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见到郑云回露出难以抑制的惊恐,他才真切感受到那一战的危急。
会不会真有一丝为了杀皇嗣的可能?
他终于看向了一旁静默的叶绪,眼神带着考究:纯妃带着皇儿求见,只是为了见一见?
他没有回答郑云回的话语,而是吩咐裘恩将郑云回带了下去,才看向叶绪道:“爱妃,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第1045章 人心难测
怎么想的?
叶绪站立殿中,微微低着头,脑中涌现的是这段时间的种种。
自从皇上昏迷过去之后,她也被韦皇后和皇贵妃下令禁足了,也无法见到皇上。
在此期间,她也不是没有想过万一皇上驾崩了怎么办,奇异地是她并没有什么惶恐悲伤的心情,心中只有庆幸。
庆幸云儿跟着汪印阿宁去了江南道,庆幸他不在宫中。
这样一来,就算皇上驾崩,皇儿也没有性命之虞——她相信汪印和阿宁定会保云儿平安。
只是,她没有想到,国朝之内也会起战争,会死那么多人,就连汪印都会受伤。
如果不是汪印提前送走了云儿,以彭城那里的浴血凶险,云儿是不是也会受伤乃至死亡?
在宫中步步凶险,云儿生在皇家就注定了人生不会太平,叶绪对这些早有所预料,但这还是她第一次真正直面危机。
真的是下一刻就会粉身碎骨,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她真实面对的情况。
而她所能倚仗的,并不是皇上的宠爱或是她自己妃嫔的身份,而是来自娘家和汪印的势力。
她的弟弟叶向愚托仪鸾卫副将余景怀照拂她,听令于汪印的缇骑和殿中省的内侍在保护她……
是以如今在皇上醒来之后,她才能带着云儿来求见。
她蒙受了这些人那么多的照拂和保护,此刻他们有难了,她当然不会置之不理,哪怕会引起皇上的不喜。
于是,她抬头看向永昭帝,直直问了这么一句:“皇上,您相信沈将军是汪督主说杀的吗?”
永昭帝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他知道纯妃性子纯静,在他面前很少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语,但是他没有想到,纯妃竟然敢这么问!
好大的胆子!
刹那间,永昭帝感觉到胸口有怒火在燃烧,双目赤红地看着纯妃,怒意根本就压不下去。
叶绥心中顿时一惊,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差点就控制不住想叫出声来。
她知道为汪印求情会引起皇上不喜,可是没有想到他反应会这么大,怒火来得这么浓烈毫不掩饰。
原来,裘恩所说的皇上性子暴躁易怒是这样。
如同干燥无比的柴枝,一点就着,这真的和过去差别太大了!
当下她也没有时间仔细来想这种异常情况,她努力稳住心神,苦笑道:“皇上,臣妾胞妹嫁给了汪督主,有了这一层关系,皇上或许认为我有所偏颇。但是……”
她缓缓跪了下来,眼中含着泪,哽咽说道:“如果没有汪印的话,云儿就回不来了,臣妾就没能见到他平安长大了,这将会是臣妾一辈子的悲伤遗憾,所以臣妾一定要这样问皇上。”
“皇上,沈将军暴毙,那么彭城之战的真相就无人得知了。汪督主在彭城受到重创,比任何人都想知道彭城真相。沈将军了,彭城之战就被掩盖了,或许以后都没有人知道。这对汪印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永昭帝一眨不眨地盯着叶绪,大口呼吸着,努力将自己的怒火压下去。
好一会儿之后,他眼中的赤红才褪去,神色也稍稍平静了下来。
自从那一个“汪”字被禀至京兆之后,本就对彭城之战讳莫如深的朝官就更是噤声不语了,胆敢在永昭帝面前说,还说得如此直白如此详细的,就只有叶绪一个。
这些话语,永昭帝也不是没有想过,毕竟沈肃之死几乎复刻了赵祖淳之死,设局的痕迹实在太明显了。
更重要的是,赵祖淳写下血字的真相,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赵祖淳写下那一个“曲”字,是他令人去做的,是为了指向曲公度,现在沈肃写了“汪”字,也有可能是为了栽赃嫁祸。
而且,当初虞诞芝之死,就已经做了一回。
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都是指向汪印,永昭帝虽则对汪印忌惮,也不至于愚蠢到相信的地步。
比起这一个“血”字,比起是谁杀了沈肃,他更在意的是沈肃与谁往来。
是太子,还是那个细作所招认的五皇子?指认突兀,死无对证,事情到了这里又是戛然而止。
永昭帝感到头一阵阵灼痛,忍不住伸手敲了敲脑壳,想让自己冷静清醒一些。
自从苏醒过来,他就觉得自己的脑子没有停过,种种事情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即便是睡觉的时候也不得安宁。
他心里很明白,一定要阻止彭城之战的影响继续蔓延下去了,不管是杨善心和沈肃之死,不管是太子还是五皇子,抑或是汪印那里,都必须有一个定论了。
但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根本就没有给他下定论的时间。
一国之君,执掌天下,可是此刻他却感到犹如泰山重压,这是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天下都在他手中,还有什么好重压的呢?
