“还没恭喜你了,弟妹终于毕业了。”陈大力看着他面色柔和地说道,“这下子不用风雨无阻的接送了。”
“谢谢。”林希言语气温和地看着他说道。
“弟妹还上吗?”陈大力好奇地问道。
“虽然不用上课了,可是这进步的脚步不会放下的。”林希言清澈地双眸看着他说道。
“老实说我很佩服你。”陈大力目光真诚地看着他说道。
“佩服我什么?”林希言剑眉轻挑地看着他说道。
“这么惯着弟妹,简直是有求必应。”陈大力看着他微微摇头道,“我可做不到,家务事自己全包了,鼎力支持老婆的上进心。”
“人各有志。”林希言看着他笑了笑道,“我家枝枝思想觉悟高,积极响应上面的政策。”
言外之意得有上进心才行,有些人只想着做小女人,围着家转。
这也不能说错,只能说人各有志。
老实说他心疼,他依然没有给够她足够的安全感,才让她这般拼命。
孤独行者,因为从小到大,什么都得靠自己,养成的性格。
林希言深吸一口气道,“我们开始吧!”看着桌子上的英文书籍,“哟!看来你在废品收购站淘到好东西了。”
“我去淘到不少书籍,不止英文,还有咱们自己的书,真是论斤买,便宜的很。”陈大力说起这个脸色更加的柔和,拧着眉头道,“真不知道为啥要扔。”
因为他们的主人,林希言在心里腹诽道,嘴上却道,“好了不说了,咱们开始。”
虽然花半枝不上学了,但作息时间没有变,周光明和大丫她们在天黑时就各回各家洗漱睡觉。
而陈大力在学习了两个小时后就起身离开。
林希言才一头扎进书房,继续自己的机械研究。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才将花半枝从实验室给抓出来。
轮流洗漱后,各自回房休息。
*
转过天星期天,花半枝一家三口拿上礼去拜谢老师。
卢广宁的家典型的竹筒屋,顾名思义,因其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所以称竹筒屋。
竹筒屋低层院落式民居,适用于南方气候的特色应运而生的。
竹筒屋的特点是开间小,进深大。门口向街的宽度只有三米,进深常达十二米,由前至后排列成多间房间,形状如竹筒。
竹筒屋最大的问题是采光,整栋建筑狭小细长,几乎没有外窗,全靠天井通风采光,就算大白天进去,也很阴暗。
整座房屋外观似为一层,但内部见光高达4.5米,因此常置夹层于其间,当地人称为“阁仔”。墙基用石块构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料构架,瓦顶,两坡。
建筑布局上仍然密度大,密密排列,形如竹筒,一条陡直的狭窄的木楼梯通上用混凝土砌成的楼房。
每户大门都面向街道,便于交际往来,上面住人,下面做店铺。
只不过卢家没有设摊开店。
家里只有老两口,儿女都有工作,单位有房子,所以都不在这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