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面说了,马上就要全面改革开放,农村都要分田到户,再也不吃大锅饭了。乡上的干部们心里都有点打鼓,这县里领导驻点,估么着也是为了年后的土地普查做准备。以后都是小家小户的干,村干部、乡干部的角色也都要变动了。到时候怎么调整大伙都不清楚,但是把领导招待好,给领导留下好感那是必须的嘛!
特别是到了现场,还有文化队的姑娘们列队欢迎,乡领导那叫一个乐呵。哎呀,这个王干事,还是很会安排的嘛!你瞧瞧,这才体现出我们徐店人民讲礼节,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嘛!乡长给了王干事一个肯定的眼神,连忙又回过去引着周副书记去主席台就坐。
所谓主席台,也不过是从教室里搬出来的几张桌椅。周副书记一行人还不少,到后面别说王干事,乡上就只有书记和乡长有座位,其他人都和乡亲们一起,站着看演出。
本来嘛,乡里的演出都是要站着看才带劲,坐在那里还有个啥意思?不过听说周书记是从大城市下来的,怕人家不适应这种气氛,王干事还是临时安排了一排座位。现在看来,乡里的干部陪着过来,马上就散开来找老乡聊天打屁去了。周书记被乡长陪着,对现场热闹的气氛也非常满意。
既然主要人物都到齐了,一声锣响,演出正式开始了。乡亲们的音量也都降了下来,都等待着开场。
没有介绍,也没有报幕,一帮子小伙呼啦一下就跳到了台上。与此同时,高腔的唢呐,铿锵的锣鼓都响了起来。这是开场的舞蹈,没有名字,是从以前的祭祀舞蹈演变而来的,小伙子们模仿着劳动的情节,配上激情四射的锣鼓声,让人们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有的人会叫这舞“丰收舞”,但是叫什么并没有人在意,有的时候农闲,只要有个人吹唢呐,乡亲们都会跟着跳一段。
一段舞蹈跳完,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小伙子们下场去准备,接下来上场的也是徐店传统的舞蹈,不过是由姑娘们来演绎,易慧芬也在其中。姑娘们穿着精心准备的裙子,一上场就得到了满堂彩。等彩声停歇,只听得她们手里各拿着两个陶瓷的勺子——没错,就是咱们平时吃饭用的小汤勺,俗称“调羹”。勺子互相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敲打声,并且有特别的曲调的。
这种其实就类似快板表演,但是没有快板那么复杂。乐器也是就地取材,不要太亲民。这个时候锣鼓班子就可以休息一下。毕竟吹唢呐什么的,也是一个体力活。配合着“勺子舞”,就只有姑娘们简单但不失风味的舞蹈了。但即使是这样,乡亲们依然最爱看这个节目,瞧,这就是咱们徐店的姑娘们,跳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舞蹈,也传承者祖辈们乐观、向往富足的美好愿望。
杨小贝看着精彩的勺子舞,也是非常的喜欢。小的时候老妈还教过她呢!可惜她没这个天赋,不是捏紧了打不响,就是太松了勺子掉了,在砸了家里几把调羹后,被老妈判定为不是这块料,不给教了。她倒是觉得有趣还想学来着,可惜老妈心疼家里的饭勺,认为她把吃饭的家伙砸完了也学不会,坚决回绝了她的请求,现在想想,还有点遗憾呢!
哎!要是老妈不心疼那几个调羹,说不定现在她就可以上台和老妈他们一起愉快的舞蹈了呢!
接下来的节目按步就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把乡亲们看得连声叫好。眼看着差不多要自己上场了,杨小贝意犹未尽地站起来,想到“后台”准备上场。谁知道蹲的时间长了猛地一站起来,倒霉的低血糖又犯了,眼前一黑就往前面栽下去……
这下完蛋了!我美美的妆,我唯一的外套……倒下去的时候杨小贝居然还有时间想这些。操场的地面本来就是泥土,今天来来回回走的人多了,更是被踩得不成样子。这一摔下去,一身泥是绝对跑不了了。杨小贝闭着眼睛等砸到地上的一瞬间到来,结果却一头栽进一个温暖的怀抱里。
来人用有力的胳膊抱住她,险险地把她从地面抢救回来。杨小贝还昏昏呼呼地步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听得耳边有一个熟悉的口音问到,“同志!你还好吧?”
43 演出
猛的来这么一下,杨小贝惊魂未定的都忘了从人家怀里站起来了。直到人家见她在发呆,又问了一遍,“你还好吗?”她才反应过来。赶紧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这叫一个囧!
