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投资人谈恋爱 (superpanda)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superpanda
- 入库:04.11
就一段话:
【妹子,估计你也知道……澎医被撤并了。我的老板,就钱纳,打算出走自立门户,正拉队伍一起创业,要不要来。】
阮思澄:“!!!”
合作组的7级大佬钱纳不想等“分配”了?!
打算出走自立门户?!
还问自己是否加入?!
阮思澄一阵兴奋,但也没立即答应。
对于这种重要决定,在做之前需要慎重。
他们要做哪个项目?有什么目标?什么打算?有多少人?多少钱?他们掌握哪些资源?
阮思澄回:【很有兴趣。约个时间具体聊聊?】
三分钟后手机再亮:
【下午五点,公司对面的星巴克。】
阮思澄说:【不见不散。】
放下手机,更换思考方向继续坐着发呆。
钱纳很有本事——不论专业水平还是管理能力都在金字塔尖,应该可以带飞。贝恒本科毕业,比自己小两岁,都因跟对老板迅速起飞,在澎湃四年,一年从3级到4级,一年从4到5,又用两年从5到6,今年三月刚刚升的。刚合作时贝恒也5,他俩平级,钱纳是6,结果项目干到一半合作组的俩都升了,自己明年都没可能。
贝恒十分崇拜钱纳,经常跟阮思澄讲他老板的事——T大毕业,钢琴十级,画画不错,足球踢的好篮球打的好滑雪滑冰滑的也好,今年30岁都俩娃了,娶妻生子全没耽误,老婆P大毕业,顶级医院里的医生,也是升职像坐火箭。贝恒说,老板钱纳什么都牛,连超市的优惠券儿都比自己用的明白,每回出差不仅仅把各项工作全做完美,还能制作旅游攻略带他们玩。阮思澄也只能第800次感慨,“牛人”永远极端自控、高度集中、非常要强不甘落后,于是常常什么都牛,“这方面强别的就弱”可能只是安慰人的。
现在,还有俩娃,又要创业了吗……
啊,求带飞。
…………
下午五点。
阮思澄偷溜出大楼,到星巴克,果然见到钱纳、贝恒。
“思澄!”贝恒爪子一挥,阮思澄便过去。
钱纳天生有白化病,肤色很白、头发也很白,眼瞳发红,架着眼镜,一指桌上中杯拿铁,问:“点这个行吗?”他是典型职场精英,声音沉稳,气度不凡,连微笑都恰到好处,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行行,谢谢。”阮思澄说,“听说你们打算单干?”
“对,”钱纳回答,“目前有我,贝恒,还有组里几个三四级的小孩儿。我和贝恒全都认为阮思澄你能力很强,想拉过来,所以问问你的意思。”
“我是很有兴趣……不过,想要什么项目?医疗影像?医用机器人?虚拟助手?健康管理?还是别的?”
她列出的四个分类是当今的四大热点。
AI医疗,是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第一热门,2017年国内融资规模已经突破100亿美元,2018年预计突破200亿美元,预计5年后将有千亿规模。一提AI,人们总是想到手机、siri……要知道,AI医疗绝不是吃素的!
其中最大热点是医疗影像,阮思澄的“眼疾诊断”便属此类,邵君理的“肠-道肿瘤筛查”也是。它包含着图像识别、深度学习这些技术,可以用来识别、标注患者病灶,还可以自动勾画靶区帮助患者放疗……
在2006年出现“多层神经网络”尤其是后来的“卷积神经网络”以前,一台机器是没办法辨认出来一张图片里面究竟有没有猫的。即使用命令说“猫长这样这样”,它也不行。然而现在,机器可以自己学习。人给机器几万张图,说“这是猫”,再给机器几万张图,说“这不是猫”,机器便能通过卷积、池化,一层一层学会辨别,比如,降低维度放大局部,通过色差找到边缘,第二层用边缘组合勾勒出来器官、纹路……第三层看全身颜色,第四层看整体形状……最后给它新的图片,它便会计算:这是猫的几率为……
这部分的前景巨大。用最火的“肺部影像”举例来说,在目前中国的大医院,放射科的医生每天需要接待上百患者,每个患者又会产生上百影像,也就是说,一个医生每天需要仔细阅读几万个CT,非常疲惫,看得出看不出全靠一双眼睛。而且,现在每年阅片量和放射医生的增长分别是30%和4%。如果机器能帮看片、识别肺炎还有肺癌,无疑是个好的消息。如今,“肺部影像”的准确率以及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医生。
而第二热点,是医用机器人,其中一种是手术机器人,一种是智能外骨骼——能够读取人类神经信号的可穿戴机器人。
第三热点是虚拟助手,比如医院的导诊机器人,帮忙初筛、分流。
第四热点是健康管理,通过可穿戴设备、电子病历等等多数据整合,帮助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
此外还有药物研发等等方向……
听到阮思澄问的关键问题,钱纳喝了一口咖啡:“目前我有几个方向。”
“能说说吗?”
