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渔家小奶狗 (任性小娘子)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任性小娘子
- 入库:04.11
尤其是最近一个月里,陆春归数次与他出海抓鱼,几乎都是满载而归,更让他有一种在海上无所不往的胜利感。
沈青岩相信了陆春归对他说的“好运”。只要有她在,他就可以大丰收。
他看得出,陆春归也十分喜欢海上的生活。海风,海鸥,海浪,一望无际的海天一线,无一不让人的心境变得淡泊和宽广。、
而丰收的喜悦,更是次次映红了陆春归的脸颊。
自从陆春归时常随他出海,他家的船上的鱼,就不再在小镇港口卖了。都是让班车拉到县城去卖。
这件事,自然是瞒不了沈青岩的母亲的。沈青岩第一次上交三十块钱,第二次上交四十块钱,沈母是颇有微词的,一再告诫他,“做生意最要紧的是诚信,一旦失了诚信,以后就找不回来了。”
沈青岩说,“我家并没有失信,并没有涨价卖啊!我只是不在镇上卖了!换了个买家!难道还不许价高者得吗?”
沈母第一次发现,儿子开始坚持他自己的做法了。
沈母一开始是不高兴的,可沈青岩第三次上缴多出来的四十块钱给她以后,她终于默许了沈青岩运鱼到县城去卖的行为。
谁会真的嫌钱多呢?
儿子也大了,既然有本事能多挣到钱,她也就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拘着他了。
要说沈家船的名号,这名号又不是祖上传下来的,只不过是她手里创立的而已。她可以创立,他儿子怎么就不可以呢?也许儿子的这一套,更适合这个时代。
沈母可没有想到,沈青岩每次上缴多赚的钱时,其实他自己已经留着大头,只把一点零头拿来给她。
于是,在沈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沈青岩已经攒了上千块娶媳妇的私房钱。
第79章 分成
但让沈青岩最高兴的, 却并不是赚到了钱。
最高兴的, 是赚钱的过程。虽然陆春归每次跟着她出海, 总会带上陆春喜、陆春燕这两个跟班,他极难有机会跟陆春归独处,但那不要紧, 只要能看见陆春归就好。
每次出海归来, 收成里,总有两成是属于陆春归的。
这个比例,倒不是沈青岩提出来的,而是陆春归提出来的。借鸡生蛋嘛, 她的金手指得借沈家的船才能发挥作用,但金手指也不是白用的,付出总得有回报。
但沈青岩不同意。
说来也奇怪, 只要陆春归跟着他一起出海,每回都是大丰收,确实是满载而归, 而且都是又肥又大、品相极好、品种也好吃受欢迎的大鱼。
沈青岩将这丰收都归功于陆春归,于是他提出来的比例是五五分成。
如果陆春归不跟着上船, 那他们出海一次, 能抓到三四百斤鱼, 就已经算是大丰收了;有时候只能网到几十斤,甚至空手而归, 连柴油钱都不够。
而陆春归去了, 最少的一次是抓到了七百多斤鱼, 从来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
那么自然是五五分成更合理。
陆春归当然高兴啊,不过她也不贪,五五分成她感觉受之有愧。
每次出海,她只不过是动动嘴巴指了一下航行的路线而已,其他啥的都没有干。撒网捉鱼这些活儿她都干不来。
再说了每次上船,沈青岩那叫一个温柔小意,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都准备好了,边打牌边磕瓜子吃零食吹海风的日子不要惬意。
如果这样就拿走了出海一半的收入,陆春归都觉得自己是周扒皮了,这样分成太狠了。
合作是长期的,她现在没船,以后存够了钱能不能买船还是未知数呢,总之做人不能太贪心。
因此她把坚持把分成比例定在了两成,就两成也挺高了,每次出海大概三百块左右的收入,她能拿六十左右。
说是出海,但是每次都走得不远,沈青岩的规定是只走两个钟头以内的航线,这样万一有什么天气突变,他们也能及时赶回来。
虽然也有收录机,天天收听着天气预报,但是这天气预报是不怎么准,反正经常不灵。
沈青岩可不敢大意,因此一个月最多也就出海十几次。
不过,十几次已经够春归存下不少钱了。
最近陆春归刚发展出一个爱好,那就是每天晚上数了钱,放好,然后才安心睡觉。
不同于前世,钱只是手机app里的一个串数字,现在赚到的钱,是一张张大小不等的纸钞,握在手中,有触感有温度,还有看着慢慢增厚的满足感。
陆春归很是喜欢这种数钱的感觉。这也是前世刚守寡时的毛病。
那时候亡夫刚去世,她一个人给他风光操办完丧事,手头别说余钱,只有欠债。
人不能被钱逼死,既然欠了债,那就得努力还上。
她别无长物,唯有一双手还算手巧,白天里带娃,晚上趁孩子睡了,就踩着缝纫车哒哒哒地缝制衣服。
给人做一条衣服,手工是一块钱,一晚上她能缝好几件衣服,也就挣了好几块。每天晚上数钱,算算第二天的开支,心里头是满满焦虑。
就这样一点点地积累,终于把一双儿女都养大了。再后来,人们花钱都不用现金了,她也退休了,也就没有这种晚上数钱的爱好。
现在,重回到了这个时代,陆春归当年的爱好,不知不觉间又露头了。
与前世不同的是,她是满怀喜悦地去数钱。
一千三百九十九。
现在是八月底了,这是她手头的钱。
全都是现钱,放在一起,真不少。她没有把钱存银行,只是到银行把零钞换成了整钞,放起来更方便一些。
这些钱,能做什么呢?
