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见小厮走了,父子俩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地道:“要不,咱们试试再生稻?”说完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爹,咱们真要试试?”郭白两眼亮晶晶的。
  郭老爷点点头:“试!反正也没啥损失。”
  “太好了。”郭白兴奋地挥了一下拳头,上前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要不,咱们现在就去庄子上?”
  “走吧。”郭老爷站了起来,领着儿子出门。
  眼看着稻谷就要收割了,他们得去跟庄头提前打招呼,好好商量一下这个事。
  ……
  因为第一册 到后期的供不应求,第二册打一开始,庄越就印有一千二百本——这在识字率不高的古代,已是很高的印刷量了。除了四书五经,没有哪一本书敢一下子印这么多的。纸张和印刷成本太高,要是这书卖不出去,岂不是砸在了手里?
  这一千二百本,庄越觉得可以顶很长一段时间了,至少可以卖到杜锦宁参加考试前。可他实在没料到这本书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
  不过四天功夫,一千二百本就卖了小半,现在还以一天二三十本的速度售出。估计不用一个月,这本书就卖光了。
  而随着卖出的话本数量越来越多,每日守在书铺门口催更的读者也越来越多,搞得店里的伙计都十分紧张,生怕一个不应对好就出事。
  庄越实在忍不住,装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跑到书铺门口作采访:“你们干嘛围在这里?不就是一本话本吗?博阅书铺那边有老多的好话本卖,何必等在这儿呢。”
  被老爷少爷们派来催更的小厮们心有戚戚焉,跟庄越十分有同感。
  可那些亲身上阵来催更的读者却不依了。
  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叔见庄越跟他年纪差不多,穿着绸缎衣服,看样子家境不错,他说话便还算客气:“兄弟你不知道,别的话本也就是个消遣的玩意,看不看都不打紧,没了这本还可以有那本。可这本却不一样。第一册 提出的双季稻,我们就为此争论了一番;现在又提出再生稻,我们就想看看后来这男主人公到底种出来没有,收获如何。如果真能种出来,而且收获还好,我们也想试一试。”
  “对啊对啊,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跟勾子似的老勾着我的心,让我想知道最后怎么样了,到底这再生稻能不能成。”另一个附和道。
  “为了这个,我跟我大哥还打了赌呢,我觉得这再生稻挺靠谱的,可以让庄子上的人试一试;可我大哥骂我胡闹,不许这样做,我跟他为了这事,差点没打起来。所以我就想看看男主到底种没种出再生稻,好劝我哥在收完稻谷后也试一试。”
  “哎哟,你家的情况可跟我家太像了。你不知道,我爹跟我二叔,吵的那叫一个天翻地覆……”
  这么一开头,读者们都纷纷说起自家的事情来。
  庄越听了一阵,默默地退了回去,上了马车,吩咐车夫道:“去杜家。”
  见了杜锦宁,他便将刚才听到的话跟杜锦宁说了一遍,道:“少爷,要不您受点累,早点把第三册 写出来吧。”


第609章 爱护作者,人人有责
  “然后呢?”杜锦宁拿眼睛斜睨他,“第三册 写出来,那些人又挤在那里嚷嚷着第四册,你是不是又跑过来让我写?我接下来的日子就只写话本得了。”
  庄越一噎,才发现自己站错了队,光顾着替读者们着想,也光顾着自己看话本一时爽,倒忘了杜锦宁并不是专业写话本的,她有许多更重要的事要做,也得顾好自己的身体。
  “再说。”杜锦宁又道,“我出这几册话本,是掐着时间点来的。现在那些人催着来买话本,不就是想看看男主在书里所种的再生稻是不是能成功吗?如果成功,且我在文章里又写得有理有据,那些人正好趁着现在收割稻谷时效仿一下,也试一试是不是真能再收一季稻谷。”
  她抬起眼来,望着庄越:“成功了,他们免费获得大量收益;要是不成功,他们会把我骂成什么样你也清楚吧?我为什么要为他们背这个锅呢?”
  庄越一怔,旋即羞愧难当。
  他这个掌柜,当的太不合格了。这样浅显的道理,他都想不明白,还替那些人跑来催自家少爷去给人背锅,简直愚蠢。
  “所以,等着吧。第三册 ,至少也要等稻谷收割完毕后再出。那些愿意一试的,自然就有了收益;那些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总想靠别人淌沟的、蹭别人经验捡现成的,那就等明年再获这份收益好了。试与不试,都在他们一念间,跟我没什么关系。要知道在第二册里,我只是提出了有这么一种东西,并没说真能成功。他们如何与我何干?”
