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证明了他们要找的这位杨同志身上的闪光点。多好的素材!年轻,勤劳,智慧,无私奉献……尽管这都是眼前这位自称她嫂子的人一面之词,但是已经到了地头,朱记者相信所言非虚——她随便出去问一个人都能够印证的事,不可能会是欺骗。
易慧芬大致说了一下小贝的事,说起合作社,起源的确也是在小贝头上,“她从浦海带回来优秀的种子,先通过家里和村里的选育,得到了很好的水果和蔬菜品种,然后才给了大家思路,去做高端的经济作物。不过后来的出口、合作社的成立她都没有参与,只是起到了带头作用。”
这个没有关系,朱记者想。他们又不是来探讨生意经的,目的是探索白云县这种农业模式的起源以及架构。这不是很好吗?一位走上了妇联工作岗位的女子,利用她的聪明才智为大家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多好的噱头!
这时在大家的心目中,杨小贝还是一个严肃的,坚毅的,忍辱负重的农村妇女形象,直到随着一阵汽车轰鸣声,另外一辆吉普车停在诊所门口,车上潇洒地跳下来一位摩登女郎,明眸皓齿,长发飘飘,穿着一身碎花长裙,脚下是最新流行的塑料凉鞋(塑料这时候还是高档货),仿佛是从哪个杂志上走下来的摩登女郎,蓦然闯入这个闭塞的小村庄。
下午诊所是西晒,屋里十分闷热,大家都坐在门口的长条椅上聊天。当这辆车开过来的时候,把大家都镇住了,一时之间谁都没有说话,直到一位经过的老农跟车上下来的女郎打招呼,“杨医生出诊回来啦?”
杨小贝客气地回答,“对啊,李叔现在暑气正旺着,你怎么又出来溜达,到时候又说要中暑了!”“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时候无屋里头才热呢!再说以前这么热还在田地搞双抢,我不过就是走走就中暑?”李叔笑哈哈地说着,背着手走远了。
杨医生……刚才说什么来着?杨同志也是诊所的医生,难道……不是吧?
这和朱记者心里是画像也相差太大了!本来想着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结果大变活人成了时髦的摩登女郎……这里面的冲击有点大,她得冷静冷静……
易慧芬刚刚进去烧水,出来就看见小贝到了,赶紧招呼她,“小贝,这几位记者是找你的,快点来!”说着又回屋把井水澎着的西瓜拿出来切,“就等你回来开呢!刚刚怕打开了不凉了你又不爱吃!”
记者?怎么会有这种生物?杨小贝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一辆小车停在路边,也没往心里去——现在合作社业务忙,作为发源地的桃花村经常会有人找过来,小车再也不是她刚回来那一阵那么稀罕了。
“你们好!”杨小贝礼貌地跟朱记者一行人问好,一派矜持,不自觉就把以前见广告商的派头拿出来了——原谅她接触的都是报社的广告部门,作为他们的衣食父母,实在和高高在上的党报喉舌八竿子打不着。
小于最先站起来,客气地说,“杨主任你好!我是县宣传委的小于,这位是省报的朱记者,杨记者!”“你好!”“你好!”这么着朱记者他们才相信眼前这位言笑晏晏的美人就是传说中的“杨同志”,赶紧也跟着打招呼,弄得杨小贝好像领导视察一样,完全倒了一个个。
……场面一度有点尴尬,杨小贝赶紧又招呼他们吃西瓜,“这是我们合作社的特产,在广交会上面得到了金奖,并且的出口R国的拳头产品——正宗8424西瓜,大家尝尝!”
第288章 啰嗦
酷热的天气下来一片冰镇西瓜,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享受了。特别是小贝介绍的8424,甜爽脆香,一口下去口舌生津,完全停不下来。朱记者一年吃了好几块,才想起今天是来采访的,而面前的正是采访对象。
“那个……杨同志。”“叫我小贝就可以,不用那么严肃!”杨小贝笑着说。“好的小贝,你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啊!”朱记者从善如流的改口了。一直以来,优渥的家庭环境和顺风顺水的学习工作,让她总有一种优越感,哪怕在同事、同学间也从来都是自信满满,想不到在这样的一个“村姑”面前都有点自惭形秽了。
皮肤没人家白,长得没人家漂亮,连穿的都没有人家时髦。朱记者有点懊恼为了让自己成熟一点,下来的时候特地选择了比较老气的衣服,现在……和青春靓丽的小贝一比,简直一言难尽。至于成绩,人家小的时候就鼓捣出了风靡一时的小龙虾,还考上了医师资格证,现在又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样聪慧的女子,简直让人起不了攀比之心。
“那你们想象的我是怎样的呢?”杨小贝在乡下呆久了,乡亲们也早就熟悉了她,倒是很久没有人对她表示惊讶了,所以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明显的差异几乎有遗忘了。
但是在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眼界足够宽的朱记者眼里,这样的一个人物浑身上下没有哪点是正常的。当然她想不到穿越、灵异上面去,只是见过那些国外的留学生或游客,他们身上就和小贝一样,有一种天然就不同的违和感。“就是……你非常的时髦,听说小时候是在浦海长大的?那现在在这里习惯吗?”
