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 (舟舟沐)


  看看那些上山下乡的年轻同志,张茉莉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城里的同志们都被送到农村去建设了,她一个农村出来的泥腿子,能在城里扎根立足,张茉莉已经很满意了。
  还是她们家江文恒有本事,张茉莉在心里暗搓搓的想。
  家里还有几个白面馒头,张茉莉用屉蒸热馒头,又炒了两个菜:青椒炒肉丝、西红柿鸡蛋,另外还有白菜豆腐汤。
  白菜是柴凤芹让大儿子给送来的,整整一麻袋的大白菜呢,足够吃一冬天了。
  曹婶羡慕的紧,说婆家可真好,在农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惦记着城里的小两口。
  曹婶家里的亲戚都是极品,不吸他们一家的血就算不错了,更别说贴补了。
  张茉莉一麻袋的大白菜,看着挺多,但也得精打细算,麻袋不大,总共也就装了十几颗,一冬天呢,一天三顿饭,哪一顿不得动锅动灶?
  在农村有一点好处,能自己想办法种点菜,现在不像前些年管的那么紧巴了,农民们活动活动心眼,在空地上种点啥,干部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人举报,就很安全。
  荒山现在被开发的很好,有的地方,比大队里的地里长势还好,听说县里都很重视,调查组都跑来好几次了,来山上看种的庄稼。
  他们大队的日子越来越好,自然队员们跟着收益,江文财心眼活,在后山不起眼的地方,种了一小片玉米地,平时那地方没人去,虽然那的土地不够肥,可玉米好在生长力比较顽强,倒也能收一些回来。
  柴凤芹胆子小,为了那一小片玉米地提心吊胆的,就怕出现乱子,江文财心里清明,现在这种日子不会太长久,整天一起劳动,好坏一起担着,一点差别都没有,谁愿意多干活?除了张茉莉那种实心眼子,别人心里可都有一杆秤。
  就拿江文财来说,他宁愿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片玉米地里,收成好赖可全是归自己。
  江家江文恒读书最多,柴凤芹告诉小儿子,让他劝劝他大哥,说不定老大能听小儿子的话。
  江文恒和她妈说:别看大哥平时闷葫芦一个,心里可是家里最有主意的,各人有各人的造化,管啥。
  这不是吗,柴凤芹又写来了一封信,让江文恒劝劝老大。
  回到家里,江文恒把信封扔在桌子上,张茉莉在厨房,探出头瞅了一眼:“又是咱妈的信?”
  江文恒嗯了一声。
  张茉莉摇摇头,这件事她也插不了手,江文恒不愿意管,指定有他的道理,张茉莉没多问,说道:“我今天炒了两个菜,有好消息要告诉你,我要去厨房上班了!”
  江文恒没反应过来,反问了一句:“哪里的厨房?”
  张茉莉美滋滋的端上馒头,热腾腾的馒头还冒着热气,张茉莉笑道:“自然是长江饭店了。”
  对于张茉莉而言,能进长江饭店的后厨,就像是天上掉下了一块馅饼,还是肉馅的!
  张茉莉拉着江文恒坐下,和他详细说了怎么有人来找她,进了会议室,她又是怎么回答问题的。
  江文恒一言不发,就这样看着张茉莉滔滔不绝,她高兴的眼梢都要飞起来了。
  张茉莉好久没这么开心了。
  青椒炒肉丝是张茉莉的拿手好菜,做法她是和蔡师傅学的,做出来又香又嫩,家里的油不多,张茉莉也舍不得多放,只是在锅底抹上薄薄的一层。
  油盐酱醋的供应都是有限的,得计划着用,如果每天都做好菜,不管有没有实在,光是这些调味料,恐怕也只能支持十天。
  菜里油放得少,稍稍有那么一点差强人意,但味道也不错了,江文恒连连点头。
  大馒头是张茉莉自己在家里蒸的,白面还有四斤多,她反正闲着,就去蒸了馒头,仔细换算下来,自己蒸馒头吃,可比从食堂买要划算,怪不得年纪大一些的,不会图省事去吃食堂,都是在家里开伙,省出一分是一分。
  吃完这顿饭,张茉莉的肚皮都撑了,心情好胃口自然更好了,她吃了五个大馒头,另外还喝了三碗野菜粥,盘子里的菜也全部吃光光。


第86章 小野菜
  张茉莉去后厨那里报道, 虽然她已经经常去, 但这次的感觉和以往还是不一样, 路过洗衣部, 听到里面洗衣机转动的声响, 有种物是人非的伤感, 莹莹走了, 小芳也不在了,就连理发部和她谈得来的小菊,也离开了长江饭店。
  张茉莉叹口气, 去了厨房报到。
  张茉莉叹口气,进了门和大家打招呼,虽然还是一大早, 但厨房已经忙碌了起来, 张茉莉不像普通的新人,不需要再熟悉业务了。
  张茉莉来到厨房, 就是一个打杂工, 完全称不上有业务上的能力。厨房里, 除了炒菜的大师傅受人尊重, 其余的人其实在饭店里的地位不高。
  张茉莉就听早点部的人说过:“在后厨工作, 又脏又累的, 很容易沾上一身的油,在那做几个月工,脸都变黄了。”
  张茉莉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 黄不黄她没在乎, 在厨房她很开心,勺子碰到锅的声音,在她听来就是最悦耳的声音了。
  长江饭店的部门不少,经过这次的整改,剩下的人也不多,临时员工被裁去了一大半。
  张茉莉去早点铺买油条,以前老是笑眯眯卖油条的大姐也不在了,张茉莉有点失落的回到了厨房。
  张茉莉虽然是打杂工,但后厨里的人对她还算照顾,几个大师傅炒菜的时候,只要张茉莉空闲了,就能在旁边看着,正大光明的偷师。
  这些大师傅也没跟她藏私,都说不怕她这个小丫头抢了饭碗,现在好厨子也难找,大部分都是凑数的,吃饭只求饱,哪里还讲究味道呢?
