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间,这就变成了既定事实。大姑就知道一个劲的抱着哭去了,其他人还有点反应不过来。爷爷咳嗽了一声“咳,有什么事情回家再说,小妹这是从哪里回来的?饭吃了没?”这回儿医院的其他病人和医生护士也听说了这桩奇事,都过来围着看热闹,这让爷爷很不习惯。
“……我从浦海回来的,今天早上才到,正想办法回家呢!”酝酿了半天,杨小贝也叫不出“爹”来,差着辈分呢!等年轻的老爸稀奇的挤过来叫小妹,大冬天的她冷汗都要掉下来了,这叫一个尴尬啊!可想而知后面还有多少尴尬的状况在等着她,唉!这冒充身份也不容易啊!
“怎么去这么远?小妹你受苦了……”大姑一听眼泪又止不住了。倒是大伯见识多,看着杨小贝穿着行李都不凡的样子,劝了几句“好了好了,小妹大老远的回来,肯定累坏了,启民先带妹妹去过早,等这边差不多了我们就回家!”老爸高兴的答应了一声,小妹回来他可高兴了,这回他就不是家里最小的那个了。以前他还小不懂事,这回一定要好好照顾妹妹!
杨小贝望着眼前青春年少的老爸,这个时候他应该还在念高中吧!个子不高,1米72的样子,穿一件旧旧的大棉袄,因为之前跑的热了,还大敞着漏出里面更旧的线衣。衣服肯定是捡前面哥哥姐姐的旧衣穿的,不大合身,显得越发的瘦小。但是浓眉大眼的,精精神神的,此时正热切地望着她笑。
6 大团结
这笑容如此的熟悉,小的时候,每次老爸都这样宠溺的抱着她笑。后来家里经过几次事件的打击,弟弟出生后,经济越发艰难,他的理想、抱负都一再的失去了。老爸也渐渐的总是叹气,眉头都锁了起来。这样充满生气、热情洋溢的
老爸,让杨小贝不禁泪湿了眼眶:“老……哥……”
“哎”杨启泰开心坏了,哥哥姐姐们都大了,小的时候就数他和小妹最要好,小妹也最黏他。她看见大姐、大哥和爹没哭,一见自个就红了眼眶。“没事了,回来就好了!我带你去过早,然后等二嫂好一点我们就回家,大嫂肯定已经把团年饭做好了,咱们回家过个团圆年!”
“我已经吃过啦!你们都还没吃吧?”杨小贝知道家人都一大早临时赶过来的,肯定没有吃东西。街上吃食贵,大家都没有打算花那冤枉钱。打算忍忍等回家再吃。可是两个小的年纪轻不经饿,还是让他们俩去外面吃一点。
这二伯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手术室出来,大家都忙活了一早上肯定早就饿了。还有帮忙抬担架的韩家伯伯,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等下要是二伯母情况好的话还要往回抬呢。可是自己也没有钱,刚才吃的几个包子还是人家友情赞助的。杨小贝有点为难,她倒不是担心二伯母,后世她还活的好好的呢!而且刚才还中气十足的嚷嚷。估计应该是单纯性的子宫出血,只不过现在生小孩都是自己在家里生,跟过鬼门关似的,家里人看二伯母出血不止,都慌了神。
杨启泰被小妹拉着出来,听见她说想让大家都去吃早餐,不禁看着她白嫩嫩的脸蛋想到,小妹果然是从浦海大城市回来的,没有吃过苦。这点饿算什么?早些年饥荒的时候,成天吃糠咽菜也是寻常。况且家里紧巴巴的,二嫂如今还在手术室,可不能乱花钱。
“小妹你真的吃了吗?没事的,我们都不饿。今天过年,等会回家有好吃的呢!白米饭管够!”杨启民耐心的跟小妹解释,他打算给小妹买个包子,自己并没有打算买,可是小妹坚决不要,说已经吃饱了,急的脸都红了。
不孝啊不孝!杨小贝眼见大家都不吃东西,就蹲在医院走廊里面干等着,心里面特难受。特别是心疼老爸,一直都听说年轻的时候家里又多穷,可是亲眼看到还是心里酸酸的。她暗自下定决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她来到这里,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让家里过的好一些,帮老爸一定考上大学,让他不用一辈子都留着遗憾……
可是,眼前的首要问题是让老爸他们吃饱饭。杨小贝没钱,可背包里有吃的啊!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她蹲下来拉开拉链,就埋头在包里一通翻。杨启泰见小妹打开她那个奇怪的大包,在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中捣鼓。那些东西的颜色可真鲜艳啊!小妹的包和箱子也都好漂亮,浦海的东西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哥,你吃这个面包!”偷偷的在背包里面把包装袋撕掉,递给老爸一个面包。肉松起酥的,压的有点扁了也看不出原来的形状。还有一包梳打饼干,是独立简装的。包装上面什么都没有,太合适了!
