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一般回来看看老两口,花半枝他们一大早就来了,所以没有碰见。
看见花半枝他们一家三口高兴地不得了,卢师母热情的招呼他们,“快进来,快进来。”
第772章 戒尺(三更)
老实说这是花半枝第一次见卢师母苏珊,岁月沉淀了气质,老人家身上浓浓的书卷气,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优雅的老太太。
竹筒屋门口与西关大屋一样,设有三重大门,外面为脚门、中间是趟栊,里面是对开的厚硬木门,具有采光、通风、保安的功能。
花半枝穿过大门和门头厅走到中部为大厅,坐在了木制的沙发上。
大厅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修,有西方古典主义式的。
屋内的采光也好,并没有平日里的昏暗。
卢广宁看着花半枝问道,“成绩下来了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这不是特地来谢谢您这两年的教导的。”花半枝指着茶几上放的东西道。
“来就来,你们还带什么东西啊!”卢师母手里端着托盘,上面放着三杯水。
林希言见状赶紧站起来接过她手里的托盘。
“喝水。”卢师母坐在他们对面道,“盘子就放一边好了。”
“这是五斤精米和五斤花生油,请您务必收下。”花半枝看着他们俩说道。
“这……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卢师母闻言立马说道,“你这孩子平日里给我们家老卢做鞋,过年的时候送鸡,知道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养的,我们就收了。可今儿这说什么都不行。”
谁不知道现在去粮店买的米,有多碎,三级米,这精米可不好买。
至于这花生油更是不好买,一般都是菜籽油,还浑浊,味道还大。看着花生油清亮的很!
“您要不收的话,那我可就摆谢师宴了,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花半枝看着卢广宁狡黠地说道,“就这一次,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收下吧!”卢广宁看着她无奈地笑了笑开口道。
“老卢?”卢师母看着他不赞同道,今儿这礼可有些大。
“收下吧!”卢广宁看向自家老伴儿道,“今儿咱们就吃大户了。”
卢广宁身在医学圈,怎么会不知道花半枝这孩子的丰功伟绩。
从古到今,圈子一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社会现象,国人特别愿意做圈子。圈子文化在主流文化里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主流文化的一种组织基础。
圈子,顾名思义就是圆,就是以一点作圆心,以一定长度作半径作的那么一个封闭的曲线。此本数学上的一个难解符号,看似简单,其实千变万化,非三言两语所能言尽。
你的、我的、他的,每一个人都以圆心作了很多圈子,小圈子,大圈子,圈圈相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你还打算继续念吗?”卢广宁看着花半枝慈爱地问道,“我不希望你放弃。”
她是他教过这么多学生里资质最好的,且实力让他无法评估的。
他不希望这么好的苗子,止步,安于现状。
“进修班我不打算在上了。”
花半枝话音一落,就见老人家拍着沙发的扶手黑着脸大喝一声道,“拿着你的东西离开,出去别说是我教的。”
“老卢!”卢师母担心地看着他们俩,这个倔老头,说翻脸就翻脸。
“师母。”花半枝看着着急地她说道,从布兜里掏出一叠稿纸道,“这是我最近写的一些行医心得,请老师过目。”双手呈上。
花半枝双手托着,半天不见他反应,这个倔脾气啊!“真不看,那我走了。”
“拿来。”卢广宁一把夺过她手里的稿纸,认真的翻阅了起来,眼睛跟黏住一样,再也拔不出来。
卢师母看着老伴儿那着魔的样子,一时半会儿恢复不了,看向花半枝他们道,“喝水。”紧接着又道,“我给你们拿饼干。”说着站起来。
“不用,不用,我们吃过早饭过来的,一点儿都不饿。”花半枝赶紧说道,“师母真的不用。”
“你不吃,咱们光明不吃吗?”卢师母说着朝高低柜走去。
周光明开口道,“卢奶奶,我也不吃。”
“这个好吃,奶油饼干,又酥又脆。”卢师母拿着饼干铁盒子道,“咱们沪海产的。”边说边走过来,将盖子打开,举到了周光明的眼前道,“快尝尝。”
周光明站起来看向了花半枝,娘这该怎么办?
