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班主难得严肃的表情,师傅们也正经起来,拿出专业的态度来,打算好好镇镇这帮小子。别看她们一个个蹦得欢,关键时刻,还不是得咱们这些老家伙出马?蹦得欢的年轻人也都安静下来,昨天都只听了后半截,晚上回去都还在回味,这会子不用招呼,都自发地安静下来,等待杨小贝唱歌。
被万众期待的感觉实在是飘飘然啊!咳咳,虽然现场只有几十个人,但是气氛很好,大家一副期待已久的样子。要不怎么说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当明星、做网红呢!前世杨小贝永远是个透明人,在任何场合都是被无视的存在,冷不丁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想想还真的有点小激动呢(捂脸笑)……
好了,严肃点,表演呢!杨小贝努力收回不知道发散带哪里去的思绪,请原谅她不分场合随时随地走神的不良习惯。大家都等着呢!她清了一下嗓子,按照昨天和王干事商量的结果,她要独唱两首歌,“在希望的田野”和“好日子”。
酝酿了一下感情,想象着原唱甜美的歌声,杨小贝开始了今天的演唱:“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她发现一个问题,只要想着原唱,就能够唱得八九不离十,简直不要太作弊!有此逆天的能力,再加上后世无数经典的好歌,妥妥的要火的节奏啊!
陈师傅刚见到杨小贝的时候,虽然对她的懂事礼貌有好感,还真没怎么把王干事的话放在心上。唱歌好听?他老头子什么样的好嗓子没见识过?还犯得着这般兴师动众的!等看到女娃娃本人就明白了,这人长得好看呐,就好比以前的戏班子里的名角儿,你光有个好嗓子,没个好身段、好相貌,能红得起来?
等听杨小贝把第一首唱完,陈师傅猛的吸了好几口旱烟,他心里想着,上次自个这般激动的时候,是干嘛来着?哦对了,那还是解放前,跟师傅一起去县城赶场子的时候,县里的大户人家请了省城有名的戏班子过来唱戏,那个名角上台一开嗓,他就呆住了。还是师傅一巴掌扇醒了他,差点就被他搞出了茬子。
陈师傅经常跟一些不信邪的后生说:“这人和人,生来就是不一样的,有一种人那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本事,老天爷赏的饭吃,你不信命都不成!”他吃的就是手艺饭,越发知道这行就是靠天赋。你再勤奋再努力,到头来也不过是个好一点的锣鼓师傅,或者是唱者,决对不会是大家。
台上的这个小娃娃,论相貌身材,那是没得说,不算绝世美人,也够得上是位美娇娘。这一开嗓陈师傅的脑门子就一个激灵,好家伙!这才是他常常说的,老天爷赏饭吃的人呢!清澈,甜美,声音饱满明亮,唱的歌词也编得好,随着美丽的歌声,让人不禁展颜微笑,对日子充满了向往……
此起彼伏的叫好声打断了陈师傅的思绪,文化队都是年轻人,不像他们这帮子老头子沉闷,都活力四***力旺盛。听完杨小贝精彩的演唱,大声地叫起好来,尤其是易慧芬带着一帮子人叫得起劲,一付与有荣焉的得意状。不知道的,还以为杨小贝是她们桃花村的人呢!
“好!”见老伙计们都没作声,陈师傅也吆喝了一下。他转头就马上问班子里对谱子最在行的老李,“怎么样?有谱吗?”老李揪着几根稀疏的山羊胡子,顾不上答话,正紧张的记谱。
要说老李这个人,打哪样乐器都不精通,只能算勉强凑活。但他有一样,脑子就是个活字典,只要他听过的曲子,都能给你背个差不离。班子里谁要是走神打错了音,吹错了调什么的,他保准能听出来。所以陈师傅的班子里还真离不开他。尤其是现在给乡宣传队打锣鼓,老李可派上了大用场。
镇上穷,什么录音机、留声机不可能有,但是有任务,要给人民群众演样板戏。怎么办?这年头都是由老李这些“复印机”去听几遍,回来伙计们一合计,就成了。现在没有现成的曲子,只能寄希望于老李,看他的记忆库有没有匹配的,要还是没有,就只有自己重新编过了。
过了半晌,老李摇摇头,没听说!果真是新曲子!他缓缓地把“在希望的田野上”唱了一遍,不时还停下来和别人商量,大概是在讨论该用什么乐器,怎么演奏,直把杨小贝看得叹为观止。
果然是民间自古有高人,这首歌曲调虽然并不是很复杂,但是仅仅才听了一遍,就能够一字不差,一个调子都不变得复述出来,也是很恐怖的能力了。以前只是在里见过,这活生生的人还真没有碰见过呢!