她可以买船了吗?
陆春归摇摇头,她现在才十五岁,不想做得太打眼。八十年代的治安还不是很好,破案率也不高。
她只需要做一个能挣点小钱的姑娘就行了。
船嘛,将来肯定是要买的。但不是现在,而且她现在这点钱,买船是不够的,也没有资格去买。
连买个自行车都要工业票的年代,她怎么可能买得到船呢?
但有一件事,却是迫切需要去做了。
这天出海归来,分到了两筐鱼,陆春归找了个人,把鱼都给挑回了村里。
一担鱼挑回了家,在家抽着旱烟的陆报国看着愣了,“春归,你这回又是要鼓捣啥?你要卖鱼?”
卖鱼得到上面那些种地的村去卖啊,大安村是渔村,十户里有九户是打鱼为生的,这鱼哪里能卖得出去哦?
陆报国觉得陆春归不可能那么笨,他觉得可能是另有什么玄机。
陆春归笑了笑,“不是卖的,是送人的。”
正好陆二婶从里屋出来,听到陆春归要拿两担鱼送人,她挑了挑眉,走到箩筐边看了看那些肥美的鱼,忍不住提高了声音,“什么,你疯了,买这么多鱼送人?这得花多少钱啊?”
这些鱼起码也是一毛多一斤,一筐鱼起码十几块钱,两筐不就二十几块钱了么?
陆春归淡淡地说道,“阿妈,你有饭就吃饭,其它的事你就别张嘴,你管不着。”
那意思是你这张嘴管吃饭就行了!别管我的事!
陆春归一点也不客气的语气把陆二婶给气着了,“我这是生了个什么女儿哟,看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陆报国在旁边冷眼看着,陆春归这孙女的脾性他已经摸清楚了,她就是这样的,不喜欢的人,她是不会费精力去周旋,也不会给好脸色的。
陆二婶一心改嫁,是寒了女儿们的心了。
若是放在以前,陆报国肯定会批评陆春归几句的,但现在,哪怕他脑子里认同陆二婶的话,他也只是看着,一句话没说。
陆二婶,“阿爸,你说句话,有钱也不是这么砸的。春归,我知道你卖油条挣了钱,虽然你挣的钱不给家里,可也不能这样给外人啊!”
陆春归只当没听见,快步走到了屋里,然后拿出来一个小本子。
陆二婶看看陆报国,心里骂了句老不死的,嘴上却说道,“阿爸,春归要这把些鱼都送人,咋不送给田姑呢?田姑家离这里近,要不我就拿二十斤去给田姑吧。”
陆二婶嘴里的田姑,是陆报国的二女儿陆海田,就嫁到了邻村。
陆报国心头一动,然而想想陆春归的臭脸和那张利嘴,他决定还是算了。
现在家里吃吃喝喝全都是陆春归在供,他可不想得罪她。即使要送鱼给海田,那也得看陆春归的意思。
不过只怕是希望渺茫,陆春归对陆二婶的话是置若罔闻,只低头在小本子上写写划划,写了几个字,就走到院子里去叫陆鑫。
陆鑫正在院外玩耍,听到呼唤就连蹦带跳地跑进了院子里,“二姐,你叫我?”
“哗,这么多的鱼!”
“陆鑫,你去把大姐和三姐都叫回来,今天我们要去还债。”
啊?还债?
陆春喜和春燕两人是去挑水了,最近天旱水荒,村里就两口井,一个村东边一个村西边,两人是分别排队挑水去了。
陆鑫应了声好,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陆二婶不敢置信地问,“还债?你要还啥债?你挣到两百块钱了?”
陆二婶没读过书,算术也不好,虽然知道陆春归挣了不少钱,可大概数目是多少,陆二婶是从来没有去估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