“看你娘干什么?奶奶叫你吃的,快拿着。”卢师母看着周光明道。
“谢谢奶奶。”花半枝看着周光明说道。
“谢谢奶奶。”周光明从盒子里拿出两块饼干才坐了下去。
“你们也吃啊!”卢师母将饼干盒举到了花半枝眼前道。
“我们……”
林希言和花半枝的话还没说完,卢广宁急切地看着花半枝道,“怎么才三张,后边的呢?”
“您说我写的能发表在医学杂志上吗?”花半枝看着他笑眯眯地说道,她上面写的可都是实打实干货。
卢广宁闻言看着她笑的如花开一样灿烂,他有些明白她的意思了,在医学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比坐在教室里死读书好。
当然这也得有底气才行,没有实力也只是妄想。
“勉勉强强吧!”卢广宁看着她故作为难地说道。
“您这么看不上,那还给我,不发表了。”花半枝伸出手,作势要拿回来。
“你把剩下的拿过来我看看。”卢广宁趁机说道。
“这个,我目前只写了这么多。”花半枝看着他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赶紧给我写完了。”卢广宁看着她急切地说道,“我保证给你发表。”
“老师您就不考虑一下万一我这后面写崩了,您就敢这么保证啊!”花半枝哭笑不得地说道,这也太草率了。
“敢写崩了,我戒尺伺候。”卢广宁作势指指她的小手道。
花半枝一脸错愕地看着卢广宁,随即笑而不语。
“老卢,现在是新社会,不兴那套了。”卢师母赶紧出声道,朝自家老伴儿使使眼色。
“师母,老师是逗我玩儿呢?”花半枝看着担心不已的她连忙说道。
“这孩子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将论文拿过来。”卢广宁看着花半枝信心十足地说道。
“还是老师了解我,心中有腹稿了,只要还要找些论据支撑我的论点。”花半枝老实的交代道。
第773章 喜报(四更)
卢广宁闻言如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那你慢慢写,务必写的漂亮了。”说着将手里的论文递给了花半枝道,“赶紧回去写吧!”
花半枝看着急脾气的他真是可爱的紧。
“老卢,你刚才还说让孩子慢慢写,怎么转眼间又催。”卢师母看着他不赞成地说道,“孩子们这屁股还没坐热呢!”哪有这样赶人的。
“现在走还不热,不然一会儿太阳该晒了。”卢广宁一副我为他们好。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花半枝站起来道。
“我送你们。”卢师母看着他们说道。
“不用,留步,留步。”花半枝看着她赶紧说道。
卢师母将他们送走了,看着他们骑着自行车消失在眼前,才转身回家。
“在我面前将那孩子夸的跟朵花似的,怎么说话那么严肃,也不怕吓着她了。”卢师母看着他不满地说道。
“你看那孩子像是被吓着的样子。”卢广宁好笑地说道,“不要被那孩子的无辜的脸给骗了,你不催她可沉得住气呢!这要不是老友告知,我都不知道她有那么大的本事。原来只知道她画人体结构厉害,后来才知道她把脉也那么厉害。”
“呵呵……”卢师母看着他温婉地笑道,“那些日子你快乐的跟个孩子似的。”
“谁像孩子了。”卢广宁老脸一红道,起身道,“我去书房了。”不好意思的溜了。
卢师母摇头失笑,站起来收拾起茶几来,将花半枝带来的东西归置起来。
*
“姨爹,那竹筒屋还挺凉快的。”周光明坐在横梁上回头看着他说道。
“那当然了,别看只是房子,可里面蕴含着劳动群众的智慧,这里的房子,都是根据当地气候修建的,自然考虑了通风、散热、与遮阳。”林希言看着他语气温和地说道,“夏季太阳运行规律是:早上太阳从东偏北出。中午正中偏南除夏至稍偏北,晚上西偏北下。双坡屋顶防太阳辐射优点包括:从日出到日落,不可能全部屋面同时都受日晒;当太阳辐射最强时,光线对屋面是斜入射。这两点有利于减弱太阳辐射。
其次,屋顶构造一般为架空的双层瓦屋面。上层瓦被称为隔热瓦。加隔热瓦目的有三点:增大屋顶热阻;如把空气间层造成热压通风的风道,效果更好;作为屋顶面层的防雨构造。”
边蹬着自行车边说道,“还有这天平台、天井设计的都是遮阳、隔热。”笑着又道,“就连室内的木层室内主要隔断都是上下通透的木隔断。平天台护拦也为通透的瓶形瓷栏杆,这些都是为了减少通风阻力,利于流场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