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就在忙碌有紧张的试演中很快过去了,中午乡里提供一顿午饭,就一个水煮白菜,油花都看不见丁点。但是有白米饭,不是杂粮饭,大家已经对乡里的伙食十分满意了。不过不是杨小贝矫情,这没有下饭菜,实在是吃不下啊!看大家都吃得挺香的,她又怕被别人说太娇气,只好委屈地戳着碗里的米饭,免为其难地扒了几口。
所以怎么说是“母女连心”呢?易慧芬第一时间就发现杨小贝吃不惯食堂的饭(其实她自己也吃不惯)。易家条件不错,每次替别人看了风水回来,易先生都会带上主家答谢的礼物。多半时间都是吃食——在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不会比食物更有诚意。当家的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又很会安排,所以家里从来不会缺了吃喝。相反,日子比大多数人家都要过的富足。家里还有个七十多岁的“太太“,就是易慧芬的奶奶。她裹了小脚不能下地干活,成天在家想着法子给孩子们弄好吃的,把易慧芬的嘴巴都喂刁了。
因为自己也吃不惯食堂的大锅饭,易慧芬每天下午都偷偷溜出去开开小灶。这不,昨天不是正好被逮个正着嘛!所以她觉得杨小贝吃不管这饭菜不是很正常嘛,没关系,下午我带她出去吃好吃的!所以老妈啊,要说嘴巴馋、吃货基因,杨小贝真的是很冤枉……
俩人本来就坐在一块,易慧芬打了个眼色,杨小贝秒懂。心花怒放地放下筷子不再硬撑了,老妈这块混得熟,等会有她带着觅食,就不愁饿肚子啦!所以还是跟着老妈有口福啊,哈哈!
吃过饭趁大家打方(休息)的功夫,易慧芬带着新收的小妹,神不知鬼不觉地又溜了。蒋主任倒是看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拦又拦不住,万一这妮子犯起轴嚷嚷起来,倒显得她没面子。得了,还是替她们遮掩一下,反正吃饱了就会回了……可恨的是,芬子自己跑出去不说,还把新来的小姑娘也一起拐带出去了。人家多懂事的女娃!才一天就被带得不遵守纪律,哎,交友不慎啊!
38 太婆
一连好几天都在外面吃大锅饭,逼得易慧芬满镇上转悠寻吃的。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地找到一家做烧饼的。人家本来只是赶集的时候才出来摆摊子,可是硬生生被找上门去了。本地传统的烧饼是甜味的,面粉发的软乎乎的,里面包上红糖,摊成一个大饼。也不用油煎,就放在平底的大锅子上面炕出来的,香甜软糯,一口咬下去融化的糖浆都会流出来,特别好吃。不过现在糖很少买得到,放得就少了,吃起来就只有一点点甜味而已。
即使是这样,也是难得的美味了。易慧芬每天都会去买一个解解馋,平常带的是其他小姐妹,今天她拉着杨小贝一阵疯跑,冲到买烧饼的人家,急匆匆地让人家赶紧做两个烧饼。“小贝,一个够吃吗?要不买两个?”其实平时她自己才买一个,和别人分着吃。虽然嘴馋,可咱也不是不会过日子的人。今天怕杨小贝吃不饱,一口气要了两个,还怕她饿着了。
“够了够了!”杨小贝赶紧说道。当她是饭桶呢?虽然也是一枚吃货,可她还是很注意保持身材滴!贪吃可不是肥胖的借口,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就是要做到吃饭减肥两不误,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及运动量。所以虽然也是易胖体质,这么些年下来体重也保持在50公斤左右,她身高162,离骨干美人有差距,但是也绝对不显胖。为此付出的运动量和控制继续吃下去的毅力,说起来都是泪啊……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老妈觉得你饿。现在就是这样,见杨小贝实在没有吃多少饭,老妈总担心她吃不饱,一个劲的叫她多吃。把杨小贝弄得既感动又哭笑不得。以前也是,她因为长期节食饭量变得很小,回到家总是被老妈各种嫌弃。她们母女俩一脉相承,老妈最胖的时候都一百二十斤不止。可是她坚决反对减肥,认为伤身体,顺其自然比较好,再说了,胖一点有什么不好的,多富态!
出去填饱了肚子,下午的时间过的飞快。还没等杨小贝和师傅们把第二首歌的曲子扒出来,天已经擦黑了。王干事宣布今天解散,明天继续。大伙儿才收拾收拾,就着最后一点天光踏上了回家的山路。
去外婆家比回韩家冲要近一半的路程,和老妈她们一路说笑转移了注意力,也不觉得累。当然最近路走得多了,总归锻炼了一些,不像刚回家的时候,走两步路就要死要活的。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快到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但是通往外婆家的路从小走到大,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外婆所在的村子在解放后大兴水利的时候,被拦起山谷筑成大坝,人工修建了一个大水库。在水库中间留了一条道,这就是村民们出行唯一的通道。很不方便,但是风景这边独好。
现在天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但是杨小贝知道,走过这条水库中央的小道,就到了外婆家的村子。小时候只要一走过去,她就激动得一溜烟地往村里跑,把爸爸妈妈都甩到后面去了。拐过第一个弯是二舅家,再过去几户是大舅家,紧挨着的就是易家老屋了。想起早逝的外婆那和蔼的微笑,杨小贝不禁红了双眼。真的好想念外婆啊!
