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 (舟舟沐)


  张海洋又把海棠和葱慧喊了过来,一顿午饭,多这两张嘴又吃不穷,开始郭槐花不让葱慧去,说粮食吃一口就少一口,葱慧拉着海棠不撒手,郭槐花没办法,只能随她去了。
  齐芳和张茉莉在过堂屋的灶台上做饭,张海洋喊道:“馍馍多蒸点,茉莉吃的多。”
  齐芳甩给他一记白眼:“这还用你说吗?放心吧,饿不着你妹妹。”
  张茉莉说道:“我哥真是转性了,小时候烦我烦的要命,现在大了,反而会心疼人。”
  齐芳努努嘴:“你哥这人就是嘴笨,不会说,心里暖和着呢,他就俩亲妹妹,和你又是从小长大的情分,不心疼你还能心疼谁?”
  “你不知道,你没结婚的时候,你哥整天念叨,发愁你的婚事,这下多好,嫁给文恒,两家人知根知底的,文恒和你哥关系还好,我俩也就放心了。”
  当时盖房的时候,因为手里的钱有限,只是简单盖了三间房,东屋西屋,外加一个过堂屋,院子里连厢房都没有,空荡荡的,能有自己的住房,齐芳就很知足了,日子再紧巴,好歹有了自己的家。
  张家和一般人家还不同,郭槐花毕竟是后妈,在一起挤着住难免发生矛盾,当时盖这个房子的时候,郭槐花和张全柱老两口也帮着添了一点钱,齐芳都记在心上。
  蒸上了馍馍,齐芳说放个鸡蛋汤,两个鸡蛋敲进碗里,张茉莉直心疼:“嫂子,你还是省着点吧,鸡蛋给卫东煮着吃更有营养。”
  齐芳拂拂碎发:“你们一年到头,在我们这也吃不上一顿饭,俩鸡蛋嫂子还能舍得,你那喂鸡的法子,一只鸡一天捡俩蛋,还能没你吃的?”
  张海洋从肉摊砍了半斤猪肉,家里还有腌鱼和晒干的土豆片,这个季节的蔬菜只剩下白萝卜了,齐芳加了点红辣椒,做了一道辣萝卜,开胃爽口。
  纯肥的猪肉或者肥瘦相间的都是好肉,张海洋没买到,只买到了半斤瘦肉,猪大骨一毛五钱一副,买大骨棒的人少,还给他便宜了两分钱,张海洋于是捎了一份猪大骨回来。
  齐芳把猪大骨放一边:“大骨棒不做了,我们也不爱吃,茉莉,你喜欢喝汤,走的时候带回去。”
  “嫂子,又吃又拿的,下次我再也不来了。”
  “你这说的啥话?自己亲哥家,有空就常来。”
  猪肉切完加上土豆干、白菜做成了炖菜,另外还有一份拌黄瓜。
  现在每家条件都不好,待客能有这样的席面,已经很不错了,有肉有鱼还有菜。
  齐芳一个劲的给张茉莉递馍馍,虽然张茉莉吃的多,也有点难为情:“嫂子,你吃你的,其实我吃不了多少。”
  江文恒接道:“没错,确实吃不了多少,也就正常三个女同志的饭量吧。”
  张茉莉哼哼两声,夹走了江文恒碗里的肉。
  这顿午饭,张茉莉一再谦让,最后还是六个玉米馍馍下了肚,海棠羡慕的咬着筷子:“姐我真羡慕你,你的肚子是什么做的呀!”
  张茉莉还没吱声,江文恒又说:“饭桶吧,还是大号的那种。”
  齐芳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别看文恒话不多,说一句出来,就怪逗的。”
  好笑吗?饭桌上除了张茉莉,其他人笑的前仰后合,不对,她旁边的那位,还像一尊佛像一样面无表情的坐着呢。
  张茉莉盘着腿坐在炕桌上,江文恒的脚就在她右边,她用力在他小腿肚那拧了一把,小声警告他:“你别再拆我台了,小心我翻脸。”
  江文恒哎呦一声,揉了揉小腿,很疼,她还真舍得下手。
  张茉莉好久没吃到猪肉了,瘦肉在唇齿间留香,虽说不如肥肉解馋,但好在不腻人,晒干的土豆干很有嚼劲,不像新鲜的土豆那么软糯,别有一番滋味。
  等从张海洋家走,齐芳到底把猪骨棒装到袋子里塞到了张茉莉的手里,海棠下午不上学,学校有什么学雷锋活动,要去公社那边做好人好事。
  张家人下午要下地,江文恒一个人在家里,心里不是滋味,他之前提议过,说要把关系从城里转回大队,这样的话,最起码可以下地干活挣工分,每年分到粮食,但家里没有一个人同意。
  首先摇头的是张茉莉:“好不容易在城里有了份工,这样转回来太可惜了,你不用干活,我养你!”
