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徐军明帮忙购买材料,和照看进度,她当天去了一趟,后面就没有再去了。
倒是方爸方妈不放心,两人一起去看了看。
那边离家不远,骑自行车十五分钟就到了。
谢国兴听说这件事,也专门回来一趟,去农场那边看了看。
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回去了,方明湘继续在家陪爷爷。
原本计划再呆十天半月,不料纪睿昭和郑叔同时打电话过来,要她去余杭一趟。
这才不得不离开老家。
算了算日子,在家已经呆了近半个月,算是春节后难得一次性在家呆这么长时间。
郑叔要她去余杭,一方面是运输公司筹建过程中,累积了很多问题,需要她和谢国兴过去拍板。
另一方面,千岛湖那边的瓶装水厂,经过这段时间的辛苦努力,已经建好厂房,准备安装设备了。
产品正式出来前,肯定得让她先看一看,免得批量生产后,发现有问题需要更改,那就麻烦了。
纪睿昭催促她去一趟余杭,是因为她已经找到三个地方,准备建分店。
方明湘也是老板之一,眼光又比自己好,所以要她过去掌一下眼,免得挑错地方。
匆匆赶到余杭,还没去公司,就被昭姐拉走了。
她提前知道她们夫妻要过来,于是把余杭几个朋友全部约出来,一起聚一聚。
见昭姐摆出这样的阵仗,两人只能放下公司的事,先去应朋友之约。
“明湘,国兴。”两人刚走到咖啡店门口,几个朋友就迎了出来。
方明湘跟方兴邦老爷子的关系,当初传得沸沸扬扬,几人早一肚子八卦了。
现在已经确定她是方老爷子的亲孙女,大家除了羡慕,也为她高兴。
“这么客气干嘛?”方明湘笑着和他们一一打招呼。
来余杭的次数实在太少了,和他们又有两个月没见面了。
跟虞城的兄弟相比,感觉差距非常大,这让她有些内疚。
“没办法,你现在今非昔比,已是香江大老板的孙女,我们得拍拍你的马屁了——”赵永宁戏谑地说道。
这虽然是玩笑话,也有试探的意思。
和谢国兴是穿开裆裤长大的好友,了解他的性格,所以并不担心。
而方明湘只是谢国兴的老婆,大家认识时间并不长。
如果身份变化后,对朋友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那他们肯定会调整跟她的关系。
“少来。”方明湘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回答。
朋友之间,讲究的是志趣相投,怎么可能因为钱财的多寡,轻易发生变化?
忽然想到十天前,自己带着爷爷来谢家拜访,却没有和他们见面,似乎有些失礼了。
自己把玉竹姐他们介绍给爷爷,却没有安排这边的朋友,如果他们认定自己变了,也说得通。
“明湘不是那样的人,你们别胡说八道了。”纪睿昭倒是放心方明湘的为人,所以替她开脱了一句。
大家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纪睿昭给每人倒了一杯水,然后把开分店的计划以及选址情况,介绍了一遍。
“这边现在生意怎么样?一个月能挣多少净利。跟以前比,又增加了多少?”方明湘没有谈开分店的事,先问这边的情况。
倒不是关心这边赚了多少,而是想了解咖啡店这样调整后,生意上到底有多大的变化?
如果说以前的咖啡店,是靠传统的口味吸引顾客,那现在的咖啡店,则靠创新和大众来吸引年轻人。
就像原来是古典音乐,现在突然变成了通俗音乐,她不关心两者谁好谁不好,只要顾客愿意付钱,说明他们喜欢。
开分店同样如此,她必须有这个数据,来判定自己的选址标准有没有问题?
