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孩子回家要,对着父母哭,或者是当场就闹开了。可是慢慢不知道要东西,她还没学会手心向上,你给我什么就是什么,张老二家的有时候骂她,她不明白的,也不放在心上。
但是也很喜欢,就站在一边看着,看着小表姐在那里一圈一圈的骑着,她就跟在后面跑,小表姐不给碰,慢慢就不碰。
等过了很久,大家要吃午饭了,慢慢看着顾青青不玩了,她就想着也骑一下。
顾青青去洗手,蹲在那里用红色双鲤鱼的陶瓷盆子洗手,结果扭头一看,慢慢已经跨上去了。
眨眨眼,憋着嘴就开始哭了,她从小养的娇气,再没有比她更能哭的孩子了,一有不如意的事儿就哭,要什么东西得不到也哭。
这会儿看着慢慢动了她的车子,一张嘴就开始嚎啕大哭,慢慢吓了一跳,腿本来就刚跨上去,她还没来得及坐上去。
左右脚一绊,也知道自己做错事儿了,她跟个小透明一样平时,就连做错事的机会都很少,大家都看过来,她有点慌。
一下子就摔倒了,手摁在地上的沙子上,她趴在地上,觉得有些疼,要哭,张老二家里的就不高兴了,“你去碰她的车子干什么,新车子弄坏了怎么办?”
又去哄顾青青,“不哭了,不哭了,你看,车子还在这里,没人碰。”
看着车子被奶奶一只手拎起来,拎到顾青青身边去,顾青青还在哭,她要哭很久,所以大家都怕她哭,怕招惹她哭的人头疼。
慢慢看着手心,磨破皮了,手肘那里也火辣辣的疼,她慢慢的起来,蹲在那里,把手心里硌进去的沙子,拍打下来。
二叔在餐厅里面,也会做菜,刚好做好了,站在屋门口喊了一声,“吃饭了,开饭了,尝尝好不好吃。”
张老二家里的就抱着顾青青,顾青青还在哭,不肯去时候看慢慢,“行了,到点了,回家吃饭去吧。”
大概是怕慢慢不肯走,又加上了一句,“省的一会儿你妈来叫你,赶紧回去吧。”
慢慢就走了,张老二家里有门槛,平时在家里拦着鸡鸭之类的,她看着张老二抱着表姐进屋子里去了,一个人就慢慢的,走到门槛,那门槛对她来说还是有点高,她扶着门,跨过去,闷不吭声的就回家了。
家里马永红正在吃饭,绊了咸菜丝,加了一点辣椒,辣的很,但是下饭,“在奶奶家吃了什么啊?你二叔买了排骨好不好吃?”
慢慢就不说话,她不知道要怎么说,要说什么,只是坐下来,拿着馒头,放在嘴边慢慢的咬着,觉得特别好吃,特别软,越嚼越甜。
作者有话要说:
你的手在这个早晨无比温柔,像硬杏仁开出柔软的花。
第15章 大客户
马永红看着她吃,以为小孩子,见到什么吃什么,今天小叔回来,带了不少吃的,还能不给慢慢吃吗?
多少也吃点了,她就压根没想到,私底下婆婆是真的没拿着慢慢当孙女看。
家里穷,没什么好吃的给孩子,小叔子又在城里面,每次回来都带着不少东西,她不贪图这些,但是慢慢去玩,她想着让慢慢吃点,孩子吃了她当妈的比什么都舒坦。
说白了,人穷志短,大家都这样,张向东出去喝酒的时候,在人家家里面,不好带着孩子去吃酒席,有人疼孩子的就带着,酒席上给孩子吃两口肉。
张向东每次去给人家帮忙喝酒的时候,就偷偷的嘱咐慢慢,“一会儿,再等半个小时,你记得来。”
喊慢慢去干什么啊?爷俩跟打游击战一样的,还得等半个小时。
不为了别的,就是因为喝啤酒的时候,啤酒盖有中奖的,一毛两毛的钱,慢慢去了,他就很惊讶,“你怎么来了,正好,来的巧,刚才开出来有奖。”
就此塞给闺女几个瓶盖,小卖部里的东西五颜六色,西瓜糖,泡泡糖都有,慢慢爱吹泡泡,他想着给闺女买几个泡泡糖,家里就真的是拿不出来钱的。
慢慢从来不在酒席上要东西吃,她每次都守着时间,到点了就出门去找张向东,马永红就笑,父女俩跟打游击一样的。
为了这一点钱,为了哄闺女高兴,费这么大的劲儿,可是不觉得苦,也不觉得心酸。
等着给慢慢买一把泡泡,一毛钱两块呢,爷俩一人一块,比谁吹得大,一家子都笑,觉得很满足。
慢慢跟青青有时候玩,一玩就到饭点了,她每次都是话里话外赶着慢慢走的,慢慢也不懂,她也不会去想这些。
你让我走,那我就走吧,她不去想为什么喊着我走,不去想亲奶奶喊着她走,是怕她吃那两口饭,吃那两口好东西。
慢慢也不觉得伤心,回家吃饭很正常,她也很少在别人家里吃饭的,张老二家里做肉,青青平时吃的零食,她也想吃,可是没那么大欲望,一会儿就忘了。
