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公分析过,朝中能够利用沈肃的人,就那么几个,韦皇后便是其中之一。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这个逻辑太简单太顺畅了,反而让庆伯不能确定。
接上庆伯话语的是吴不行,他这样回道:“可是沈肃投靠的是太子,怎么会为皇后所用呢?一个大将军被当作棋子,他是甘愿的还是被蒙骗的?”
吴不行还是在运转阁中办事,消息十分灵通,沈肃与太子有联系的线索就是他提供给缇骑、缇骑再深入查探的。
“那么杀沈肃的人有可能是太子?太子还在病中,且被皇上密切监视着,没那么大的本事。”唐玉也说话了,同样没有定论。
在这三人之后,其他人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互为补充,都想极力查出完整的线索来。
汪印边听着边点头,淡漠的神色有所舒缓,随即眼神染上了一丝黯然。
如果封伯还在就好了,封伯最喜欢听大家这样讨论了,他觉得大家的见解都很珍贵,也很有作用,可惜他不在了……
所以才更要查出线索,找到利用沈肃的人,彻底查明彭城之战的真相!
待庆伯等人的讨论停下来之后,汪印吩咐道:“杨善心的管家还有没有新的招供?本座要确定与杨善心联系的人。”
杨善心临死之前,曾想向宫中贵人求助,这个贵人肯定参与了彭城之战,是否就是利用沈肃的人?
杨善心的管家已经招供了,但只说平时将密信放在哪里,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收的信。
王晦那里查不到什么线索,还得从杨善心这里查找线索。
只是,出乎汪印的预料,沈肃被杀的线索很快就出现了
第1042章 突破
在汪印以杨善心为突破口、想查出有用线索的时候,南下查探的京畿卫意外有了发现。
他们从沈肃的一个妾室口中得知沈肃在映红楼养了一个清倌,还养了好几年。沈肃这个妾室惯会捻酸吃醋,所以才会知道这个清倌的存在。
江南道多秦楼楚馆,沈肃养着清倌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既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京畿卫士兵也就前去查探了。
这一查,就查出了线索。
原来,沈肃在映红楼养的那个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清倌,而是专门传递消息的细作!
京畿卫士兵去到映红楼的时候,那个细作正在焚烧书信、试图毁尸灭迹,京畿卫动作迅速才抢下了半纸密信,上面赫然有五皇子郑繁的印鉴!
又是五皇子郑繁的印鉴,当初平淮署出事,就有五皇子的印鉴,没想到会再一次出现!
京畿卫士兵丝毫不敢耽搁,将那半纸密信飞速和那个细作的口供飞速送回了京兆。
据那个细作招供,映红楼的清倌只是个幌子,主要是为了方便沈肃传递和收集情报,她这么多年来一直为五皇子和沈肃传递消息,还招供五皇子下令杀沈肃灭口。
那个细作因为是严刑拷问,在招供不久就熬不住死掉了。
至此,沈肃被杀一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可以说是彭城之战有了新的补充——五皇子郑繁也被牵涉了进来!
汪印得知这些线索后,忍不住笑了笑,对叶绥说道:“细作没了气,死无对证。五皇子真是冤。”
叶绥对此深表赞同,五皇子真是“人在府中坐,祸从天上来”,想必五皇子一系已经懵了,原本可以悠悠置身事外看着这些争斗的,不想脏水还泼到了他们身上。
她和汪印都很清楚,映红楼那个细作说的全是假供,沈肃就算不是投靠了太子,也绝不会投靠五皇子。
真正投靠五皇子的人,是河内卫大将军萧若山!
以五皇子郑繁的平庸,怎么可能笼络住两个大将军?他能拉住萧若山就不错了。
由此可见,什么映红楼的清倌细作、乃至沈肃那个妾室,都是被人布下的棋子,目的是为了将五皇子拉下水!
