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是变成怪物了吗?”
“不。他只是成为了帝王。”
“可史书上也有许多仁厚的君王。”
“你觉着我仁厚吗?你父皇仁厚么?”
“当然了。”
“那你好好看着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程御史会那样说了。”
尽管与程御史已经到了臭脸的地步,荣烺还是坚持每天去御史台,她跟夏御史约好了要去帮忙。
不同于程御史的刻薄,夏御史显得可爱多了。
“多亏殿下帮忙,赃物收缴才能这样顺利。”夏御史实心实意的感谢荣烺。
“我也没帮什么忙。”荣烺假假的谦逊着,她当然知道自己的作用。
“殿下在臣身畔,就帮了大忙。”夏御史身为御史台的青年才俊,将荣烺侍奉的舒舒服服,“帝都的高官大族是很傲慢的,要他们痛快交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凭臣一人,五天内能做好。有殿下在,两天就差不多了。”
夏御史这种坦然且真实的话令荣烺感到满意,夏御史也说的是真心话,尤其公主殿下很聪明。尤其会摆架子,遇到那些刁钻仆人过来交涉申辩的人家,荣烺就着林司仪过去说一句,“你家主人排场不小,本公主都亲自到了,你家只派个仆从过来。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然后,家仆就被吓的屁滚尿流的回去请主家了。
就是胆子最大的,也无非就是替主家分辨几句,然后回家请人去了。
这一招不论对官宦人家还是宗室都十分好使。
荣烺特别会聊天,只要是被她亲自聊过的人,基本都老老实实把财物交出来了。就是合伙生意,荣烺会说,“今儿我在这儿,我把话撂下,你的那一份,没人敢动。可赵家的那一份,你也别想趁势吞了。”
“你以赵家同党的身份,牵涉在赵氏大案中么?”
“现在说清楚,是协助办案。今日不说明白,将来查出来,就是同谋同党!”
连一向傲慢的天祈寺、三清观,也是由寺主、观主亲自携了账簿过来,由寺中负责的弟子主动对赵家的份子钱进行了坦诚无遮的配合说明。
方丈观主亲自去给公主殿下请安,公主殿下常去他们那里,彼此还挺熟。
荣烺笑,“这回我可长了见识,你们清净之地还兼放贷的营生啊?”
二人正色道,“虽是放贷,我们的利钱也只有外面的三成。若有施主实在艰难,寺观从不追讨。所得利钱也是尽用于佛事、助人之上。”
“那你们为什么不免费助人呢,非得放贷?”
“殿下,无偿与有偿在出家人眼里无甚分别。但是,市坊之中许多人靠银号放贷生活,一旦庙观无偿将银钱分出去,那些靠银号生活的人,他们的生计就全无着落了。”
“这个我已想到了。你们亲自过来,我很高兴,可见你们虽有方内之行,心仍在方外。不似那些拉扯不清的人家。”荣烺问,“除赵尚书,你们还有别家的份子么?”
二人心下一惊,天祈寺方丈道,“寄存银两在寺库的许多施主曾与敝寺签下契约,约定不能透露他们的姓名。”
荣烺看向三清观主,三清观主柔声解释,“殿下请放心,我们出家之人绝无贪求财货之心。只是一些世俗规矩不得不顾,若有哪日,殿下还需我们配合衙门查处罪行,我们必无所保留。”
能叫荣烺碰壁的人可不多。荣烺并未动怒,她也没让此事含糊过去。荣烺道,“你们两家与旁人不同,因咱们早就相识,我就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心里总是要替你们操心。你们的佛法道法都很精通,我也相信你们忠诚于朝廷,忠诚于你们所修的道法。但有一事,我希望你们记住,至高也至寒,至大也至险。”
二人起身行礼,再三保证,“我们绝非贪婪之人。”
三清观主甚至保证,“为证清白,请殿下给老道一些时间,老道着观库退还所有与官员相关财物。”
天祈寺方丈不紧不慢的跟上,“本寺亦愿同样处置。”
“可别这样,这是你们的内务,我不插手。”荣烺说。
二人的灵活简直胜于世上九成九官员,立刻表示,“并非殿下吩咐,是我二人受到殿下点化,自愿为之。”
荣烺对他们的表态有些满意,“好,你们去吧。”
二人走后,基本没有需要荣烺亲自聊天的人了。夏御史做事准确迅速,整理好拿到手的材料,亲自过来同公主殿下致谢。
荣烺问他,“寺庙道观放贷的规模有多大。”
夏御史道,“臣没有具体数字,也拿不到具体数字。但臣做过帝都的巡城御史,能让臣束手的除了四大银号就是道观两家。”
荣烺与他提及道观两家承诺的退还官员银钱之事,夏御史道,“殿下之意?”