  “少爷,您这样做才是最正确的,是我没往深处想。”庄越心有余悸,“幸好您想得周到,否则我就要犯一个大错了。”
  想想那些人在再生稻上要是没有收益,或是收益还比不上付出去的肥料与人工钱,他们会如何对杜锦宁纠缠不休,又会如何在舆论上贬低咱家少爷,庄越就觉得自己刚才真是傻透了。
  虽说他相信自家少爷,杜锦宁在书里写有再生稻,而且说再生稻能获得头生稻一半的收益,那就一定能。自家少爷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不准的。所以也不存在失败后被舆论淹没的情况。
  但种田就是靠天吃饭,头茬稻都有减产欠收的情况,更不用说再生稻了。到时候来一股寒流,导致再生稻无收或是收成甚少,这种损失算谁的?有些人必然会把这损失算在杜锦宁头上。
  为着别人,把自家少爷的名誉前程放到极为危险的境地,他这不是傻了是什么?
  越想,庄越额上的汗渗的就越多,他心里懊恼得差点没给自己一巴掌。
  “行了,那些人再怎么催,你也别理会,只说作者写东西慢,写出来还得改了又改,所以没办法十天半月就出一册书。你告诉他们,这话本出书的频率大概是一个月一册,让他们别整天没事跑到书铺里来等。”
  说着,杜锦宁摸了摸下巴:“咱们定个日期,就每月初一吧,每月初一出一册书。”
  现在是农历十月初,稻谷只种一季,收割稻谷最晚就在这个月了。天时不等人,等十一月份出第三册 书时,那些人试不试再生稻,都已成了定局。
  “好的,少爷。”庄越现在对杜锦宁的话已经是奉为圭臬,再没有不依从的了。
  庄越回了书铺,召集掌柜们开了一个会,会议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一个:保护好作者的信息,绝对不能把作者的信息泄露给读者知道。另外再通知,每月初一出一册,让他们跟读者耐心解释。
  “不是,大掌柜,的作者是谁,我们也不知道啊,哪里谈得上泄露作者信息?您就放心吧,只要您那里捂紧了,没谁知道的作者是谁。”
  其中一个掌柜是跟着庄越从桂省来的,两人的私交还挺好,这会子便笑嘻嘻地跟庄越开玩笑。
  当初庄越拿了这本,亲自拿去印坊印刷的。而这些掌柜,其实都不是书铺的专门掌柜,而是责任花店的,书铺不过是顺带着管理。因为书铺的规模小,卖的又是最常见的东西,没什么特色,生意惨淡,相比之下花店的生意又火爆的不行,这些掌柜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花店上。所以这本是何时上架销售的,掌柜们就算被告之了,也没几人放在心上;它的作者是谁,更没人关心。
  也只是这几日生意忽然变好,催更的人多了,掌柜们才把它当成一回事,目光开始放到这本话本上。
  不过,这其中并不包括刚才跟庄越开玩笑的这位掌柜。
  这一位很早就是杜家的掌柜了,开始跟着姚书棋,后来跟着庄越。他深知自家少东家是个写话本的高手,那几部现在在京城还很火的话本,就是自家少东家写的。所以火起来之后,他特意将这话本看了一遍,虽说在写作手法上自家少东家没有很鲜明的标记,但把故事讲得这般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放眼整个大宋怕也只有他们少东家了。
  现在庄越这么一敲打,那位掌柜就更肯定这是少东家的手笔了,这才有了这么一句玩笑。而这句玩笑,也是提醒庄越,别做得太过,否则就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庄越也听出了老友的提醒之意,暗自拍了自己一巴掌,赶紧解释道:“主要是门口聚集了太多催更的读者,所以我才这么强调一句。你们想想,作者写东西本就有自己的节奏,这些读者要是知道他住在哪儿,他现实的身份是谁,天天跑到他家去闹,他还怎么好好写作?而且这书里还牵涉到农事。要是有人学了里面的主人公种再生稻,结果欠收了,他直接打上作者家里去,以后哪个作者还敢给咱们书铺写书?”
  众位掌柜开始还不以为意,这会子一听这话,顿时紧张起来,点点头:“确实如此,大掌柜放心,我们省得。”
  无论是花店还是书铺,他们都是有百分之一的销售提成的。生意好,对他们也有好处。他们泄露作者秘密,这是自毁长城的做法。


第610章 王爷来催更
  开过会后,各位掌柜就特意安排伙计跟读者们解释,说问过作者了,作者说下一本到下月初一才有下一册,让大家不用整日在门口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