吃了半个馒头,慢慢就睡了,马永红看着她胳膊肘那里,已经渗出来血了,仔细看了看,手上也擦破了油皮,没放在心上,肯定是摔了一下子,小孩子摔摔打打的很正常。
马永红就是再怎么样?也想不到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她很少去婆婆家里,去了两个人都不高兴,所以除了来客人了以外,她从来就不去。
有事儿就喊着张向东去,怎么孝顺婆婆她不管,别恶心她就行。
到了秋天,大家菜都没得吃,有钱的人去买菜,也不贵,一点钱买一堆的菜。
可是慢慢家里就吃不起,就只能买土豆,就是买土豆也要节俭着吃,菜叶子其余的是都不见的。
买两袋子土豆,一直吃到来年春天,土豆上面生的伢子,掰下来了再接着生,然后再掰下来,一直到吃完最后一个,也舍不得扔了。
到了冬天的时候,张向东就去集上卖菜,开着一个破三轮车,借钱买来的,到处去赶集卖菜,想着翻个身,赚点钱好过年的。
慢慢都快三岁了,小孩子长的好,跟年画娃娃一样的,胡同里面见了的,没有一个不夸好看的,小孩子有灵气的很,过年不给老婆买衣服,可是总得给孩子买身新衣服,买两串炮仗,这才算是过年不是?
忙了一个冬天,冬天的早上多冷啊,他穿着军大衣,天不亮就装车,都是新鲜菜怕冻坏了,晚上都是放到屋子里面暖着的,然后赶集之前装车再到集上去卖。
第一次做,进货不多,想着赚个辛苦钱,到了集上去的时候,连个棚子都没有,朔北的风雪,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能把人耳朵冻下来。
一阵风,一阵雪,站在那里没有一分钟是不冷的,脚永远没有一会儿是暖的,张向东在那里,一站就是一上午,连口热水都没有。
到了一两点的时候散集了,他还没吃午饭,很多摊子都收拾起来了,街头有卖羊肉汤的。
那热乎气儿,带着羊肉的香味儿,可真是好,他笑了笑,把车门装好了,去里面买了两个烧饼。
回去的时候,在街上看到慢慢在那里靠着墙站着,从车窗里面递出来,还热乎得很,“去,给你表姐一个。”
慢慢就拿着一个烧饼,去给顾青青送过去,也不说别的话,就走了。
回去的时候,拿着桌子上的烧饼给马永红看,上面有白芝麻,慢慢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这样的饼。
“你吃,你吃,趁着热乎吃,别掉了上面的芝麻。”
马永红一个劲的催着她吃,又热了饭给张向东,炖了大白菜,里面加了一点粉条,这就算是很好了,最起码有粉条不是?
没几天就过年了,年前大家都买菜,能赚几个钱,张向东也很有奔头。
等着第二天上集的时候,买菜的人就更多了,他卖的菜单一,就是卖芹菜还有香菜,价格有点贵的。
“怎么卖的?”
“五毛一斤。”
那人不高,但是油头,穿着蹭亮的皮鞋,从后面车上下来,开着小车的,前面还有个司机,一看就是个讲究人。
指了指那些香菜,香菜这边过年都要吃的,你要喝各种汤,吃各种炖菜,那都要香菜提鲜的,多贵都得买,一毛钱一斤不便宜,玉米才九分钱一斤啊。
张向东就赶紧拿起来给他看,“您看看,这新鲜的很,没有动过的,回去买了也能放的住,坏不了。”
冬天卖菜,最怕的就是冻了,要是给冻了,当时看不怎么样,可是回家了,两三天就开始烂了,四五天就能全烂了,置办年货都是买不少的。
所以都想着放的住,能从旧年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这亲戚才来往的差不多了。
那人满不在乎的,咯吱窝里面夹了一个皮包,打开拿着钱,“正好了,我到处找香菜买,家里早先买的竟然开始烂了,要人怎么做生意。”
听着是遇上事儿,看样子也是个买菜的,但凡是个想把香菜卖出去的人,都得问一句张向东面相就是个老实人,眼神一看就是没什么心眼的农村人,“怎么要买香菜呢不过,过年了都买这个,大家伙儿都爱吃。”
桌子上有一碟子香菜肉丝,大冬天的,那可真的是清爽,本来绿叶菜就不多,吃个白菜心都觉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