“我希望听到来自你的见解。”
“那殿下是要听真话了。”
“废话。难道我还听假话。”
“小臣直言。或者寺观两家是真心退还官员所出份例,但这件事可操作的空间很大。只要官员那边择一个与他们表面无关的人出面代持这些银两即可。”夏御史道,“富贾,或者可靠的下人,都很容易办到。所以,这个承诺在臣看来没有任何意义。”
难怪她就觉着这事有些太快了。
可寺观已有表态,荣烺不能再做更深追究。
“好。我知道你的见解了。”荣烺道,“巡城御史没白做。”
“皆上官教导。”
荣烺一笑,“你是在为程御史报不平么?我说把他剁成肉酱的话。”
“不。请您不要误会。臣是出自真心。至于程大人,记得方大人都曾说过要把他的嘴给缝上。”
荣烺笑起来,“我竟然会有与方大人心有灵犀的一日。”
第291章 灯灭之九四
殿下
正文第二九一章
夏御史其实对荣烺有些佩服,公主殿下这样年少,却这样机敏。夏御史自问在公主殿下的年纪,断没有这样的聪慧。G
他对自己的回答也很自信。
公主殿下看着也很满意的模样,甚至开了句方大人的玩笑。但不知因何,说完那句玩笑,公主就沉寂了下来。
荣烺明白自己是被寺观小瞧了。
不然,寺观不会拿这样敷衍的办法来应对她。
依寺观回答的迅速流畅推断,他们早做好这样的准备。
因为荣烺是公主,天祈寺三清观皆皇家寺观,他们与皇家的关系太近,所以,知道荣烺参与到赵家案时就决定,一定要给一个令荣烺满意的应对。
介于荣烺的年纪见识,他们认为这样的应答足以令荣烺满意的接受。
可这样的应答。
也不过是暂时的搪塞。
对这两家而言,搪塞已足够。
这就是寺观在恭敬的礼数下最真实的态度。
傲慢到令荣烺难以维持她一惯的从容。
这是真实的案件中的真实世界吧。
荣烺想。
荣烺甚至没有气恼的余力,她的精力马上被这件案子更深的指向所牵扯。
官员、寺观、商贾,看似完全不同的群体,竟然都有银子流入放贷的行业中去。
这样的认知令荣烺皱眉,她不喜欢赵家那能控制河南粮价的百万亩田地,也不喜欢这些连御史都束手无策的四大银号、财力丰富的寺观两家。
这让荣烺直觉感到不安。
可是,我为什么会厌恶不安呢?
良田过于兼并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也会影响国家税赋。
这是原因之一。
还有吗?
荣烺问自己内心。
是的。
我还厌恶过于庞大的家族。
家族过于强盛会影响一地的治理,甚至族权凌于皇权。
所以,我讨厌这样的家族。
也正基于此,朝廷一直有明确的分宗制度。
但郑家、姜家一样是著族。
我怎么没这种厌恶呢?
因为我了解他们,还是因为他们与我关系好?
连阿颜、阿史、阿楚、罗湘,都一样出身显族,我也很喜欢她们。
我为什么会厌恶赵家呢?
荣烺苦苦思索。
当然,我与赵尚书原就关系很差,赵太太先前就与官学贪墨案有牵扯。
还有么?
是的。
还有赵家那百万亩良田。
我最厌恶的是窃据百万良田之事!
赵家把朝廷税赋当什么?
简直岂有此理!
荣烺想,我并不厌恶大族,我只是厌恶这些窃取朝廷财富,不将朝廷法度放在眼里的大族。
解决这个疑惑。
荣烺继续探索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如此介意借贷行的银钱流动?
如果只是商贾的钱,只是寺观的香火钱,我不会如此介意。
但是,还有官员的钱……
官员应该是规矩的监督施行者,若连官员都加入其中获取利益。
那么,秩序崩坏是迟早的事。
要如何避免这样的事呢?
答案既艰难又简单。
吏治。
皇家无法亲自管理诸事,朝臣是替皇家行使权力维持法度的存在。
找到可靠的臣子,诛灭那些有罪行的人,维护朝廷律令,警示百姓,警示官员。
相似小说推荐
-
销金帐 (赫连菲菲) 2023-01-11完结2908 9859顾倾作为陪嫁,随三**林娇嫁入诚睿侯府。五爷薛晟禁欲寡言,为人清冷,婚后便即外放,与林...
-
青闺令 完结+番外 (江上渔) 七猫中文网 2022-08-14 完结240.02万字十三年后,科考落榜的少年郎李临拿着一块玉佩上门来求娶晋宁侯府的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