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梅很惊讶:“你怎么这么清楚她晚上干什么?”
席漠燃突然想起有消息没告诉父母:“我们复婚了。”
胡新梅喜不自胜:“这是好事啊,怎么不说?什么时候的事?”
席漠燃掩饰住心中的得意,佯装淡定:“就上周六。”
胡新梅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但老人还在手术室里,现在高兴还为时尚早,便又收起笑容:“你们才复婚没多久,我怕奶奶过去姜郁有意见。我和你爸老夫老妻没什么,你们现在跟新婚没差别,需要有二人空间,万一做那事儿的时候被奶奶撞见怎么办?你们可是还没有孩子的人啊。”
席漠燃失笑。
他怎么觉得有点儿尴尬?
胡新梅替他拿了主意:“这样,你没想好自己要干什么之前,先把奶奶接过去,陪陪奶奶,做做思想工作。等你定下来了,我们换换房子,你和姜郁住过来,我们住过去。”
席漠燃想了想,这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他为人细心:“那房子太小了,你和我爸种的宝贝往哪放?”
胡新梅嫌他操不该操的心:“先放那儿,家里有位置,到时候你把你和姜郁的东西搬过去就行,我跟你爸不是没过过苦日子,挤一挤能接受,奶奶更不用说了。”
席漠燃犹豫地皱了皱眉:“不合适吧。”
胡新梅是儿子肚里的蛔虫,知道他那些九曲十八弯的心思:“有什么不合适的?无非是觉得你们住大房子,我们住小房子委屈我们了。钱我们有的是,不是钱的事,有房子住就行了。买毛坯房,装修费神,装完还不能立即住进去,买二手的,谁知道这房子有没有问题。有钱也不能瞎折腾啊。姜郁要是不喜欢我们房子的风格,你们布置布置也像样,没什么不合适的。”
他们家年年交的税都不知道能买几套房子了,但席振群认为他们赚钱,吃的是政策的红利。
当初约好了的,先富带动后富,不能当多出来的钱是他们家的,迄今为止办了三个基金会,一个留守儿童的,一个抗战老兵的,一个白血病患者的,募捐就没有停止过。
席漠燃低低“嗯”了一声,跟胡新梅保证:“我们会好好过日子的。”
他们在这边说话,席振群一直关切地盯着手术灯。半个小时后穿着无菌服的大夫走出来,不等家属问,直接说:“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了。”
席振群面色凝重地追问:“医生,我母亲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值班医生十分专业地回:“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也就是常说的脑梗,还是要住院观察几天,配合我们定时检查,确认没问题,康复得差不多就可以回家休养了。”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中途姜郁打了个盹,昏昏沉沉梦到一些零碎的片段,直到快三点的时候席漠燃终于打来电话,告诉她奶奶没事了。
接下来两个小时她睡得也不是很安稳,有点神经衰弱的感觉,像一只被捏住后脖颈的猫,思绪杂乱。
路灯彻夜不熄,姜郁睁着眼听着小区里的垃圾车“轰哐”装运。
五点了。
席漠燃守在奶奶病床前看护,一夜未归。
她贪恋被窝里的温度,可辗转难眠无所事事的状态让她无心补觉,数了三个数坐起来,穿好衣服出门晨跑。
同样是昏暗无人的环境,只听说有凌晨打劫的,没听说拂晓劫舍的,所以姜郁并不害怕。她沿着席漠燃规划的路线跑,速度还是平时的速度,可没有席漠燃领着,跑不到一半就跑不动了。
剩下的一半是回家的路。
她弓着腰急促的喘息,白花花的雾气遮住她的视线,牙和肌肉都很疼,嘴里满是铁锈味,腿一软撑不住了,头昏脑胀地蹲在路边,单膝挨地,捂着胸口剧烈咳嗽。
果然他不在她就会多吃很多苦头。
她和这座城市里所有颠簸流离的人一样,既是挣扎的囚鸟,又是孤独的雄鹰,全看自己将自己视为什么。
月亮还在天上,太阳已然升起,她摇摇晃晃站起身,走了两步,朝回家的路狂奔。
五公里,三十二分钟,对于一个社畜来说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成绩了。
小区门口卖鸡蛋灌饼的推着小车出来,正在架灯,姜郁是真的不想做早餐了,可她出门没带手机。
她悻悻地把手塞里兜里取暖,下一秒,陡然定住。
这个质感怎么这么像……纸币?