师傅们商量了一阵,拉二胡的那位先试了一下音,找准了调子,按照杨小贝的唱腔拉了一遍。曲调优扬,丝毫不差,杨小贝不禁鼓起掌来。这些老师傅都是一身好手艺啊!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她一向是非常佩服哒!
弦乐先找准调了,接着其它人在慢慢跟进去,他们用行话商量着这里用什么,那里加什么,身为外行中的外行,杨小贝就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见他们根本用不着她再唱几遍,就已经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了,只好悻悻地回到老妈这边,等他们消化一下这首歌,再接着唱第二首。
易慧芬她们也在讨论这首歌,虽然没有老李那般逆天的记忆力,可是他们昨天就听了一耳朵,今天再听过一遍,对歌曲的部分已经可以哼哼了。见杨小贝过来,易慧芬一把拉过她,“小贝快来听听,咱们唱得对吗?”她拿定主意,今天至少要学会一首新歌。人都给自己拐带到家去了,晚上捂在一个被窝里,还愁学不会?哼!明天她又可以在宣传队出风头了,想想就把她美的!
37 技艺
杨小贝实在是不能理解前辈们对于新歌的执作,对于后世资讯爆炸年代里的人来说,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新鲜事物涌现出来,大家早已经对此麻木,习以为常了。不过群情涌涌,她也就乐得和大家打成一片,不就是新歌嘛?尽管开口,姐这里要多少有多少。你要什么规格款式,甭客气,总有一款适合你……
额……好像又跑偏了。她大方地唱了两首歌,又装痴撒娇地要听老妈他们唱。昨天还没有听到老妈的演唱呢!自从她长大了离开家,每年回家都急匆匆的,再也没有那悠闲的时光听妈妈唱歌了。再说,老妈总是只有一个人在家无聊看电视,也变成了追剧一族,成天挂在嘴里的,不是《芈月传》,就是《人民的名义》。为了更好的追剧,杨小贝还特地给她买了一台平板,免得每天抱着电视不放开。这样的狂热,哪里还有闲心唱曲子啊!
易慧芬也不矫情,不是她吹牛,说起唱样板戏,那还是要看她们姐妹们的。她即会表演戏曲,也同时是高跷队的一员。踩高跷要身段轻盈灵巧,才能在一米甚至更高的高跷上面灵活自如,还要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像易慧芬这样“能文能武”的整个宣传队除了生病了的王丽,就只有她了。所以她有傲气的资本,说实话,要不是那个王丽会来事,易慧芬又是个刺头不服管,之前的独唱哪有王丽什么事?
不过她也无所谓,稀罕么?参加文化队不过是为了热闹,好玩而已。她才不会听别人使唤来、使唤去的。不过现在小贝要听,那没得说,张口就来。
杨小贝坐在当做凳子的砖头上面,托着下巴津津有味地听妈妈唱那过去的故事。哎!真幸福啊!可惜老爸不在,要不然一家人坐下来听听歌,想想就美得很。
易慧芬全当是排练节目呢,再说今天有小贝期待有欣赏的目光看着自己,今天的精气神足足的,一连唱了“女驸马”,“红灯记”,“沙家浜”等好几个段子。只要她认真起来,水平绝对是杠杠地,周围的人也都喜欢听她唱。只有他们村里的蒋主任听得只翻白眼:这个侄女但凡认真一点,听话一点,就比如像现在这般拿出十二般的水准,也不会还混得跟群众演员似的。明明可以靠才华,却偏偏要摸鱼,实在是让她恨铁不成钢啊!
这边厢大家互相交流,气氛融洽得很。那边的吹打班子气氛就比较紧张了,师傅们为了一段曲子该怎么演奏,争得面红耳赤的。大家都是老手,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谁也说服不了谁。争的急了,袖子都撸起来了,当然打是不会打起来,是为了表达一种不妥协的决心……陈师傅也不管老伙计们怎样行事,他只有一个要求,要好听,不闹,别压着人家女娃的唱腔。实在说服不了对方,可以叫那个杨家的小姑娘过来,大家试一下嘛!
于是杨小贝又被陈师傅请回来,带伴奏演唱两遍,看看哪种效果更好。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两首歌大致弄个谱子出来,接下来只有两天了,在彩排的时候再磨合一下,才可以用比较完整的曲目参加演出。杨小贝也耐心的配合吹打师傅们,一遍遍的试演。
老师傅们的技艺不是吹出来的。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这首歌的原曲,可是就试了几次,他们已经心中有数,达成了统一意见。接下来就冲着完善、美化去了。杨小贝对音乐没有什么天赋,也不知道现在的编曲和原来的有多大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没有钢琴,没有小提琴、大提琴等等西洋乐器,师傅们利用传统乐曲编出来的也非常好听。别的她说不出来,只知道也许对于乡亲们来说,这样接地气的曲子会更受欢迎。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