  苗红红哈哈大笑,翘着脚说道:“三弟娶了个好媳妇。”
  江有福也不同意,他的想法是,现在的政策说不准,外省已经有给误判的右、派平反的了,像冯老师这样的知识分子,说不准哪一天就又走向了教学岗位,等到那时候,江文恒自然也能恢复工作,现在把工作关系转出来太亏了。
  所有人都不同意,江文恒也没办法,转户口的事不能再提。不过按照江有福的意思,先缓上一两年,等以后找机会给江文恒安排一个工作。
  张茉莉下工进院子,就闻到了香喷喷的肉香,苗红红把锄头放下,吸了一口气:“好香呀,文恒在家做啥呢?”
  还能是什么?张茉莉闭着眼都知道,指定是猪骨棒。
  江文恒炖了一锅汤,一年多的时间,从未登过锅台的江文恒,变成了厨房能手,捏饺子,炒菜、蒸馒头样样在行。
  最高兴的莫过于能吃上一顿现成的饭菜了,张茉莉盛了三碗汤给江家人送了过去,猪骨汤上面还飘着翠绿的葱花,油乎乎的汤水让张茉莉咽咽口水,江文恒给她盛了一碗汤,又递了一大块红薯给她:“茉莉,我刚才出去,看见蒋叔了,他说下周就开始要开山了。”
  张茉莉放下红薯,也顾不上喝汤,问道:“名单确定了吗?”
  “我和你说的就是这事儿,蒋叔说名单里有你,他还说,会给我安排一个工作,因为开山是县里督办的,所以招工不仅仅限制本大队的户口,一些技术工,还得从外面招。”
  这样的话,他们家就有两个工了!开山的油水大,听说有的大队因为这类的举措,队员的生活改善了不少,听蒋明富的意思,这次县里扶持的力度不小,会发放不少补贴下来。
  这是张茉莉一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蒋明富没说错,开山的消息很快就落实下来,大队的大喇叭里公布了名单,开山需要的人多,不少人家都选了进去。
  他们这边的山不太好开发,听说专业的人研究之后说,还要定点爆破,那部分土地很适合种植作物,张茉莉活了这二十年,村里人谁提起荒山,都说土壤不好,不适合种植,这样的说法还是第一次听到。
  太专业的问题张茉莉不懂,她只知道,开山之后她有活干了!现在是农闲的季节,好几天才能轮上一次上工的机会,以后去开山,她也不用闲着了。
  最开始开山,队员们做的都是简单的活,山上碎石子枯草很多,枯树枝也有,不过大部分都被队员们捡回家当柴火烧了,除非是山上不方便去的地方,山头上能捡的,都被捡的差不多。
  山路难行,这次开山得铺一条路出来,不然以后种植作物来来回回也不方便,最起码得能把板车推上山。
  这几天大队里的人心情各异,磨洋工的队员不少,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时也不好说什么,年底分粮食算工分都照样给,时间长了,磨洋工的人越来越多,反正是大队的田地,那么多人干活的,也不差一个人,人人都这么想,不把公家的田用心干,收成哪里会好?
  江有福当队长的时候,整过一次风,把各个小队长喊去训了一遍,散漫的风气才算改过来一点点,但积重难返,只要地是公家的,人们干活的积极性想提高也难。
  像张茉莉干活这么卖力的少,就像是给自己家干活一样,虽说工分能高一点,但平均下来,一年也多分不了多少粮食,累的腰酸腿疼的,得不偿失。
  平时大家的待遇都一样,但到了开山上,差别就凸显出来了,平时干活积极的,这次开山没有一个落选的,而那些磨洋工的,不管工分多少,家里成分有多根红苗正,一个都不要!蒋明富雷厉风行,强硬的说道:“开山谁也别想偷懒占便宜!”
  背后讲说蒋明富的不少,说他公平的人也大有人在,开山的事嚷嚷了这么久,总算是定了下来。
  江文恒的工作是记录员,乍听起来和记分员没什么区别,就是记录的工作而已,可里面的内容可大着呢。
  开山琐碎的工作很多,每一项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比如一天挑了几担碎石,砍了几棵枯树,树龄多少,安置到了哪里,事无大小,全都靠记录员记录下来。
  这种事适合会计做,对数字敏感,心也细,可大队里的会计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干,根本没时间管开山的工作,数一数大队里谁的算盘扒拉的最溜,谁最让人放心,也只有一个江文恒了。
  开工的第一天,蒋明富在山上召开了队员会议,有时间的队员都过来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结束后,张茉莉拉拉江文恒:“文恒,蒋叔说这片山开下来,咱们每年就衣食无忧了,是真的吗?”
  江文恒见多识广,肯定比张茉莉懂得多,她更相信江文恒的判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