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里引用的农事知识十分精确,再生稻设想更是不得了,事实证明还成功了。这个写话本的人,了不起啊。”其中一个官员道。
“是啊,真不知道这话本是谁写的。你们说,不会是我们工部的哪个大人吧?”
对于后面这个说法,大家都嗤之以鼻:“怎么可能?”
他们工部真有这样的人才,早就引经据点地上折子向皇帝提出建议,以获得巨大的政绩了,怎么会做一个无名英雄?大家入仕做官,不都想往上爬吗?虽说往上爬并不一定是为了权欲和金钱,但没有哪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不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那代表着自己的话语权变大,能更好的实施自己的施政方针,而不用听一个能力不如你的人在你头上瞎指挥。
关乐和拿着一本,看着上面的文字,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怎么,关大人,你有什么想法?”一个同僚问道。
关乐和回过神来,笑道:“我是觉得,这再生稻的出现,对于我们大宋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咱们得向皇上禀报才成。”
这时,一直没有作声的陈主事开口了:“大家都为这话本欢欣鼓舞,我倒是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有云:‘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可见,稻田里产量多了并非好事。再生稻是否推广,需得谨慎啊。这写话本的不通过咱们工部,就擅自发表这样的文章,导致粮食产量增加,引起民众效仿,以我看其行为已构成扰乱国事的罪行了。我建议,咱们派人把他控制起来,禀明圣上再对其进行处理。”
大家听了这话,面面相觑。
大家都觉得陈主事这话不对,可又提不出反驳的意见来。
“陈主事这话,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吧。”关乐和望着他,冷声道,“我还没听说过,粮食产量增加,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坏事。”
“没听说是你孤陋寡闻。”陈主事冷哼一声道,“谷贱伤农,古而有之。粮食产量增加了,稻米的价钱自然要往下掉,庄户人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却卖不出价,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
在场的官员们都陷入了沉思。
见大家都被自己问住了,陈主事越发得意。
他道:“那话本不经官府同意就印发出来售卖,影响甚大,以后还不知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件事必须让皇上知晓。”
说这话的时候,他瞥了老迈的工部尚书一眼,自己却暗暗打定了主意,要让其兄长明日上朝时奏明圣上。
他品级低,还没资格上朝,否则他怎么会把这功劳让给兄长?
工部尚书这时出声道:“此事需得慎重,皇上那里且暂不惊动。待我等查明此事,在内部商讨之后再行上奏。”
第612章 打算
工部尚书说这话的时候,还特意盯着陈主事看。直到陈主事被他看得不得不点了点头,他才将目光转开。
他们做官的,就是为皇上分担国事。什么事都还没查清楚,这件事的影响好不好工部就还没有得出定论,就直接上报皇上,那还要他们这些工部官员干什么?
陈主事真要上报给皇上,他非得参他一本,让陈主事罢官不可。
工部尚书站了起来,伸手拿过那本,吩咐道:“大家都散了吧,回去做自己的事。这件事不用大家管了,我亲自负责。”
大家都站起身来恭送上官。
关乐和回到自己办公的衙门,一下午都心神不宁。好不容易等到傍晚下了衙,他向同僚问明卖话本的书铺,就直奔那里而去。
“哎,关大人,你也是去买书吧?等我一下,我也去。”身后有人叫道。
等两人到了书铺时,发现那里有好几个穿着官服的人在买话本,定睛一看大部分都是工部的。大家见了,都相视一笑。
关乐和却没有心情跟同僚们说笑,他望着书铺旁边那个大大的花店,趁大家说话没注意的功夫,低声问伙计:“隔壁花店跟你们是不是一个东家?”