周品正很郁闷。年都没有过好,就逃难似的从浦海来到这个偏僻芬鄂北山区,陌生的环境,不习惯的饮食,在加上心中的苦闷,让他成天闷闷不乐。叔叔见他每天闷在房子里不出门,怕把他闷坏了,今天特意拉他出来看闹元宵。
浦海那边,正月十五也不过就是吃汤圆,逛逛城隍庙,荡荡外滩,没什么花头。想不到这穷乡僻壤的,倒是出乎周品正的意外,弄得十分热闹喜庆。本来他随着叔叔坐着看表演,过了一会儿发现,现场的乡亲们都是站在那边吆喝,时不时的跟着来上一段,中间还穿插着卖烤红薯的,卖米花的,十分热闹。他本来就是年轻人坐不住,见状跟叔叔说了一声,起身打算四处走走看看。
之前对这边的演凑班子十分感兴趣,有几个师傅的技艺高超,锣鼓都敲出花来了。于是他想着走到这边来看个究竟,结果却一下子见一个人在自己面前倒下去,惊吓之余,他一把就把人家抱了起来。这会儿借着操场上面的灯光仔细一看,还是个挺漂亮的小姑娘。见她有点懵,周品正也不敢放手,怕别人误会他耍流氓什么的,只好又问了一遍。
镇山还是有电的,今天又活动,还特意牵了一盏大功率的灯过来。再加上四周的火把,不算亮如白昼,也是十分明亮。杨小贝呆呆地望着这个男人,他很高,目测大概要一米八的样子,在普遍身高比较忧伤的西南地区,鹤立鸡群一般地站在那里。年纪大概二十多不到三十,皮肤比较黑,五官却十分立体,额……怎么说呢?有点像黑化后的古天乐。
忽然在这人声喧嚣的环境里面撞到一个帅哥,杨小贝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得不要不要的。那什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被一个帅哥来了次英雄救美,作为猪脚还是很享受滴……但是,她暗戳戳地想着,这个帅哥怎么说话这么耳熟呢?
她之前在浦海呆了那么久的时间,对沪版普通话早已经听得习惯了,可是转换了时空,在这个地点忽然碰到这种口音,她还真有点想不起来。“非常感谢!要不是你接着我,这下我可摔惨了!”杨小贝落落大方地跟对方道谢。因为他之前说的普通话,自动切换成了普通话模式。
“不客气!不客气!”相比于杨小贝欣赏的眼神,周品正简直就是惊喜了。来这边快半个月了,不是他不肯出门,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不说,想找别人说说话,问个什么东西,连县里的干部都是一口土话。他自己的普通话也没有标准到哪里去,带着一股浓浓的浦海口音。所以交流起来就好比鸡同鸭讲,费劲得不得了。没法聊天,他也只好天天闷在家里。
刚刚其实情急之下,周品正冒出了完全是浦海话,他以为对方完全听不懂,谁知道人家听懂了不说,还用也带着相同口音的普通话跟他说话,这感觉,简直是他乡遇故知的赶脚啊!
再看这个女孩子穿着也格外不同,身上一件有点像“面包服”的大衣服,却比市面上的面包服样式好看多了,面料应该是一种化纤的洋布,浦海也没有见过,难道是华侨商店里面的货品?她的头发没有编起来,长长地披散下来,却是现在最流行的烫发。不过现在时兴全部的头发都烫卷,像个狮子头似的,她这样的微卷显得很自然,有一种淑女的感觉。
总而言之,她穿得跟周围的老乡们格格不入,在加上一口浦海腔,让周品正有点摸不着头脑,难道是留在这里的知青?
两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周品正是有一肚子疑问,却不知道怎么跟人家搭讪。杨小贝则不知道这人心里的想法,美男嘛,欣赏一下就好了,从来都不是她的菜。至于他姓甚名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关她什么事哦!
可是美男不让开道,还一副想找他说话的样子。这是干啥呢?人家刚才帮了她,她也不好意思掉头就走,正笑得尴尬的时候,老妈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拯救了她,“小贝!小贝!你怎么还在这儿墨迹呢?大家找你都快找疯了!”
不知不觉,前面的节目都已经表演完了,杨小贝却不见了踪影,大伙儿满世界地找,还是易慧芬对小贝了解,想起她没事就喜欢往锣鼓队那边凑,果然,在这边就瞧见她跟一个男的说话呢!
没时间多说了,杨小贝被老妈一路拖到台上,也来不及喘口气,那边的师傅们就开始了,属于杨小贝的两个节目,正式开始。
还没等周品正想好怎么跟人家搭话,就看见她一阵风似的被人拉走了。都还没有问她是不是浦海人,家在哪里的,就看见伊人已经混入人群不见了芳踪。这叫我怎么再找她,周品正尔康手……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