“行,”钱纳并未藏着掖着,“第一个是脑部成像……第二个是心脏成像…第三个是骨骼成像……具体计划咱们再看。我上星期跟朋友们提了想法,有几个人确定投资,合着1500万。另外,我和投行的也说了项目,他们估计A轮融资拿到3000万问题不大。”
“都不错哎!”
“你来的话,”钱纳又道,“我们可以算你是联合创始人。我、贝恒还有你,一共三个创始人,我是CEO,主管战略,贝恒是CTO,主管技术,你是总监。剩下小孩都是员工。至于股权,天使轮后三个投资人15%,几个小孩儿和新聘员工5%,我45%,贝恒25%,你10%,行吗。”
联合创始人……10%股权……
老板之一。
有自己的一家公司。
梦想忽然触手可及。
她真不想再打工了。那样的话每层老板都能掐住她的脖子。
钱纳贝恒能力超强,剩下人也澎湃出身,项目靠谱,前景巨大,他们应当能做出来。天使轮有1500万融资,A轮也要有3000万。
阮思澄的心脏狂跳,差点打翻桌上咖啡,一上头,说:“好,我加入。”
“太好了。”钱纳起身,伸出白到发青的手,“祝愉快。”
“祝愉快。”
偷偷摸摸聊完以后,阮思澄又回到组里。邢笑佳、朱天球还在长吁短叹,阮思澄一瞬间有了点儿愧疚。
“思澄!”朱天球一扭头,“你干什么去了?”
“嗯……走走而已……”
朱天球:“走好久哦……”
…………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签了联合创始人协议,规定了股权份额、成熟机制、退出机制、转让条件、离婚继承等等东西。
他们也常聚在一起讨论项目。
乱七八糟讨论出了好几十个。
哪个说来都有前景,却又没有任何一个能让他们感到已经非它不可。
他们希望自己公司有革-命性,有意义,能令更多的人不被疾病上身,能让更多家庭不受疾病困扰,并在人类对抗恶魔的悲壮历史上写下那么一划。
某日,三人又在星巴克里,围着一张桌子。
“哎……”阮思澄手在本子上50个项目上面打圈,“扫描骨折……扫描……唔,总是觉得医院并不迫切需要……”
贝恒:“嗯。”
那天在医院里,对于“眼疾诊断”,科室主任一句“来看眼的基本都是已经觉得不舒服了,这种情况我们医生自己也能发现问题——有多少人闲着没事过来查查?”让阮思澄备受打击。
原来,AI机器,最最有潜力的,不能光是比医生早发现问题,也不能光是帮医生节约时间,还不能光是比医生多点准确……
很多主任医生肯定是会觉得,我们也可以看啊,我们也可以治啊,工作忙一点儿就行了,看得认真一点儿就好了,医术提升一点儿就OK了,又不是非要不可。
怎么才能非要不可?
AI,一是快速,二是准确,三是数据库大,最好都能做到极致。
忽然,仿佛闪电劈开夜空,电光石火间,一个念头便转出来,阮思澄她脱口而出:“急诊!!!”
钱纳、贝恒:“嗯???”
“急诊,”阮思澄道,“AI根据过往病历、实时症状、呼吸脉搏血压血氧血液数据,还有对头部和身体的快速扫描、分析,迅速提供它的诊断,最可能的是什么,其次可能的是什么,第三可能的是什么,还有该用哪种方法哪种药物进行医治。”
钱纳、贝恒坐直身体,聚精会神,几小时下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阮思澄继续说:“比如,如果患者腹痛,那就看看是否患有阑尾炎、肠梗阻、全身感染……如果头痛,就查出血、栓塞,如果胸痛,哦,就用那个……3D心电!钱纳不是说过的吗,心电图常不能给出任何结论,其他方式动辄需要几个小时,AI可以大大缩短这个时间。”
钱纳贝恒开始琢磨是否可行:“可是这相当于几个项目揉在一起,难度很大……”
“可是很有趣呀。”阮思澄说,“首先,急诊无比复杂,医生总有知识盲点。然而用大数据搜索全国历史案例就有可能避免悲剧。其次呢,急诊要快,必须得快,这就逼迫医院、医生提高效率,使用AI。第三,对急诊病患处置不利往往导致严重后果,大家就会希望更加准确!”
相似小说推荐
-
病娇在身边[娱乐圈] (白切肉) 2019.5.26完结2392 15749乔念儿第一次拍戏,就幸运的被选为女二号——男主的白月光。片场上,影帝沈...
-
白昼如焚 完结+番外 (蔡某人) 2019-05-31完结16363 8551他和她,也曾受伤,终会痊愈。"你是我遥远的相似性"又怂又倔落魄小白兔vs高冷如风渣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