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都快十一点多了,杨小贝这会儿兴奋劲一过,两个眼皮就开始打架,呵欠是一个接着一个。晒场那边还锣鼓喧天热闹得很,杨启民却没有心思去看了,一来小妹困了,二来,他本能地觉得要让小妹离那个男人远一点,哼!来者不善,其心不良!
礼貌地和周品正道别,对他表现出来的遗憾和说的“再见”没有放在心上——过了今天,两个人应该没有了交集,虽然对他的印象还不错,可是她并没有想那么多。后世男女之间的交谈一番,说说笑笑的很正常,她却不知道这个年代还大都是很含蓄的,她这样子大方地姿态,让老爸和周品正都“误会”了。
来的时候杨老汉已经给他们准备了火把。是用布头紧紧缠绕很多层,再浸上油脂。走夜路的时候点起来,可以燃烧很久。不过这还是因为杨小贝才特意准备的。乡下人晚上走个夜路多正常的事,再说都是走惯了的路,天再黑也不会有问题。
两人打着火把,一起走在山间蜿蜒的小路上。天越发不好了,北风呼呼地把火把刮得忽明忽暗,要是杨小贝一个人走在这遍布坟茔的山坡上,大概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时不时的还有鬼火——那是年代久的墓主人尸骨裸露在外面导致的。小时候上学的时候,男孩子们不懂事,老是去捡些臂骨、腿骨棒子吓唬女同学,现在想想真是醉了。
不过现在有老爸陪着,杨小贝一点也不害怕。相反,牵着老爸温暖的大手,听他说这这几天家里的小事,容姐儿有闯祸了啊,二伯母饭又煮成夹生了啊,感觉到非常的温馨。她也高兴地把这两天在易家住的情形跟老爸详细描述,当然了,重点是易慧芬有多好,人又大方,又会过日子,做衣服鞋子都是顶顶好的手艺。说起来,回来的背包里多了一双布鞋,一双棉鞋,都是崭新的。老妈还给了她好几双鞋垫……
前面说了,这年头解放鞋都是奢侈品,农村里面都以穿布鞋为主,为了耐穿,一般都会垫上自己做的鞋垫,都是用最厚实的“家织布”来打底,然后用各色丝线绣成花卉、几何等等图案,就像艺术品一样。后来这种鞋垫都只有在旅游景区才会看到,也都是机器绣出来的,没有那种灵动的感觉。杨小贝像老妈撒娇,问她要几双男士的鞋垫,因为他们家没有母亲也没有会做鞋子的女人,哥哥他都没有一双鞋垫。(喂你这样卖惨真的好吗?)易慧芬虽然脸都红了还是答应下来,说等做好了捎过来。
杨小贝得意地像老爸报告这个好消息,被他苦笑着说了声胡闹。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男女大防的,可是鞋垫这种物品是随意好给别人做的吗?亲人、长辈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帮陌生的男孩子做,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杨启泰感觉到了小妹撮合他们的心思,他对那个爽朗大方的女孩子印象也非常好,可是事情哪有小妹想的那般简单?想到自己贫穷的家境,还有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的自己,他的心头又紧了起来。
也许,今年高考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哪怕的大专也是好的,这样就会让易家人对自己有好印象了吧……杨启民不自觉地想到,有赶紧摇头,想什么呢?人家女孩子说不定只是看小妹说的可怜,发发善心而已……
回家的路程就在两个人的交谈当中很快就走了大半,正当杨启民心乱了患得患失的时候,忽然觉得脸上一凉,只听得小妹欢呼道,“下雪啦!”
一连几天,天气都阴沉沉的,又经验的老人们都说是下雪天,可是迟迟没有落下来。这时候也没个天气预报,不知道老天爷要憋到什么时候去。谁知道就在这正月十五的午夜,雪花无声无息地开始飘落了。刚开始还只是很稀疏的几片,很快雪花就密集起来,等杨小贝他们俩到家的时候,身上头上,已经被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雪。
天气越发寒冷了,到家吃过特意温在炉子上留给她的饭菜,简单的梳洗一下,杨小贝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好久都没有这么晚睡觉了,简直快超越了她的极限。打定主意明天要睡个大懒觉,带着对第二天雪景的期待很快就睡着了。
46 种子
一觉睡到大天亮。难得偷个懒,没有一早起来收拾早饭。早在昨天杨小贝就跟老爸说好了要睡懒觉,连早饭家人也没有来叫她吃。要是换个人,杨老汉早就要发火了,他最看不惯的就是睡懒觉的懒汉,平时说起来就嫌弃得不得了。杨家也因为他的影响,从来都是天没亮就起床的。可是到了杨小贝这里吧,再看不惯,杨老汉还是吃过饭就背着手出口了,眼不见为净……
等起床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外面早已经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她睡得死,不知道昨天的雪下得很大,到现在还在唰唰地下,雪花很小很密,看来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每到冬天最盼望的就是下雪了,没有什么理由,见到雪就会莫名的开心,而雪下大了以后整个天地都是一片银白,如此的干净、纯洁。什么样的诗句也表达不了对雪景的喜爱。盼下雪,下雪以后就祈祷它不要那么快停下来,盼望能积雪。
看这架势,这场雪规模不小。杨小贝心怀大畅地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口看下雪,也不怕冷了,也不怕被老爸嫌弃像个孩子——只有小孩子才稀罕玩雪呢!老爸其实你不懂,我就是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啊啊!