  也就是长江饭店这种地方,还能发挥一下厨师们的手艺了。
  张茉莉恍惚觉得,长江饭店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
  张茉莉还隐隐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不是江文恒恢复了工作,如果不是这一年收成好,她分的粮食多,按照她的食量,想吃饱真是一件难事。
  后厨里每天都能进来新鲜的蔬菜,长江饭店和一些菜农合作,用的都是好食材。
  张茉莉发现,每次送进来的菜筐里,都会带上一些野菜,除了制定的野菜,比如紫苏叶,其余的都是被摘出去扔掉的。
  张茉莉摇摇头,她真不知道,是城里人生活太好不在乎野菜,还是不认识,咋就扔了呢?太可惜了。
  张茉莉转念一想,人们的日子过得都不宽裕,大概是当成野草了。
  马齿苋是乡间地头最常见的野菜了,凉拌或者切碎混在玉米面里都行,苦菜、马头兰也在饭桌上十分受欢迎。
  于是,张茉莉每天又多了一份工作:提前把菜筐里的野菜挑出来,她也没瞒着,明着和大家说:“蔬菜里面有野菜呢,大家伙没人挑挑,带回家吃吗?”
  一个胖胖的老大姐说道:“以往我们也是扔掉,既然茉莉留意菜筐了,你就捡出去带走吧。”
  张茉莉也没客气,每天有了这几把野菜,也算是改善了一点伙食,如果纯靠着手里的票去买菜,哪里够呢?
  每年开春,山上地头的野菜也不少,可是架不住人多,每家每户一窝蜂的全去摘,用不了半天,野菜寄被摘秃了。
  张茉莉可记得摘野菜的架势,只要露头的野菜,就躲不过去大家的辣手,每天都有人挎着篮子在转悠,就希望能摘上半篮子野菜。
  张茉莉美滋滋的想,现在多好?菜筐里的野菜全是她的,也没有和她抢,想到这里,张茉莉摘捡野菜的速度就更快了。
  野菜上沾着泥点子,张茉莉仔细拿水冲了冲,就装进了袋子里。
  长江饭店的厨房可比员工食堂忙多了,点的菜很多都比较费时间,到了饭点,大家忙的鸡飞狗跳。
  直到下午三点以后,张茉莉才有时间歇下来喘口气。
  她现在干的全是杂活,哪里需要她她就去哪里帮忙。
  几天下来,张茉莉累的腰直不起来,择菜坐在小板凳上,一直猫着腰,时间长了,脖子转两下都难受。
  累是累了点,张茉莉倒是很知足,现在她还有班可以上呀,如果真的闲在家里,她才真的会心慌。
  在厨房有一点好处,可以倒班上,如果上了早班,下午四点多,张茉莉能早早的就下班,骑着她的自行车,一阵风一般的回到家里。
  野菜被她束在后车座上,张茉莉有时候会分给曹婶一点,反正这也不是她花钱买的,赶上菜筐了的野菜多,她和江文恒两个人也吃不完。
  曹婶家里孩子多,多少野菜都不觉得多,曹婶两口子老家也是农村的,虽然搬到城里有些年头了,可到底还有一些乡下的亲戚,接济一二,自己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张茉莉的一点野菜,给曹婶一下改善改善吃食,每天吃点炖白菜,人都快成白菜色儿了。
  张茉莉哼着歌回到家,楼道飘着饭香味,现在正好是晚饭的时间,家家都在做饭,有的半敞着大门,探出头来和张茉莉打招呼:“茉莉回来啦!”
  张茉莉点点头,她住进来这段日子,楼里住着的人认识了大半,这里都是厂区的人,彼此关系都连着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