杜锦宁开了几个花店,而且生意兴隆,作为弟子是不可能不告诉老师的。老师家有这方面的需求,她也好孝敬一二,为此还特地制了两张卡,亲自送去给关乐和与师母,告诉他们只要去花店里消费,都打五折——她倒想免费送,不收钱呢,但她知道关乐和夫妇的脾气,要是免费送不要钱,关乐和夫妇是一定不会去花顾她的花店的。
关乐和虽没来过这个花店,但他却知道京城里除了杜锦宁的花店,就再没人做这买卖了。所以刚才一看卖的书铺跟花店紧挨着,他的心就咯噔一下,觉得这话本肯定是自家那不省心的弟子写的了。
要是刚开业时,伙计一定喜滋滋地告诉关乐和,他们跟旁边生意兴隆的花店是同一个东家。
可庄越怕泄露杜锦宁的个人信息,特地开了会警告了各位掌柜一番,店里的伙计也被狠狠敲打过。这会子见关乐和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伙计顿时警觉起来,直觉里就觉得关乐和想通过花店来打听的作者是谁。
他抬起眼上下打量了关乐和两眼,摇头道:“不是,我们跟他们不是一个东家。”
说着不待关乐和再问,他就跑过去招呼另一个官员了,把关乐和撂在了一边。
关乐和本就有心,又十分了解自家那个鸡贼的弟子,一看伙计这欲盖弥障的作派,就又好气又好笑,心里越发笃定那话本是自家弟子的大作了。
他买了三册话本,就上了马车。待车夫往关家的方向驶了一段,眼看着没人跟他同路了,关乐和这才吩咐车夫:“去太学。”
本来这事不宜去太学问杜锦宁的,最好等她沐休时回家再问,但今天工部的争执让关乐和的一颗心都提了起来。要是陈主事的观点占了上风,这件事对杜锦宁就十分不利。他不得不冒着风险跑来太学找杜锦宁。
不过关乐和的行为还是很谨慎的,马车到了太学附近,他就叫车夫将马车停在了一个巷子里,然后让他的小厮去太学里找杜锦宁。
此时衙门下衙,太学也到了放学的时候。杜锦宁在教舍里收拾好书,正打算跟关嘉泽去膳堂里吃饭呢,就见斋夫领了一个小厮进来,说是来找她的。
而门外,刚刚放学的关嘉兴正奉父命来找关嘉泽。
虽说皇后倒台了,贵妃娘娘成了太后,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晋的太后娘娘敢跟所有的正室夫人作对,去支持官员们宠妾灭妻。由于孔氏的夫人外交,再加上孔家的支持,关正祥近来的日子有些不好过。有些以前就支持二皇子唯恐天下不乱的臣子,这时候就弹劾关正祥,借此来为难太后娘娘——你身为一个妾,是支持关家的黄姨娘呢,还是支持正室夫人孔氏。
皇帝被这些折子气的不行,旋即就把这气发在罪魁祸首孔正祥身上,斥责他内闱不修,甚至话里隐隐有如果他再不把内宅的事处理好,他就停职在家反省,别到衙门去办公了。
这把孔正祥吓得不轻。但这人的脾气也是很犟的,孔氏越是这样逼迫他,他就越不愿意向孔氏低头,于是便想通过关嘉泽来缓解与孔家的矛盾。
这不,关嘉兴就被他逼着来向关嘉泽低头。
关嘉兴向来仇视关嘉泽。他打小就觉得是因为孔氏和关嘉泽的存在,他的地位才如此不尴不尬。这会子还得向关嘉泽低头,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他不愿意来,却又不得不来。他之所以风光,那是因为父亲是礼部尚书的缘故。要是父亲被罢了官,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此时他站在下舍的门口,正脸红一阵青一阵地做着心理建设呢,就看到关乐和的小厮跟着斋夫进了下舍。
他连忙停住了脚步,告诉自己,因为关乐和找关嘉泽有事,所以他今天没办法找关嘉泽低头,这不关他的事。实在是机缘巧合。
他正打算转身离开,就看到杜锦宁跟着小厮从下舍里出来了,关嘉泽并未跟在后面。等杜锦宁走后,关嘉泽才跟其他同窗出来,往膳堂方向而去。
关嘉兴看看关嘉泽去的方向,再看看杜锦宁已往大门去了,略一思索,干脆跟上了杜锦宁。
他知道杜锦宁是关乐和的弟子,现在关乐和的小厮来找杜锦宁,关乐和肯定在外面。
与其向关嘉泽低头,受关嘉泽的侮辱,他觉得还不如让关乐和从中斡旋。关嘉泽一向敬重关乐和,只要关乐和开口让关嘉泽原谅父亲,关嘉泽是不敢不听的。
所以他要去面见四叔。在外面谈这事,总比在府里要舒服一些,免得因为黄姨娘的存在让彼此尴尬。
出了太学大门,他就看小厮一路引着杜锦宁往一条小巷里而去。关嘉兴眨了眨眼,转身去了另一条巷子。
他在太学念了好几年书,对于这里再熟悉不过了。从这边去那条巷子,不光近,还挺隐密。他要听听关乐和有什么话跟杜锦宁说。要是他抓到了关乐和与杜锦宁的把柄,让他们不得不劝关嘉泽妥协,这件事就成功了大半。
要知道孔氏最在乎一双儿女,关嘉泽都选择原谅父亲并搬回府里住了,孔氏不放心儿子,必会跟着搬回关家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完结+番外 (风飞凤) 云起书院VIP完结阅文点击:160084 总人气:29602 总推荐:4042重生农家小萝莉,祖母叔伯很极品,家长里短斗不停。养蚕...
-
力荐河山 (退戈)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9-01-05完结 1.13全本软校1686919659营养液数:32721文章积分:382,008,128腿毛式文案:方拭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