面包,饼干杨启泰只是在书上面看过。还真没有吃过呢!因为连县城里都只有一家副食品商店里有的卖,普通人家根本就不会买这些金贵的吃食。何况家里穷,他到现在包子都没有吃过几回。学校里面别人吃白米饭,家里没米了,爹硬气不愿意去借,他就扛着一袋红薯去学校。还是同学们看不过去,每个人匀了一点米给他,才吃上红薯饭。
咬了一口面包,又香又软,里面好像还夹了肉和油(其实是起酥),说不出来怎样的好吃,反正是从来没有吃过的美味。杨启泰又咬了一大口,忍住了吃光它的冲动,“我拿去给爹他们吃吧!”。和小妹一起把吃的给大家分一分,每个人吃了几块饼干垫一垫,面包都没舍得吃,留着给二伯母了。
大家都称赞浦海的东西就是好吃,这个饼干怎么做的跟鄂北的不一样,香香脆脆,还是咸的!杨小妹也是个好的,大老远的背这么多东西回来,杨家的娃一个个的就是懂事,孝顺!
这时已经在医院呆了差不多1个多钟头,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医生走出来一边脱手套一边对围过来的杨家人讲:“没什么大问题,打了止血针已经止住血了,你们去个人把钱缴一下,抬回去了要吃好一点。病人失血量还是蛮大的,要多补补,”二伯跟在医生后面一迭声的答应,又问起一些注意事项。爷爷还是安排老爸去交钱,杨小贝也跟着过去看。
老爸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布包,是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爹让他装起来的,之前挂号,手术费已经交了十几块,现在就剩一把零碎了。杨小贝盯着这一把十元,五元,还有分分角角的毛票,从穿越过来就变成的黄鱼脑子总算想起来了——这不是大团结嘛?我有啊!
其实还真不怪她没想起来。前些年的时候,她从买的一本旧的辞海里翻出来夹的整整齐齐的一叠大团结,1956版的,那个时候早已经停止流通了。(这个是笔者的真实经历,品相还蛮好的)问了别人都说这个钱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也不怎么值钱,毕竟存世量太多了。她一直把这些钱放在皮夹子里,都忘了这回事儿了。这钱她也从来没花过,还真的跟这个时代对不上号!
7 钱啊钱
这不管什么年代,医院总是不那么让人愉快的所在。高高的收费窗口上面还焊着拇指粗的钢筋,里面的人板着脸孔啪的一下把单子扔出来:“一共十八块六”。杨启泰松了口气,还好,钱够的,要不然又要厚着脸皮找别人借了。他把钱仔细的数了又数,才点出来交到窗口里。
杨小贝看着老爸手里的钱,交了以后就真的只有一些分币角币了。看来家里真的不是一般的时候不宽裕,应该是赤贫才对。现在的物价低,工资水平是工人每月36块五,农民就不说了。在公社里辛辛苦苦干一年,每天都要出工。到年底算账的时候,首先要公社的帐面盈利。比如有的公社太穷,年年都是亏欠,就别提分钱的事了。如果公社比较富裕,也不是每家都能分红。就以杨家为例,家里面只有爷爷一个壮劳力,子女7个,全部都读过书。所以家里人口多,要么太小,大的又要读书“”,一年下来都是入不敷出的。
不是那个那个年代的人永远都不懂,总觉得他们愚昧,不让小孩读书。殊不知读书总没有填饱肚子重要的。奶奶去世的早,爷爷也一直没有续娶,但还是咬牙让所有的子女都上了学。他虽然是农人,却知道不读书不明理得道理。只是大的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勉强读完小学、中学就回回家做工了。只有最小的启泰从小就聪颖,每个学年都是名列前茅,连老师都说是个读书种子。所以爷爷默默地咬牙一路供老爸读到了高中。
爷爷的这种举动,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壮举,乡间说起来都是要翘大拇指的。但后果就是,这么多年下来,本来就是标准贫下中农的家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
所以虽然是过年,别人家都年底结算下来,能分到几十、一百不等的钱,杨家却几乎没有多少结余,爷爷每年还要折一些换成粮食,(这个时候家里没有土地,可以分钱也可以分粮食)家里人无所谓,杨启泰要上学,学费是一项,学校里的米、菜也是要自带的。现在家里一共也就二十来块,是爷爷早就攒着的学费,这下医院走了一遭,只好到时候又要跟老师说说好话,拖欠一些时候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