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YTT桃桃)


  ……
  黄龙府尹陶大人,手边摆着会宁缴粮账目,一边翻阅,一边也在心里琢磨宋福生这个人。
  偶尔还和亲信说两句。
  比如:
  宋知县是不是故意不来的,感觉受了委屈?
  他会不会将会宁贡品变成黄龙贡品这事传话给陆家?
  柳将军那里暂时倒是无所谓,柳将军不在府中,可陆家那里……
  亲信对这两个疑惑给出分析:
  有可能是故意不来。不过,大人,他委屈什么,传话给陆家又如何,这在哪里也说得过去。会宁不属于黄龙吗?没有黄龙府的支持,会宁能做成什么。
  陶府尹闻言一笑:
  是啊,他大概是太在意宋福生和陆家的关系而一叶障目了。
  稍稍放下了心。
  亲信又告知陶大人,他之所以分析是故意不来,是因为听府中管家说,夫人找了马老太,哦,也就是宋知县的娘亲。
  “找她作何?”
  夫人听闻宋知县的娘亲得大长公主看重,一直想找机会见上一见,最好能多多联络。
  然后真是出于好心,知晓宋知县的娘亲在寻门面,提出府里有一门面正空着,倒是可以一起做些什么,宋知县的娘亲却婉拒了。
  陶府尹对这事一无所知,最近缴税太忙,这是头回听说:
  “噢?”
  是的,拒绝了,且那老太太的态度……
  当晚,陶大人特意歇在夫人房间。
  要不然他只有初一和十五才会歇在夫人这里。
  陶夫人详细地告诉夫君:
  说那老太太给她个软钉子。
  她这面还没有说出什么,那面就话里话外,点心买卖和宋知县无关。
  说什么无非就是以前穷苦出身,干活干惯了闲着难受,趁着还能动,才弄出点心买卖想挣点养老钱,给孙女挣个出嫁买卖傍身,变着法的说,这是闹着玩的,无所谓干大干小,更无所谓铺面大还是小。
  那不就明白了吗?
  什么不在意买卖干大干小。真不在意,来府城做什么,只在会宁开一家店不就可以啦?
  就是不想合伙。
  陶大人听完后,心里越发的不舒服了。
  下级比本官靠山硬。
  本官做决策时,要防着下级别越级奏报。
  本官这个上级,竟要私下分析,一个官阶比本官低几级的知县是否心存不满。
  长此以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看来宋知县有陆家做后盾,又有柳将军的配合,是真不将他这位上级放在眼中了。
  两日后。
  就在宋福生身穿大棉袄,站在一群村民中间笑着说:“这石锅真不赖,买不起铁锅的就买它”时,皇宫织造办的官员也将黄龙贡单呈了上去。
  皇上就命杨明远找出会宁奏折。
  杨明远找完呈上,“回皇上,微臣没有寻到会宁奏折,只寻到黄龙府的折子。”
  同样伴在皇上身边的丁坚,闻言笔尖一顿,心想:
  呵呵,有人要倒霉啊。
  黄龙府的折子,要是直抒是会宁呈上的贡单,是会宁知县如何,哪怕是只提一嘴,黄龙府发现会宁如何如何,那一切都好说。
  但要是不提,就有意思了。
  要知道那位杨状元,早就将这事在皇上那里捅开了。
  应试赌约赢铺子,当初都成为京城官员间的笑谈了。
  过后皇上也知晓了,听说有询问过缘由,得知杨状元钱钱钱的不是为自家,这才将杨状元召用。
  丁坚眼神闪了闪。
  果然,他听见皇上被气笑的声音了。
  且皇上还将折子递给那位杨状元,让看看这折子的书写方式熟不熟悉。
  丁坚一听,偷偷挑下眉,心想:
  难不成,黄龙那位邀功的官员,是对照着宋知县的折子抄写的?
  那也太懒啦。
  你倒是改改词再说是自己的呀,怎么能如此不小心?
  那位官员,你不知晓宋福生乃天子门生?
  你当天子门生是空话?
  你当皇上不了解自己学生的叙事方式?
  你当皇上要是没见过宋知县的文章,能随随便便就下诏称为门生?
  到底是你太懒,还是你认为皇上很忙会注意不到这些“小事”?
