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没有人像你 [出版] (绿亦歌)


  温笛周末写完作业去找陈嘉祐玩时,看见他难得地坐在石凳子上,跟着方仁学雕刻。
  “你们为什么要削木头?”温笛不解地问。
  “你不懂啦。”陈嘉祐学着大人的模样摆摆手,拍了拍落在身上的木屑。
  方仁微笑着,冲温笛招招手,刻刀和木头在他的手里飞快地转起来,不多时,他就雕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温笛连连赞叹,开心地接过小猫,还不时凑过去想看看陈嘉祐到底在雕什么。
  “不准看!”陈嘉祐扑上去捂住自己的作品。
  方仁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他身上永远有陈嘉祐和温笛想不到的才能。温笛最喜欢吃他烧的熊掌豆腐,刚刚出锅时,她伸着指头偷偷捏一块儿丢入嘴里,烫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到了后来,巷子里的大人都知道了,要找温家和陈家这两个孩子,去方大夫的小屋里瞧一瞧,准没错。
  方仁有一箱子的托尔斯泰、契诃夫和屠格涅夫。他学过俄语,托在俄国留学的好友带回原版书籍,闲暇之余,他就伏在桌前自己译书。方仁工作的时候,温笛和陈嘉祐从来不敢打扰他。他们就坐在地上看书,偶尔遇到不认识的字,挠挠头也就过去了。
  上了小学五年级,学校开始加入音乐课,教孩子们吹口琴。那时候正是春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手里拿着绿色的口琴。陈嘉祐学得很快,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让他站在讲台上为大家吹一曲当榜样。
  温笛最喜欢的事,就是在夏夜里端一张凳子坐在方仁的屋子前,听陈嘉祐吹舒伯特的《小夜曲》。少年的黑发微微挡住眼睛,他低着头,神色温柔,怕打扰屋内的方仁,他不敢吹得太大声,琴声悠扬,和路边的蛙声、树上的蝉鸣声相映成趣。
  头顶上月儿高高挂,透过油纸糊的窗户望过去,可以看到方仁桌上点燃的蜡烛,随着他翻书的动作一晃一晃。
  这又喧嚣又寂静的夜晚实在太美,让时光和命运都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等一等,再等一等好吗?

  03 /
  再长大一点,温笛开始缠着方仁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什么叫万有引力?”
  方仁笑着回答她:“它的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物体,无论是生灵还是死物,所有的东西都是相互吸引的。”
  温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方仁想了想,从抽屉中拿出草稿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圆,又在一旁画了八个小圆:“听好了笛笛,这颗最大的圆就是太阳,而这一颗就是我们所在的地球,它之所以会绕着太阳转动,就是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引力。在宇宙里,像地球这样的星球还有很多很多。天地之间,大到星球,小至尘埃,它们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引力。”
  方仁侧过头去,他惊讶地发现温笛双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这幅草图。
  隔了许久,她才开口问:“方仁哥哥,太阳是世界上最大的东西吗?”
  “不是。”
  “这幅图画的是太阳系,太阳应该是其中最大的星体。但是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银河系以外,还有更大的宇宙。而宇宙,”方仁轻声说,“宇宙,是无穷无尽的。”
  听到这里,温笛瘦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
  这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第一次意识到人类和自己的渺小。
  之后的几十年里,每当温笛提到宇宙这个词语,身体总会不由自主地战栗。她对这片天地心存敬畏,而正是这种敬畏,使她看到了和旁人眼中不一样的世界。
  此后又是三年,陈嘉祐开始像所有青春期的男孩子一样抽条长高,轻易地超过了温笛,他还放出豪言,说等过完年就能达到方仁的肩膀那么高。温笛不服气,每天都在家里练跳绳,她的头发已经垂到腰际了,她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梳理它们,将它们扎成麻花辫。
  方仁笑着看着两个人的变化,猛然间想到,原来自己搬来北京,已经有六年了。要形容时光,白驹过隙,日月如梭,真是一点都不过分啊。
  邻居里三姑六婆多,闲来无事就喜欢给方仁介绍姑娘。方仁刚刚开始时推辞不过,见过一两位,他和姑娘走在路上,满腹经纶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温笛和陈嘉祐吃饭时,在各自家中都能听到大人们话家常:“方大夫哪里都好,就是太内向了。”
  于是两人蹲在方仁家门外不让他出门,生怕他就这样牵个姑娘结婚生子,再也不会理他们了。
  方仁哭笑不得,只得蹲下身来给他们讲道理:“你们听好了,人都要长大的,要离开自己的家,甚至是故乡。父母、老师、朋友、同学……总有一天,他们都会离开的,最后能陪着你们的,只有自己。”
  两个人低头不说话,就是挡着门不让方仁走。
  方仁无奈,只得退步:“好啦好啦,听话,我不会不理你们的。”
  温笛这才抬起头,小心翼翼地问他:“方仁哥哥,那你有喜欢的人吗?”
  方仁看着她明亮的眼睛,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教过温笛和陈嘉祐很多东西,他教会他们读书写字,教会他们诚实守信,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现在,终于轮到他告诉他们,什么叫爱了吗?
  方仁手忙脚乱,只能摇摇头回答:“没有。”
  “那,”陈嘉祐转转眼珠,不好意思地问,“怎么样才叫喜欢一个人?”
  方仁又是一愣,心里感叹这两个小家伙的问题真是越来越刁钻了,他想了想,才回答:“大概就像是,你抬起头,忽然看见了夜空中一颗很亮很亮的星。”

