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杨小贝为了满足老妈“看海”的愿望,特地带他们坐船去看了入海口,还有崇明岛去玩了一圈。易慧芬对眼前一片昏黄污浊的海水表示极度失落……说好的碧海金沙,一望无际的海岛风情呢?这都是些什么鬼?除了地方大一望无际以外,那海滩边的烂泥滩、夹杂着大量泥沙的海水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生活在内陆的人,总是对海洋有着一种朝圣般的憧憬。然而东海和渤海、南海等水域不同,特别的入海口一带,由于三江入海口带来的大量泥沙,使得海水无比浑浊,海滩也主要以泥沙淤积为主,根本没有优质的海边风情。
☆、第317章 未来
一 虽然在看海这件事情上有些尴尬,杨启泰一家还是在浦海度过了美好的一个礼拜——诊所那边已经是极限了,不能更多。
玩转了整个浦海,又带哥哥吃遍了心心念念想要分享的美食,这回诚诚总算没有留着眼泪不舍离别.所以说每个人都在成长,包括最小的诚诚。
两小只依依不舍地牵着手说悄悄话,“暑假你来看我,寒假的时候我就回去看你啦!”“好啊好啊!到时候我把好吃的都给你留着!”“嗯嗯,但是妈妈说了,我们要回来过年,因为奶奶很可怜,都没有人陪她过年……”
易慧芬也有话对杨小贝说,“我看你婆婆也不是个恶毒的,多半是有点缺心眼,你是年轻人,度量要大一点,别总是和她过不去。省的小周夹在中间难做!”她这也是老成持重之言。小贝的脾气她还不知道?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周品正早就摸准了路数,只要好言好语都要商量,可是人家长辈会这样吗?
“我知道!那都是以前的老皇历了,你看我现在不是跟人家处得挺好的吗?”杨小贝耐心地说,果然,老妈的本色是不会变的,这就开始操心唠叨上了。
“知道什么啊?知道以前闹得都待不下去?”易慧芬恨铁不成钢,这是刚回来,人家也是看着孩子的份上各有隐忍,时间长了呢?过日子磕磕绊绊总会有的,她就是不放心小贝这个性子。
那边杨启泰也在和周品正说话,“你这回来了打算做什么?小妹也不能总在家闲着,她会很无聊的。”周品正点了点头说,“这不是刚回来吗,我也还在做调查,方向很多,一时之间还不好决定。至于小贝,她想上学咱就去找学校进修,要是想工作也可以想办法嘛!”
那些都不是个事,周品正自认为都能够做到,当然他最希望小贝在家休息,做全职太太享受就好——就怕小贝不同意。杨启泰特明白这一点,小妹是个有主意的,她想要做的,无论如何也要做到,不想做的,你帮她安排得再好她也不屑一顾。“那也挺好,看她吧!你们好好过日子,照顾好她!”
“放心吧哥!”周品正认真地说,“我早就说过的,绝对不会让她受委屈!”这句话他说起来最后底气,谁能够一去娘家住7年的?除了他还有谁?对于他杨家人现在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是出于哥哥的关心,例行叮嘱。
飞机带着杨启泰一家离开了,回去的路上,小两口也说起了这件事“休息还是工作?什么样的工作?”
关于这个问题,他们已经讨论很久了。杨小贝还好说,一连工作了那么多年,基本都是全年无休的状态,这猛然一停下来,感觉好像放了一个大假,慵懒地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她的工作也不显急迫,也许什么时候,她对什么又产生了兴趣,再重新上路也不迟。
周品正则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初想的是回来继续进出口贸易的业务,谁知道这几个月看下来,好像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首先市场已经不像80年代初期那样有巨大的真空,国人是最擅长模仿和超越的,这几年一窝蜂地跟进,让市面上的商品从紧缺迅速发展到富余,甚至有一些盲目上马得太多,有糜烂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商品虽然还是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但是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利润空间。最重要的是,时过境迁,以前的人脉、条件都已经不具备了,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优势不是很明显。
每次和杨小贝讨论的时候,她都会开玩笑地说,“既然回来了还做什么实业啊?直接圈地买房不就得了?”的确,这个时代还在土地改革的早期,在杨小贝看来简直就是白菜价,还不限购!
周品正总是不明白小贝常常莫名其妙冒出来的逻辑——要说房地产也是个新兴项目,可这是实打实的实业好不好,怎么就是贸易了?没有经历过后世房价疯狂飙升的人们,是永远也无法想象那过山车一样的上涨速度的,要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是什么?果断是房地产啊!