如果大学生或者年轻人消费意愿不高,那得重新调整口味和地址。
“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敢相信。”纪睿昭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以前一个月,净利不到一千元,吃过用过就没剩下了。上个月的利润,超过了一万,整整增加了十倍——”
要知道过完年后,天气还没转暖,是一年中旅游最淡的时候,相对应的,顾客也不算多。
换成五六月,西湖边全是游客,说不定还能增加一倍。
“不会吧?利润竟然增加了十倍?”平时话最少的严元勋,赶在方明湘开口前,惊骇地说道。
纪睿诚和赵永宁,也是一脸不甘置信的神色。
以他们从小受的教育,就算没经过商,也不可能对生意场上的事,一无所知。
能增加一成两成生意,就是了不得的变化。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月增加一成,复利效应之下,一年后就是三倍。
一个月增加十倍,就算后面每个月照这个利润做下去,一年也能赚十几万了。
假如每个月新开一家分店,那一个下来,就是百万了。
纪睿昭点点头。
她现在已经过了惊讶期,所以把精力花在开分店这件事上。
这家店的潜力虽然还能挖出不少,到了旺季,就不定能赚二三万。
但是比起开分店,肯定有所不如。
如果找对地方,生意比这边还好,那肯定赚得更多。
她不敢想像一年开十几家分店,然后赚一两百万。
但是开个四五家分店,每家店赚十几万,那她就心满意足了。
“这么说来,咖啡店这样改,顾客还是非常欢迎。”方明湘回答道。“那我就放心了。”
其实也好理解,现在不是前世,有太多口味独特的饮料可以选择。
大多数前世赫赫有名的饮料集团,这时候要么还没上市,要么还不够出名,市场上除了健立宝、旭日升这些国产饮料,只有欧美的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了。
他们店里推出的咖啡饮品,算是填补了某些空白,所以销量才会这么高。
“当然欢迎了。”纪睿昭得意地回答。“那些小伙子小姑娘,不知道有多喜欢——”
自家的产品受欢迎,作为老板,其实也很有成就感。
“那你放心开分店好了,选的这几个地方,应该都没问题。”方明湘想了想,给了肯定的回答。“关键是店铺装修时,一定要统一风格。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店面一定要有一个外卖窗口,方便路过的客人买来喝——”
说起外卖,还涉及到外卖包装问题。
方明湘只能提供包装方法,至于具体的材料,只能交给昭姐去想办法解决。
第一百零二章朋友的八卦
这件事定下来之后,大家一起去隔壁饭店吃午饭。
“对了,你家的保健品,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方明湘突然想起赵永宁年前说过的计划,歉意地问:“产品上市了没有?销路怎么样?”
年后自家事情太多,她都忘了关心一下。
“最近刚上市,这几天在打广告,应该没什么问题。”赵永宁见她主动问起这件事,相当意外。“这次接受你的建议,打算把它做成百年品牌,所以没有像以前那样在全省狂轰烂炸,你没看到广告,也很正常。”
保健品正式出来后,不管是包装还是销售渠道,赵家都做了调整。
没有像以前那样,找大量的代理商,去乡镇销售,改成放在药店和商场的保健品专柜销售,就是要给大家比较正规专业的印象。
而广告,主要是省级电视台和省级报纸上打,没有像以前那样,在地方台上连续播放,也是同一个目的。
这样的话,销售无法在短时间内,就火爆起来。
但是他相信,只要这样连续宣传下去,等端午节到来,有人需要买礼物了,就会想到他们的产品,那时销量肯定就会上来。
“那样最好。”方明湘相信赵家经商多年,给他们明确的产品定位后,不可能连这件事也干不好。
而且顾客确实需要慢慢培养,只要产品没问题,后面口碑出来了,销售就好了。
聊了一会工作上的事,大家开始问起方老爷子的八卦。
尽管以他们的身份,对香江都不陌生。
但是像方老爷子这样的超级富豪,离他们的生活还是有些远,所以想知道钱多到那个程度后,平时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方明湘觉得好笑。
看来网络没有出现,信息不通畅,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很多误会。
就连他们也对爷爷有这样的猜测,那普通人不理解,就更难以避免了。
难怪前世有人说,等自己有了钱,也要用人参汤漱口,用燕窝当饮料喝,天天用鱼翅捞饭吃。
他们真以为超级富豪,都是这样穷奢极侈的?
对爷爷他们来说,钱到了一定程度,只是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
至于生活上,吃住用度,其实跟普通人差不多。
相比其它人,除了工作上会更加努力之外,也会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其它投资。
比如买楼,比如收藏,比如买证券和股票。
一个人生意做得越大,风险就越高,一个投资不慎,就可能亏掉几年的心血,所以需要分担风险。
把钱放在不同的篮子上,也是有钱人必须学会的一项能力。
就像大家族,会让子女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国家创业一样,也是为了分散风险。
“哦。”听了方明湘的解释,大家了然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