“将五皇子拉下水,是为了什么呢?洗脱太子嫌疑,还是将水搅得更浑?”叶绥这样说道。
这是别人安排好的证据,不说无懈可击但是目前也找不到可以推翻之处——如果没有遇到叶绥的话。
叶绥重活了一世,知道了萧若山与五皇子的联系,才确定那个细作的话是假。
可是其它人不知道,那么安排这些线索的动机就可疑了。
这是突破性线索?她看不是。
汪印看着叶绥苦思的样子,心中蓦地一软,轻轻抚了抚她脸颊,柔声道:“阿宁,他们说这是突破性线索,其实没错,你仔细想想……”
仔细想想?叶绥有些愣地看着汪印,跌进满是温柔的眼眸中,仿佛被什么包裹一样,连头脑都舒展开来了。
她凤目微挑,眼中荡漾着笑意,回应道:“半令,你说的没错,的确是突破的进展。”
那些被安排好的线索,只要逆推,就能有所发现了。既然知道哪些是假的,就能辨别哪些是真的了。
五皇子被扯进来,就已经排除了沈肃被杀与大雍无关,只与国朝内部争斗有关。
排除了五皇子之后,那就剩下太子、韦皇后还有那个隐藏得极深的贤妃了。
沈肃被灭口,那么彭城之战的真相就被掩住了,明面上对太子有利。
但是太子的致命之处在于先前的专权,其它的都不过是细枝末节,沈肃死了即便对其有好处,这好处也不大。
剩下的韦皇后和贤妃……韦皇后想一箭双雕,一下子除去太子和五皇子这两位皇子,倒符合她的风格。
贤妃现在养了十九皇子,以其人过去的行事看来,杀了沈肃也有可能。
“看来看去,还是韦皇后和贤妃嫌疑最大……”叶绥作结道,指着这两个名字沉思。
汪印表示赞同,他没有告诉叶绥的是,如果是朝中其它官员分析,嫌疑人选还当加上纯妃。
纯妃诞有二十一皇子,还有来自他的势力,关键还有那一个“汪”字,凡此种种,都会成为旁人指认的证据。
“韦皇后那里让庆伯去查,至于贤妃那里……这就得请教一个人了。”汪印最后说道。
当天夜里,汪印便带着庆伯秘密去了万映楼,这是已故长公主殿下的产业,他前来请教的人,当然就是长公主驸马、定国公世子齐适之。
齐适之又老了些,许是因为在万映楼的缘故,他的眼神比以往更有光亮,充满了眷恋怀念。
每次见到齐适之,汪印都觉得心情复杂。
殿下与驸马深情若此,独自留在世上的那个人太可怜了……幸好齐适之还有未尽的心愿,不至于行尸走肉。
他朝齐适之行了礼,随即便直接问道:“驸马,请问最近贤妃那里有何动静?”
定国公府和长公主府都在严密监视着贤妃的一举一动,齐适之还想办法往贤妃的寿康宫安插了一个粗使宫女,齐适之比缇骑和殿中省内侍都更了解贤妃的情况。
“没有任何异常,和皇上昏迷之前并无二致。”齐适之回道,眼神冷了下来。
他恨不得直接杀了贤妃,以为长公主报仇,但这样的话未免太便宜她了!
这个人不受剜心之苦、不受凌迟之刑,怎么能消他心头之恨?!
皇上对信任是她的护身符,总有一天这个护身符会揭下来,现在只是松动了一点点……
第1043章 有悟
“除了皇上刚昏迷那段时间,她与韦皇后有所联系,将纯妃禁足,此后便深居简出,没有见过什么人了。”齐适之补充道。
越是监视,他便越发觉得贤妃这个人不简单。
无论处于什么风暴漩涡之中,这个女人都能全身而退,而且都能得到莫大的好处。
譬如皇上昏迷一事,她明明做的比其他妃嫔都少,在太子专权上也默认,但是皇上醒来后第一个去的宫殿,还是寿康宫。
足见皇上对她的信任宠爱。
齐适之发现,皇上醒来之后明显对贤妃更加亲近宠信了,就好像先前因为十九皇子所引起的那些猜疑不存在似的。
定国公府暗地里做了那么多离间的动作,原本在皇上昏迷之前已见成效了,但是皇上一昏迷,就什么都没有了。
贤妃比之前更吸引皇上,这算不算异常?
想了想,齐适之说道:“我可以肯定,韦皇后、贤妃必定达成了什么协议,而太子和皇贵妃,多半是被她们牵着走。”
韦皇后和贤妃都对太子专权沉默,可以说是无能为力,也可以说是故意放任,她们好像就等着太子专权一样。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现在看太子和皇贵妃被皇上厌弃,而她们丝毫无损,就能说明这点了。
汪印沉吟片刻,将对那个清倌细作的事情说出来:“驸马爷,我怀疑彭城之战、沈肃和松江府水灾,与她们有关,驸马爷可有发现寿康宫有细作痕迹?”
是她们当中任何一个,也有可能是她们联合起来。
承恩公府豢有细作这是必然的,那么寿康宫呢?贤妃出身并不显赫,就是寻常官员之家,而且父母兄弟多年前就不在了,可以说与娘家没有多少联系了。
贵淑贤德四妃,只有贤妃是仅靠自己一个人封妃的,因其处世不争深得皇上宠信,多年前她封妃的时候,没有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