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姥姥煮了一锅五香花生,昊昊和迪迪都吃撑了。可怜的俩孩子,长这么大就没吃过煮花生。
  昊昊挺着吃撑的肚子,在哪纠结:到底是五香的鲜花生好吃,还是焦花生好吃。
  第二天,石庙和附近村的人也来买月饼,都要六斤,190斤月饼一天就卖完了。村里的人知道了,都让姥姥再去进,后悔没早点买。
  一斤月饼赚一毛钱,悠悠真不想去了,可姥姥痛快的答应了,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家的虚荣心。也是,同样的价格,县城的咋着也比公社里的显得高档。
  初八一早,悠悠只好认命的早起,跟着姥姥去了县城。姥姥这回嘴上说着多要,才要了500斤。
  悠悠说要是不够了,自己可不再来了。姥姥笑着答应,“以后没有送节礼的了,一家要个一斤二斤的,这些足够了。”
  还真叫姥姥说准了,到家后买月饼的人虽然多,但要的数量少,韩屯村的还好些,大部分要二斤,别村的人多数就要一斤。
  初十那天一大早,志远就来了,刚进院子就喊:“昊昊,俺家打枣了,赶紧起。”
  昊昊闻声就跟着他跑了,悠悠起来他们已经不见影了。刚想跑,迪迪揉着眼从屋里出来,都快哭了。“哥哥坏,不带我。”没办法,只好领着他慢慢的走。
  大舅家的两颗枣树比堂屋的顶还高,大舅站在屋顶上,用个长长的木棍用力的抽打着枣树,通红的大枣哗哗的往下掉。
  院子被大舅妈打扫的非常干净,树下还铺着两张高粱秸帛。上面落满了一层红枣和绿叶,帛的外面也滚落了好多的红枣。
  志远他们几个跑着拾,捡到个红的发紫的,赶紧塞在嘴里,这样的熟的好,生吃特别甜。
  孩子们不时的被落下来的枣砸到身上,马上就尖叫一声,“砸着我了。”大家听见都跟着笑。
  看到树上的红枣很少了,只有个别的藏在树叶中,很不容易发现。大舅问舅妈:“行了吧。”
  “再打一遍,不是说有枣没枣打三遍吗。”听了舅妈的指示,大舅又用棍子接着打了一遍,落下来一层碧绿的枣叶。
  悠悠看了,对传统的农俗有了新的理解。打枣叶就是通过抑制营养生长,来促进花芽分化的。
  舅姥姥坐在堂屋里看着智茹、迪迪和志勇、志强,他们年龄太小,还不懂事,怕圆枣卡着他们。四个小不点都想往外挤,可惜门口有桌子拦着,出不来,急得在屋里直跳脚。
  两颗枣树打了满满的一簸箩和两挎蓝,大舅把高粱帛放在木架上,智慧帮着舅妈挑枣,挑出来又圆又大的倒在上面晒。
  最后剩下些小的和被虫咬的,一家一小挎蓝,拿回去吃鲜枣。
  中午,姥姥把枣切碎,把枣核和有虫的扔了,掺到发面里蒸了一锅枣馍,又甜又香。悠悠兄妹仨个光吃枣馍,就撑的小肚溜圆。


第150章 八月十五送节礼
  下午,桂萍来喊悠悠,去看婕格家对象送节礼。俩人到的时候,婕格家的门口已经围了好多人。
  悠悠自穿过来以后,就发现村里的这个特点,谁家有个特殊事情,全村人都去围观,还七嘴八舌的仪论着。
  原来,村里订婚的姑娘,婆家都来送节礼了,就婕格家的没来。今天是最后的一天了,她又是村里第一个倒插门的,难怪大伙都围着瞧稀罕。
  送节礼都是下午来,这样就少了中午管饭的事情,图的是方便省事。
  婕格的四个哥哥都蹲在院子里,脸色特别的难看,没一个吭声的。婕格在厨房门口无声的流泪,她爹娘坐在堂屋也不说话,气氛特别沉重压抑。
  村里人在婕格家门口,小声的议论着。“咱村也没招过倒插门的女婿,是不是得给男方家送节礼啊?”