哦对了,还有股票。距离第一次浦海的股票认购证发行3年了,如果杨小贝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发行的时候可是无人问津,买的人并且坚持到最后的人好多都成为了国家的第一批“百万富翁”,当然了,周品正这样的不算,他的财富累积太隐晦,几乎没有人察觉的情况下,他都已经身家……嗯,前一段听说过亿了?
不管会不会股票市场的操作,但是这个股票认购证总是没错的,他们又不缺钱,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不合算”的认购证到时候买买买不就行了吗?不过还是要控制一点,不要买得太嗨,影响了历史的走向才好……
这样会不会有些欺负人?还是没有任何激情和难点?杨小贝摸着下巴想着,穿越人士玩得太嗨也不大好吧?人在做天在看,说不定哪个穿越大神还在监控她呢?要不要收敛一些?
蓦然发现回来到现在已经快十个年头了。当成孑然一身地闯进了老家,莫名就顶了小姑姑的名头,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竟然已经结婚生子,早就彻底融入了这个时空。
当初自己各种忐忑,各种纠结,实际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历史似乎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偏移,又强行沿着既定轨迹狂奔而去。她过得好好的,家人也都好好的,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让杨小贝一度都忘记了自己是个非本时空人士的事实。
刚回来的时候,她关注的是父母、自己的本身。而在遇到周品正以后,一切都已经脱离了她的掌控。事实上她真还没有利用先知先觉做过什么,小龙虾算不算?其实也并不是没人吃,只是没有发扬光大。至于那些蔬菜水果,如果没有周品正的大力推广,也不过就是多了几样新品种而已。
所以影响是有点,但最多也就是个方向,最后得到现在的成绩,还是靠周品正和二舅他们的努力。有时候杨小贝也会自欺欺人的想,自己应该没有改变历史吧?即使有,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不是吗?
☆、第318章 菜篮子
一 如果按照杨小贝一贯的轨迹,貌似炒房啊,炒股啊都不是她的菜——不专业啊!除了买买买,她就两眼一抹黑。比如周品正问起来,“为啥要做房地产?”她要怎么回答?
还有一个问题,房价也好,股票也罢,都是经过几个跳跃性的上涨节点,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至少咋九几年的时候,房价迎来了第一次高速通道,那么在这之前,他们就买地,买房子,然后静等着人家涨价?
这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吧?周品正如今正当壮年,也不缺资金,现在他只想开创另一番事业,而不是单纯的赚取差价……好吧,这样说也不对,在周品正心目中,赚钱就是事业。
杨小贝努力回想几位房地产大佬的起家轨迹,颓然发现完全没有印象。人家玩转房地产的时候,她还在家里流鼻涕呢!至于以后的诸如“自传”“传奇”之类的,人家肯定会完美回避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比如——政策,人脉,肮脏的py交易等等。
那么周品正做好了当“王石”“潘石屹”首富王健林等在后世呼风唤雨的大佬了吗?还是小打小闹,不用别的,只要在浦东承包一些地,到时候建新区的时候就妥妥地成首富了吧?
当然这都是yy,周品正除了钱,半分人脉都没有,贸然闯入这个官商密不可分的圈子搞不好被人家吃得骨头都不剩。杨小贝也不愿意让他去闯这个未知的泥潭。于是在她无法解释缘由,周品正开始做可行性调查以后,这件事情又被搁置下来。
“哦呦,今朝去晚了一点,又没买到新鲜蔬菜!”周母一早上就唉声叹气地回来了。上了年纪的人总是睡不着,于是自告奋勇地揽下了早上买菜的任务。如今东海的渔业资源还没有枯竭,浦海这边海货不愁买,肉、蛋等因为价格相对叫较高,贩子多也相对不缺,反而是最普通的青菜最紧俏。
当年杨小贝来的时候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说好的大城市,冬天吃的还不如乡下。只有白菜、萝卜等寥寥无几的品种不说,连这些都还需要抢购。这种情况到了现在也没有很大的改善。虽然现在比之前的计划经济灵活了许多,但是随着改革开发,涌入城市的人口也急速膨胀,供需严重失衡。
本来夏天应该是蔬菜最便宜的季节,但是高温不容易保存,便宜意味着不赚钱,反而导致只要稍微去晚一点点,就发现卖菜的摊子已!经!收!摊!了!这已经是周母这个月遇见的第三次,她就不懂了,难道真要在太阳升起前去菜场才能买到菜?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