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80年代厂区生活 完结+番外 (南瓜夹心)


  年前刚办理好退休手续的孙妈妈,过完年之后就过来亲自陪着她,伺候她月子的时候也是亲力亲为,她似乎已经与侯建军的妈妈达成了默契,两个人一个照顾产妇另外一个负责照顾新生儿。
  对于如何更好的照顾产妇,侯家请来了妇科大家,孙家这边也自然有自己的办法,姥姥拿出了她的压箱底,一张信纸上写的满满的,都是富贵人家多年的积累。
  在床上躺着,实在是闲的无聊的孙骈就将两家人给出的月子食谱相互对照了一下,居然发现了不少十分相似的地方。
  比如侯家这边医师头一个星期给她开出了几幅简化版的生化汤,说是用来去除恶露补血养血的,而她妈妈拿过来的那张据说是家传养生鸡汤里的几味药几乎与大夫开出的药方一模一样,都是用当归和川芎打底作为主方的。
  还有,有别于其它家伺候月子的大鱼大肉,两家的月子餐第一周的餐点都十分清淡,以清鸡汤、蔬菜鸡蛋汤、菌菇汤为主,主食是粥类与面条,但里面不约而同的都加入了红枣与赤小豆。
  第二周则依旧以汤水粥类为主,只不过汤水中的中药又加入了黄芪党参之类的补气健脾的东西,而且似乎是为了催奶,孙骈在两边的食谱当中都见到了黄豆猪脚汤。
  三、四周的食谱就比较正常,米饭馒头之类的主食被加了进来,而汤水则由清补变成了滋补,孙骈看着那一溜的乌鸡汤、海鲜汤、鸽子汤、羊肚汤、牛肉汤、墨鱼汤眼睛直发愣,同时在心中默默的计算起来。
  哇塞,要是按照这种规划补下去,他们两个人、三份工资加起来都不够这一个月吃的,该不会她一个月子坐下来,家里的小金库就要岌岌可危了吧?
  端着刚刚熬好的鸡汤,侯建军走进小东屋,看着妻子皱着眉头瞅着手中的两张纸,他凑过来说道:“再看什么?是工作吗?奶奶说坐月子的时候别太费精力,不然对身体不好。”
  孙骈闻言放下手中的纸道:“我只是在想出了月子咱们俩不会就要带着孩子开始吃老本了吧?”
  侯建军闻言哭笑不得道:“想什么呐,这上面大部分的食材奶奶从你怀孕开始就在准备。咱们家西郊的小院子里面养的那些土鸡、乌鸡还有鸽子不都是为了现在,放心,就你们俩还吃不穷我。”
  “那我就放心了,咦,我爸他们去哪里了?”自从回家就没见到自己爸爸身影的孙骈问。
  “岳父正在西屋那边和我爸我妈一起商量给孩子取名字的事情,但愿在天黑之前,他们能商量出一个结果来。”
  在怀孕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两家的老人们为了孩子的名字是如何绞尽脑汁的孙骈闻言立即就不说话了,她与丈夫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彼此的想法。
  嗯,这种事情还是别参与了,虽然宝宝是他们的,但孩子的爷爷奶奶与姥姥姥爷们的斗志实在是过于昂扬,让他们即便是亲爸亲妈也得退避三舍。
  喝完了鸡汤孙骈才刚刚放下碗,她妈就又端着紫米粥进来了。
  吃过了紫米粥之后,猪肝汤又被送了进来。
  猪肝汤过后,婆婆又送进来芝麻盐和煮鸡蛋,孙骈实在是吃不下了,笑脸送走婆婆后,拉住老公就说道:“你别走,咱们俩有福同享。”
  于是当出了月子后,孙家的小宝宝长了二斤,孙骈自己体重也长了二斤,而他们家老侯的体重直接增长了将近十斤。
  所以这对爸妈和孩子一起照的满月照上,一家三口都圆了一圈,那是幸福的肉肉。


第215章 番外/改错
  守着清晨的阳光, 两鬓花白的孙叔明用钥匙打开厂区大门上那被抹的泛出铁光的大锁, 推开吱呦作响的厂区大门, 开始了与之前一样的巡查。
  四、五年之前, 燕城水库修建完成, 为了配合环保与省里的蓝天工程, 在修建燕城水库的时候,就连带将水力发电站一起修建了出来。
  大前年, 燕城电厂完成了整体的修建与搬迁, 这座与共和国同岁的燕山电厂旧址被废弃, 燕山发电厂完成了从纯火力变成水火发电站的变化过程。
  随着发电厂的搬迁, 原电厂家属小区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还在职的电厂员工以及家属,还有未成年的还在上学的孩子们, 都搬去了城区的新家属小区居住, 每天由电厂大巴车直接接送上下班,就近在市里直接入学读书。
  而厂区这边厂医院一分为二,一部分年富力强的医生护士被合并到镇医院,继续他们治病救人的生活,另外一部分年纪大了的则跟着去了新厂区,在厂区的卫生室继续工作。