下雪天所以的活动都停止了,大家都躲在家里烤火。几天不在家,容姐儿见到杨小贝可算是见到亲人了,一刻不拉地跟在她后边,坚定地做一个小跟屁虫。反正也闲着没事,杨小贝就带着她在火炉房讲故事玩耍,累了就出去玩一会雪,一大一小倒是十分合拍。对面大伯家都能够听到她们银铃般的笑声,把几个小的听得心里痒痒,央求着要过去玩。
大伯母坚决反对,把孩子们都拘在家里。她不大爱和老屋这边多打交道,老的老小的小,又穷得叮当响,一个不好就要问他们开口。特别是眼看这马上过了十五就要开学,自己家有i两个小的要交学费,那边的小叔子学费还不知道有没有着落。在这个敏感时期,还是不要凑过去为好。
他们家这两天不止是不上门,连走路都是绕道走的,生怕被撞见了。因为作为长辈又好面子,杨老汉基本不大可能会上门来借钱,他丢不起这个脸。当然,以大伯这么精明的人,出于投资他并不会不拿出钱来供小弟读书,但是这花花绿绿的票子从口袋里掏出来,着实肉疼……
其实大伯他们这次是枉做了小人。杨小贝早就拿出钱来给爷爷,言明了是老爸的学费。爷爷没有反对就收下了。大家一家人,杨小贝的钱拿出来相当于公中用,在爷爷看来理所当然。但是老爸十分打不过去,之前是哥哥姐姐们出钱,他都心不安,何况现在连刚回来的小妹都出钱供他读书?
杨小贝知道老爸的心里压力又大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她决定反正下雪天大家都闲着不出去,一起商量一下接下来的打算,彻底解决家里的经济难题。她带回来虽然只有一百元,但是花了不过几块钱,就算去掉学费,也还有七、八十元。以当下的购买力来说,作为投资还是绰绰有余的。
首先,她把箱子里的几包种子拿出来。这可是她计划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托老妈的福,她买的种子还真不少,而且都是精挑细选出来老家这边没有的品种。
一包西瓜种子,是浦海有名的8424,南汇那边种得多,都已经形成品牌了。老妈总觉得家里面买到的8424种子不正宗,没有卖的西瓜好吃。所以特地让杨小贝从浦海带过来种种看。
还有一包的甜玉米种子。老家这边无论西瓜还是玉米,其实都不是传统种植项目。直到八几年杨小贝上小学的时候,玉米才传到老家这边。记得那个时候老妈在菜园子里面种了几棵,是打算给杨小贝当零食吃的,可是刚开始种不了解,玉米是需要成片种植才能授粉的,结果种出来的全部都是癞子(形容玉米棒上门只有几粒米)
不过玉米抗虫害、高产的优点很快征服了农民们。经过前两年的摸索试种,很快玉米就铺天盖地占领了大部分的旱地。不过大家主要是为了喂猪,给猪当饲料。和传统玉米种植区不同,老家没有吃玉米的习惯,什么玉米面、玉米糊糊什么的从来没有吃过,全部都是猪的口粮。
唯一在还是嫩玉米的时候,大家会摘几个煮一锅,当个零嘴啃。就好比老妈当年刚开始种的初衷一样。不过因为这边的玉米主要的做饲料用的杂交品种,产量是高的,口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以前大家不那么注重口腹之欲。可是这些年日子越过越精细了,超市里面号称“水果玉米”的甜玉米还卖到4-5元一斤,把老妈看得直咋舌。去买了几次种子也没有买到,她干脆叫杨小贝一起带一包回来。
小规格的一包玉米种子,种起来大概只有两分地。不过现在各家的自留地也不过只有几分,种起来倒是正好。杨小贝计划今年种出来留好种子,等明年分到了田地,正好就能够大规模种植。只是有一样,现在的种子都是经过经过杂交的。农民们早就已经发现,现在各种农作物产量越来越高,但是不能留种。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