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定要一个答案的话,乐儿我告诉你,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两个是不同的人,各有各的长处,实在没有必要拿你的短处和我的长处比。”不等张乐儿开口,张沁儿就抢先说了。
张沁儿自问自己并没有所谓的优越感,虽然她有着前世的经验,但是做人做事都尽力符合这个社会,这个家庭状况,只不过在有限的范围内,寻求更好、更舒适的生存条件而已。
张乐儿低着头,看不见她的眼睛,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她堵在门口,所以张沁儿也只能站在厨房,和她遥遥对视。
“我是有长处,可是那些你根本就不在乎!你娘、元婶子、林婶子她们都不在乎!”张乐儿伤感的回想着以往的画面,自己的一手刺绣比张沁儿好了不知多少!可是每次她想炫耀时,别的人纵然夸赞她,也会给张沁儿找一个借口、找一个理由,什么沁儿聪明却志不在此,什么有钱了花钱买就行。
她也比张沁儿漂亮,甚至会化妆会打扮,每次去郑家做客,那些夫人小姐们却更愿意理会张沁儿,而不是精心打扮的她!
张乐儿每次想压在张沁儿头上,但是每次都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这种无力挫败的感觉让她郁结于心,久而久之,她早就对张沁儿有意见了。
这一次的分歧,也不过是压抑过度的自然反应,只不过刚好出现这么一件事,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那你想怎么样?要我羡慕、嫉妒你的长处?甚至恨不得毁了你的长处?这样才好吗?”张沁儿冷冷的说,她知道张乐儿是陷入自己的心魔了,但是她也是一个正常人,她也有自己的脾气!任谁被人这样对待,都会忍不住生气的。
“你凭什么比我好?我又哪一点不如你?”张沁儿冰冷的刺激到张乐儿,她一步上前,站在张沁儿的面前,一双执着的眼睛逼视着张沁儿,她从头到脚打量了张沁儿一遍。
越打量,心越难受,凭什么?明明自己比她长的好看,身材也高挑窈窕,做的针线活更是十个张沁儿都比不过的!
自己的爹娘虽然疼爱自己,但是有底线,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可以做,那些条条框框束缚在她的身上,让她没有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
而张沁儿呢?为什么二叔二婶就对她这么好?
自己喜欢刘康盛,大家都反对,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什么男女授受不亲,所有的大道理都来了!逼的她不敢上前,不够追求!
如果大家都这样她也无话可说,为什么偏偏张沁儿就不同?郑成凯难道还小吗?为什么他就可以常常和张沁儿在一起?不是让张沁儿去他家小住,就是自己跑到乡下来?
现在郑成凯和林氏想去鄱阳县,还会邀请张沁儿同去!
凭什么!
那些大道理呢?都死哪里去了!
“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满心的愤懑,张乐儿越看张沁儿越不顺眼,她冷冷的盯着张沁儿,丢下这句宣战般的言论。
张沁儿丝毫不惧,冷眼看着张乐儿,既然如此,这姐妹情不要也罢了!
☆、302.第302章 :说服
“如果这是你想要的,我无话可说!”张沁儿拿着自己家的空碗,绕过张乐儿,迈出了厨房,只留下张乐儿一个人紧紧的握着拳头,被修剪过的指甲刺破细嫩的皮肤,在掌心留下几道痕迹。
闭上眼睛,艰难的深呼吸,压抑着内心翻涌的情绪,她回过身去,透过厨房的窗户看见张沁儿挺立着背脊已经走出了她家的院门。
“呵呵。”低低的笑声显得有些寂寥而畅快。
接下来的几天,杨氏和冯氏才开始发现张沁儿和张乐儿之间的不对劲,以往这两姐妹感情笃深,每次出门都是成双成对,嘻嘻哈哈,好的不得了。
而如今两个人似乎一点交集都没有了,就算见面了,那也彼此冷着脸,并不打招呼。但凡有眼睛,都能够看到她们之间的不对盘。
杨氏和冯氏私底下就嘀咕着,猜测着两个人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吵架了之类的。
结果两个人回头盘问自己的女儿,却更加迷糊了。
因为张沁儿和张乐儿面对杨氏和冯氏的盘问,都显得很正常,只是不提为什么吵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就这样冷冷静静的。
