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只是投资,很多互联网人现在虽然缺钱,也未必找一家香江不入流的风投来做战略投资者。
关键是这些项目拿到了极光风投后,如果极光风投确信感兴趣,他们会给出一个发展的方向性建议,这个建议完全结合项目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未来业务的展望。
尽管大多数时候这些展望都是比较模糊的趋势性描述,但是即便就这样,足以让这些互联网从业者吓出一身冷汗!
因为但凡深入到这个行业进去,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后,这些从业者一般都可以判断极光风投建议的价值,如果落入竞争者的手中,基本上就是一场悲剧了。
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只需要提前一步布局就能够决定一个生意的前途,尤其是互联网生意上面更是如此。
极光风投在互联网领域了解如此“精深”,至少在外界互联网从业者眼中是这样的“内行”,那么本身基金规模的大小就不是大家考虑的首要原因了,尤其是这些项目大部分还是早期投资,本身就很难拿到大的风投基金的投资。
极光风投的投资意向处理的速度又快速,通常最多在一个周内,就会对项目给出投资意向是决定投入还是放弃,对于项目这方面来说,多增加这么一个投资者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并不费事。
柳若依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无心之举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在收集到的项目上,虽然最终的决断是柳若依来拿,但是在项目的判断方面,柳若依还是非常注意锻炼楚瑾瑜团队的能力,有意识地让他们首先给出项目的判断建议和未来发展的建议。
对于这些判断和发展建议,尽管有大部分可能与柳若依记忆中有出入,但是没有关系,柳若依最擅长的就是寻找其中的闪光点,然后在这些闪光点上进行启发,将自己笃定能够赚钱的项目给出少许提示后,让团队进一步深入去研究和给出新建议。
虽然这样有点降低了处理的效率,但是柳若依认为非常值得,将自己前世记忆通过这个方式对团队进行培养,有了三五轮次的反复后,楚瑾瑜团队给出的解决方案和处置发展建议就非常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了。
在这种情况下,柳若依才会放行出去,这种操作方式在时间和对团队的压力上更加具有挑战性,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楚瑾瑜团队迅速从原来学习过渡到了合格参谋角色,柳若依这一波的操作,让楚瑾瑜风投团队快速成长起来,虽然暂时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投资收益方面还看不出来实际的效果,不过等不了几年投资的回收期一到,极光风投投资收益率会高到吓人!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柳若依都没有放弃现在这个千古难遇的大好时机,将有把握的项目都投入进去。
不过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了资金缺口。
“Annie姐,按照瑾瑜姐那边提供的投资计划统计表,第一期风投基金的可用资金已经花完了。”俩个周后,Cathy拿着极光风投的报表报告道。
“我们的投资计划是不是需要进行一些缩减?保留部分资金以备更好的投资对象?”
“不用了,全部都按照计划投入进去,我们接下来准备进行第二期的募资工作,把整个资金链条建立运转起来。”
柳若依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花光了资金,虽然说这些投资未来都是投入到下金蛋的金鹅上面了,但是接下来还有那么多的机会,柳若依不会白等着什么都不做。
“我看瑾瑜姐那边已经启动了第二期风投基金的募资工作,不过我们极光风投毕竟没有业绩支撑,我看报告认筹的资金还远远达不到重新开一期基金的数量。”
这个倒是一个问题,柳若依想了想,这个没有过往业绩要募资的确是比较困难,这点柳若依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可想。
可是没有资金,极光风投就没啥事干了,这也不是一个事儿。
可是怎么样才能筹集到新的资金来呢,柳若依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还真花了些心思来思考。资金都是逐利的,可是短时间内如果看不出投资的收益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吸引到新的资金呢?
