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语气难掩伤痛,说出来的话语带了十足感染力,让听到的人很难不动容。
永昭帝睁开了眼睛,直直盯了汪印一会,才开口问道:“江南卫副将出现在彭城?你确定?证据呢?”
“回皇上,臣很确定,所有缇骑都亲眼看到了。缇骑前去追击邢铭,虽然没有捉住邢铭,但是却捉到了不少邢铭带来的士兵。出现在彭城那里的士兵,已远远超过了彭城的两千人数。”汪印回道,说了那些士兵的数量。
尽管那些士兵有的被缇骑击杀、有的自尽,剩下的像河蚌一样嘴巴紧闭,但是人数就摆在那里。
况且人都捉住了,汪印就不信撬不开他们的口,迟早而已。
永昭帝没有对此说什么,而是继续问道:“那些驽床弩箭呢?它们是怎么出现在彭城的?”
它们是怎么出现在彭城的,是从哪里来的,还在彭城的时候,汪印就下令追查了。
可惜的是,并没有查到什么,知道这些驽床弩箭来处的,就只有林济时及其心腹亲信,但是他们都死了。
“皇上,臣已经将驽床弩箭送去卫尉寺了,想必不久就能查出究竟了。”
卫尉寺负责掌管更替国朝的兵器,也负责核点每一卫兵器的入库与使用,但是军中出现了这些新型的驽床弩箭、杀伤力还如此巨大,卫尉寺竟然毫不知情,也可算是卫尉寺失职了。
汪印之所以将其中一架完整的驽床送至卫尉寺,是因为定国公世子齐适之就是卫尉寺丞。
这追查驽床弩箭一事,有齐适之在,就一定会竭尽全力查出来源,这个他不担心。
况且,事关国朝重器,不独卫尉寺会查探,皇上也必定会另外派人去查,水落石出并不遥远。
想了想,他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一丝不解:“只是,臣想不明白,林济时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尉,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本事得到这些驽床弩箭?”
一个小小的都尉当然没有这样大的本事,真正有大本事的,是林济时背后的人。
能够知道军中有这种重器、并且将它们秘密运至彭城,还详尽周密地策划了这一场伏杀、能够动用所有的彭城士兵和江南卫副将,这人不是有本事,而是太有本事了!
当汪印看见永昭帝越来越阴沉的脸色,便知道自己这些话起作用了。
他不知道皇上对彭城之战了解多少,但是他伴随君侧快二十年,很清楚该怎么说才能戳中帝王的心。
皇上不会在乎彭城士兵和缇骑死了多少,一千两千在其脑中只是模糊概念罢了,国朝有将领士兵将近百万,死这么一点人算得了什么?
但是,皇上一定会在意彭城这个军事要冲,一定会在意士兵无令而动,也一定会在意那些杀伤力巨大的重器!
除非……皇上不想继续当大安朝的帝王!
有哪一个帝王不想继续坐稳皇位呢?没有人会。
因而,就算皇上刚刚醒来再精神萎靡再神志不清,也不会忽略半点能够摇动皇位的威胁。
现在彭城之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只要皇上还不是耳朵聋,那么就应该知道这个威胁有多大的,要是处理不好,分分钟动摇皇位。
他要让皇上知道,彭城士兵和江南卫士兵可以无令而动,那么皇上手中所掌握的那一块军中鱼符,就完全没有了作用,现在这些人可以隐秘伏杀他,那么将来也可以这样对待皇上;
他要让皇上知道,军中已经出现了重器,但是却无人上报,这些重器并不能为皇上所用,皇上身为天子却完全被人蒙蔽了耳目,事情不会是孤例,即便是皇上也可能会被架空;
军中的事之所以无小事,就是因为轻微颤动都有可能影响朝局,历代帝王之所以要将军中势力牢牢掌握在手中,就是为此。
彭城之战已经昭揭有军中势力已经开始脱离皇上的掌控,皇上还能忍吗?
第1004章 请求
永昭帝不能忍,任何威胁到皇位的事情,他都不能忍。
但是,他知道自己刚刚醒过来,对于朝中局势、对于彭城之事,都没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汪印的话语此刻也不能让他下决定。
更重要的是,此刻永昭帝根本定不下旨意。
彭城之事,他还得召其他重臣来相商量,也需要暗卫进一步查探,他还得好好想一想,彭城之事改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他揉了揉眉心,想起了裴鼎臣和邵世善禀告的事情,因而这样问道:“听说,你将那些彭城士兵的头颅和缇骑的骨灰放在了兵部门前?半令,你意气用事了,此举大为不妥,将那些东西搬走吧。”
兵部乃六部之一,统领着军中大事,汪印将头颅和骨灰那样摆放,分明是在威胁兵部,汪印此举太过了!