最后杨氏和冯氏也没有法子了,只当她们姐妹闹脾气,过阵子就好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离张莲儿的亲事还有一个多月,而离和林氏她们约好去鄱阳县的日子却近了。
张沁儿显得有些郁结,不过她还是想去鄱阳县看看的,也不管张乐儿是不是背后做了什么,都得和张志仁杨氏说下这件事。
这天晚上,大家坐在院子里闲聊的时候,张沁儿就把想去鄱阳县的事情说了出来。
张志仁和杨氏一听张沁儿打算出远门,都呆住了,杨氏担心安危问题,蹙眉说:“鄱阳县离这里这么远,来去一趟实在太不方便了,我看还是别去了,我们家虽然有些钱,但是还是没有那么多钱去鄱阳县置办什么庄子。”
张志仁也不赞同:“再过不久你莲儿姐就要成亲了,你这个时候出门,来回一趟,怕是赶不到了。”
张莲儿是六月初成亲,如果张沁儿想在鄱阳县多呆一些时日,还真是赶不上的。
不过张莲儿的添箱头面早已经打造好了,十足的漂亮体面,有没有亲自看她成亲,倒也不算什么。
“这次机会难得,我是跟着林伯母一块儿去的,路上都有人照料,安全的很,你们就放心吧,何况郑大人就在鄱阳县为官,进了那里更是安全了,我就是去瞧一瞧那边的情况,要知道在这一片地方,只有鄱阳县是最大最富饶的。”
“至于莲儿姐,她的头面添箱已经准备好了,要是到时候我没有及时回来,娘送去就好了。”
一通话说的有理有据,让张志仁和杨氏没法马上拒绝,而是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淡淡的无奈,这个女儿就是这样!太有主见了!
“可是你一个姑娘家出远门总是不太好,毕竟太远了,我和你爹都不放心。”杨氏商量着说:“你要真是想去鄱阳县看看情况,不如让你爹去?”
“也没有多远,赶路两天就到了,沿途都是坐骡子车,快的很,我还在想着,要不咱们家买头骡子拉车吧?一头好的青骡不比马差,那速度可比驴子快的多。”张沁儿是打定主意要张志仁和杨氏支持自己出门的,一旦这次成功了,那么下次再想出门走走,也就便利多了。
马是吃香的东西,一般除了军队,很少有人能够用马,平民们日常用车大多是骡子和驴子,乡下则是牛车比较多。
可惜一头上好的骡子,没有三四十两是拿不下来的,价钱略贵了。
“骡子太贵!也招人眼的很!咱们用驴车就足够了。”张志仁断然拒绝这个提议,养一头骡子花费不少,又打眼的很,张志仁觉得自家不过来往县城需要用车,倒不必这样铺张浪费。
“那行,以后需要了再买也可以,爹,如果没有意外,今年秋天会是大丰收,到时候榨糖作坊里生产出来的红糖,估计刘氏商会都吃不下去,毕竟刘氏商会主要从事的是布料和酒楼,这杂货店并不多,铺货有限。到时候恐怕咱们自己得出去寻找门路才行。”
张沁儿很巧妙的转换了话题,不再纠结鄱阳县一个地方,而是提起了红糖生意来。
果然,这个问题张志仁也是想过的,当即就蹙眉说:“这个应该不是问题,我打听过了这一带没有什么榨糖作坊,县城里的红糖都是从外头进来的,到时候我找几家商会联系联系,从咱们这里进货,他们也便利许多,省了那些路费了。”
张沁儿摇头:“那样的话咱们就需要再建一个大的仓库,用来存放红糖,不然不可能咱们榨出多少,那些商会就全部吃下去多少。等建了仓库,这生意就得分批分批的去做,事情又多了不少。”
张志仁哑然,当初只想着偌大的临川县哪里还需要担心销路问题,但是听张沁儿这么一说,也才后知后觉起来,一般商户的仓库有限,而红糖如果保存的不好,就容易融化变质,所以商户进货都是分批进的。
“沁儿,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了?直接说吧。”想了片刻,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张志仁直接问张沁儿。
“我也没有什么大的想法,无非就是两种选择,一种是咱们自己建一个仓库,专门存放红糖,然后接单发货,一种就是寻找一家更大的,专门做杂货类的商会,一次性把货给卖出去。”这两种是张沁儿深思熟虑过后的想法,
“如果建立仓库的话,仲夏的时候就要开始动工,另外还得选地方,是放在咱们村里,还是放在县城?”如果放在县城里的话,接单发货就快的多,但是就得有人专门在县城里守着这生意了。
张沁儿这话一说出,具体的细节张志仁也想到了,坐在那里沉思着。
杨氏没有说话,她见识有限,这种生意上的问题,她往往是插不上嘴的。
良久,张志仁抬头看着张沁儿,问着:“那你打算去鄱阳县联系大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