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楚洛听说了这件事后,要求自己也必须参与一手,上次柳若依操作股市期指大赚一笔,楚大少没有赶上这个机会,一下子在经济实力方面同赵少东拉开了差距,心中早就盯着柳若依的一举一动。
现在一看果然柳若依和赵少东又开始有了新的合作,楚洛不想再度完美错过机会,他更加干净利落地从家族要来了5亿的资金,直接放进了极光风投成为第二期资金的种子!
看到楚洛这么干脆,赵少东也憋不住面子,从家里也新拿出了5个亿投入到极光风投第二期,消息传开后这下就热闹了。
李家二公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直接找到了楚瑾瑜投入了私人名下一个亿资金,而等他将消息散出去后,争先恐后来极光风投投资的香江二代不少,三五千万到一个亿的投进来,一下子极光风投第二期资金就达到了二十亿港币的规模!
第395章 创业综艺化
有了第二期20亿的资金,加上赵少东投资公司的20多亿,柳若依现在能够支配的风投超过了50亿的规模,这个资金比起大的国外风投基金来说不算太大,不过在大中华圈内已经算一个重量级的角色了。
有了这些资金,对于看好的项目,楚瑾瑜这下可以寻求更多的股份了。
当然这是在内部来说是拿到更多的筹码,对于外部的项目公司来说,极光风投相当财大气粗,对于融资的标的看好后,在额度上基本不设限度。
虽然对于有自信的团队来说,他们是不会在早期过多释放股份出来,以免摊薄未来自己的收益。
可是对于有些项目创始人本身都没有多大信心的项目,他们对于资金需求就比较迫切了,20%甚至30%的股份都可以放出来。
对于风投项目来说,其实早期的投资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力度,因为风险太大,风投资金都是要先投一点看看效果后,再根据后续的表现继续跟进。
这个才是大家常规的操作手段,不过有了柳若依试探这个环节基本就节省了。
柳若依圈选好了项目后,对于楚瑾瑜的要求是俩个拿到多少股份就拿多少,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在早期让创始人套现。
所有投资的资金都不会给创始人套现的机会,投资的资金都必须放到业务的扩展中,这样投入进去的资金就会转换成项目的飞速发展。
而项目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会刺激创始人更加努力,在这方面,柳若依从来不要求获得项目的控制权。
“Annie姐,如果有特别好的项目,我们能不能全盘接过来做?”楚瑾瑜曾经问过这个问题。
“不,我们永远只做投资,不下场操作,”柳若依断然拒绝了楚瑾瑜,“这些项目就算是你们看清楚了方向,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千差万别,没有一个敢打能拼的团队进行努力,那根本成不了事,这个运营团队如果你找不到比创始人团队更厉害的,那就不用考虑控制权了。”
“明白了,这样说,我们投资的其实主要就是投这个团队了,对吧,Annie姐?”楚瑾瑜点了点头回答道。
“不错,我们做的风投,首先看的就是看创始人团队靠不靠谱,他们会决定一个项目的执行会怎么样,然后看的就是业务是否有发展空间,未来这个细分领域有没有机会。”柳若依对于楚瑾瑜还是比较满意,因此愿意给她一些更大的培养。
“未来极光风投的主要风投就是互联网和娱乐产业,在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前途是非常广大的,空间大到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想象。
你只要想到不远的将来,内地就会产生几个亿的网民,在网络上会衍生出各种各样新的商业模式,少则几百亿,多则上万亿的产业空间,那么在投资的时候就清楚应该怎么做了。”
柳若依就像一个传道士一样,让楚瑾瑜完全被柳若依的想法所惊呆。
这个时候内地网民还是千万级别的时代,上亿都还没有看到,不过随着内地上网价格和电脑的价格不断下跌,发展速度的确让人眼热。
只是这些网民数量增加以后,怎么样才能从他们身上挖掘出价值来,很多人都还在寻找方向。
可是楚瑾瑜感觉柳若依似乎看清楚了未来的方向一样,对于很多初生的业务,很多直接宣判死刑让团队不再去浪费时间,尽管在楚瑾瑜看来有些业务还不错。
不过在方向上,柳若依把控还是比较严格,她说不行的项目,基本都是柳若依前世没有怎么听说的,即便不是直接死掉,估计也发展空间有限。
而那些能够做到柳若依前世都有记忆,那就是多半做上市的业务,这种项目基本上都是大赚的好项目,所以柳若依让团队尽力的争取好的估值条件和拿到更多的原始股份。