  04 /
  方仁一直很清楚地记得那场手术的细节,他记忆力好,经他手的每一台手术,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病人乙肝晚期,需要做手术,在1966年的中国,这还是一种人们避之不及的传染病。其实不只是传染病,整个国家医疗设备的落后和医疗知识的匮乏导致了无数悲剧。
  偶尔谈到这些现状,方仁都忧心忡忡,他会将手搭在温笛和陈嘉祐的头上,对他们说:“也许十年还不够,但是二十年、三十年……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会站立起来。”
  “到时候,”他微笑着说,“就要靠你们来撑起它了。”
  做完那场手术后,方仁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喝了一杯粗叶茶。那天他下班早,在路上遇到卖桂花糕的店铺还没关门,他还排队买了一提,他不喜欢这种小零食,但是温笛和陈嘉祐喜欢。
  这天,温笛功课又拿了第一,陈嘉祐语文不及格,正挠着头在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看到方仁,他们笑着丢开手中的课本向他跑来。
  半年之后,方仁时常感觉到身体乏力,肝区开始隐约疼痛。一开始他没有放在心上,等到情况严重时一检查,已经是肝硬化的晚期。检查报告出来的那天,方仁坐在他平时坐的木椅上,想了很久,最后才想到那场手术,不完善的医疗保护措施和一个不起眼的伤口,葬送了他的一生。
  他站起身来,开始收拾他的东西。这天,他沿着北京城走了好久,连回去的路都忘了。那时街上的路灯要隔很远才有一盏,正是盛夏时节,飞蛾接二连三地拍打着翅膀撞击在路灯上。
  等到方仁神色恍惚地回到家,看到温笛和陈嘉祐坐在他的屋子门口,他们看到他便松了一口气:“方仁哥哥,你终于回家了!”
  那一刻,方仁喉咙胀痛,两眼发红,他只得别过头,才能不让他们看到自己眼中的泪水。
  这座寂寞的古都,从建城到如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三千多年啊,方仁在心底想,那得有多少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呢。可是他自己,却正是在这样一座沧桑的城市里,有了一个家。
  可是一切来得太迟了。
  他已经没有时间,看着眼前的两个小家伙长大成为一个正直的、有追求的人了。不能在他们困惑迷茫的时候,在他们失落悲伤的时候,在他们成功幸福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边了。
  他们的余生还很长,可是他的一生已经走到尽头了。
  抱歉。方仁难过而又绝望地想着,滚烫的泪水跌入他的手心。
  这是1966年的秋天,开始有人家迁出巷子,北京的天空阴霾不见日光。
  方仁决定放弃传统治疗,同医院签署协议,自愿接受新型药物和方案,写下治疗过程中的一切症状,这大概是他能够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如果可能的话,他想,或许还能再挽救几条生命。
  第二年的春天,方仁屋外的第一枝梨花开了。人们都说这是好兆头,陈嘉祐和温笛兴高采烈地推开方仁的屋门,隔着老远就开始扯着嗓子喊:“方仁哥哥,快出来呀,春神来啰——”
  而方仁的小屋里,寂静无声。
  方仁死后,留下遗书将包括他的住所在内的所有财产留给温笛和陈嘉祐,供应他们日后学习的一切开销。他将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窗户没有关上,清风吹得油纸窗哗哗作响,窗前的书桌上,依旧是两支毛笔、两支钢笔,墨水被放在了左上方。保护书桌的玻璃下压着几张黑白照片,一张上穿着黑色大衣的方仁一左一右地抱着两个孩子,再后面几张,少年和少女的眉目渐渐长开了,照片中央的方仁,脸上也渐渐有了风霜。和照片一同被压着的,还有几张白色便笺纸,上面列着他想让他们读完的书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