永昭帝垂目看着跪在地上的叶绪,沉吟再三才说道:“你且退下吧,沈肃之死,朕自有决断。朕也相信,汪印不会做那么愚蠢的事情。他护住了云儿,朕还是相信他的。”
叶绪眼神一亮,随即低下了头回道:“多谢皇上恩恤,臣妾……臣妾代妹妹多谢皇上!”
她再一次惊讶了,没有想到永昭帝会直接安抚她,言下之意就是那一个“血”字不会影响到汪印了?
虽然这是她期待的结果,但是……但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突兀感。
皇上的震怒和恩恤来得如此怪异而迅速,这些反应不像是皇上会有的,但是却是真的如此表现了。
她前来求情是如愿了,但离开的时候却惴惴不安,心头总觉得哪里不妥。
第1046章 暴风雨之静
叶绪带着郑云回前去紫宸殿求情的事,叶绥当然知道。
叶绪在行事之前,已经知会了叶绥,怕是有什么不测,以便叶绥早作准备。
叶绥刚开始是觉得姐姐无需冒这样的险,但是想了想还是默认了。
以姐姐的为人,倘若不前去求情的话,内心肯定不好受。再者,的确需要有人在皇上陈述这一番利害的话语。
必要时,她也可以找到不少愿意为半令求情的人,譬如长公主驸马齐适之等,但都不如姐姐合适。
半令说过,纵皇上再忌惮再昏庸,也不会相信这样明显的设局,但是她却不能不防范。
默认姐姐求情是其一,另外作了安排是其二——不曾想,这个其二却用不上。
姐姐前去紫宸殿求情有了结果:皇上直说相信,让姐姐放心。
“半令,你觉得呢?”叶绥将这个结果说出来,语气略带着犹豫。
正如叶绪觉得哪里不妥一样,叶绥也觉得难以放心。
即便这个结果是她预料中的事情,但是它的达成未免太轻易了。
皇上说,是因为知道半令不会那么愚蠢,也是因为半令保护了云儿。
如果皇上真的相信半令,那就不会有这些年的事情了,还是说云儿在皇上心目中真的那么重要?不,更准确地说,是云氏女的重要。
汪印很快就回道:“皇上会这么说,非是相信本座,也非因为本座保护了小殿下,而是局势所迫,不得不忽略那一个血字。”
纯妃处于深宫之中,虽然从缇骑那里得到许多消息,却还是不够,对前廷局势的判断就没有把握,所以才会七上八下。
阿宁心忧则乱,同样如此。
纵观朝局,就不难发现皇上为何会这样做了,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比起沈肃究竟与谁往来,那一个明显是转移视线的血字就不那么重要了。
从现有的线索来看,沈肃必定大力参与了彭城之战,某种程度上来说,沈肃与谁往来,谁就发动了彭城之战。
这个人是太子还是五皇子,或者是别的人,在皇上心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太子是储君,是国朝未来的执掌者,此举是等同拿国朝来儿戏,后果要比专权还要严重得多;
至于五皇子……哪个皇子胆敢说不觊觎皇位?尤其是年龄和才能都和太子不相上下的五皇子!
其过去做的很多事情也不掩饰这种野心,借彭城之战夺太子之位也有可能!
可以说,确认彭城之战是谁发动的,决定着之后局势的走向。
有这么重大的事情压了下来,相比之下那个血字就变得轻飘飘了。
叶绥听了点点头,答道:“原来如此……不对,如果那个血字没有起作用的话,那么背后的人为何要这样设局?总不只是为了转移视线,必定还有其他目的。”
大人能纵观朝局,在背后操纵了这一切的人也能,不然就不会对缇事厂造成那么大的打击。
那个血字不能起作用,这背后的人是不是料到了这个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何要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