平时刷支付宝刷习惯了,她已经很长时间没用过现金了,连这套运动服都是用支付宝刷的,他们家唯一还在用现金的人当然是席漠燃那个老干部。
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比洗衣服前搜出现金更令人惊喜的,那就是在想卖东西却以为自己身无分文的时候,早有人把钱塞进了你的口袋里。
姜郁把钱掏出来数了数。
五块、十块、二十块的各两张,还有一张五十的。
记得之前电子支付还不流行的时候席漠燃就教过她:一百的无论如何都要放进钱夹里,同时也该备一些零钱在兜里,方便人家找零,这样要比出钱的时候再翻节省时间,也要比你拿一百块说不用找了要尊重人。
不是每个人得到不义之财都会开心,你到超市买东西付一笔巨款,周围的人都会当你是神经病。
虽然他在医院陪奶奶,但给她留的一百二十块像护身符,跟他在身边一样令人安心。
——
上午信托公司的经理要来公司交流,姜郁作为海狄的高管,要列席会议。
她一晚上没怎么休息,到办公室困意袭来,又不敢灌咖啡,怕开会的时候胃疼,只好拿用来通气的醒鼻剂闻一闻。
这阵子她忙,苏清淼压了好多事没告诉她,或者说没拿信托公司当回事。
今天开会,昨天下午才通知她,弄得像证监会临时抽检一样。
严舒月和苏清淼的秘书已经下去接人了,她在电脑里调资料。
他们来公司走访,无非是想要公司的数据做评估报告。
有点像投机倒把的贩子,募集客户的钱下注。
金融属于经济,会计属于管理,姜郁对金融民工的心酸生活不太了解,不过大学开联谊会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师哥。
那个师哥是他们那一届的探花郎,连续三年获数学过奖,理想是成为一名精算师。
他们高中不是什么出名的高中,五年里只出了两个考上北大的,一个是他,还有一个就是姜郁的室友。
两人谈了一年就分了手,原因是这个师哥摸鱼写玄幻小说,用她的名字当女主,结果她看了一眼,发现男主不止对女主有好感。
因为分手原因过于奇葩,姜郁记忆犹新。
男方的姓氏很少见,姓鄢,叫鄢赫楚。
当姜郁在会议室里看到鄢赫楚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生何处不相逢。
鄢赫楚的神色明显是认识她,姜郁和他相视一笑,算是打过招呼,拖开椅子落座。
基金公司来海狄深入调研,姜郁只当是被路人拦住填了份社会调查。
说是交流,实际上是他单方面提问,姜郁只需要礼貌作答就好,假如涉及到公司机密,可以避而不答,两人边喝水边聊天,谈得还算愉快。
聊完两人一起起身,鄢赫楚微笑着说:“中午一起吃个饭吧。”
“不了,家里老人生病住院,我得去看看,改天再约。”
姜郁拒绝了鄢赫楚的邀请,直接去了军总医。
大厅里人满为患,挂号的队伍里缀着星星点点的松枝绿。
这些军官平时训练没时间治病,大多拖了很久才来,怕浪费时间,制服都来不及换。
路被排队的人堵死了,姜郁想穿过去,队伍里的二毛一不说话,主动向旁边让了一步,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她从小和这些兵哥打交道,知道他是习惯性礼让,倾身道了声谢,闪身钻到对面。
电梯门口站着一群人,一水的寸头,背对着她,看不清脸。
姜郁一开始没认出来,后来某个人长腿微曲,侧过脸,她看着怎么觉得这么像姜黎谨呢?
薄薄的单眼皮,眉清目秀,白得像小开,在一众或黝黑或古铜的肤色里相当醒目。
他把右手插在裤兜里,左手拎着保温桶,即便前阵子去理发店把头发剃短了,还是被身边气质卓然的兵哥衬得充满了野性和痞气。
姜郁试探地叫了一声:“黎谨?”
姜黎谨回头,面露惊讶:“姐?”
他从人群里出来,来到外围,站在她面前问她:“你怎么会在这里?”
“漠燃的奶奶病了,昨晚送来的,我来看看情况怎么样了。”姜郁才是真的疑惑,“你呢?”
姜黎谨的脸色阴沉难看。
祝蓉西去苏州姨母那儿住了一阵,他趁机提了分手,把祝蓉西从好友列表里删了。
这下可犯了太岁爷,小姑奶奶从苏州飞过来,一哭二闹三上吊,敲碎了一瓶八二年的拉菲割腕。
祝蓉西本来只是想用自己的性命吓唬吓唬他,作为威胁的筹码,并不是真想死,结果说到激动之处脚下一滑,手上狠狠一拉,真割下去了,顿时嚎得满屋都是她凄厉的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