想念外婆手工缝制的小花袄,想念她腌制的好吃的咸鸭蛋,想念自己贪玩睡着了,外婆温暖的怀抱……可惜杨小贝才十岁外婆就因病去世了。二十几年过去,她都已经想不起来外婆慈祥的面容,唯一脑海里遗留的印象,就是温馨。她会在老妈气急了要教训她的时候,嚷嚷着要找外婆告状,也会经常回想起,小时候外婆牵着自己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为了陪她去找同龄的玩伴……
回自己家的时候,脑子里还晕乎乎的,没什么大的感慨。反而要到外婆家了倒近乡情怯起来,幸好天已经黑了,兴奋的老妈根本没有发现杨小贝红红的眼睛,她正沉浸在带回好朋友的好心情中不可自拔。
不知道为啥,易慧芬就是知道家里面的人都会喜欢杨小贝。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到家里有热乎乎的饭菜,还有调皮的弟妹、稳重的大哥,现在在加上杨小贝,多好哇!她加快了脚步,还离得老远就喊起来,“我们回来啦!”家里人还没有迎出来,邻居倒都被惊动了,都跟她打着招呼;“芬子回来啦?”“这个女娃娃是谁家的啊?”
易慧芬“二婆”,“晴嫂子”地打着招呼,时间太久远了,以前是这些邻居家的常客,每次回来他们都亲切地跟杨小贝打招呼,但是现在她一个人都不记得了。只好跟在老妈身后冲人家傻傻地微笑。乡下人都是淳朴善良的,见这个小姑娘害羞(完全不是)地躲在芬子后面,都露出善意的笑容来。
“芬子!这是带谁回来了?”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从门口走了出来,堂屋里的烛光从她的背后渲染出温暖的光圈。“婆婆!”都大姑娘了,看见奶奶易慧芬还是不自觉地带着撒娇扑到来人的怀里。这位安详的老婆婆是杨小贝的太婆,她瘦瘦小小的,头发完全白了,看上去就十分慈祥。
太婆去世的时候杨小贝才三岁,她长大后不记得太婆的长相,也不记得关于太婆的任何事物。但就是记得外婆出殡的时候,她被老爸抱着哇哇大哭的情形。讲给妈妈听她总是不相信,三岁都不到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记忆?可是杨小贝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太婆停灵在哪里,出殡的时候她扑着棺材要去看,被大人们抱开了……说的丝毫不差。
老妈感叹道,小孩子哪怕不懂,也知道谁对她是真心心疼的。太婆活到快八十岁,又裹着小脚不良于行。杨小贝刚出生的时候,家里没有公婆料理家务,老爸还在外读书。农忙起来实在没有人照看她,还是太婆惦着小脚,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去杨家帮忙照顾。后来她断奶了更是被送到外婆家一呆就是几个月,外婆家也忙,全是太婆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杨小贝拉扯大。
39 温暖
妈妈经常说,太婆带得最多的就是杨小贝,但是还没等她懂事太婆就去了。所以每逢清明,过年等上坟的时候,妈妈总是让杨小贝多给太婆嗑几个头。说太婆没享到重孙女的福,只好多磕几个头吧!每次杨小贝也是怀着感恩的心老老实实地嗑。她从来都没有想过,居然还有一天,能清楚地看清太婆脸上的每一条皱纹,看清她对孩子们露出的慈爱笑容……
“太……婆婆”杨小贝不自觉地跟着老妈喊道。太婆搂着在自己怀里撒娇的大孙女,听她带回来这个闺女也叫婆婆,老脸都笑得皱成一朵美丽的花朵。“哎哟,这是谁家的娃儿啊?快快,进家去!”太婆从不重男轻女,最稀罕女娃娃。所以在家最疼大孙女,哪怕她出嫁了,还爱屋及乌,最喜欢大重孙女。看见这么个水灵有懂事的闺女,笑得牙不见眼的,又埋怨大孙女道,“你瞧瞧你,带了客人回来也不打声招呼!把人家撂门口干啥?”
易慧芬一甩胸前的大辫子,调皮地说,“婆婆!这是韩家冲的杨小贝!现在是我的妹子啦,回咱自己家,还用得着招呼?”说着把小贝一把挽着,和婆婆一起走进堂屋。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