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商城里的“一把抓”纱巾,质量好价格低,百货楼里的纱巾是八十公分的方巾,自己商城里的是一米的方巾。花色各异的纱巾,价格就没有超过0.50元的。
悠悠本不想出售纱巾冲击市场,可现在的生产能力忒让人失望了,就这么个简单的小东西也供不上,连人们这点爱美的小心思都不能满足。城里的妇女都买不上,更别说农村的妇女了。
看好了东西,又在楼里转了一圈,悠悠发现秋装已经上架了。和春季比起来,也没什么新意。不过,看到海魂衫的时候,悠悠想起来该买长袖的内衣了,再也不能和春天似的,穿粗布的夹袄了。
家织的粗布虽然穿着舒服,可做内衣不行,厚实肥大,到处透风,不得己只好用带子扎着裤腿。这个时代农民的典型着装就是大裤裆的裤子扎着腿,像俩灯笼,估计和穿粗布做的衣服关系很大。
城镇人穿的针织内衣柔软舒适,紧贴在身上,保暖性能好,就避免了扎裤腿的尴尬。所以,只是从着装上就能明显的区别出城镇人和农村人。
现在,人们习惯上把内衣叫做秋衣和秋裤,还没有成套出售的,分棉线和腈纶的两种。纯棉的成人秋衣价格不到两元,秋裤在一元五左右。腈纶的就贵多了,价格比纯棉的高了一倍还多。儿童的纯棉秋衣和秋裤便宜,一身最大号的也不到二块五。
悠悠的商城里,高档的内衣多了去啦,可它们和这个时代的产品差别太大,根本不能往外拿。怀旧商店里很少有内衣,因此,穿内衣只能现卖。
逛到上午十二点,悠悠饿了,就拉着姥姥去了旁边的饭店。看到有小鸡炖蘑菇,悠悠就让姥姥要了一份,家养的小公鸡味道真鲜,悠悠吃起来就没个够。
自家今年养的五十只小鸡,里面有二十几个公鸡,都长到了二斤多,姥姥一个也没卖。
八月份娘俩出门少,家里就少了各种肉食。悠悠的空间里虽然有存货,但没有合适的理由,也不能拿出来吃。于是就磨着姥姥杀公鸡吃,现在就连迪迪都知道姐姐好吃鸡肉。
吃完饭回到自家的院子,悠悠和姥姥说了准备卖纱巾的想法,并从商城里拿出来各种带金线的纱巾。
姥姥看了也觉得合适,百货楼里的卖二块五,自家这样的要是也卖二块五,肯定特好卖。
纱巾一条一个小包装,十条一个大包装,一大包一种颜色。娘俩商量着批发价,最后决定每条1.50元的价格给杨奶奶。她要是卖不动,再另外找人。关键是杨奶奶卖的东西种类不少了,怕她顾不过来。
现在这种大号的扣子单价暂定0.20元,换成五十个一袋的包装,还是十元一袋。
悠悠在家里备货,姥姥去杨奶奶家找人。由于离得近,一会的功夫,她俩就回来了。悠悠在屋里就听到杨奶奶后悔的说:“俺知道这袜子好,没想到卖的那么快,都断货十多天了,这次我得多要些。”
看见悠悠,杨奶奶就把手里的布包递给她。“悠悠,想死奶奶了,你个小没良心的,也不知道来看看奶奶。”悠悠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袋奶糖和几个大石榴。
悠悠拿出一个石榴,故作天真的说:“俺也想奶奶了,这不就缠着姥姥来看您了。”
杨奶奶听了高兴,一把搂过悠悠,抱在怀里亲了一口。“真是奶奶的乖孩子,今后要经常让你姥姥带着来,奶奶给你买好吃的。”
悠悠心里吐槽,给我买好吃的是真,经常给您老送货也不假。
接着把石榴给悠悠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红的像玛瑙。悠悠吃了一个,酸甜可口,好吃的不得了。好像自家的院子里也有石榴树,一会去找找看。
姥姥把扣子拿了出来,同时也把纱巾也拿出来。杨奶奶一样样的看着,看什么都觉着好。最后,她要了6000双袜子,男女袜各3000双。1000条纱巾,150袋头饰和50袋扣子,总共9500元块钱。
杨奶奶的包里带来了10000元钱,她点出了500元,剩下的都给了姥姥。“我这总共是10000元,妹子你再点下。”
姥姥接过来,“姐姐您点清了就行,咱这又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俺相信您。”说完就放了起来。
这次,杨奶奶要的东西有点多,姥姥帮着她送了回去。悠悠满院子里溜达,到处找石榴树,还真让她找到了十几颗。颗颗是大树,上面的石榴更大,个头像碗口,把枝条都压弯了。有的石榴熟得裂开了嘴,里面的石榴籽都露了出来。