  杨明远看完奏折,看到陶府尹的名字,没有提及宋福生,脸上波澜不惊。
  还告诉皇上他熟悉,这是宋知县的叙事风格。
  宋知县那人是什么风格呢。
  皇上,杨明远,丁坚,见过宋福生文章的人多少都有些了解。
  宋福生其人讲实际。
  例如奏折中漂亮的松花石,他用大量的篇幅,不是讲这种石头摆宫里有多赏心悦目。
  而是讲经过多少次试验,发现磨刀有多快。
  又有亲身上战场的经历,更是能讲明白磨刀石有多么能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那一看就是还有一肚子话没说完的样子。
  估摸是连制造、采买,朝廷该怎么给会宁百姓干活钱,分发、配备那一套都想抒发见解来着,就是篇幅不能过长,也或许是不敢直接在问安的折子里提实际问题在罢了。
  和那份贡试卷差不太多的写法。
  黄龙的那些官员有哪个去过前线?有几个亲眼见过士兵手中的钝刀?
  没有此种经历,都写不出来这一套一套的。
  皇上看眼杨明远,心中想着宋福生。
  宋福生却又是幸运的。
  朕至少知晓是他在做实事。
  而那些不为朕所知的好官员呢。
  当天,皇上在议事时,请大臣们喝了黄龙府送来的蜂王浆。
  又让大臣们品鉴松花石砚,末了,皇上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这是会宁特产。”


第七百九十四章 让我做你的眼睛(两章合一)
  大臣们议完事,向外走。
  在御前行走的丁坚和杨明远,低头向他们恭敬行礼。
  走出的大臣,是整个皇朝各部的最高执行官。
  他俩低头间,只能看清各位大臣脚上的皂靴。
  议事阁里,眼下只剩皇上、陆丞相和吏部尚书。
  杨明远和丁坚在外间,作为小秘书,隐隐约约能听到几句。
  这几句话,可是让两位年轻人,当即内心波涛汹涌起来。
  “不足一年又如何。”
  “朕算是看清了,有的人,朕给他放在哪里都放心。”
  “而有的人,倒是合乎你们讲的规矩。却在任数十年,不如人一年。”
  “朕要讲什么规矩?谁给朕设的?”
  “朕要的是,这天下,黎民百姓能……”
  吏部尚书:皇上,老臣只是想说,本朝还从来没有过而已。
  丁坚听到这里,看了眼杨明远。
  发现杨明远脸上毫无波动。
  他就不服气了。
  丁坚心想:
  装的比他还像。
  实际上,杨状元,你心里很激动吧?
  宋福生可是你状元游街时,当场跪地认下的恩师,你恩师都要破例被高升了,你能不激动?
  而且你听听吏部尚书那话,本朝没有出现过此例,惹的皇上还挺反感。
  那话说明什么?说明你恩师不是要被提一级半格,他很有可能在任还不满一年,就要迈进四五品的行列。
  只有越级提,才会让吏部尚书向皇上搬出规矩。
  不足一年啊,丁坚心头火热。
  宋福生明明和自己是同届科举,但升迁路却要给他远远甩开,这要有多得圣心才能做到。
  圣心,才是天下为官者最趋之若鹜的。
  此时此刻,丁坚认为只有一句话,才能形容他内心的羡慕嫉妒恨。
  那就是:表弟,你可真会挑岳父。
  思考这些时,丁坚一直在观察杨明远。
  当里间陆丞相也在吏部尚书之后表态不太赞成时,丁坚终于捕捉到杨明远偷偷攥了下拳又松开。
  他立时就在心里乐了:
  嗳,这就对了嘛。
  你怎么可能比我装的还沉稳。
  是不是正在心里恨陆丞相和吏部尚书多事啊?
  呵呵,不要担心。
  陆丞相于公于私都要拦一拦的,但你要是仔细分析分析皇上那个人,就会发现,皇上一旦下定决心,谁拦得住?
  不过是或早或晚罢了。
  你恩师啊,我表弟他准岳父,升迁这事算是定下了。
  杨明远在攥过拳头后,也想通了这一点。
  宋叔在会宁还不足一年,土贡又才运来,比起吏部尚书大人的劝解,陆丞相说的话,皇上应会考虑。
  一切都才开始,至少要再稳一稳才会动,这样才是对百姓对宋叔都好的事。
  再一个,是他自己分析的。
  如果这时候宋叔动了,那才叫这份政绩宋叔不过是牵个头,后来人接了一摊现成的。
  要是不动,给坐稳了,将来会宁越好,宋叔才会越好。
  因为到那时,无论宋叔身在哪里做官,这份政绩都会跟着他走,履历里有会宁县浓重的一笔。
  所以说,这份升迁令,应是至少半年后才能下来。
  一年半载,两年,哪怕像他们一样过三年才下来,真不算什么。
  毕竟是要越级提。
  不过,三年的可能性不大。
  杨明远想通就放松了下来,心情非常好,不再为陆丞相拦着升迁而为宋福生遗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