柳若依虽然在前世干了十来年的投行业务,面对这种情况一时间也没有太多好办法,这种事情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靠业绩才能说话。
没有业绩,一切都是空谈。
第394章 合作机会
“听说我们极光风投的资金花光了?”赵少东干完了自己的事情,回到香江后,第一件事就找到柳若依说这件事。
“对啊,年底开了一个会后,突然就吸引来了一大波投资项目,我觉得有一些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标的,准备都投一下。”
柳若依虽然说也打过赵少东的注意,不过想想最终还是作罢,这种事情,虽然在她看来是十拿九稳,但是对于旁人来说却未必是这样。
“这事你看能不能这样,”赵少东确认了消息后,笑着说道,“你知道我还兼任赵家旗下一个投资公司的总经理,这个投资额度能不能分一些给我旗下的公司,好让我搭一个顺风车,我们做跟投。”
赵少东现在对于柳若依已经有一种蜜汁自信,对于柳若依的眼光那是心服口服,眼下正好是极光风投资金缺口,赵少东才好开口搭顺风车。
柳若依没想到赵少东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于她来说,这个投资的钱肯定不是一家就吃得下的,赵少东能够信任自己跟投,那是求之不得。
“没问题啊,只要你赵大少不怕亏本,我是举双手欢迎。”柳若依还真不怕有人跟投。
“那说好了,以后有这种机会,你先保证我旗下这个公司投资额后再考虑对外融资需求,我就偷懒一下,反正家里给我这个投资公司,前面五年能够保值就谢天谢地了,能够赚钱那就是意外之喜。”赵少东还真是会顺杆往上爬。
想来他对于家里塞给他的投资公司也没多大兴趣,现在心思基本都在香江极光文化上面了。
不过现在有机会俩者兼顾的话,赵少东也不会拒绝这种好机会。
“你手里有多少可支配的资金?”柳若依问道。
“我还真没有详细了解过,凭印象现在可动用的资金应该有二三十亿的样子吧,这个公司就是让我练手的,交给我后,我没怎么管,随便找了几家指数基金投进去了一部分,剩下的还在账上呢。”
柳若依一听赵少东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摇了摇头,这种人的世界她是无法理解,不过有钱真好,不过是二十亿还是三十亿,这笔资金对于极光风投来说都是很好的一个补充。
“先说好,你这完全跟投的话,我们极光风投会收取一部分费用,手续费就算了,收益部分,我们收取20%,回头让瑾瑜同你们投资公司签署一个协议,我们未来投资中,可以按照20%到50%的比例让你的投资公司资金跟投。”
柳若依倒是不客气,对于赵少东的搭车行为用一个比较正式的合作协议来进行捆绑。
这个费用相对来说还真不高,对于私募风投基金来说,正常的收费都是至少按照2%年费+20%以上的收益分成构成,最多的收益分成甚至可以高达40%。
当然,一般只有那些收益率特别高的顶级大佬操作的私募基金才会有这个定价权,如果本身没有什么名气是没法收取这种高分成的。
“没问题!”赵少东一口答应道,从收益中进行分成,那就是说本身在事前资金是没有费用的,只要能赚钱,赵少东对于分成这种方式进行合作完全没有抵触。
“赵大少,你还真放心我啊,未必你就认为我投资就能够保证盈利吗?”柳若依看到赵少东说话这么干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
“当然,我个人直觉如果论写歌和投资,估计这个世界很少有人比Annie你更牛的人了。老实说像911投资机会的把握上,我觉得没有一个人比你更精准。”赵少东是尝过甜头的人,当然对于柳若依深信不疑。
这事俩个大老板商定好了框架后,后续的事情就由楚瑾瑜和赵少东手下的副总经理去忙碌了。
尽管楚瑾瑜不清楚柳若依怎么同赵少东谈成的,但是对于她来说,这些都不重要,能够拿到一笔高达20多亿,按照同对方接洽的准确数据来看,是27亿的资金量,楚瑾瑜底气又增加了不少。
原本谈好投资几百万拿百分之十股份的事情,很可能根据现在的资金量可以商量再投资几百万拿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这样项目后续对于极光风投的依赖性就更强了。
当然,在对项目进行评估后,楚瑾瑜对于评估特别优秀项目,投资额度的分配上面也有自己的私心,将自己家资金占比做得更高一些,这样确保特别优质的项目控制到自己手里。
只是这些细节,柳若依和赵少东都不会去关注了。
他们俩人对这些都不会在意,对于赵少东,原本就是不亏就行,现在跟着柳若依投资,他基本不担心会有亏损的风险,所以多赚一点少赚一点真的无所谓;
而对于柳若依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未来这几年投资标的多的是,现在多投一些和未来在其它项目上多投一些都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几十倍的收益,能够把盟友的资金在这一波互联网黄金时代快速帮助壮大起来,未来相互间也多一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