  厂职工中学直接并入镇中学,厂小学则变成了龙泉镇第二小学,继续履行着为附近厂子和村庄的适龄儿童入学教学的任务。
  几乎就是一夜之间,厂子搬走了青壮年劳动力、家属和学龄孩子们也跟着一起走了,整个厂区旧家属楼这边, 只剩下了一群退休之后老职工们还留在这边。
  家属区这边的楼房差不多一下子就空出了一大半,人气也开始衰落起来,每天就只能在家属区内看见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们,聊天、下棋、健身、运动,不了解情况的人过来一看,还以为这边是啥大型养老院。
  作为老厂区这边的最后一任负责厂区保卫的副厂长,孙叔明在退休之后依旧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他腰上的那串重重的钥匙,可以打开老厂区任何一个房间的门,每天上午他都要到老厂区这边来巡逻一次,说是查看其实为什么就连他自己都说不上来,仿佛就只是习惯而已。
  在厂区里面步行着绕了整整一圈,孙叔明才走了出来,重新锁好大门之后,他才缓步向着家属区那边走去。
  冬日的阳光并不炙热,即便是现在已经过了上午十点,那阳光照在身上的时候也只是暖洋洋的。
  山脚那座地坑篮球场内,破旧的篮球架围坐着一群电厂退休的老职工,有熟人看见孙叔明走过来,立即向他喊道:“老孙,巡视完厂子了?里面咋样呀?”
  “还是老样子,就是杂草更深了,开春得弄一下,还有锅炉房那边有破玻璃碎了,等过完年我就去镇上割一块合适的回来,到时候还得麻烦老廖你给按一下。”
  “成,没问题,过完年你记得提醒我一下,最近记性真的不行了。”
  他们旁边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姐闻言滑了几下自己的手机道:“老厂房都废弃了,你们还费那个心思做什么。老孙,快来看,这是你们家小骥新电影的宣传片。听说编剧、导演、主演都是他,和美国那边合伙一起拍的,还得了啥国际大奖?要说还是你老孙会培养孩子,你们家老大和老大媳妇,现在都是厂领导,更是厂里面的技术骨干。老二,新闻发言人,整天都能在电视上看见她。老三更了不得,国际知名大导演,又是影帝又是最佳编辑,你这辈子算是一点没白活。”
  老大姐的话引起了她身旁一众老同事们的赞同,还有人打趣的问孙叔明有没有开班授课的想法,也让他们这些人跟着学习一下。
  儿子女儿什么的是赶不上了,但不是还有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的吗,能培养出来一个也成呀。
  面对老伙计们的调侃,孙叔明只是笑了笑没多话,瞅了瞅时间,往家属区的另外一侧走了过去。
  “老孙,你干嘛去?”聊的正好发现主角走了,原锅炉车间主任老吕问道。
  “到铁路那边去买点菜,早上我们家小骈打电话说要今年要带着小侯和孩子回家过年,得提前准备点东西。”
  孙叔明说着跨过铁路,缓缓的向着轮胎厂的方向走去。
  越接近轮胎厂,人气就越浓厚,与电厂旧址那边日暮西山的景象截然不同,在经过了几年的动荡时期后,轮胎厂这边破釜沉舟,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花大力气研究新技术,经过一番沉痛的革新之后,曾经差一点就破产的轮胎厂,在近几年逐渐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因为技术先进生产力强大,手中还握有多项关键技术的专利,燕城轮胎厂的产品在国内的竞争里非常强。
  尤其是在重型货车和机械的轮胎上,轮胎厂的技术水平国内一流,因而每年的订单都是络绎不绝。
  去年,轮胎厂和新招了一批青工入厂,虽然都是合同工,但这也侧面反映了厂子的经营水平,这一点从轮胎厂日渐兴旺的家属区上也能看得出来。
  现在电厂旧址家属区那边已经没有什么商业性质的店铺了,除了一些留守家属们开办的小卖店之外,就只有从理发店退休的老张开的一家剃头棚还在运行,剩下的什么都已经看不见了。
  反观轮胎厂这边,超市、杂货铺、水果蔬菜日杂供应店,饭店、大排档还有网吧,热闹的几乎和镇上一样。
  不远处,龙泉二小的新校址正在修建中,明年那所小学就要从铁道那边迁到这边来了。
  他们老厂区内老员工空出来的房子,有一部分都叫这边的人买走了,但更多的人却是攒钱到城里去买房子,然后每天开车到轮胎厂上下班。
  这种生活与之前电厂那边真的很像,但却又不一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