悠悠高兴的直蹦,赶紧放出几个机器人往下摘石榴。心里还想着,洪城的院子里没见石榴树,不过临水的院子里有,就是不知道挂没挂石榴,下次去了一定得看看。
姥姥回来看到满树的石榴,也非常高兴。“刚才看见你杨奶奶拿来的石榴,我还想起来咱院子里也有石榴树,哪知道长得这么好。”姥姥拿起个裂开的石榴,尝了一口。“还真甜,比你杨奶奶家的好吃。”
“姥姥,咱还得去一趟临水,我记得那个院子也有石榴树。”
“去,那院子的石榴树比这还多,上午咋把这茬给忘了,正好给你李爷爷送货。”
树上的熟石榴都摘了下来,装了五十多个水果筐。水果筐是悠悠空间里的,一筐五十斤。树上还剩下些没熟好的小石榴,等下次来了再摘。
第158章 准备盖房子
平城的批发部和临水的差不多,东西相当的齐全。娘俩进去就大卖特卖,悠悠主要是给家人买内衣,几家人共23口,大人孩子一人两身,又多要了几身,一共是100件。
悠悠都是要的纯棉的,批发价便宜,总共花了168.80元。悠悠看了,捡便宜的心思上来,差点接着再要100件。
除了秋衣秋裤外,姥姥还要了许多东西。嘎啦油,马油,友谊牌香脂,海鸥洗头膏等,都是自家代销点需要的货物。
悠悠还是喜欢意以后的各种名酒,看到就成捆的要。要不是怕引人注意,她还想多要。就是公社里的供销社,一年也卖不了多少成瓶的酒。作为村级的代销点,卖的更少。
从批发部出来,悠悠惦记着烟台的国光苹果,就拉着姥姥去了果品门市。果然,柜台外摞着成篓的烟台国光苹果,价格比本地的高,0.20元钱一斤,50斤一篓。
营业员说法是,烟台的苹果耐存放,可以放到年底,因此价格也高。姥姥看着悠悠的馋样,一次要了十篓。
回家的时候,姥姥的后车座上捆着好几个箱子。到家就忙着往货架上摆放,悠悠帮着写标签,上面注明了价格。
晚饭后,姥姥刚想出门,给舅姥爷家送秋衣和苹果,舅姥爷和大舅来了。
姥姥放下东西,问道:“哥,我正想去您那,您俩这是有事?”
舅姥爷进屋坐下,“嗯,你们都坐吧,咱坐下来商量。俺和爱国过来,就是想一起议议你家盖房子的事情。咱村今年秋里赶得紧,地里就剩下棉花、夏地瓜和萝卜了。
现在反而闲了下来,到霜降还有二十天的时间。我想着,咱们趁这个空把房子盖了吧。秋后,公社还有水利工程,接着武装部组织民兵训练。再往后,就冷了,天还短。”
韩屯村以前种完麦子就开始整地,五百亩的豆茬地运粪犁出来,也该刨夏地瓜了。今年,队里多了辆拖拉机,进度快多了,豆茬地种上了小麦。其他的庄稼得到霜降才收,现在反而有了空闲。
舅姥爷说完,大家都楞了,主要是太突然了。盖房子可不是小事,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有句老话就是:“要想一年不心静,就盖房子”。
姥爷有些为难的说:“现在盖确实好,可俺们什么也没准备,来得及吗?”
舅姥爷说:“咱抓紧时间准备,从春天你们打算盖房子,我就让爱国给搭对梁檩,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让爱国和卫华这两天去集上再买些。其他的咱也紧着准备,应该没大问题。”看来,舅姥爷是做好了打算。
“来得及就好,俺和卫华都不懂,还得您爷俩操心,哥说咋办咱咋办。”姥爷说完,爸爸就跟着说:“舅,该干啥您和爱国哥告诉我,我还真是不知道。”
姥姥也说:“哥,您和爱国看到了吧,俺家的这俩人盖房子还真不行,您和爱国就当家盖吧,钱我已经准备好了,咱抓紧时间备料。”
大家商量着盖房子需要准备的东西,爸爸在本子上一样样的记着。盖房子用的东西真多,怪不得说盖个房子一年不心静啊。
悠悠小声的给姥姥说,自己的空间里这些东西都有,让姥姥提去城里买。
商量的差不多了,姥姥按着悠悠的想法开了口。“哥,俺在城里认识个管物资的人,要不俺明天去趟县城,看能买些便宜的东西不。”
大家听了都是一喜,舅姥爷说:“城里的东西齐全,你赶紧去,最好能买些白灰(石灰)和洋灰(水泥)来。”
爸爸将记着需购物品的本子递给姥姥,悠悠看了一遍,上面记的东西还真多,大到梁檩门窗,小到麻绳铁钉,写了满满的一张纸。
这时候,人们盖的院落一般是三间堂屋,两间配房。房间四米宽,一间用五根檩条。建房的梁檩大部分用自家栽的树,缺少的部分去集市上买。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