  “可能是吧,要不今天咋还不来。”
  “别瞎猜了,她婆家远,来不了这么快。”
  人们正议论着,有眼尖的小声喊:“来了,别说啦。”可不,有两个外村人推着自行车朝这走,车子的后架上带着两个大笆元子(用去皮的簸箕柳编的篮子)。
  马上有口快的妇女喊道:“婕格,你女婿来了。”羞得婕格赶紧进了厨房。
  婕阁的爹娘和哥哥来了精神,拍拍衣服整理了一下,都出门迎接。不过,她爹娘到院门口就站住了。
  跟着来送节礼的是个中年人,看到来人接就高声说道:“亲家,俺领着侄子来晚了,您们多担待着。”一句话,把自己的身份和歉意都说清了。
  婕格的哥哥们接过车子,他大哥先开口:“叔,您们路远,累了吧?赶紧进屋歇着。”
  婕格的对象在她家住了三月,和大伙都熟,见了婕格的爹娘,不好意思的说:“大爷,大娘,俺爹娘说晚来天东西过节能用上,就让俺初十来,您们别生气。”
  这倒是个实在人,一句话把爹娘给供出来了。可不是吗,现在天凉了,烧鸡和肉能放上两三天,留下的和压回去的都能走亲戚,两家人都省的再买礼物了。
  婕格娘在厨房做了三碗荷包蛋,一碗六个,里面放上白糖,喊婕格的哥哥把碗端上去。这糖水荷包蛋又叫鸡蛋茶,是新女婿的专门招待茶。
  喝鸡蛋茶也是有讲究的,只能喝四个,碗里得剩下两个。等客走了,年龄小的孩子喝了对身体好。其实就是物资贫乏的年代,想方设法的给孩子们留口好吃的。
  鸡蛋茶端上去,屋里就剩下婕格爹自己陪着。她的哥哥们在院子里把礼物拿下来,解开上面盖着的包袱,让大家观看里面的东西。
  大伙都进了院子,站成一圈看礼物。两个笆元子里盛着四样礼物,一个笆元子里面是六斤猪肉,六个烧鸡用荷叶包着,最下面是六斤月饼。
  另一个笆元子里面是苹果,装的满满的,到底都是又大又红。大家看了都说这家人实在,夸婕格找了个好人家,她们好像忘了刚才说过的话。
  婕格娘按规矩留下了六斤猪肉,两只烧鸡,二斤月饼和十个苹果。
  大伙都嫌她留的少,有人故意的高声劝:“大娘,都说丈母娘疼女婿,您现在就疼上了。就留他这么点东西,合着他拿来光是让看的啊。”
  婕格的二嫂是个厉害的,大声的呵斥道:“谁请你来看啦,出去。”一点也没留情面。
  留完了礼物,婕格的哥哥又把东西放到自行车的后架上,重新绑好。
  悠悠听了大家议论,才知道中秋节送留礼物,都是有规矩的。
  一般未婚的男家给女家送节礼,得拿四样礼物:六斤猪肉,六斤月饼,六个烧鸡再加上苹果。
  女方留礼物一般都把猪肉留下,拉拔闺女吃块肉这是老讲究。另外,留两只烧鸡,二斤月饼,十来个苹果。
  留下的烧鸡是给上了年纪的祖辈吃的,爷奶和姥爷姥姥一家一个。除了这样能吃上烧鸡,人们一般不卖烧鸡吃。
  压回去的礼物男方得赶紧走亲戚,烧鸡尽管咸的要命,可也放不了几天。要是初六就送节礼的话,走一般的亲戚就太早了。所以,婕格对象才说出了晚来点东西用得上。
  堂屋里客人放下了碗,婕格爹高声喊婕格去收碗筷。婕格红着脸进了屋,喊了声“叔”,就把碗端出来,递给了等在门口的嫂子们。
  然后,就进了里屋,她爹就对着他对象说:“婕格给你做了双鞋,你进去试试吧。”
  话音落下,小伙子红着脸进了里屋。里屋的小窗口外面,趴满了看热闹的妇女,有的还挤在堂屋门口,勾着头往里看,也没人管。
  大伙笑闹着,一点也没有窥视的尴尬,看来这里的风俗就是如此。这得是多少度的电灯泡啊,加起来有好几千瓦吧。
  里屋婕格递给她对象一双新鞋,“你试试吧。”
  小伙子赶紧穿上跺了两下,“正合脚。”声音满意的不得了。
  试好后就脱了下来,递给婕格。婕格用个包袱包上,眼尖的妇女看出名堂,在窗外喊着:”婕格,你那是两双鞋啊。”
  婕格包好后又递了过去,她对象接包袱时顺手递给婕格一个东西:“我托人给你买的。”
  话音刚落,窗外又喊上了:“婕格,啥好东西啊,让俺们看看。”周围传出一阵笑声。
  悠悠听的扶额,这人还有点自觉吗,不知道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啊。也是,这年代人们是没有隐私权的。
  婕格红着脸从里屋走出来,被闺蜜从手里夺过东西。悠悠看了无语,竟然是自家卖的两个有机玻璃的发夹,村里的小女孩被悠悠送了个遍,不过年龄大点的姑娘没送。
  “真好看,就是不知道在哪买的。”
  桂萍显摆的晃晃自己的头,她头上也戴着两个。“问悠悠啊,她给俺们捎的。”不光她戴了,好几个小女孩都戴着。
  年轻的妇女也顾不上打趣婕格了,都围上了悠悠,七嘴八舌的问:“悠悠,你在哪买的?”


第151章 一等甲,三毛八
  “多少钱一个?”
  “给俺捎俩好不?”
  悠悠都不知道先回答谁好了,索性一起回话:“在城里买的,一块钱一个,再去了买一堆放在代销点里,你们自己去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