“这又什么不习惯的?这里是我的家乡,是我的家。”杨小贝帮着易慧芬收拾残局,闻言诧异地回答。“如果你在这里,就会发现其实我和周围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乡亲们也把我当成其中的一员。”
朱记者摇了摇头,说道,“最起码没有那个女人会和你一样,开着车子满山跑吧?”她还不会开车呢!
呃……杨小贝滞了一下,驾照还是她上辈子学的,还好当时学的是手动挡,如今才能开着周品正的吉普车到处跑。之前是没有多余的车,她也有点怵老家这些“五连发卡弯”,路况十分不好。可是自从周品正出去以后,她又开始忙碌起来,前一段时间还好,如今大热的天在外头踩自行车,简直就是受虐变非洲人的节奏,她也就顾不得其他把车子开起来。
不过还好,虽然路况奇差,但是BJ吉普的越野性能也是杠杠的。最重要的是——路上就没有车!这种感觉太棒了,简直就是马路是自己家的错觉,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这不是……工作忙嘛!最近妇联的工作比较多,我也是为了工作方便。”她轻描淡写地把这一页揭了过去,问道,“你们怎么忽然想起来采访我?最近也没有做什么事儿啊?”
也不怪她奇怪,要说采访合作社也不会找她,她也就刚回来那两年折腾,这几年可是老老实实地开诊所、结婚生子带娃娃,普通的已婚妇女一个,又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怎么会找到她这里?
朱记者把上头那些弯弯绕绕给大致说了一下,小于也补充了县里的意见。杨小贝沉吟了一下,说道,“县里的顾虑是对是,这出口型农业还完全在摸索阶段,报道出去可能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有反作用。”别的不说,现在的政策上派系众多,十分不明朗,一个不好可能还会被叫停。
但是……要是这样的话就来找自己,也太滑稽了吧?杨小贝一头黑线,要知道她可没有做典型的想法,当初人家寄感谢信和锦旗都觉得麻烦的人,是谁认为她会接受这个“高大上”的设定啊?
看着小于一脸正气的表情,杨小贝放弃了和他理论的想法。搞不好就是那个领导想拍马屁,然后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跟这种小卒说也没有用——关键是,人家记者都在这儿了,想怎么写,写什么,也不是她能够控制的事。
尽管十分郁闷,可来着是客,杨小贝还是打起精神回答了记者们提出了问题。也许是自己的经历足够离奇?朱记者问个没完起来,本就心里不是很配合的杨小贝苦不堪言,眼珠一转说道,“不如我们去采访一下村民吧!那才是代表最真实的声音!”
农民肯定是要采访的,朱记者本来就打算采访完主人翁,再去随机采访一些村民,丰富一下采访素材。她也隐隐觉得杨小贝不是很配合,在被问道自己做的贡献和曾经的成绩时都一笔带过,不远多讲,采访几乎都要陷入僵局了。闻言欣然同意,起身和大家一起走出去。
杨小贝总算送了一口气,抹了一把不存在的汗水,对易慧芬苦笑不已。殊不知朱记者心里打的主意却是,“你不配合我的采访,那只好由村民们的嘴里去了解你了,这样才更加详细不是吗?”
一行人正走出去,闻讯赶来的易支书匆匆到了,“哎呀!记者同志你好你好!我来迟了!”跟完全不想出风头的杨小贝截然相反,当得知有记者过来,易支书三步并作两步地从家里赶了过来——再没有比宣传咱们村子更有意义的事了,这可是省报,省报!
那太好了!他的到来正是及时雨,把不耐烦官面文章的杨小贝解放出来。走出去老远都还听得见易支书热情洋溢的介绍着,“那是!要说合作社,要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找我们桃花村,我跟你们说……”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