“Annie姐,我们现在这一波的项目投入后,还有不少的额度,接下来是不是到内地去推介推介?”突然间资金增加了几倍,楚瑾瑜现在的追求也不一样了。
尽管在投资方向上,还是有柳若依把控,不过具体到项目上,柳若依就全部放手给楚瑾瑜去谈,所以楚瑾瑜还是事情很多。
“当然了,现在这个时机就是最好的投资时机,你们尽可能把知名度打出去,拿到尽可能多项目回来,我们研究看业务方向如果没有问题,团队又靠谱的话,就大胆投入进去。”柳若依对于楚瑾瑜的进取心还是比较认可。
“好,我现在有一个想法,准备在内地办一个活动,搞一个互联网创业大赛,然后借助这个大赛,我们把现在公司投资项目和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一次巡演展示,北上广深和内地几个重点城市走一圈,争取让内地互联网业界一有融资需求就想到我们公司。”
楚瑾瑜还是下了不少功夫,这种创业大赛其实并不会直接产生多少有价值的项目,不过如果操作得当,在宣传上有可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柳若依一听这个,突然触发想到了自己前世的一个节目,“这个主意不错,我觉得这个大赛在方式上可以考虑创新一下。”
“你看我们把这个创业大赛做成综艺节目一样,把决赛放到电视台这边来做,而初赛和复赛放到网络上同纸媒一起来,我们做成一个长期性质的创业竞赛,每年做一届。”
柳若依一边考虑,一边将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等她说完,楚瑾瑜已经又有点蒙圈了,她只是想做一个依托行业媒体做一个比较纯粹的比赛型活动,没想到到了柳若依这里,又是网络,又是纸媒,还有电视台!
这个项目一下子就大到没边了!
将生活综艺化,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虽然楚瑾瑜听得懂柳若依说的每一个字,但是针对柳若依提出来的这个未来操作场景,楚瑾瑜却不敢想象,这种节目会有人收看?会有很多网民参与其中吗?
第396章 综艺女王的诞生
“Annie,这个创业竞赛的卖点在哪里?”柳若依将创业大赛的综艺节目创意提出来后,极光文化的三巨头都有些懵圈。
把创业当成噱头来炒作,这事听着有些不靠谱,刘洋师姐首先觉得在电视机屏幕前大多数人应该对这个事情不感兴趣。
这可不是明星,创业的项目很多都是非常专业性的,观众理解起来哪像看艺人展示才艺那么简单明确?
“很简单,这个创业竞赛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就是对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谁都不清楚未来谁会赢,将悬念一直放到节目的最后时刻才揭晓,因为这个大赛的冠军,我准备以千万级投资作为噱头。”
1千万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一个巨额的刺激,如果说拿出这么大的金额来做噱头,的确引人注意。
在宣传方面,有了这个冠军的投资资金打头,简直可以自带话题得到很多的没费宣传机会。
“可是,Annie,这么大的投资数额,你怎么确保未来兑现足额投资吗?换句话来说,你确定未来的冠军项目都值得了1千万这么的额度的投资?”楚洛直接指向核心问题道。
“当然我们在竞赛中不能什么事儿都不做,种子项目筛选方面还是要费心的。”柳若依笑了笑,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早就胸有成竹。
“你是说竞赛项目中,直接放进去一些早就看好的项目吗?”刘洋有点惊讶地问道。
“为什么不行,我这个竞赛又不限定太多范围,只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创业,不管是成熟项目还是新开始的项目,不管是大学生还是连续创业者,我们只看项目的好坏,不管项目的来源。”柳若依在获得了这个节目的创意后,下来还是认真考虑了一些关键的因素。
对于项目的质量,当然也是柳若依重点关注的地方,现在国内互联网创业刚刚进入黄金时代,好项目多不胜数,柳若依还真不担心选不出好项目来。
而真要办成了一个有影响的创业项目,通过电视台的渠道传播道千家万户后,未来在这个领域,不管是琼海卫视的综艺频道还是网聚的贴吧网络渠道,以及极光风投这个投资渠道,全部都会占得先机。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准备花多少钱,然后能够获得什么?”赵少东很实际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