汪印想为那些死去缇骑讨一个说法的心思,永昭帝也知道,但是他还是觉得汪印这么做太鲁莽了。
以往,汪印也不是如此冲动行事的人,将头颅和骨灰堆放兵部,除了泄愤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他召汪印进宫,首要的便是解决这一事——那些头颅和骨灰那样放着,对兵部不好,对朝廷也不好。
为了朝局着想,汪印应该忍着才是。
永昭帝原以为自己这样说了,汪印肯定会点头称是,不想汪印却跪了下来,摇头说道:“皇上,请恕臣无法做到这一点,请皇上还缇骑一个公道、以正军中纲纪!”
他顿首叩道:“皇上,缇骑同样是军中的士兵,却死在了彭城士兵的伏杀中,彭城士兵的种种举动已经等同谋反,若是不尽早处理,势必会影响其他军中势力,到时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也难以预料。”
“皇上,彭城都尉林济时定必有人,他为何要这样做、那些兵器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可以慢慢查,相信也一定会查出结果,但是缇骑之死、彭城之战,臣恳请皇上先表明态度,请皇上体恤那些死去的缇骑!”
永昭帝放下了手,直直地盯着汪印:“表明态度?那么,你想朕怎么个表明态度法?”
因面容极其枯瘦,他眼眶深深地陷了下去,显得眼睛又深又大,这样直勾勾地看人的时候,看起来有种说不出的瘆人。
汪印却不怕,他既然胆敢将那些尸体骨灰放在兵部前面,就想到会有面对皇上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过退缩。
“臣恳请皇上下一道旨意,表彰缇骑英勇无畏、为国朝捐躯!”汪印这样说道,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请求。
他进宫来,想要讨的,便是皇上这道表彰旨意,旁的,都不需要。
“表彰缇骑?为国朝捐躯?”永昭帝重复道,枯瘦的脸容上看不出喜怒。
“是,请皇上允许!”汪印再一次请求道,仿佛不知道皇上是什么心思。
永昭帝仍旧在死死地盯着汪印,半晌才道:“倘若朕不下这道表彰旨意呢?”
此刻永昭帝真的想知道,如果他不下这道旨意,汪印会怎么办?如果他直接令左翊卫士兵去搬开那些头颅和骨灰,缇骑胆敢阻拦吗?
汪印,还能怎么办?难道胆敢抗旨不成?朕倒要看看,汪印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汪印缓缓抬起头看着永昭帝,脸上带着明显的悲伤,苦笑道:“皇上才醒来,臣还没来得及汇报,沈肃调兵……是听了太子的命令,缇骑查探到沈肃与太子往来密切。”
听到这些话,永昭帝神色微微一变,眼中倏地闪过了一丝暴戾。
沈肃与太子往来密切……这个事情,他还没有听到别的朝臣禀过,他们竟然往来密切!
永昭帝相信汪印说的话是真的,缇骑专司消息刺探,又加上汪印这段时间一直在江南道,会查到这样的事情很正常。
况且,汪印没有必要说谎。
不管汪印说这些话是为了替缇骑请求表彰,还是为了什么别的原因,沈肃与太子往来甚密这个必定是真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永昭帝想起了刚醒来时的场景,想起了韩珠节暗中向自己陈述的宫中情势,再看看裘恩已不再跟前伺候,就连紫宸殿的内侍宫女几乎都全部换了,他便知道了是如今宫内朝中是什么样的情况。
他隐而不发,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汪印现在将这个事情挑明了!
太子啊,太子专权,彭城之战原来与太子有关吗?
第1005章 为刀
永昭帝的传召虽然来得突然,但汪印对宫中的情势很了解,更清楚皇上是怎么样的心思。
皇上醒来后训斥了太子。
这句话是在他进宫之前,缇骑禀报的。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就能说明很多问题,包括宫中的情势和皇上的态度。
其实这个也无需怎样仔细揣测,在皇上昏迷期间,太子就好像笃定皇上不会再醒来一样,在朝中进行了种种夺权之事,就连紫宸殿中的内侍宫女几乎都全部换了,其心如何,已经昭然若揭。
皇上醒来虽然只有半天,但想来已经知道这些情况,也正是因为皇上刚刚醒过来,才会对太子只是训斥没有做其他事情。
太子的心思在皇上昏迷期间表现得太明显了也太急切了,这一次,皇上绝容不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